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文化建設鑄就新四軍特質(zhì)
文化建設鑄就新四軍特質(zhì)
作者:陶余新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22 瀏覽次數(shù):7827
皖南是一片美麗的熱土,皖南也是新四軍組建后最初的家園。自從新四軍軍部進駐皖南,這片熱土變得更加神奇了。新四軍以政治建設為靈魂,以軍事建設為中心,以文化建設為前導。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是一種境界,文化是一種力量。注重文化建設是新四軍發(fā)展壯大的重大特點和重要舉措。
文化建設造就文明之師
“盡收勇士歸麾下,壓倒倭兒入籠中。”這是朱德總司令1941年贈給陳毅詩中的兩句。新四軍建軍之初,特別是軍部移駐皖南,不僅“盡收”八省游擊健兒,而且廣泛吸收和接納海內(nèi)外知識分子,其中許多是愛國華僑。這是新四軍建軍的一大特點。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有文化的軍隊是不可戰(zhàn)勝的。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共產(chǎn)黨旗幟鮮明地主張全面抗戰(zhàn),反對內(nèi)戰(zhàn),團結御敵。并積極動員、組織民眾,開展抗日斗爭,得到全國人民特別是愛國知識分子的廣泛響應。八路軍、新四軍是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參加八路軍、新四軍,成為廣大熱血青年和愛國救亡人士的理想追求。上海、武漢和江浙地區(qū)大中城市的知識青年尤其踴躍。新四軍組建之初,大批知識青年找到各地的“八辦”、新四軍聯(lián)絡站,要求參軍。其中,不少青年經(jīng)過徐特立、葉劍英、董必武、周恩來等人的介紹和指點,參加了新四軍。1937年底至1938年春,中共上海地下組織和上海慈聯(lián)會,組織了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和難民中的先進分子,以到江西移民墾荒的名義,分期分批在黃浩、曹伯健、朱啟鑾、湯鏞等帶領下,借途溫州,舟船顛簸幾經(jīng)輾轉(zhuǎn),長途跋涉,到達皖南新四軍軍部。1938年4月,上海煤業(yè)救護隊在忻元錫、陳昌吉、葉進明等人的率領下,開著23輛卡車,2輛救護車,共120多名技術人員,擺脫國民黨的拉攏利誘,到皖南集體參加了新四軍。1939年2月,由上海地方協(xié)會的代表吳大琨為團長,文化界救亡協(xié)會代表殷揚(揚帆)為副團長的民眾慰勞團一行56人,經(jīng)過日本憲兵的盤查,沖破國民黨軍警的干擾,歷時兩個月,于4月底到達皖南新四軍軍部。此時葉挺、張云逸已去江北視察,由項英、袁國平等代表軍部熱烈歡迎他們,向他們介紹新四軍英勇殺敵的情況。后來,副團長和大部分人都留下來參加了新四軍。1938年10月,在延安參加六中全會,愛才心切的項英,專程找到經(jīng)濟學家薛暮橋,邀請他參加新四軍,并和他一同乘車從延安返回皖南。薛的夫人羅瓊,已先期到達云嶺。
葉挺軍長人脈廣遠,識才愛才,更是四處奔走,多方聯(lián)系。他除在南昌、粵東、閩西、廣州、香港、澳門等地,募集軍費、軍械、藥品以外,還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廣泛動員、吸收那些同情革命、擁護抗戰(zhàn)的青年軍官和知識分子參加新四軍。他親自請來了醫(yī)務專家沈其震,請來了音樂家任光,請來了曾留學日本的學者林植夫,請來了文化名人朱克靖、錢俊瑞等。陳毅同志多才善交,也推薦和介紹了一大批知識分子和社會名流,如李子芳、黃誠、葉芳兵等,到軍部參加新四軍。他們的到來,給新四軍注入了大量的知識、文化元素,在文化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新四軍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和有作為人士,使軍隊文化成份發(fā)生巨大變化。新四軍秘書長李一氓在其回憶錄中曾寫到:新四軍和八路軍的兵力構成大不相同。八路軍是正規(guī)軍組成,主要成份都是農(nóng)民。新四軍的骨干是游擊隊,從上海、江浙等地吸收了數(shù)千男女知識分子,從文化水平構成看,八路軍就不如新四軍了。八路軍的知識分子主要來自北平,但為數(shù)不多。
