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感懷新四軍 > 淮北區黨委整理支部工作的經驗
淮北區黨委整理支部工作的經驗
作者:史文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4 瀏覽次數:7824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淮北蘇皖邊區委員會(開始稱皖東北區委員會),把整理支部工作當成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密切黨和群眾的聯系,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重要任務。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淮北蘇皖邊區委員會(開始稱皖東北區委員會),把整理支部工作當成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密切黨和群眾的聯系,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重要任務。從1941年6月開始到1945年結束,先后四次組織開展整理基層黨支部的工作,較好地清除了黨內投機分子,打擊了貪污腐敗分子,純潔了黨的隊伍,鞏固發展了黨的組織;有力地保障了反掃蕩和反頑斗爭的勝利,促進了淮北抗日根據地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今天,面對反腐倡廉的新形勢,這些寶貴的建黨經驗,很值得我們認真總結,以資借鑒。
抓住整理支部工作不放松
1941年5月,中共皖東北區委員會(同年8月成立淮北區黨委)成立后,遵照中共中央《關于鞏固黨的決定》,參照華北晉察冀區黨委整理支部工作的經驗,結合皖東北地區黨的建設實際,提出建立工作上積極的、組織上鞏固的、政治上純潔的黨支部,開始整理黨支部工作。
1942年春,中共華中局在擴大會上提出整理支部的任務,并規定了創建模范黨支部的條件。會后,淮北區黨委認真傳達貫徹,抓緊落實。但由于日偽軍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進犯,戰事越來越多,整理支部工作受到了干擾。
隨著淮北33天反掃蕩和山子頭反頑斗爭的勝利,淮北抗日根據地形勢好轉。淮北區黨委抓住時機,于1943年5月召開了由各地、縣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和好的黨支部書記參加的支部工作會議,認真總結交流經驗,正式作出《淮北區黨委關于整理支部問題的決定》,明確規定整理支部的內容,一是審查支部領導成分,二是加強黨的基本教育。對整理支部的方法步驟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同年10月,在冬春兩季工作計劃中,又明文規定整支和鄉選在冬季要聯系進行,在春季為主要中心工作。并規定了整理支部的具體內容,提出了創建模范黨支部的要求。同時,在報紙上發表了社論,黨刊上也發表了文章。通過層層發動,地、縣、區黨委重視,每個支部都進行了整理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1944年9月26日,淮北區黨委根據上級指示和淮北抗日斗爭的勝利發展,作出《關于擴大一萬地方軍,創造十個獨立團,發展十萬民兵的決定》。為保證這一任務的完成,區黨委在半年組織工作計劃綱要上,規定了整理支部的任務,并在當年秋季群眾工作的會議上發出了整理支部的號召。各地、縣委響應區黨委的號召,從整理支部工作入手,教育黨員在擴軍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工作認真,深入扎實,成效顯著。
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后,淮北區黨委于1945年6月召開了組織工作會議,學習貫徹七大精神,通過了《關于開展整支工作的決議》。要求建立思想上統一堅定、組織上嚴密鞏固、作風上民主團結,與廣大群眾有密切聯系的并為群眾所擁護的農村支部。《決議》還規定了整理支部的方針、內容、步驟,強調把政治上的審查和組織上的調整放在首位。各地、縣、區委認真傳達貫徹,努力抓緊落實,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做好準備。
整理支部與開展群眾工作相結合
整理支部是為著鞏固我黨在農村中與廣大群眾的密切聯系。支部優良與否的最重要標志,就是看這個支部在農村中是否能團結群眾,是否成為群眾的核心,能否反映群眾中的問題,并為群眾所擁護。因此,整理現有支部,不僅從黨內去審查,而且還要聽群眾的評議,從黨的外部去了解支部的好壞,要在歷次斗爭中去考察支部是否為群眾興利除弊,反對整支中間脫離群眾的關門主義。
