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戰神虎將”王近山
“戰神虎將”王近山
作者:王春華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13 瀏覽次數:7825
王近山
少年英雄 作戰如“瘋”
王近山1915年10月出生在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一貧苦農民家庭,從小飽受人間苦難。1930年4月12日,年僅15歲的王近山參加了紅軍。
1932年夏,鄂豫皖紅軍在張國燾錯誤軍事路線指揮下,疲憊不堪。這時,蔣介石嫡系精銳陳繼承縱隊以近20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紅軍發起了第四次“圍剿”,以圖徹底消滅紅軍。
在這危急時刻,紅軍在徐向前的指揮下,冒著敵人的炮火襲擊和飛機的輪番轟炸,徒涉倒水河,與敵廝殺成一團。王近山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中,敢打敢拼,很快從一名士兵升任為副團長。
在一次戰斗中,時任副團長的王近山率部與敵人肉搏,并找準一個大個子扭打。眼見敵人身大力沉,他一咬牙,抱著敵人滾下懸崖,頭部被尖石穿了一個洞。他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把敵人打死,自己也昏迷過去。至此,王近山入伍不到四年,已經先后負傷7次之多。這次與敵同歸于盡的滾崖之舉,更是震動全軍,戰友們笑著罵他“王瘋子”。從此,“王瘋子”的綽號便在軍中流傳開來。
戰斗結束后,王近山被提升為團長。對“王瘋子”三個字,徐向前是如此詮釋的:“那不叫瘋,那叫革命的英雄主義!”
1935年10月,王近山擔任紅四軍第十師副師長,師長是陳錫聯。雖身為副師長,他沖鋒陷陣是常事。一次,他帶領突擊團隊搶渡大金川,登上彼岸后,竟親自端起機槍和敵人對射,強占了敵人陣地,掩護了紅四軍主力渡河。接著,紅軍攻打四川天全縣城。這座城由劉湘的精銳部隊“模范師”據險防守。敵人夸口說:“縱有紅軍數萬,也難飛過天險!”結果,王近山帶領部隊與友鄰部隊配合,于拂曉前翻越高山襲擊守敵側背,他又親自端著機槍帶領部隊沖鋒,打死敵人團長,尾隨逃敵攻入城內,占領了“模范師”師部。長征結束后,能征善戰的王近山,成長為紅軍第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師長,時年僅21歲。
戰神虎將 日寇喪膽
在抗日戰場上,王近山最出名的勝仗是韓略村戰斗。
1943年秋,日軍對太岳區發動規模最大、最為殘暴的“鐵滾掃蕩”,這是日本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親自策劃的。日軍調集了3個師團16個大隊,連同偽軍共計2萬多人,分三條線擺在100公里的正面上,妄圖以第一線兵力分路合擊,尋找八路軍主力作戰;第二線兵力“抉剔掃蕩”,燒毀村莊、搶掠物資;第三線兵力分散“清剿”,捕捉八路軍零散人員及小股部隊。
王近山率十六團從長子縣東裕、西裕地區出發,向西南方向進發。這時,“掃蕩”的敵人已深入太岳腹地,正在東撲西撞,尋找八路軍主力作戰。王近山率十六團神出鬼沒,時而突然出現給敵人以猛烈殺傷,時而銷聲匿跡無影無蹤。
10月23日下午,王近山組織連以上干部,化裝到韓略村附近偵察地形,準備打敵人一個伏擊。第二天凌晨3時,在王近山指揮下,參加戰斗的四個連隊隱蔽進入伏擊區。可是敵人遲遲沒有到來,直到8點多鐘,瞭望哨才報告臨汾方向公路上發現敵人!不多久,只見敵人13輛軍車(其中有3輛小汽車)卷著飛揚的塵土進入了十六團伏擊圈內。六連突然以手榴彈、擲彈筒向敵人開火。在爆炸聲中,燃燒彈擊中了敵車隊末尾第二輛車,堵死了車隊的退路。末尾車上沖下來10多名日軍,當即被十六團飛蝗般密集的子彈擊斃。六連班長趙振玉帶領全班戰士,從陡壁上飛奔下公路,從敵人汽車上奪下重機槍,順著公路猛掃。敵人遭此突然打擊,一時不知所措。領頭的汽車急速向前猛沖,被九連攔住去路。這時,敵車隊前后都被卡住。四連、五連的戰士們如猛虎下山,沖上公路,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隨車的120多個日軍只有3人鉆進一個小窯洞漏網,其余全部見了閻王。
這次勝利極大地振奮了根據地軍民的抗戰信心,也極大地震撼了敵人。岡村寧次惱羞成怒地叫嚷:“再犧牲兩個聯隊也要吃掉這股八路!”他把擔任戰役偵察的6架飛機全部調來追蹤十六團,又從臨汾派出500名日軍趕來增援,并從“清剿”部隊中抽調幾千人,兩次向韓略村合擊。這樣一來,敵人的整體部署就亂了陣腳。
十六團在韓略村的漂亮一戰,是粉碎日軍對太岳根據地“鐵滾掃蕩”的一次決定性戰斗。爾后,王近山抽脫身來,率十六團勝利奔向延安。
英勇善戰 指揮靠前
劉伯承說過,“王瘋子”絕不是魯莽草率的人,在奪取襄陽的戰斗中,更表現出他是既果斷堅決,又精明細致的卓越指揮員。
1948年6月下旬,正當國共兩軍在中原的野戰兵團大部投入豫東戰場緊張激戰的時刻,鄂西北襄陽康澤的第十五綏靖區卻陷于孤立狀態。劉伯承、鄧小平抓住戰機,發動了襄(陽)樊(城)戰役。在將外線敵人掃清以后,劉、鄧命令王近山統一指揮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陜南十二旅、桐柏軍區二十八旅等部隊奪取襄陽。
王近山的六縱雖是中原野戰軍較強的主力,但是剛從大別山出來,人員、武器損耗很大,各旅還留下一個團在大別山堅持斗爭。這時全縱隊只有6個團,幾乎沒有重武器,僅有的幾門山炮,炮彈不足50發,再加上十二旅、二十八旅,也不過萬余人,和守敵兵力幾乎相等。但是,襄陽是一座古城,城墻高而且厚,城垣完整,城外還有護城河,東、北兩面漢水環繞,南面大山屏障。敵人經過半年多時間準備,山上山下都已構筑了堅固工事。
王近山觀察了襄陽地形之后,苦苦思索了數日。按照自古以來的作戰規律,打襄陽必須先奪取南山,消除居高臨下的威脅才能攻城。但是,如果按此打法,我軍不但會損耗兵力,而且時間也成了問題。若一時攻不下南山,敵人援兵趕到,內外夾擊,還可能打敗仗!
