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新四軍“大管家”賴傳珠
新四軍“大管家”賴傳珠
作者:劉順發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13 瀏覽次數:7834
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開國上將賴傳珠,因曾身負重傷留疾,更因工作繁忙,勞累過度,1965年12月在沈陽軍區政委任上,不幸英年早逝。筆者將賴將軍在新四軍時期的辛勞、勤奮、盡職與貢獻記之,以追念逝者。
協助葉挺軍長項英副軍長組建軍部
1937年12月初,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的賴傳珠,奉命帶領中共中央派往新四軍工作的第一批干部20多人,從延安到達西安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待命,賴傳珠趁閑抓緊做著赴新職的各項準備。直到12月19日,他們才得到命令,從西安啟程,23日近午到達武漢。此時,副軍長項英從延安經西安,亦于23日抵達武漢。他們20多人都住進了漢口中街89號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這里,與先期到達武漢的軍長葉挺及朱克靖、沈其震等20多人居住的大和街26號,隔了幾條街,并不太遠。當日下午,葉挺即與項英見面商談工作,對中共中央確定的新四軍組編原則和干部配備問題取得共識。24日下午,葉挺、項英召見軍部參謀處長賴傳珠,聽取他關于現有干部和工作布置的匯報,共同研究了急需處理的事項。葉、項認為,正式組建新四軍軍部的條件業已具備,便請賴傳珠就部隊集中、組編和軍部機關的編制等項,提出具體的意見。是日晚,賴傳珠即對近幾天的工作內容做出計劃安排。
25日下午,葉挺、項英、張云逸等在大和街26號,召開已到漢口的新四軍的干部大會,葉挺、項英在會上分別報告抗戰形勢,上海、南京失陷的經過及原因。這次大會實際上宣布了新四軍軍部的成立。會后當晚,賴傳珠便投入干部分配方案的編制、抄錄等緊張的工作之中。
軍部成立初,有大量工作要做。賴傳珠不僅要對南方八省十四塊根據地的紅軍游擊隊走什么路線、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如何集中等做出安排,對軍部機關編制和干部安排提出具體意見,并提交葉、項首長綜合研究,再修改、審定;還要與各地區到達軍部的負責同志分別交談,了解部隊組織、教育和干部情況;召開各處處長會議交談工作進展,了解物品購買補充等情況,并對費用支出進行及時清算、結算;同時,遵照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軍暫駐武漢”、“軍部第一步設南昌”的指示,并按葉、項首長的部署,對軍部移駐南昌做出具體安排和準備。
1938年1月4日,賴傳珠和軍部人員分批登船自武漢轉移,6日凌晨2時抵達南昌,上午,住進書院街高升巷張勛公館。賴傳珠隨即投入擬定軍事教育計劃、干部配備名冊、清算賬目、布置辦公室等項工作中,并為對軍直干部開展“游擊戰爭”教育,上“游擊戰爭概論課”做準備。2月9日,葉挺離開漢口,11日到達南昌。參謀處長賴傳珠將葉挺軍長接到軍部首長和參謀處駐地,即高升巷張勛公館。當日,葉挺軍長即開始辦公,賴傳珠已將專為他準備的地圖、文稿、統計資料等擺放在辦公桌上,葉挺從中了解到各部隊下山集結情況和各部動態。此時,八省紅軍游擊健兒按照中共中央向敵后發展的指示,已走出深山老林,分別從各地向皖南、皖中開進,先后到達巖寺,集中整訓。3月22日起,軍部機關人員、軍械彈藥,陸續運往皖南巖寺。4月4日上午,最后一批機關人員,在曾山、賴傳珠帶領下從南昌開拔,5日下午抵達巖寺。至此,新四軍軍部機關全部進駐巖寺。賴傳珠全力協助葉挺、項英首長,也盡職盡責地完成了組建新四軍軍部的任務。
從江北指揮部到華中總指揮部
