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參觀半塔烈士陵園的感慨
參觀半塔烈士陵園的感慨
作者:張德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21 瀏覽次數:7832
我是個業余歷史愛好者,半塔是羅炳輝率領的新四軍第五支隊開辟的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的中心,曾以三打來安城而載入新四軍史冊。這里建有皖東烈士陵園。我懷著朝圣之心,慕名從江寧幾經轉車來到半塔小鎮。時間尚未到中飯時間,我在街心小攤上買一碗餛飩,一個茶葉蛋當中飯。因不熟悉路,吃完飯搭馬自達來到鎮邊烈士陵園。
展館建筑漂亮,但鐵將軍把門
我是個業余歷史愛好者,半塔是羅炳輝率領的新四軍第五支隊開辟的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的中心,曾以三打來安城而載入新四軍史冊。這里建有皖東烈士陵園。我懷著朝圣之心,慕名從江寧幾經轉車來到半塔小鎮。時間尚未到中飯時間,我在街心小攤上買一碗餛飩,一個茶葉蛋當中飯。因不熟悉路,吃完飯搭馬自達來到鎮邊烈士陵園。
陵園建筑之宏偉,綠化之秀麗,值得贊美。看來當地政府是投入了不少人力和資金。
我進入陵園不久,工作人員就下班了,問一位領導模樣的工作人員,紀念館下午何時開放,告知兩點。于是便在園中,細看烈士墓碑文字,竟發現烈士紀念碑文字有不少常識性差錯。如:
嚴玉才烈士的碑文上刻有,“于1946年底被日偽軍活埋”。日軍1945年8月已投降,1946年底還能活埋我新四軍戰土?此時活埋新四軍戰士的應該是國民黨軍隊吧?
徐文忠烈士碑文上刻著:徐文忠,來安縣新安鎮紅橋人,1913年生,1939年入伍,新四軍二師十三團三連排長,中共黨員,1940年在天長馬集戰斗中犧牲。徐文忠犧牲于1940年,而新四軍第二師的番號是1941年1月重建軍部之后才有的,這里把部隊番號搞錯了。另外犧牲地點馬集不在天長縣而是在六合縣。
戴友江烈士碑文上刻著:戴友江,1917年生于來安縣復興公社躍進大隊,1940年入伍,1943年6月在任何集戰斗中光榮犧牲。1917年時烈士家鄉不可能有大躍進時代“復興公社躍進大隊”的名稱,“任何集”,我懷疑是天長縣仁和集。
羅占云烈士碑文上刻著:羅占云,云南大通人……據我所知,羅占云是云南大關縣人,不是大通人。
張云逸題寫的半塔烈士紀念碑記,進入陵園即可看到,為陵園重要景點,我想凡參觀者必看此碑。但我對照相關資料的記載與碑刻文字,發現多處有重大差別(不再一一列舉),不知是什么原因。
等到下午2時,陵園工作人員上班,我想請工作人員讓我進入“皖東革命紀念館”內看看。一位女工作人員說,他們只接待團隊,散客不接待。我大老遠輾轉專程來瞻仰烈士陵園,竟不讓進紀念館,不禁深感失望,不知這規矩是那級機關定的。
外面有工人在更新展館介紹牌,閑聊幾句,不甘心,于是又到辦公室詢問能否開門讓我參觀紀念館。我問她,何為團隊,需要多少人的團才能參觀。我告訴他們,陵園碑刻文字有些錯誤。我還沒有指出哪些錯誤,工作人員則回答說,這你去找民政局。
我想,烈士陵園是紅色歷史的載體,是件很嚴肅的事情,碑文刻在大理石上,是為教育后人的,如碑文出現不應有的差錯,必將使人懷疑碑文的真實性,還會誤導參觀者。陵園的管理者和領導部門是否有失職之嫌?
花巨資修建烈士陵園和紀念館,是為了發揮它的宣傳教育功能。陵園既有工作人員,接待參觀任務又不重,為什么只接待“團隊”,而不接待“散客”?是單位規定還是工作人員偷懶?
陵園和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應對陵園烈士的歷史有具體的了解,否則怎么向參觀者宣傳講解呢?這個陵園的工作人員既不熟悉烈士的事跡,也不想了解烈士的歷史。他們認為這是民政局的事。這怎么能搞好陵園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