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梅門三代英烈 ——采訪梅福林手記
梅門三代英烈 ——采訪梅福林手記
作者:趙東云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4年第3期 日期:2014-07-03 瀏覽次數:7842
梅福林和家人。自左至右:梅福林、母親周梅、妹妹梅福德、父親梅竹樵、弟弟梅福海
結識梅福林,純屬偶然。2012年歲末的一個朗晴晌午,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組織去渡江戰役紀念館參觀,在歸來的大巴客車上,一位矍鑠老人的洪亮談話聲引起了我的注意。老人一邊談話,一邊把剛剛編印的書籍分發給幾位友人,我稍稍留意,但見書的封面上赫然寫著“梅門三烈士”幾個字。
從老人口中得知,她叫梅福林,人家都稱呼她“梅大姐”,是一位年過八旬的離休老干部。這幾年,梅大姐在家人和友人的鼎立支持下,編撰完成了兩本書,一本是為紀念丈夫蘇樺而編寫的《品格·膽識·業績——回憶蘇樺》;一本是為紀念她家三代三烈士而編撰的《梅門三烈士》。在革命戰爭中,無數志士仁人為了革命事業犧牲了生命,但一門三代三烈士并不多見。于是,我與老人攀談了起來。臨下車時,老人也贈送了我兩本書。
幾日后,我依照書末留下的聯系方式,打電話給梅福林大姐,詢問能否就其家人的革命經歷接受一次采訪,性格爽朗的梅大姐一口答應了。
“小東子”不忘梅家革命情誼
2013年元旦下午,合肥的天空雖有陽光,但寒風凜冽,我準時趕到長江東大街和平花園。這里是省領導的住宅小區,門口有警衛站崗。我剛準備問門衛梅大姐的住處時,門衛手一揮道:“梅大姐已經打過招呼了,她家就在西側第三棟。”
剛按下門鈴,梅大姐便出門迎接,那快捷的步伐,使人很難看出眼前是一位年已87歲的老人。
進門坐定,我們的話題就從她書中的“小東子”開啟了。
“小東子”是新四軍二師參謀長周駿鳴(建國后曾先后在華東軍區、水利部、林業部等處任領導職務)的兒子。1942年春,由于戰爭環境動蕩不寧,部隊頻繁運動作戰,周駿鳴想把兒子送人。梅福林的爺爺梅子明得知消息后,主動前去周家把“小東子”接回家中撫養。
梅大姐介紹了“小東子”在家里生活的情況,她說:“我們像兄弟姐妹一樣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也有了很深的感情,直到1950年春節,爺爺才親自將小東子送到南京周家。那時,周駿鳴在南京軍區工作。送去時,由于小東子長期不在親生父母身邊,有一種陌生感,所以費了好大的周折,才最終讓他安定下來。”
我問梅大姐:“后來你們還有聯系么?”
“怎么沒有!小東子回到周家后,取名叫周大駿,后來跟隨父母到北京生活,長大成人后,大駿在外交部工作。”上個世紀60年代,大駿特意從北京回到合肥,看望對自己有撫育之恩的梅家人。2004年5月底,大駿又一次來到合肥,看望“我這個姐姐和鐘鼎叔叔,暢敘革命情誼”。說到這兒,梅大姐臉上露出了親切、欣慰的笑容。
交談中,梅福林取出兩本相冊,我一邊瀏覽,一邊不時詢問。一張戰爭年代的合影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中的梅福林身著軍裝,顯得格外精神。
梅福林
我問梅大姐:“大姐,您能介紹一下自己當年參加革命的情況嗎?”