1941年6月,皖東北區黨委組織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大會,動員500多名干部(包括從路西過來的400名干部),組成民運工作隊,分赴各縣、區,組織發動群眾,成立農救會,開展借糧、減租減息、增加工資的群眾運動。在群眾斗爭中,發現培養積極分子,發展黨員,選拔干部,整理黨支部。到1941年10月統計,淮北蘇皖邊區有3個地委、7個直屬縣委,28個區委、81個總支、373個支部,165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754人。
淮北區黨委在1943年5月開始的整理支部工作中,確定整理農村支部的要求是使“支部群眾化”。因此規定“支部第一個任務是領導群眾為改善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而斗爭;第二個任務是在群眾運動中發展黨員,教育黨員,培養黨的干部”。
淮北三地委1943年9月在《決議》中,更加明確要求,“在領導群眾斗爭中來整頓支部,也只有如此,支部才能整頓好;將整頓支部與群眾斗爭脫離而孤立起來,整頓支部便成了一句空話。”
為此,各地黨組織把整理支部工作同組織領導群眾開展減租減息、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擁軍支前和反掃蕩、反頑斗爭結合起來,在群眾斗爭中考察識別干部,調整充實黨支部領導班子,在群眾斗爭中發展教育黨員,鞏固發展黨的隊伍。到1943年底,淮北抗日根據地的行政村(鄉)97%建立了黨支部。
重在教育提高黨員隊伍的素質
整理支部,最重要的是黨員思想改造。這種思想改造,不是依靠教條主義的說教,而是依靠黨員與干部的自覺、自動、自愿的思想反省,大膽地、坦白地暴露自己思想中的問題。然后,采取漫談、討論、總結的方式,打通思想,統一認識,堅定革命人生觀。因此,反對整支中間單純組織審查,而忽略了耐心的說服教育,以及思想打通,思想改造的現象。”
淮北區黨委把整理支部工作當成整風的繼續和深入,重點放在學習文件,提高覺悟上。
各級領導干部分別深入鄉村,組織支部黨員認真閱讀文件,聯系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自我反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高認識,總結經驗,逐步取得思想認識上的一致,以增強黨性,改進工作。
針對農村黨員文化程度低,閱讀文件困難等問題,不少地方都聯系實際,編印了教材,由領導干部分頭為黨員上黨課,進行黨綱、黨章、黨的性質、宗旨等教育,幫助黨員認清什么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及共產黨員的標準、義務和為誰革命,依靠誰來革命的道理,使廣大黨員的思想覺悟進一步提高,都能自覺總結經驗教訓,檢查缺點,糾正錯誤。
隨著黨組織的擴大和黨員隊伍的大發展,淮北地區有些動機不純的人混入黨內,同時也有不少黨員干部經不住封建剝削思想的腐蝕,產生了貪污腐化問題。
淮北區黨委按照毛澤東提出“懲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方針,除少數混入革命隊伍中的壞分子被清除外,都通過學習動員教育,提高思想覺悟,消除思想顧慮,主動檢查交代,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承認錯誤,接受教訓。通過黨小組和黨支部集體鑒定,組織上免予處分。這些同志既增強了黨性,改正了錯誤,又放下了思想包袱,輕裝上陣,更好地為黨工作。
運用典型經驗推動整理支部工作
在整理支部工作中,淮北區黨委經常收集各地有關資料,運用典型經驗,推動整理支部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第二次整理支部工作中,淮泗縣的豐糧鄉、鳳場鄉,泗陽縣的呂崗鄉,盱鳳嘉縣的大夏鄉、壩塘劉鄉、井頭鄉、樓張鄉,泗南縣的羅崗鄉、豆沖鄉、黃崗鄉總結的經驗推廣后,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第三次整理支部工作中,淮北區黨委明確提出,各地縣委要做一個典型的支部實驗,先取得經驗,再全面進行。按照統一部署,淮北三地委集中力量,抓好靈宿縣花莊支部的整理工作,使黨員思想較前統一堅定,組織上變得嚴密鞏固,作風上能講民主和團結,與群眾有密切聯系,工作上能有機地轉到開展大生產運動,擴軍運動中都有一批黨員帶頭上前線。《拂曉報》1944年12月刊載:“在戰斗環境中靈宿縣擴軍超出任務擴大新戰士1070名”,其中花莊擴軍90人。
各地、縣委都按照淮北區黨委的要求,組織力量,抓好典型支部的試驗。泗南縣集中五個區委組織部長,到豆沖鄉進行試驗;泗陽縣委組織配合試驗團在楊崗鄉搞好試點工作。
通過不斷總結典型經驗,推動各地黨支部的整理工作,進一步加強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根據地政權建設、工農業生產、擁軍支前和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到1944年底,勝利完成了擴軍1萬人,創建10個獨立團,發展10萬民兵的擴軍任務。從思想上、組織上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