《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英年早逝的新四軍高級指揮員劉炎
英年早逝的新四軍高級指揮員劉炎
作者:宋鳳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5-29 瀏覽次數:7838
在新四軍諸將領中,有一位鮮為人知的高級指揮員——劉炎。他曾任新四軍第一支隊政治部主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是擔任支隊司令員和指揮部總指揮陳毅的主要助手;他曾任新四軍第一師政委,和師長粟裕是親密搭檔。由于多年帶病工作,劉炎于1946年11月英年早逝,終年42歲。
1939年,(從左至右)陳毅、劉炎、劉飛、葉飛、吳焜、喬信民與新四軍六團部分領導在一起合影
在新四軍諸將領中,有一位鮮為人知的高級指揮員——劉炎。他曾任新四軍第一支隊政治部主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是擔任支隊司令員和指揮部總指揮陳毅的主要助手;他曾任新四軍第一師政委,和師長粟裕是親密搭檔。由于多年帶病工作,劉炎于1946年11月英年早逝,終年42歲。
參加秋收起義堅持井岡山斗爭
劉炎原名劉安煥,1904年出生于湖南桃源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劉炎參加農民運動,被選為鄉農民協會委員長;1927年5月“馬日事變”后,劉炎赴武昌參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當戰士。不久,汪精衛公開叛變革命,警衛團由武漢轉移到江西修水,8月,劉炎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2日,警衛團奉命離開武漢,乘船東下準備參加南昌起義。途中警衛團接到南昌起義提前爆發的消息,便參加了湘贛秋收起義。9月19日,秋收起義的部隊在瀏陽文家市會師后,由毛澤東率領向井岡山進軍。行軍至瀘溪時,遭到敵人襲擊,總指揮盧德銘犧牲。當時,部隊還未來得及進行改造,沒有形成黨的堅強領導,又接連受挫,因此部隊中彌漫著一股消沉的情緒。毛澤東深入調查、研究了部隊的政治和思想教育情況,認為要鞏固部隊,必須在連隊中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在戰士中大力發展黨員。劉炎此時任副班長,他深入做思想工作,統一大家的思想,很多人提出了入黨要求,這其中就有解放后擔任南京軍區副政委、中將軍銜的賴毅將軍。
劉炎找賴毅談話,了解情況,賴毅敘述了自己的經歷:“我原是造紙工人,在搞工會工作時加入了共青團,‘馬日事變’后被通緝,從家鄉逃出來,到修水找到了平江工農義勇軍,參加了革命隊伍。”劉炎聽完賴毅的敘述后讓他去找黨代表。后來,賴毅向黨代表提出了入黨要求,黨代表叫賴毅填寫了入黨志愿書。不久,紅一團行軍到湖南酃縣(今炎陵縣)的水口,停下來休整,在一所大祠堂里,毛澤東主持了賴毅、歐陽健、李恒、鄢輝等六名新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
1927年9月29日,紅一團在修水縣的三灣村進行整編,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從組織上保證黨對軍隊的領導。后來,毛澤東在總結井岡山革命斗爭的經驗時說:“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劉炎等同志的積極努力下,紅一團各連的黨支部都建立起來了,在這以前,黨支部設在團里,各連只有黨小組。黨支部一建立,連隊有了領導核心,各種工作開展得非常迅速。劉炎和賴毅編在一個黨小組里,他們差不多每天都要分析一下情況,并積極培養發展那些革命意志堅定、工作積極的同志入黨。
1927年11月,劉炎所在的紅一團一連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和兄弟連隊一起,一舉攻占了茶陵縣城。毛澤東來到一連,贊揚他們勇敢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指出“軍隊只有服從黨的正確領導,才能贏得勝利”,并首次提出了工農革命軍的三大任務。1928年1月,一連作為主攻連,參加了攻克江西遂川縣城的戰斗,黨員沖鋒陷陣,戰士奮勇向前,打了一個漂亮仗。在轉戰途中,劉炎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努力做好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的工作。在向井岡山進軍途中和進駐井岡山之后,部隊與敵人交鋒時,劉炎英勇善戰,并對戰士做了大量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受到毛澤東的器重,將他從副班長提升為連的黨代表。