為貫徹執行新四軍“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1938年11月,新四軍參謀長張云逸率軍部特務營北渡長江,抵達皖中無為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發展較為順利。四支隊八團周駿鳴部已發展到4000多人,七團、九團也發展到六七千人。此外,還有在豫皖蘇邊活動的彭雪楓部。為了加強對江北地區新四軍武裝力量的領導,更好地開展敵后抗日斗爭,葉挺與項英等軍部領導人研究后認為,在江北設立一個指揮部很有必要。1939年3月30日,葉挺、項英致電中央軍委毛澤東并轉劉少奇:“甲、張云逸指揮周(駿鳴)部在全椒附近的四千余人,高(敬亭)部有六七千人,合計約萬人。我們為調整江北部隊及發展方針計,擬設指揮部或辦事處于江北。”中共中央接電即復同意,并決定以軍參謀長張云逸兼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與此同時,葉挺又以個人名義致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蔣介石,要求在江北設立指揮部或辦事處。蔣介石亦電復葉挺:“準予所請”。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還決定同時成立中共江北指揮部前委,張云逸為書記。項英在關于干部配備給中央的請示電中專門建議“指揮部以云逸為主任、賴傳珠為參謀長”。
1939年夏賴傳珠(左二)在東湯池與新四軍軍長葉挺(左一)、參謀長張云逸(右一)、第五支隊司令員羅炳輝(右二)合影
為主持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的成立,經中央同意,葉挺于4月26日離開軍部,開始了江北之行。鄧子恢、羅炳輝、賴傳珠等跟隨葉挺渡江北上。葉挺一行越過日軍在長江布防的封鎖線,途經無為,于5月3日到達安徽廬江縣,5月6日上午到達東湯池。5月7日下午,在葉挺主持下召開了干部會議,這次會議宣告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正式成立,軍參謀長張云逸兼指揮部指揮(不久又以徐海東任副指揮),賴傳珠任指揮部參謀長,統一指揮新四軍在江北地區的部隊。5月9日,葉挺、張云逸等奉中央之命,前往第四支隊駐地西港沖,解決第四支隊的問題。接著對第四支隊進行了整編,將其擴編為兩個支隊,新編的第四支隊由徐海東兼任司令員,新編的第五支隊由羅炳輝任司令員。同時,葉挺將隨行的第二支隊第四團的一個主力營留下來編入江北游擊縱隊,以增強其實力。整編之后,這兩個支隊隨即東進作戰,游擊縱隊留在皖中作戰,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分別在津浦路東、津浦路西和皖中地區,建立了抗日游擊根據地。
賴傳珠則留守東湯池,主持江北指揮部的工作,他利用江北各部隊派員到指揮部聯系或請示工作的機會,了解各部編制、干部配備、部隊生活、人員思想、武器裝備等方方面面情況,給以必要的指導。有時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直到7月22日,葉挺軍長、張云逸指揮回到東湯池。此后,賴傳珠一直協助張云逸指揮、徐海東副指揮,領導新四軍第四支隊、第五支隊等部開辟了皖東抗日根據地。同時,賴傳珠不僅及時加強與各支隊的聯系,還經常到教導大隊講課,先后寫出關于軍事斗爭、政治工作、干部工作等多篇講課稿。他授課深入淺出,深受學員與干部的喜愛。
為堅決貫徹中央發展華中的方針,劉少奇和中原局于1939年12月上旬,到達安徽定遠縣東南藕塘鎮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12月31日,中原局書記劉少奇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和項英,提議增加張云逸、徐海東、劉子久三人為中原局委員。1940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回電劉少奇、項英,同意增加這三位為中原局委員,決定將江北指揮部前敵委員會改成皖東軍政委員會,屬中原局指揮。在中原局領導下,江北新四軍加快了向皖東敵后實行戰略展開的步伐。
