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為村民謀實惠 給黨旗增光輝 ——外婆坑村黨支部書記林金仁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為村民謀實惠 給黨旗增光輝 ——外婆坑村黨支部書記林金仁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作者:陳伯和 楊亞藝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1 瀏覽次數:7843
林金仁(右)陪同縣委老書記俞輝華(中)參觀
浙江省新昌縣鏡嶺鎮外婆坑村位于新昌縣西南42公里處,地處澄潭江源頭,與東陽、嵊州、磐安三地交界。開門就是山、出門就爬嶺、看看面對面、走走老半天的地理環境,使外婆坑的村民一直都非常貧困。
1990年,在外做箍桶匠的林金仁被村民一致推選為外婆坑村村委會主任,挑起了村里的重擔。從此后,林金仁帶領全村群眾走上了艱苦的創業道路。從村委會主任到村黨支部書記,林金仁憑著滿腔熱情,二十年如一日,帶領全村老百姓艱苦創業,使外婆坑村脫了貧,致了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散發著和城里人一樣的現代氣息。
苦 干
深藏在大山里的外婆坑村,外出只有兩條羊腸小道,生活在這里的村民嘗盡了“肩扛手提爬山過嶺”的苦頭,日盼夜盼盼修路。
1991年,村支書林金仁提議建一條環山公路。初步測算,建這條全長1.4公里的公路,工程總投資需16萬元。為了籌集資金,林金仁一年里跑了82趟縣城,跑破了3雙解放鞋。工程開工需要一筆啟動資金,他就利用私人關系,向一個建材點賒了20噸水泥,然后轉手賺了3000元錢。他就用這錢啟動了工程。
縣里有關部門工程技術人員來測繪,村里太窮,沒錢招待,林金仁就發動村民,每戶拿出5個雞蛋、5斤洋芋、2斤黃豆,給他們作為伙食。真誠感動了有關部門,他們竭盡全力幫助外婆坑人。工程進展到外塢的時候,必須劈開一塊很高的巖石,沒有資金,沒有炸藥,靠人工開鑿進展十分緩慢。正在這時,省長沈祖倫來外婆坑視察,看了這個工程后說:“老林,這個工程太大,是不是緩一緩?”他拍拍胸脯說:“沈省長,你給我5萬元,我保證60天內把路劈通。”說過這話之后,林金仁就帶領全村男女老少,起早摸黑、加班加點地劈石開路,干了起來。
到了第61天,沈省長突然造訪外婆坑,看到打通的道路后拍著林金仁的肩膀說:“老林,你決心大啊,你們外婆坑人艱苦創業的精神我很感動,我今后對這里像外婆一樣親,經常會來。”
實 干
靠著黨的改革開放政策,靠著修路通車等基礎設施的改善,林金仁帶領全體村民艱苦創業,迅速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外婆坑村四周是崇山峻嶺,耕地資源極為有限,人均可耕地只有0.06畝。若想靠耕種致富,按村民的說法:“除非是種金子!”林金仁與村委會商議決定走特色發展之路,向荒山要效益。從1992年開始,林金仁帶領村民們開始大力開發茶葉生產。
林金仁聽說杭州的西湖龍井茶暢銷市場,且價格遠高于珠茶,便開始了“圓”改“扁”的嘗試,探索靠科技謀發展,向質量討效益的創新之路。從1991年開始引進茶葉優良品種、推廣有機茶種植技術、進行名茶炒制技術培訓。至2007年9月,全村1500畝茶園全部通過了有機產品認證。現在,外婆坑村春茶青葉平均售價可達50元/斤,比附近村高出約40%;春茶成品平均售價可達300元/斤,比附近村高出約50%。
一家一戶零散的經營和銷售模式畢竟很難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從2003年起,在林金仁的帶領下,成立了外婆坑有機茶合作社,并于2006年成功注冊了“外婆坑龍井”商標。合作社的成立,節約了成本,保證了質量,打開了銷路,提高了價格,使農戶的利益得到了更好保證。