從1928到1933年間,劉炎先后擔任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和軍政治委員,1929年12月,劉炎出席了古田會議。1933年,劉炎調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先后負傷20多次。
參與創建蘇南蘇中抗日根據地
1935年10月紅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陜北后,劉炎仍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1937年,他進入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七七事變后到冀中地區開展抗日斗爭。
1938年1月,劉炎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政治部主任,協助司令員陳毅率部挺進江南,在溧陽、金壇、丹陽、句容一帶,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內,他們進行了200多次戰斗,開辟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
1934年10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也曾到過茂林,先遣隊在方志敏、尋淮洲的率領下,轉戰皖南期間在太平縣潭家橋同敵軍發生激戰,尋淮洲不幸身負重傷。部隊進入涇縣南部山區向茂林進發,在村頭虎壁墈一帶遭到敵自衛團伏擊,雙方交火后敵人很快逃竄,尋淮洲被用擔架抬到茂林,救治無效當晚犧牲,遺體埋葬在茂林南邊的“螞蟻山”上。紅軍開走以后,國民黨七十九師來到茂林,他們封鎖交通戒備森嚴,在螞蟻山掘墓破棺,取走尋淮洲烈士的頭顱向上邀功請賞。1938年5月,陳毅、劉炎等率一支隊東進抗日,還沒有到茂林,陳毅就和劉炎談論著紅七軍團長尋淮洲的遺骸葬在茂林,應當整修一下。他們一到茂林,就訪問當地老人,找到了尋淮洲的荒冢。當夜,陳毅就在燭光下用毛筆撰寫墓志銘——《尋淮州同志略歷》,碑文由劉炎書寫,他們又要副官去找石匠師傅刻碑,整整忙了一夜。
6月1日,陳毅、劉炎率一支隊主力離開皖南東進,進入蘇南地區。在溧陽縣新橋鎮,陳毅、劉炎聽取了粟裕關于先遣支隊活動和蘇南地區情況匯報,隨后,新四軍二支隊主力、三支隊六團也進入蘇南地區。進入蘇南的新四軍向東、向北全面展開,取得一系列勝利,軍威大振,民心大振,敵偽震懾。同時,劉炎等人廣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聯絡各地愛國、進步、友好人士及武裝,摧毀偽政權組織,建立抗日根據地政權,擴大根據地,擴大主力和地方武裝。
劉炎長期戰斗在惡劣的環境里,積勞成疾,得了肝癌,躺在擔架上仍指揮部隊與日寇血戰。
獻身革命勛勞永存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新四軍主力奉命從蘇北撤往山東。這一年,劉炎病情嚴重惡化,11月進入山東臨沂縣西桃花村山東軍區后方醫院治療。右腋下的腫瘤發展到拳頭大,劇烈的疼痛折磨得他滿頭大汗,整天不能進食。醫務人員十分焦急,要給他注射當時昂貴又稀少的葡萄糖。劉炎堅決不同意:“現在藥品十分緊張,前方的干部戰士每時每刻都在流血,把這些好藥留給重傷員吧,他們更需要。”在劉炎生命的最后時刻,也沒有讓醫務人員注射一滴葡萄糖。
劉炎強忍著疼痛,孜孜不倦地閱讀毛主席的著作和黨的文件,對前方來探望他的領導和戰友,首先詢問戰爭形勢和部隊的情況,然后說:“前方打仗,工作繁忙,你們不要回來看我,大家為黨為革命作貢獻,就是對我最好的關心,這樣,我就高興,我的痛苦也減少了許多。”重病中,劉炎始終保持樂觀,“人生自古誰無死,只可惜,我為黨、為人民、為革命還沒做許多工作,就不行了。很多事,還要靠你們去完成。”在生命的最后一個月中,劉炎仍然關心黨的事業,用自己的言行鼓舞著周圍的人。
1946年11月20日晚,劉炎病情垂危,妻子陳模帶著三個女兒佇立在他的床前,望著戎馬倥傯、身經百戰的丈夫,陳模痛不欲生。劉炎拉著陳模的手,吃力地說:“我干了一輩子革命,沒有給你和孩子留下什么。我只留給你們兩句話:任何時候要經得住考驗!任何時候要跟著黨、跟著毛主席革命到底!”說完就閉上了雙眼,年僅42歲。中共中央華東局在訃告中為之寫道:“一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奮斗之精神,永垂不朽!”陳毅為劉炎題詞:“獻身革命勛勞永存,服務人民無限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