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連載 > 風雨瀟瀟——陜南游擊隊與中原突圍(之一)
風雨瀟瀟——陜南游擊隊與中原突圍(之一)
作者:牛一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3 瀏覽次數:7841
位于陜西省丹鳳縣的鞏德芳墓,上有李先念題詞
1946年6月26日的中原突圍,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中原軍區部隊沖破30多萬敵軍的包圍,跨越一道道封鎖線,殺出一條條血路,向預定目標前進。北路主力在鄭位三、李先念、王震的率領下,鋒芒直指陜南。
突破丹江天險 北路軍勝利入陜
蔣介石最擔心的就是北路軍“占據陜南,控制關中,響應陜北”。他多次責令劉峙等人“跟蹤追擊”,務于7月20日前消滅北路軍于丹江以東地區。他的目的就是利用丹江天險,再次合圍北路軍。
7月11日,李先念等在師崗召開中原局擴大會議,決定兵分兩路行動:由李先念、鄭位三率領中原局、中原軍區首腦機關及第十三旅、十五旅四十五團、中原軍區警衛團為左翼,突破丹江,經由湖北鄖縣南化塘進入陜西山陽漫川關;由王震率領三五九旅和干部旅為右翼部隊,繞過丹江經荊紫關、山陽向鎮安、柞水前進。
7月13日,李先念率部抵達丹江東岸,設立臨時指揮所。滾滾洪流裹著柴草、樹木奔騰而下,江水撞擊著岸邊巨石,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前有丹江攔路,后有國民黨軍追擊,形勢十分嚴峻,分分秒秒都異常珍貴。終于等來了找到徒涉渡點的喜訊。李先念一聲令下,部隊排成四路縱隊,緊張有序地過江。大家相互攙扶,有的拉著鐵絲,有的牽著繩索,有的拽著馬尾,迎著風浪,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一步一步向前挪動……與此同時,王震率領的右翼部隊,幾經戰斗,于13日下午開始從大石橋、娘娘洞搶渡丹江。左右兩翼部隊于7月15日全部渡過丹江,突破了丹江防線。
蔣介石聞訊極為震驚,電令劉峙、胡宗南“務于荊紫關以南將李部包圍殲滅”。毛主席、中央軍委極為關注中原突圍部隊的戰略行動,僅7月15日,李先念就收到三份電報,詳細通報了陜南游擊隊的情況,7月22日,又電示鄭位三、李先念、王震應考慮依靠鞏德芳部及廣大民眾在陜南十余縣建立根據地的問題。
當時,國民黨軍已進至陜南竹林關、漫川關、荊紫關、趙川鎮等地,層層圍堵,阻隔了北路軍與鞏德芳部的接頭。經過鮑魚嶺、南化塘血戰之后,終于為兩部會師創造了條件。
留仙坪會師 小王溝合編
7月25日,西北局電示派往陜南負責接應工作的劉庚和商洛工委書記、陜南游擊隊政委王力、游擊隊指揮鞏德芳,強調指出突圍部隊長途轉戰,極其疲勞,要全力做好接應工作。王力、鞏德芳接到電報后,即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由王力去丹江以南打聽消息,布置張青山、譚道鵬等部,派出小分隊盡快與突圍部隊取得聯系;由鞏德芳、薛興軍著手在商洛川道地區籌備糧款,解決入陜部隊糧食問題。
