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老同志心里裝著老區百姓的事
老同志心里裝著老區百姓的事
作者:南京市六合區老區開發促進會 南京市六合區扶貧協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6 瀏覽次數:7826
南京市六合區老區開發促進會的老同志們,從促進老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農民增收出發,盡心盡力工作,并探索了不少有效的工作方法,獲得了一些有益的經驗。
南京市六合區老區開發促進會的老同志們,從促進老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農民增收出發,盡心盡力工作,并探索了不少有效的工作方法,獲得了一些有益的經驗。
牽線搭橋努力辦大事
近年來,我們在幫助老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擴大農民就業門路,增加農民收入上采取了“整村推進”的辦法。區、鎮老促會分別聯系一個經濟相對薄弱村,幫助全面規劃,幫助興辦實事,幫助培育主導產業,幫助經濟發展,幫助百姓增收。
我們采用了懇談會的形式,邀請市老促會領導,區主要領導,市、區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到聯系村。請他們論證項目,落實資金,起到了舉社會之力幫助辦大事的效果。我們從市、區聯手聯系一個村開始,到每個鎮聯系一個村。從2007年換屆以來共聯系12個村,實施“整村推進”,爭取資金3000余萬元,完成基礎設施項目105個。較好地改善了老區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經濟發展。其中部分村經過三年的努力,已由本鎮落后村變成了先進村。
拾遺補缺不忘辦小事
拾遺補缺,力所能及做小事是老促會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有些“小事”恰恰是老百姓心中的“大事”。水源緊張的山區要挖塘筑壩,水路長渠道易毀需要改建為硬質化,小型電灌站年久失修出水量不足需要改善。老同志對這些“小而不言”的事,一一記在心頭,逐一落實,逐年實施。2007年以來共為老區挖塘筑壩35口,改建小型水電灌站六座,改造危橋五座,小型水庫消險保安兩座,修筑硬質化渠道3600米,解決百姓燃眉之極,深得干群好評。
促進生產全力辦實事
為幫助老區培育主導產業,積極引進省農科院的優良山芋品種蘇薯八號,擴大種植面積,當年取得比種植水稻高出兩倍的效益。為幫助改造貧脊土地,又配合黨政部門引入大企業承包荒崗荒山,三年建成萬畝桃園,不僅增加了土地產出,也幫助農民就地轉移成為拿工資的農民工。為了改造交通閉塞狀況,爭取交通部門立項支持,建了鄉村灰色化道路25公里,拉近了與城市的距離,加快了農產品流通。六合區農村第一條三公里灰色化道路就是老促會牽頭建成的。
關注民生盡力做好事
老促會的老同志,懷著對革命老區、對“三農”的深厚感情,不管嚴寒和酷暑,經常深入村莊,深入農戶了解生產發展,了解百姓需求,并竭盡全力爭取為百姓做力所能及的好事。2007年以來,先后爭取到資金137萬元,幫助鋪設維修村組之間的晴雨砂石路3.5公里,改造困難戶危房險房62戶,打深井三口,修民族鄉水廠一座,解決7000人飲用水的問題,還聯系爭取建了標準村級衛生室二座,維修校舍一座。
扶貧濟困熱心做善事
關注弱勢群體,幫助困難農民家庭增收,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是老同志十分重視的問題。從實踐中主要采用兩種形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一是就業式幫扶,用省市給的扶貧項目周轉金和自己的貸款貼息,扶持企業或大戶讓他們擴大生產,從而吸納我們介紹的貧困戶子女進廠(場)打工,獲得工資性收入,一般每戶一人進廠當年就能有一萬余元收入,初步脫貧。2007年以來經我們介紹進廠的有1606人,使這些貧困戶走出了貧境;二是智能扶貧,通過為農民提供經費協辦資質培訓,推薦學習讀書等方法,共辦農業科技知識短期培訓235期,受訓21242人次,其中有136人拿到初級電焊工資質證書,27人拿到汽車駕照,65人進入揚州天海職校學習,使他們增加了就業技能。被幫助過的困難戶都高興地說:“是老促會的老同志為我們窮人做了大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