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陳毅肖菊英婚戀傳奇
陳毅肖菊英婚戀傳奇
作者:呂春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7 瀏覽次數:7829
肖菊英是陳毅一生的初戀。他們是志同道合的紅軍戀人,然而肖菊英的死,給陳毅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陳毅在《憶友詩》中寄托了對亡妻深深的哀思。
2001年在陳毅元帥百年誕辰之際,四川省樂至縣元帥家鄉“陳毅元帥紀念館”隆重開館,紀念館展出一組陳毅寫于上世紀30年代的《憶友詩》。全文如下:
憶友詩
(1931年秋)
余妻肖菊英,不幸犧牲,
草草送葬,夜來為詩,哀哉。
泉山渺渺汝何之?
檢點遺篇幾首詩。
芳影如生隨處在,
依稀門角見冰姿。
檢點遺篇幾首詩,
幾回讀罷幾回癡。
人間總比天堂好,
宿愿能償連理枝。
依稀門角見冰姿,
影去芳蹤我不知。
送葬歸來涼月夜,
泉山渺渺汝何之。
革命生涯都說好,
軍前效力死還高。
艱難困苦平常事,
喪偶中年淚更滔。
詩的字跡俊秀飄逸,一看就是陳毅元帥的手跡。在詩的末尾附注陳列說明:此詩系陳毅元帥的胞弟陳季讓先生保存。“文革”時期,陳先生因曾在國民黨軍中服務的歷史問題,害怕抄家,叫堂弟陳孔昭幫助清理手中的舊資料,因而發現此詩,并獻給樂至縣人民政府。
志同道合的紅軍戀人
肖菊英祖籍江西泰和縣上田鄉,她出生在信豐縣的嘉定鎮。肖菊英從小聰明伶俐,七歲時便經常在同伴中給小朋友講一些英雄故事,會背一些唐詩宋詞。
1927年春,陳毅所在的紅軍部隊進入信豐,當時只有15歲的肖菊英,積極參加歡迎紅軍的大會,在街頭宣傳革命道理。她一會兒吹笛子歡迎紅軍,一會兒作詩繪畫贊美紅軍。她長得秀美,一副瓜子臉,白皙的皮膚,深深的酒窩,甜脆的嗓音,齊耳的短發,英姿颯爽。
1930年夏,陳毅來到贛南組建紅二十二軍時,決定在信豐創辦一所紅軍干部學校(以下簡稱“紅校”),校址選在信豐縣黃泥排。
報名第一天,肖菊英和幾位女同學擠在長長的隊伍中格外顯眼。陳毅是紅校校長,還兼任政治課教員。陳毅的談吐與氣質一下子征服了肖菊英那顆少女的心。
一天深夜,一陣激烈的槍聲打破了寧靜的夜空,原來是一支國民黨軍隊企圖偷襲紅校。那時,紅校除了教員,學員都沒有槍。陳毅、毛澤覃、彭加倫、張揚等人一邊派人到縣城軍部請求增援,一邊組織學員突圍。
“趕快撤退!”陳毅發覺肖菊英還站在身邊,他威嚴地命令道。
“不!我要和您一起戰斗!”肖菊英理直氣壯地回答。
陳毅急了:“太危險了!你必須趕快離開,跟上隊伍!”
“正因為危險,我才不愿意離開你。”肖菊英含著眼淚請求,“要死,我愿意跟你死在一起!”說完,肖菊英臉頰緋紅,急轉話題跺著腳說:“你是校長又是軍長,責任重大,更要注意安全,我們的紅軍不能沒有你!”
1931年9月的一天,秋高氣爽,陳毅騎著一匹白馬,牽著一匹棕色的馬前往肖菊英家。正在家中的肖菊英和母親胡金蘭出來迎接。
陳毅的到來,讓肖菊英的父母特別高興。肖家的一些親戚也聞訊趕來,都想一睹紅軍軍長的風采。為了款待陳毅,他們做了當地的特色家常菜:燉豆腐、小炒魚、紅燒肉、蒸水蛋和蘿卜骨頭湯,還燙了一壺甜米酒。
席間,陳毅誠摯地對胡金蘭說:“我今天來這里,一是拜訪兩位長輩,二是求婚。小英政治覺悟高,人又聰明能干,我很喜歡她,能得到她的陪伴,是我一生的幸福。”
胡金蘭是縣婦女解放協會常委,思想進步,當即欣然表態:“婚姻大事你們決定。只要她本人同意,我們完全贊成。”
10月間在江西泰和,肖菊英與陳毅這對紅軍戀人終成眷屬。
肖菊英犧牲真相
婚后,陳毅和肖菊英兩位新人轉戰吉安、興國、于都、寧都、贛縣等地,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中度過了他們的“蜜月”。
1931年6月,中共贛南特委成立,陳毅被任命為特委書記,肖菊英為特委機關秘書。此時,“左”傾錯誤已經在中央蘇區流行,肅反嚴重擴大化,到處亂抓亂殺,人心惶惶。
贛南特委住在興國縣城的李家祠堂。這個宅子里有一口古井,供村里人在祠堂集會時飲用。平時井口有木板蓋著,沒有井欄。
一天深夜,陳毅輾轉反側不能入睡,他心事重重地對肖菊英說:“我剛接到命令,明天去于都參加緊急會議。李韶九在于都肅反,我此行可能兇多吉少。你我都不是AB團(全稱為“AB反赤團”,是北伐戰爭時期在江西建立的右派組織),對革命向來都很堅定。萬一我三天之內回不來,可能就不在人世了。你不要過分悲傷,要充滿信心,投身到革命戰爭中去。”第二天早晨,肖菊英默默無語,目送陳毅策馬而去。
陳毅急急忙忙地趕到于都,才知道是開地方工作會議,部署反圍剿準備工作,其中有一項是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肅反擴大化。真是虛驚一場!