7月22日,北路軍左翼部隊進駐山陽縣白魯礎村。奉命接應的游擊隊三大隊二中隊劉山分隊聞訊急速從天地嶺趕來,當即會見了部隊首長李先念、鄭位三、陳少敏、任質斌。李司令員詢問了鞏德芳、譚道鵬及龍山附近游擊隊的情況,通知部隊把精減下來的輕機槍、六〇炮和槍支彈藥送給游擊隊。7月27日李先念率部向龍駒寨方向進發,與奉命接應的張青山小分隊接上頭。由張青山帶路,李先念于7月29日在寺坪油房村會見了前來接應的王力。四天后,抵達陜南游擊隊的活動中心留仙坪鎮。8月2日,兩部勝利會師。
李先念打量著毛主席在電文中一再提到的鞏德芳:瘦高個頭,黝黑面龐,濃眉大眼,眼角眉梢流露出堅毅和自信。雖然初次見面,卻好像早已相識。他緊握鞏德芳的手深情地說:“有你鞏德芳在這里,我們就如虎添翼了。”
突圍部隊頂烈日、迎風雨,冒著槍林彈雨一路征戰,早已饑腸轆轆,疲憊不堪。留仙坪及周邊群眾騰房架灶,安置傷病員,像迎接親人一樣歡迎子弟兵。
當晚,司令部駐扎在留仙坪鎮小王溝。鑒于次日將召開兩部干部聯席會議,李先念、任質斌約見西北局派來的劉庚和鞏德芳、夏世厚,就組建二分區的人事安排等問題交換意見。李先念對鞏德芳說,你是這一帶的農民領袖,人民群眾很信任你。為什么信任你呢?因為你是共產黨。你在陜南是共產黨的代表。你當司令員,夏世厚當副司令員。他帶的三十七團戰斗力很強,叫你指揮,叫你去管。你還有好幾百人的游擊隊。有這么多的部隊,你就是名副其實的鞏司令了。正規軍和游擊隊在一起,就如虎添翼。再加上你們對民情地形都很熟悉,國民黨軍隊來了就像個瞎子,惡虎難扳地頭蛇嘛!你們打鄉保武裝不成問題,在形勢好轉站住腳跟后,還可以打保安團,也可以相機打正規軍。你們還耍不過瞎子嗎?但打瞎子不能挨得過近,要離他遠點,瞅準了狠狠地打,打了就跑,叫他看不著你,也打不著你,不要惡戰……”
李先念的話使鞏德芳、夏世厚受到極大鼓舞,臉上不時浮出會心的笑容。夏世厚表示,鞏德芳威信高,群眾關系好,斗爭經驗豐富,能夠當好司令。自己一定服從鞏司令員的領導,當好助手,團結對敵。
8月3日,兩部聯席會議在小王溝一個場坪上召開。會上,李先念傳達了中央的戰略部署,分析了全國形勢,講了在陜南創建根據地的意義。最后,他宣布了中原軍區部隊與陜南游擊隊進行合編、軍分區劃分及相關人員任職情況:
一、王震所率第三五九旅、警衛團作為第一分區,由郭鵬、王恩茂分任司令員、政委,活動于安康、柞水、藍田、臨潼以西地區,可能時應派得力一部,進入甘南發展。
二、黃林全部及第三十七團主力和陜南游擊隊為第二分區,以鞏德芳為司令員、黃林為政委,活動于西安、商州、荊紫蘭、西峽口公路以北、以東,隴海路以南地區。
三、第三分區以方正平、張樹才任司令員、政委,指揮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五團及第三十七團一個營和陜南游擊隊一部,活動于藍田、荊紫關、西峽口公路以南,安康、鎮安、柞水、藍田、臨潼以東,襄河以北。
雖然由于形勢變化,一、三分區的編制和人員配備有所變動,后又建立了四、五分區,但這次合編卻規劃了在陜南開展游擊斗爭的基本框架。
“活地圖”黑山送信 揮利劍一路沖殺
北路軍自分為左右兩翼行動以來,王震副司令員率三五九旅及警衛團、干部旅單獨行動。雖多次鏖戰,但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實難按小王溝會議制訂的方案行動。8月9日,李先念電告中央:“三五九旅確拖得很苦,該部略事休息后,最好能進陜甘寧邊區會師。”中央軍委于8月20日來電,同意三五九旅北進陜甘寧邊區的行動方案。