茶葉加工的專業化和規模化,讓村民們初步嘗到了產業升級的甜頭。但茶葉是季節性產品,走產業升級之路,向二、三產業要效益勢在必行。2005年,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林金仁鼓勵村民購置布機和套口橫機,發展家庭工業。2007年以來,林金仁帶領群眾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農家樂”旅游。二、三產業的發展,為外婆坑村民的增收致富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巧 干
外婆坑村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又是紅軍路經之地,還是新昌獨一無二的少數民族村,這些都是外婆坑村得天獨厚的資源。無疑,這些資源在林金仁的腦子里又成了新的致富路子。他抓住上海世博會的難得機遇,外婆坑村成功申請了長三角世博體驗之旅示范點,于2010年5月份正式迎接游客,先后有15.6萬余名世博游客造訪了這個小山村,有些還是來自美國、韓國、俄羅斯的游客,營業收入達100多萬。
一個小山村,百來戶人家,為什么有這么多游客選擇了她呢?林金仁的回答是如此地精彩:與其說我們在吸引世博客人,還不如說是客人在“開發”著我們!
開發,先從外婆坑村的外部環境開始。林金仁把整個小山村當作景點來建,祠堂等古建筑得到了修繕,修舊如舊,顯得頗為專業。就是近年新造的房屋,也都穿上了古裝。通村道路加闊了,長2000余米的休閑道,兩邊新種了許多名貴樹種,風光很好。村里新建的公園里,三座古色古香的涼亭,也是游客很喜歡去的地方。即使是農民勞作的地方,也成了景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茶葉采摘體驗區”。林金仁介紹說,該村的民族餐飲美味體驗區、民俗參與體驗區、民族文化風情體驗區、游客接待服務中心和提供50人休息的度假屋等工程,都已在實施;下一步,還將著手增設旅游標志牌,建設可供200人居住的度假屋,新設大型停車場等。
開發,還體現在“江南民族村”這個賣點上。早些年,外婆坑村的小伙子,憑著勤勞的本色,吸引了10多個少數民族的35位姑娘嫁到村里。游客們覺得這個好啊,跑一個村就可領略10多個少數民族的風情。林金仁便投客人所好,千方百計把這一亮點凸現出來。他和村委會商量后決定專門給這些少數民族媳婦騰出一間民族活動室,里面掛滿各式鮮艷的民族服裝;今年又新建了一個民族風情展館,村民們主動把家里的老古董貢獻出來,回老家過年的少數民族媳婦,也帶來了許多當地能代表民族風情的小物件。現在這個風情館,受游客喜愛,讓人大開眼界。
開發,還體現于外婆坑村人的思想觀念。國內外大量游客的到來,給村里帶來了商機,也帶來新的觀念。林金仁出謀劃策,鼓勵村民將以前放在家里自己享用或者送人的一些土特產,如筍干、玉米餅等,在自家門口擺攤設點。果然,這些土特產成了熱銷產品。
外婆坑村的青年,過去總喜歡往山外跑,而現在都反過來了。連鏡嶺鎮其他村的大學生,也喜歡到外婆坑村來創業。我們還聽到一個消息:外婆坑村正在籌備成立青年創業聯盟。村支書林金仁已經承諾:來村創業的聯盟成員,將得到額外關照。
林金仁真情為民,帶領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使外婆坑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外婆坑先后被評為縣級特色村、縣文明村、紹興市科普示范村和市級生態村、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五星級、紹興市文明村、衛生村、環境整治示范村、紹興市森林休閑旅游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浙江省農家樂特色村、浙江省科普示范村。村黨支部被評為浙江省五好黨支部。林金仁也多次被評為新昌縣先進個人、富民好書記、紹興市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并于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現在,林金仁帶領村民致富更加雄心勃勃。相信外婆坑村的路會越走越寬,“造血”功能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