據梅福林介紹,她13歲參加了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下屬的抗敵劇團。1940年夏,抗敵劇團一分為二,一部分留下來,后為二師文工團;梅福林隨另一部分前往蘇北鹽城,孟波為劇團團長。那時候也沒有多少道具,到了演出地方,幾個人稍加打扮,上臺就是一出戲,有時候還找群眾演員幫襯。
“群眾演員?有首長當過群眾演員嗎?”我好奇地問道。
“有啊。”梅大姐微笑道,“記得1940年,在天長、來安江北指揮部直屬部隊演出劇目《軍帽》(又名《紅軍下山》),臨時找不到扮演黨代表的合適演員,因為演員中缺乏首長那樣的氣質。孟波團長找到鄧子恢首長,委婉地表示想請他出演“黨代表”,鄧子恢表示,他雖然沒有時間參加排練,但接受邀請,支持劇團工作。后來,孟波、劉保羅向鄧子恢介紹了劇情和角色要求,鄧子恢登上了舞臺,那次演出很成功。”首長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給梅福林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幫會“老頭子”壯大抗日部隊
“梅大姐,這是您爺爺吧?”我指著《梅門三烈士》書中首頁上的一張黑白半身圖片,問梅大姐。圖片中,一位清瞿長者,頭戴氈布帽,留著一縷長長的胡須,很是特別。
梅大姐點了點頭告訴我,爺爺梅子明少年習武,會一些武功,在鄉里好行俠仗義。后來,梅子明參加了當地的幫會“安清幫”。這是一個在反清斗爭中形成的幫會,梅子明還當了幫會的“老頭子”,在當地很有影響力。這給梅子明后來的革命工作帶來很大便利。新四軍主力東進后,梅子明積極宣傳抗戰,他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動員鳳陽、定遠、泗縣、懷遠一帶大批青壯年參加了新四軍。
梅子明于1941年入黨,成為一名秘密黨員,組織上知人善任,根據他的特長和有利條件,讓他做統戰工作,不久還擔任了津浦路西臨時參議會參議長。梅子明很有口才,他講話詼諧、幽默、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抗日道理經他的口中講出來,很快就能打動人心。津浦路東、路西的新四軍干部、戰士和群眾都喜歡聽梅子明的演講。劉少奇、陳毅、譚震林、徐海東、張云逸、方毅等領導同志都尊稱梅子明為“梅老”,經常帶他到各地做報告。
梅子明的工作得到黨組織的充分肯定。1939年冬,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同志(化名胡服)來到淮南抗日根據地領導對日作戰,他多次接見梅子明,向他分析抗日斗爭形勢,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和政策,并贊揚梅子明的革命熱忱和行動。少奇同志去蘇北前,特意將自己所騎的戰馬送給梅子明以為紀念。
“你見過這匹馬嗎?”我問梅大姐。
“棕紅色的,又高又大,我還騎過,舒服極了。”一絲童真浮現在梅大姐的臉龐。
梅竹樵出家為僧心系革命
“您在這本書中,寫到爺爺和父親都有出家為僧的經歷,這是不是有點特別呀?”
“那都是形勢所逼,出家是為了避免眼前的災禍。”梅福林說,爺爺梅子明年輕時仗義行俠,一次打死了敲詐勒索鄉民的稅吏,便逃亡到滁州瑯琊寺,心善的主持達修高僧收留了他。在此期間,梅子明與寺中僧侶結下了深厚友誼。后來,抗戰期間,在梅子明的聯絡動員下,瑯琊寺捐出了守護寺廟的許多槍支彈藥支持新四軍,為抗戰作出了貢獻。
梅福林接著道:“我父親梅竹樵到瑯琊寺避難大約在1932年底。那年8月,由于叛徒出賣,鳳陽紅心鋪的黨組織遭到徹底破壞,張廣林、謝三等黨員被抓到南京,后在雨花臺慘遭殺害。我父親由于有人及時通風報信,才躲過那場劫難。父親在瑯琊寺待了三年多時間后,又悄然回到家鄉,他一邊以做生意為掩護,一邊打聽紅軍的消息,盼望與黨組織早日聯系上。”
我插話道:“新四軍軍部移駐涇縣云嶺后,軍部派陳云龍來了。”陳云龍是新四軍特務營偵查連副連長,1938年11月,他奉軍部之令,帶著幾個戰士,從涇縣云嶺出發,偵查江北敵偽軍的分布情況,為后續部隊開進和創建根據地提供情報。
