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本刊專訪 > 永恒的精神堡壘——江蘇省老區開發促進會原執行理事長蔡秋明談老區精神
永恒的精神堡壘——江蘇省老區開發促進會原執行理事長蔡秋明談老區精神
作者:蔣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05 瀏覽次數:7887
新中國成立已60多年。時至今日,許多人對老區的印象、觀念仍有些單薄,往往只知江蘇有新區,不知江蘇有老區,而鬧出要把“老區改造為新區”的笑話。
蔡秋明
新中國成立已60多年。時至今日,許多人對老區的印象、觀念仍有些單薄,往往只知江蘇有新區,不知江蘇有老區,而鬧出要把“老區改造為新區”的笑話。
蔡秋明是新四軍老戰士,在艱苦的歲月里奮戰不休。1994年,從江蘇省政府常務副秘書長的職位離休后,離而不休,又在江蘇省老促會執行理事長的崗位上干了17個年頭,積累了豐富的黨政工作經驗。
2010年11月,在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成立20周年總結表彰大會上,蔡秋明被大會組委會授予“全國優秀老區工作者”的光榮稱號。正是這17載春秋,凝煉出今天他對老區精神的深深體會。
人民共和國是從革命老區走來的
蔡老介紹,中國革命老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建立起來的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建立的革命根據地,被稱為“蘇區”或“游擊區”,分布在16個省300多個縣。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沉重打擊和削弱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使中國革命走向深入。
抗日戰爭時期創建的根據地被稱為“邊區”或“抗日根據地”,分布在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389個縣、旗、區,總人口約一億。
歷史證明,沒有革命老區,中國革命的武裝斗爭就沒有落腳點,就沒有可靠的依托;沒有革命老區人民,革命武裝就不可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沒有革命老區,新民主主義革命就不可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直至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
革命老區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奪取反帝反封建斗爭勝利的紅色基地,是新中國奠基的地方。
蔡老激動地說:“我們的人民共和國是從革命老區走來的!”
老區≠“老少邊窮”
一談到老區,人們的印象常常是“老少邊窮”,交通閉塞、艱苦落后。
蔡老說:“不錯,老區就是在艱苦奮斗、不怕犧牲、浴血奮戰中建立、發展和壯大的。”
他介紹說,南京,曾是日偽政權的首府,是日軍“以戰養戰、以華制華”的基地。1938年,新四軍為挽救民族危亡,東進北上,在強大敵人的臥榻旁,建立了蘇南(含茅山)、蘇中(含黃橋)、蘇北(含鹽阜、淮海)三塊根據地。著名的茅山老區就是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創造的江蘇第一塊抗日根據地,被稱為全國六大山地抗日根據地之一。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新四軍主力和地方部隊發展到1.27萬人,解放區控制的人口達到400多萬,武裝部隊北渡長江,長期堅持敵后斗爭。
這塊華中最早開辟的根據地,抗擊和牽制了日偽軍10萬多人,在5000多次英勇作戰中共斃傷、俘獲日偽軍四萬多人,蘇南人民有五萬多優秀子弟參加新四軍和地方部隊,7000多人為國捐軀。
老區人民為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新中國成立后,老區人民弘揚老區精神,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新的貢獻。
老區精神的核心是勇于犧牲、無私奉獻
“在中國漫長的革命歲月里,老區人民用真情、鮮血和生命養育了黨和人民軍隊,她以驚世的代價和巨大的貢獻,為中國革命的發展和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老區精神譜寫了一部反抗壓迫抵御侵略的偉大史詩,是一幅艱苦奮斗愛我中華的壯麗長卷。”蔡老如是說。
蔡老告訴我們,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曾發動廣大農民進行一次次武裝起義,在江蘇建立起最早的革命老區,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堅持了七個月之久的游擊戰爭,進行土地分配,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寫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
八年抗戰,八路軍、新四軍高舉愛國主義大旗,開赴敵后抗日。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者的偉大旗幟??谷諔馉?,中國是弱國,卻能戰勝日本侵略者,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將千千萬萬的民眾組織起來,同仇敵愾,和外來侵略者展開了殊死的斗爭。
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期間,江蘇的3000多萬人口,參加戰勤的群眾竟達1000萬人次。抗戰中江蘇傷亡和遇難人員達120萬以上,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犧牲軍民30萬人以上。
1941年,日偽軍多次對蘇北鹽阜地區開展殘酷大掃蕩。當時新四軍三師師部所在地阜東縣(今濱??h)八灘鎮,為防止敵人在這里按上據點,動員群眾三天之內拆光鎮上房屋。區委連夜動員干部群眾,自己動手,如期將全鎮幾百戶居民房屋基本拆光。群眾沒有哭,沒有鬧,沒有討價還價。老區群眾為了打鬼子,心甘情愿做出了巨大犧牲。
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老區精神,是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是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是勇于犧牲的奉獻精神,是艱苦奮斗、自立更生的創業精神,是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務實精神,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整風精神。
蔡老語重心長地說,老區人民曾盛贊老區精神是“永恒的精神堡壘”,老區歷史的輝煌照亮他們的前程。革命老區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在中國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都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弘揚老區革命精神,對當前和今后都有重要的意義。
弘揚老區精神=領導+拼搏+扶持
黨的幾代領導集體,歷來都對革命老區高度重視,對老區人民十分關心。
毛澤東提出要“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鄧小平提出要“用革命的事跡來教育我們的子孫后代”。江澤民說“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老區人民”。胡錦濤說“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巨大犧牲,創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全黨、全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這些警示話語,都深刻的揭示革命老區在中國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所占的重要地位。正如周恩來說的那樣,“下了山不應該忘了山,進了城不應該忘了鄉,如果忘了,就是忘本。”所有這些,都提醒我們“飲水思源,不忘老區”!
弘揚老區精神,推進老區和諧社會建設,首先應該不忘歷史,不忘老區人民,不忘革命先烈,不忘人民軍隊中流砥柱的作用。要一靠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二靠老區人民群眾自力更生的拼搏,三靠全社會方方面面的熱情扶持,這是蔡老多年來老區工作的經驗之談。
作為在老區工作的各級黨政領導和老區開發促進民間組織的工作者,要發揮老同志、老黨員、老干部的群體優勢,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致力發展經濟,提高老區綜合發展能力,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工作,發揮好黨和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
為了落實組織,蔡老先后六次去連云港市談建立老促會的事;建設工作“兩手抓”,既抓“軟件”,調查研究,又抓“硬件”,改善老區生活條件;聯手愛德基金會、省扶貧協會、勞動力轉移研究會等團體,為老區扶貧、勞動力培訓、慰問貧困戶等項目做出努力;還創建“學習型社團”,提高老區服務本領。在新的歷史時期,老促會組織還要充分發揮群體功能,提高社會團體的戰斗力,創新思路,積極實踐探索老區建設新方式。
最后,蔡老強調,弘揚老區精神需要進一步加強老區宣傳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青少年一代的教育。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堅持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為“全面奔小康,建設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指導、輿論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條件?! ?/span>
從老促會領導崗位退下來,蔡秋明每天用于看報讀書的時間約三四個小時,卻還感覺時間不夠用?;畹嚼?,學到老,蔡老在有生之年把學習當作“健腦怡情益壽丹”來享用,堅持勤學、恒學、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經常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中共黨史以及《資治通鑒》、二十五史等歷史書籍。關心世界風云和國家大事,努力做到“理想永存,思想常新”,堅持不懈地宣傳革命老區精神和新四軍“鐵軍”精神,關注革命老區建設,力所能及地繼續為老區人民辦實事,謀實惠,發揮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