國際友人史沫特萊既考察過八路軍,也考察過新四軍,以她豐富多彩的閱歷和切身感受,歸納說,新四軍是“最有效、最文明的軍事力量”,是“文化水平最高和最有力的部隊”。
重視知識和人才是新四軍文化建設的基石
新四軍的主要首長和軍部機關、各支隊的領導,都有才善學,特別重視人才,善于團結知識分子,善待和容納廣大知識青年。軍隊制定許多特殊政策,給知識分子以較高待遇。從政治上關心他們的進步,工作上給以信任和支持,生活上處處愛護和照顧他們。
新四軍身處南方,總體條件好于八路軍。但戰(zhàn)時的經(jīng)濟和生活還是非常困難的。葉挺、項英等經(jīng)常為軍餉和彈藥焦急,四處奔走,籌糧籌款。葉挺的岳母深明大義,將家中財產(chǎn)全部捐獻給新四軍。葉挺的夫人李秀文,也到處籌措槍支和藥品支援新四軍。葉挺、項英還動員華僑陳子谷,出國接受遺產(chǎn)。陳子谷把20萬銀元的遺產(chǎn),全部獻給新四軍。同時,陳子谷以軍長秘書的身份,向泰國各界呼吁為新四軍募捐,籌到6萬銀元,全部帶回。
新四軍的津貼分配政策,重點向知識分子傾斜。團以上干部每月4塊大洋,營連干部只有3塊,項英也只有4塊。而專家學者每月則十幾塊、數(shù)十塊,少數(shù)的每月還有100塊以上的。軍醫(yī)處內(nèi)技術高的每月可領津貼140塊,正規(guī)醫(yī)大畢業(yè)的醫(yī)生每月70塊,正規(guī)高級護校畢業(yè)的護士每月30塊,軍醫(yī)處自己培訓的醫(yī)生每月也有8塊。教導隊的教員除每月有十幾塊至幾十塊的固定津貼外,講課另有講課費。同時還規(guī)定,凡屬高級知識分子均享受團以上干部待遇,給他們配勤務員。在戰(zhàn)地服務團工作的知識青年都享受排以上干部待遇。對此,知識分子深受感動,許多人主動提出放棄高額的待遇享受。上海民眾慰勞團的副團長揚帆到皖南時,袁國平主任給他每天兩包香煙的特殊優(yōu)待。項英還把自己珍藏的四五十支雪茄煙,全部送給了揚帆。揚帆后來回憶此事,曾感慨地說,那時期是我“吸煙史上最奢侈的時期”。
新四軍領導對知識分子既寬容又信任,對個別散漫、不習慣軍隊生活的人,讓其在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中自覺地慢慢改變。著名作家聶紺弩、詩人葉芳兵,都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特長和才干。不久,他們都成為出色的共產(chǎn)黨員、革命軍人,成為新四軍中和后來國家建設中的“大家”。聶紺弩在軍部創(chuàng)作的小說、報告文學,如《收獲的季節(jié)》《山芋》等,流傳很廣。葉芳兵為新四軍起草了大量文稿,至今仍保留在軍博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內(nèi)。
著名音樂家任光,為抗戰(zhàn)創(chuàng)作了許多音樂作品,《漁光曲》《大地軍歌》《王老五》等久唱不衰。他經(jīng)常深入到連隊和當?shù)厝罕娭腥ィ坛锩枨妒苤笐?zhàn)員和人民群眾的歡迎和愛戴。這位知名度與聶耳齊名的大音樂家,在皖南事變中不幸犧牲。當時國民黨一個校級軍官,追途中看到他的遺體時,立刻向他致軍禮,可見他的知名度和聲望之高。著名的木刻家賴少其,抗戰(zhàn)初期就到皖南參加新四軍,當過《抗敵畫報》主編,三支隊五團宣傳股長。皖南事變中被捕,在上饒集中營受到百般折磨。第一次逃脫未成,又被關進鐵籠,倒立一天兩夜。第二次逃脫成功后到了蘇北,仍戰(zhàn)斗在抗日救國的第一線。新中國成立后,長期在安徽從事文化領導工作。
1939年年底,毛澤東主席就曾指出:“……共產(chǎn)黨必須善于吸收知識分子,才能組織偉大的抗戰(zhàn)力量,……沒有知識分子的參加,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可見,新四軍對知識分子的政策和一系列做法,不僅是完全正確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