由于國民黨軍層層封鎖,王震率領三五九旅和干部旅無法與鞏德芳部匯合。李先念與王震的電臺聯系也中斷了,中央指示難以傳達。原陜南游擊隊第二游擊大隊隊長李念勞和王金成奉命,攜帶李先念的親筆信,追趕向西作戰的三五九旅。
李念勞從早年參加農民自發武裝開始,就與陜南山山嶺嶺結下不解之緣。他在泗峽口、牛耳山等地,多次把中敵埋伏的中原突圍部隊帶出險境,被部隊首長稱為“活地圖”。他雖年過四十,但仍一身是膽,高興地接受了這個比體力、比耐力、比意志的艱苦任務。他和王金成商量了行軍路線、人員組成、武器裝備,以手槍隊為骨干,組成二十多人的小分隊。小分隊分成三組,一組前邊探路,一組殿后,另一組走在中間。信件復制成一式兩份,油紙蠟封,縫于上衣內,由李念勞、王金成攜帶。
小分隊像一把利劍,時而爬山,時而過河。第二天天亮,到了一條小河邊洗臉,正準備走時,河岸邊上發現敵人。小分隊三挺卡賓槍齊鳴,壓得敵人抬不起頭來。敵人僅有四五人,放了一陣槍也就不敢再追。小分隊重任在肩,不能戀戰。中午時分,與敵人搜索隊遭遇。雙方一陣激烈交火,小分隊鉆進一片樹林。眼看離黑山越來越近,大家心里一高興,腳下生風。掌燈時分看見幾個人影在黑暗中蠕動。對方厲聲問道:“哪一部分的?”王金成立即應對:“咋呼啥?自己人,送傷兵的!”走近一看,是十多個戴黑蓋帽保安團!敵人還在打量,小分隊已擦肩而過。只聽身后有人喊:“土八路!追上去!”霎時間,槍聲頓作,火光沖天。小分隊邊還擊邊趕路,敵人尾隨其后,追了五六公里。王金成擔心槍聲引起敵人前邊堵截,命令殿后的小組拖住敵人,李念勞、王金成帶領其他同志像箭一樣向黑山疾進。
經過兩天兩夜跋涉,終于追上了三五九旅。王震看了李先念的信,心情格外激動。他接見了小分隊,和戰士們一一握手,問李念勞多大年紀。當王震得知李念勞已年逾四十時,拍著肩膀說:“行啊,你!李念勞,李先念,只差一個字么!回去好好干!”他順手拔出一支手槍:“這是運輸大隊長蔣介石送來的,十子連,我轉送給你,你是有功之臣么!”王震的話逗得大家笑聲不斷,忘記了一路奔波的疲勞。
王震拉著王金成的手笑道:“咱倆都姓王,八百年前是一家!你年輕,同志們都年輕,新中國就靠你們年輕人!喂,你這次送信的任務完成得怎樣?”
“報告首長,信已送到,我們完成了任務!”王金成不假思索地答道。
“不!你們只完成了一半!你要安安全全、一個不少地把小分隊帶回去,交給鞏德芳同志,才叫完成了任務!記住,路上‘狗’多,要躲著走,不要貪小便宜。萬一遇到敵人,打一下可以,目的是為了脫身。脫身就是勝利!”王金成連連點頭。
王震告訴大家:“請你們轉告李司令員和鞏德芳同志,由于敵人圍追堵截,我們與鞏部會合已不可能了,但后會有期!請同志們放心,我們已沖出重圍,一定能夠打回延安,去見毛主席,保衛黨中央!”
說話間,王震身邊的警衛人員一邊給小分隊補充彈藥,一邊收集干糧。戰士們一個個解開干糧袋,把所剩無幾的玉米花、炒黑豆等,小心地抖在兩條大點的口袋里。王金成接過口袋,感慨萬千。在長途行軍作戰中,干糧就是命根子。雙方推讓來推讓去,爭執不下。王震笑著說:“拿著吧!戰友們的一片心意么。我們要到延安吃小米了!立即上路,途中找個安全地方讓大家休息一下。再見!”望著王震威嚴的目光,王金成只好接過干糧袋,告別首長,踏上返程的道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