會議一天就結束了。本來陳毅可以按時回到興國,但得知李韶九要捕殺于都仁鳳山區區委書記徐復祖,他便改變了主意。徐復祖雖是地主出身,但對革命忠心耿耿。陳毅決定趕往于都徐復祖處,向當地黨組織傳達立即停止肅反擴大化的精神。到第三天下午,他突然想起與肖菊英的約定,這才匆匆趕回興國。誰知在回興國的途中,遭國民黨靖衛團的襲擊,因而回到興國縣城時已是第四天下午了。
陳毅邁步推開李家祠大門,只見妻子全身濕淋淋地躺在一塊門板上。陳毅猛撲上前,跪倒在地,撫尸痛哭:“小英,快醒醒,我是陳毅,我回來了!”言辭凄婉。陳毅后悔自己離家前跟肖菊英說了那一番生離死別的話,更怨恨自己沒能按時趕回。
關于肖菊英的死,許多文章說她在三天后未能等到陳毅歸來,料定陳毅遭遇不測而投井自盡。
2010年5月1日,筆者踏上了紅色旅途,去江西興國旅游采風。根據筆者的走訪調查,肖菊英的死純屬意外,而非自殺。
據村里幾位老人追憶,出事那天,也就是陳毅約定的那個第三天,肖菊英還和興國城市中心區委書記謝毓泉、城區蘇維埃主席謝良謀在一起,部署發動婦女做軍鞋的事情。她的言談舉止,根本沒有自殺的跡象和絕望的神情。
村里幾位幸存的老人說,那天晚上,月黑風高。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接著又傳來狗叫聲,可能肖菊英急忙前去開門,一腳踏空,落入了沒蓋蓋子的古井。
老人們的根據是,陳毅去于都開會的第三天夜里,肖菊英在睡意朦朧中恍惚聽見有敲門聲,又伴隨著街上的狗叫聲。她以為是陳毅從于都歸來,不禁喜出望外,便匆匆下樓去開門。不料這里剛下過陣雨地面很滑,在沒有燈光和手電筒的夜晚,一腳不慎踏偏掉進了古井里。她一只鞋失落在井旁,加之白天的言談舉止。因此斷定,肖菊英決非自殺。
陳毅悲痛欲絕地埋葬了肖菊英。他在整理妻子的遺物時,發現一疊詩稿,其中一首七言律詩:
纖纖新月掛黃昏,
人在幽閨欲斷魂。
革命為何容奸猾,
肅反豈可誅忠臣?
燈花占卻燒心事,
羅袖長供把淚痕。
夜夜填詞筆難放,
須知恩愛是愁根。
陳毅讀后,悲痛欲絕,他含悲寫下了那首飽含思戀之情的憶妻詩。在艱苦的斗爭歲月,隨時準備獻身革命的陳毅,惟恐此詩萬一落入敵手,會株連肖菊英的親屬,便故意寫作《憶友詩》,并把它一直帶在身邊。
舊情難忘真英雄
肖菊英是陳毅一生的初戀。肖菊英的死,給陳毅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
1937年10月,陳毅由贛南的油山出山前往湘贛邊境的武功山一帶,向譚余保率領的紅軍游擊隊傳達國共合作指示。途經興國,他找到國民黨興國縣縣長鄒光亞交涉釋放“政治犯”的問題。借此機會,他在興國地下黨同志的陪同下,來到肖菊英的墓地憑吊。
然而,在那戰亂時代,由于國民黨軍隊構筑工事把原址原貌破壞得面目全非,連墓地的影子也找不到了。目睹荒草凄凄,殘磚朽木,陳毅感慨萬千。回到下榻處,寫了一首七絕,題為《興國旅舍》:
興城旅夜倍凄清,
破紙窗前透月明;
戰斗艱難還剩我,
阿蒙愧負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