梅大姐說:“在我的印象中,陳云龍第一次來是兩個人,后一次是四五個人。”從此,梅竹樵參加了新四軍,與黨組織重新接上了頭。陳云龍代表新四軍贈送給梅竹樵8支槍,于是梅竹樵組建起來了抗日游擊大隊,也就成為在黨領導下的一支抗日武裝。梅竹樵身高力大,擅長武功,又在幫會中有影響,他動員了一批批有志青年參加游擊隊,再送往新四軍正規部隊,為新四軍的發展壯大發揮了重要作用。
梅竹樵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多次打擊日偽軍,日偽軍將其視為眼中釘,1939年日偽軍懸賞大洋500捉拿梅竹樵。一次,日偽軍直撲紅心鋪,聲稱要殺絕梅竹樵全家。危急時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偵察班長張正濤趕來,護送梅子明及其一家到路西新四軍駐地藕塘鎮。為了革命,梅子明含淚拋下了經營數十年的家業。
“起初,爺爺并不知道父親參加了共產黨、新四軍,見父親時常不在家,以為他游蕩在外不務正業,因此,爺爺經常責罵父親。后來陳云龍告訴爺爺說父親在外面‘干的是正事’,爺爺知道真相了,就全力支持他抗日。”
梅竹樵犧牲時的表現堪稱壯烈。
1947年7月20日,剛剛調任豫皖蘇三分區司令員的梅竹樵,在率領干部大隊越過隴海線進入豫皖蘇邊區時,與國民黨主力第七十四師遭遇。由于敵我力量懸殊,敵人很快形成合圍之勢。危急中,梅竹樵下令傷病員和馬夫先撤,自己帶一部分戰士阻擊掩護,他還把自己心愛的戰馬讓給馬夫騎。傷病員和馬夫脫離了險境,梅竹樵卻陷入了敵人重圍。最后時刻,梅竹樵為免當俘虜受辱,毅然扣動了手槍扳機,壯烈犧牲。
福星哥是出色的政工干部
在梅福林的印象中,少年時代的哥哥梅福星聰明、活潑,經常帶著弟弟、妹妹到河里“捉小魚,抓螃蟹”,有時候還一起在后院里捉迷藏、唱歌。那段時光,雖然過得清苦樸素,但特別溫馨。
1938年冬,父親將年僅13歲的梅福星送到新四軍四支隊八團,在教導隊小鬼班里學習。那日清晨,梅福林醒來發現哥哥不在床上,就問媽媽哥哥去了哪里。媽媽說:“你福星哥去了藕塘,很快就會回來。”
在廬江東湯池學習畢業后,梅福星被分配到五支隊(司令員羅炳輝)任青年干事。梅福星年齡雖小,但“能說會寫,能歌善舞,又善于團結教育青年戰士”,所以,很快就成為一名出色的政工干部。數月后,梅福星調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參謀部工作。
1940年9月,江北指揮部參謀長賴傳珠前往淮北視察部隊,梅福星隨同前往。視察后從洪澤湖東南沿蔣壩經三河南下時,與掃蕩的日軍遭遇,梅福星不幸中彈犧牲。
弟弟妹妹們再也沒有見到梅福星,直到有一天,哥哥犧牲的噩耗傳來,全家人抱頭痛哭。梅福林在書中寫到:“福星哥,你在哪里?福星哥啊,我正站在家門口等著你喲!”對兄長深切的思念之情,躍然紙上。
1950年8月,梅子明因病逝世。梅子明的棺材安葬在故鄉紅心鋪南邊的茂林修竹之中,與其子梅竹樵、孫梅福星共享同一塊墓地。
1951年5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特為梅子明頒發“革命犧牲烈士紀念證”。這張特殊的烈士紀念證,既是對梅子明一生革命行動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梅門三代三英烈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高度褒獎。
-
用戶: zhangende 2021-03-25 15:40:03 梅竹樵的事跡在我們當地屬實,我爺爺曾經是梅竹樵的通訊員,曾經在的江蘇盱眙南部的山區里,我爺爺還救過梅竹樵,當時梅竹樵的隊伍被困在山里,是我爺爺帶隊走山里小路,突圍出來,梅竹樵犧牲后,我爺爺因多方面原因,退出隊伍,無論如何,我爺爺曾經也為共產黨,立過功勞,可是解放后期,文革期間,共產黨所作所為,對不起我爺爺以及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