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老區好閨女 創業養奶牛
老區好閨女 創業養奶牛
作者:戴良智 戴保根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2010年第4期 日期:2014-09-26 瀏覽次數:7827
在革命老區江都市邵伯鎮孫橋村,昔日20多畝坑坑洼洼的廢窯地上,如今一座現代化的東風奶牛場拔地而起。說到奶牛場的創辦人陳高芹,鄉親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俺村出了一個好閨女,讓我們揚眉吐氣。從此我們鄉下人也和城里人一樣,喝上了牛奶。”
在革命老區江都市邵伯鎮孫橋村,昔日20多畝坑坑洼洼的廢窯地上,如今一座現代化的東風奶牛場拔地而起。說到奶牛場的創辦人陳高芹,鄉親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俺村出了一個好閨女,讓我們揚眉吐氣。從此我們鄉下人也和城里人一樣,喝上了牛奶。”
棄商養奶牛
陳高芹,1975年出生。她的優雅和自信,舉止、言談、衣著品位,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當我們問及奶牛場情況時,她用珠圓玉潤的聲音向我介紹了養奶牛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后期,養殖業中獲利較多的當屬奶牛。但養奶牛技術含量高,一般的農民別說養了,甚至沒有見過奶牛。奶牛價高(每頭1萬~2萬元)、風險大,養不好會血本無歸。“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倔強的陳高芹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關閉了在城鎮的金銀首飾店和三產服務業,投入創業行列——養奶牛。
2001年10月,先期投入40萬元砌了10間牛舍及飼料房等輔助設施,購買了15頭荷斯坦奶牛。為了盡快地掌握奶牛飼養技術,她買回有關技術書籍,并聘請揚州農學院的教授當顧問,實地指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今東風奶牛場的奶牛,個個膘肥體壯,單頭奶牛日均產奶量25公斤,居江都市之首。
拓展上規模
“規模出效益”。初次創業獲得甜頭的陳高芹,不滿足現狀,一心想把“奶牛蛋糕”做大。2002年,她又購進60多頭奶牛;2003年秋,投入100萬元收購了本鎮一家虧損的奶牛飼養戶,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奶牛飼養規模,成為遠近聞名的奶牛“飼養女能手”。
截至2008年,陳高芹先后投入500多萬元,擁有奶牛場地60余畝,牧草地180多畝,標準化牛舍2400平方米,生產用房800平方米,15套擠奶設備。同時,在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獸醫學院教授的指導下,建起了一座300平方米,日處理牛糞10噸的中型沼氣池,全面實施了生態健康飼養。現在,當你步入牛欄時,就能嗅到一股經過青貯發酵,帶有酒氣清香味的混合飼料。全場存欄奶牛269頭,產奶牛108頭,占40%,每年向蒙牛乳業集團提供500多噸A級鮮奶,創產值360多萬元,利潤60多萬元。
致富惠鄉親
陳高芹把村里一片廢窯地改造成奶牛場,同時復墾土地40畝,返還村資金近萬元;奶牛場常年用工12人,都是來自貧困家庭,每人月工資千元,季節性用工50余人,日工資30元,此外,還與周邊及通南高沙土地區農民簽訂種植500~600畝玉米秸稈、牧草飼草合同。飼草的效益高出種糧效益20%以上。
奶牛飼養是“朝陽產業”,前景看好。東風奶牛場計劃建3000平方米標準化牛舍,吸引中小奶牛飼養戶租用,建成后預計奶牛存欄達700余頭。
由于業績突出,陳高芹多次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優秀種養大戶,2004年被評為江都市勞動模范,2006年當選為市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