于是,他又親自到城西的萬山上觀察,看到這里有一條約千余米寬的狹長走廊,直通西門,這是到襄陽唯一沒有天然障礙的通道。但是,南山下卻有敵人占據的琵琶、真武兩座小山,嚴密控制這條路,西門外的幾座建筑也都構筑了碉堡。這說明,康澤對此路是有高度戒備的。
幾經衡量,王近山決定采取一個大膽的戰法:采用“掏心”戰術,“撇山攻城”,直搗西門!奪下兩座小山,掃除西門外的敵人防御設施,雖然要付出代價,要打一場惡仗,但這是短時間內攻占襄陽的唯一辦法了!
經過參戰各部隊英勇奮戰,襄陽終為六縱攻破,并活捉了特務頭子、綏靖區中將司令官康澤,受到了黨中央電令嘉獎。朱德總司令稱此役為“小型模范戰役”,六縱也由此享有“最善攻堅”之譽。
1948年10月,淮海戰役打響。王近山起兵漢水邊,千里圍迫黃維兵團,殲其王牌第十八軍四十九師,接應其一一○師戰場起義,繼而投入全殲該兵團戰斗。
1949年春,王近山擔任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兼十二軍軍長、政委,參加了渡江、西南戰役。他進軍西南到了湖北沙市,依照上級命令,第十二軍從石門、桑植方向入川,三個師走一路。參謀長開會時作了部署后,請王近山指示,他卻沒講話。會后,他說:“照這么打,背著糧食、背包,敵人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守,我們則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什么時候才能打到重慶!”
他經向兵團首長們請示,立即改變計劃:將全軍所有汽車集中起來,派主力團先乘車趕到前面,經常德直插永綏;盡量多帶人,多帶彈藥,少帶行李,汽車一直往前開,殲敵時才停下;部隊攻擊前進時,汽車再立即轉回運第二批部隊跟進!
根據他的這一建議,部隊行動大大加快,贏得了最寶貴的時間,粉碎了敵人原擬布防二線阻止解放軍進軍的計劃。
十二軍以一天行軍50多公里的速度,抄近路乘勢奪取了重慶。當十二軍三十五師部隊趕到白市驛機場時,15架敵機還未來得及起飛。
1951年3月,王近山參加抗美援朝,擔任志愿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是司令員兼政委陳賡的得力助手,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揚威異域。
猛將雖逝 雄風永存
對于王近山的指揮風格,他的老部下李德生將軍和尤太忠將軍說,近山同志指揮作戰,必須要派六七位警衛員跟隨,否則他會沖到敵人陣地上去。某次攻城受阻,他親扛梯子欲上,警衛員阻攔,將軍竟暴跳如雷。
親臨第一線指揮是劉、鄧首長的作風,王近山照此實行,其所屬部隊各級指揮員都繼承了這一光榮傳統。
為了更好地完成黨所交給的任務,王近山對帶兵主官的要求很嚴:一定要作戰勇敢,指揮果斷,會用腦子,善于帶兵。因此,他所在的部隊,始終能夠保持優良的戰斗作風。對完成戰斗任務好的部隊,他在表揚的同時也指出缺點,以防驕傲;對一時未能完成好任務的部隊,他會查清原因,只要不是怯懦怕死,總是耐心幫助教育,給予鼓勵。特別是下級有失誤時,他總是主動承擔責任。因此,在他屬下工作的同志都尊重他、敬佩他。
更難得的是,王近山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心胸開闊、氣度豁達,善于團結和使用知識分子。對于知識分子,他總是看主流、不計較小缺點。他所在的縱隊(軍)里,有好幾位留學生、大學生擔任軍師級政工領導干部。他注意發揮他們的作用,汲取他們的長處,工作中充分信任,使這些同志感到心情舒暢,工作格外努力。部隊進軍西南后,他根據上級指示,吸收了上萬名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參軍,使部隊文化素質大大提高。
1953年王近山從朝鮮回國后,歷任過山東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公安部副部長,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王近山生病時,曾談及想寫一篇文章,記述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首長對他的親切教導。可是,無情的疾病卻使他未能實現這一愿望,使人深感遺憾。
1978年5月10日,一代戰將王近山于南京病逝。
(本文得到湖北省紅安縣文史館的大力支持,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