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藝苑 > 關露:化作塵露也風流——讀新四軍情報工作者關露詩作
關露:化作塵露也風流——讀新四軍情報工作者關露詩作
作者:祝新漢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24 瀏覽次數:7827
關露一曲成名,與丁玲、張愛玲并稱文壇三杰。“八一三”事變后,她在上海冒著炮火親上前線勞軍,并大聲疾呼:“寧為祖國戰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其慷慨豪邁的氣概直欲壓倒須眉,為此她贏得了“民族之妻”的美譽。
1937年的上海灘,大街小弄到處傳唱著“春天里來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陽當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一位身著旗袍,帶著些許知性美麗與矜持的女子,款款走進大眾的視線,她就是電影《十字街頭》主題歌《春天里百花香》的詞作者關露。
關露一曲成名,與丁玲、張愛玲并稱文壇三杰。“八一三”事變后,她在上海冒著炮火親上前線勞軍,并大聲疾呼:“寧為祖國戰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其慷慨豪邁的氣概直欲壓倒須眉,為此她贏得了“民族之妻”的美譽。1939年,關露面臨著中共情報工作領導人潘漢年交給的一個非常任務——打入汪偽政權特工機構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魔窟。對關露而言,這是一條光榮與夢想、荊棘與陷阱、屈辱與淚水交織而成的煉獄之路,自己的政治清白和一世清名可能毀于一旦。但面對民族危難深重的現實,關露壯士斷腕,毅然選擇了挑戰。此后,朋友側目而視,路人直唾其面,戀人也離她而去。關露心在流血,但她默默承受——只為了那個曾經對黨作出的千金一諾:“為完成任務,別人喊我漢奸,我決不辯解。”
兩年的忍辱負重終于有了回報。從1941年起,日軍的清鄉、掃蕩計劃總是會提前出現在新四軍領導人的案頭,從而為新四軍反清鄉、反掃蕩提供了先機。1943年7月,關露借日本之行,秘密聯系日共,恢復了延安的日共和日軍反戰同盟與日本本土日共中斷多年的聯系,為民族解放戰爭作出了又一重要貢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關露漫卷詩書喜欲狂,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蘇北解放區。
在解放區明朗的天空下,關露盡情放歌賦詩,她在《北撤抒懷》中寫道:“秋光冉冉步遲遲,小鎮安營遇舊知。紙共一張詩共韻,挑燈朗誦愛民詩。”“日落楓林點點秋,雄師浩蕩越山頭。懸崖難阻翻身馬,萬眾歡呼萬壑溝。”詎料風云陡變。1955年潘漢年蒙冤入獄,受潘牽連,關露也失去了自由。文革期間,關露再次被捕,在秦城監獄度過了漫長的8年。
被組織和同志懷疑令關露身心備受煎熬,寫詩明志成了她唯一的精神自慰。雖苦于“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但她不信浮云終蔽日,不信東風喚不回。她獄中的大部分詩作已無從查尋,留下的詩僅11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秋夜》:“云沉日落雁聲哀,疑有驚風暴雨來。換得江山春色好,丹心不怯斷頭臺。”表現了一名共產黨員身陷逆境時忍辱負重、胸懷理想、無限忠誠、之死靡它的崇高思想境界。
1982年3月,中組部終于作出《關于關露同志平反的決定》。國家安全部原部長賈春旺揮筆為關露題詞:隱蔽戰線需要關露同志的這種獻身精神。
同年冬,北京關露那十余平米的寓所里,在完成自傳和憶潘漢年的文章后,一縷詩魂悄然而逝。文化部為她舉行了極具哀榮的盛大葬禮。人們在她床頭發現了一個寄托著她相夫教子夢想,陪伴她度過無數恓恓黃昏漫漫長夜的洋娃娃,枕頭下壓著一張離去的那位戀人的照片,反面寫著兩行令人讀之落淚的詩句:“一簾幽夢與誰近,千古情人我獨癡。”
黨和人民沒有忘記自己忠誠的女兒。2011年,關露逝世30周年,一部以她為原型的電視連續劇《旗袍》問世,再現了這位紅色悲情女諜虎穴潛伏建功立業的傳奇生涯。那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和女性美的一襲“旗袍”(關露潛伏時的化名),向人們娓娓講述著一代才女、一個值得我們永遠尊重和懷念的新四軍女戰士光輝而多舛的美麗人生,彰示著她那罔顧一己、殞身不恤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