革命知識分子是新四軍文化建設中的棟梁
抗戰(zhàn)初期,廣大知識青年前往皖南等地,投奔新四軍,給抗戰(zhàn)隊伍增添了新鮮血液和無窮活力。而國民黨也以抗日的名義,用高薪引誘和拉攏知識分子和廣大青年。為了同國民黨爭奪人才,也為了讓知識青年們早日為抗戰(zhàn)出力。項英、袁國平、曾山等領導人研究決定,要迅速地把大批青年組織起來并加以培訓。先后建立了青年抗日救國服務團、青年抗敵后援會、民族解放先鋒隊等抗日團體。各支隊也紛紛辦起青訓班、干訓班。僅江西青年抗日報國服務團的成員就有千人之多。四支隊在皖西辦的青年干部培訓班最多時也達數(shù)百人。這些團體除學習訓練外,主要是上街宣傳抗日救亡運動,宣傳新四軍、八路軍抗日戰(zhàn)績,宣傳廣大人民群眾開展抗日斗爭的故事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動員了大批青年踴躍參軍、報國。
軍政治部、戰(zhàn)地服務團、教導總隊、軍醫(yī)處、軍械處等,因為有了他們,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充滿朝氣和活力。
如政治部的李子芳就是一位優(yōu)秀歸國華僑知識分子。他黨性強,能力強,挑起組織部長這一重擔,深受黨員干部的愛戴和信任。皖南事變被捕,在上饒集中營,他第一個組織秘密黨支部,擔任書記。他是數(shù)千被俘將士中杰出代表和靈魂人物之一。特務多方引誘欺騙,他咬爛自己舌頭,將鮮血噴射在特務的臉上。他一直帶領大家同敵人作堅決的斗爭,直到光榮犧牲。政治部秘書長黃誠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早年就是北京的學生運動領袖。他多才多藝,在軍部工作非常出彩。皖南事變被捕后,和李子芳一道領導大家開展對敵斗爭和越獄活動。國民黨曾派多名“專家”、“學者”來當說客。可他仍堅定不移,威武不屈,直到光榮犧牲。還有學者朱鏡我、林植夫及朱克靖、夏征農(nóng)、錢俊瑞、余立金等,都擔任部門主要領導。看上去都像文弱書生,但都具有堅定的革命意志,個個是錚錚鐵漢。
再如軍醫(yī)處處長沈其震,是葉挺親自從香港請來的醫(yī)務專家。他不僅醫(yī)術高超,而且善于培養(yǎng)人才。1938年到1940年,三年時間軍醫(yī)處連續(xù)舉辦了六期衛(wèi)訓班,共培訓了200多名衛(wèi)生干部,除一部分留在軍部醫(yī)院工作外,其他都分配到各支隊,擔任骨干力量,挑起衛(wèi)生部門的重擔。軍醫(yī)處的醫(yī)護人員都是知識分子,在救死扶傷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特別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女大學生,棄筆從戎,脫去紅裝穿上軍裝后,成為新四軍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她們平時工作認真負責,關鍵時刻英勇無畏。如施奇、楊瑞年、徐瑞芳、李捷、胡珍水、瞿三成、彭慶哲、汪企求等,都是來自上海、南京、武漢等大城市的姑娘。皖南事變被捕后受盡折磨,始終堅貞不屈。臨刑前高呼口號,高唱《國際歌》。連看管人員都十分震驚和敬佩!
知識分子參加新四軍后,在黨組織的培養(yǎng)教育下,很快與部隊工農(nóng)分子打成一片,從軍中之友,成長為軍中之師,再到軍中之魂。他們在新四軍這所大學校里,展其才華,獻其青春。他們帶領大家學政治理論,學軍事作戰(zhàn),學專業(yè)技術,學做實際工作,成為新四軍的中堅力量。
新四軍以文化建設的重大舉措,造就出一支知識層次高,文明素質(zhì)高的新型人民軍隊,使新四軍成為一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勝利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