1940年6月1日,江北指揮部教導大隊(1939年6月組建)擴編為江北軍政干部學校,校長由張云逸兼任,賴傳珠兼任副校長。在汊澗舉行的軍政干校開學典禮上,賴傳珠的講話對學生學習軍政知識,堅定抗戰必勝的信念,端正思想作風等,幫助很大。他還堅持定期給學員講政治工作課。10月,他率江北軍政干校和第一、第二大隊600余人,隨劉少奇赴蘇北鹽城。11月,與蘇北指揮部干部學校、皖東干部學校合編,成立了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陳毅兼任校長和政委,賴傳珠被任命為副校長。
黃橋決戰取得勝利后,南下的八路軍與北上的新四軍于1940年10月10日勝利會師。遵循中共中央決定,11月17日,黃克誠隨同劉少奇到達蘇北海安,與陳毅、粟裕等會合。在此,成立了新四軍八路軍華中總指揮部,中央軍委任命葉挺、陳毅為正副總指揮(在葉挺未到職前,由陳毅任代總指揮),劉少奇為政委,統一指揮華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11月23日,華中總指揮部移駐鹽城。25日,賴傳珠被任命為總指揮部參謀長。此后,他協助陳毅代總指揮、劉少奇政委,參與了領導、創建蘇北抗日根據地。12月下旬,軍委又任命他兼任第五縱隊副司令員。
賴傳珠所經辦的工作,不僅有軍事斗爭,還有部隊編制、干部教育、各部隊的經費管理等事項。比如,到第五縱隊研究部隊整訓問題;研究檢查工廠、醫院的內容、方式與方法;給抗大學員上游擊戰的戰術課等。說他是新四軍的大管家,毫無夸張之意。
重建軍部后成為陳毅張云逸的得力助手
1941年初,國民黨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無理扣押了下山談判的葉挺軍長,還宣布撤銷新四軍番號。國內外輿論一片嘩然,紛紛譴責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反動罪行。中國共產黨從抗日大局出發,采取了政治上全面反攻、軍事上取守勢的斗爭策略。1月20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頒布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云逸為副軍長,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從此,新四軍的抗戰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25日,新軍部在鹽城召開成立大會,魯藝華中分院也于同日在鹽城創辦。從此時開始,直到1946年9月中旬奉調東北之前,賴傳珠一直是陳毅、劉少奇、張云逸等領導的重要助手和新四軍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1943年新四軍參謀長賴傳珠(左三)與軍長陳毅(左二)、政委饒漱石(左四)、華中局組織部長曾山(左一)于黃花塘軍部合影
新軍部組建后,為了適應新的戰斗環境,堅持華中抗日陣地,堅決執行中共中央指示,對全軍部隊進行了整編。賴傳珠根據各部隊當前戰斗地域,重新擬定各作戰單位的戰略區,經陳毅、劉少奇、張云逸確定,報中共中央軍委批準,正式劃分、確定了各戰略區和整編后各部隊軍政主官,分別為:蘇中,第一師,原蘇北指揮部所屬部隊組成,師長粟裕,政委劉炎;淮南,第二師,原江北指揮部所屬第四、第五支隊、江北游擊縱隊和路東、路西聯防武裝組成,師長張云逸兼,政委鄭位三,副師長羅炳輝;蘇北,第三師,原八路軍第五縱隊組成,師長兼政委黃克誠;淮北,第四師,原八路軍第四縱隊組成,師長兼政委彭雪楓;鄂豫邊,第五師,原豫鄂挺進縱隊組成,師長兼政委李先念;蘇南,第六師,原江南指揮部和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所部組成,師長兼政委譚震林;皖江,第七師,原無為游擊縱隊、第三支隊挺進團和從皖南突圍出來到無為的部隊組成,師長張鼎丞(在延安一直未到職),政委曾希圣;淮海區和魯南接合部,軍獨立旅,原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第五旅編成。整編后,各師、各部在新軍部統一指揮下,開啟了華中抗日戰爭的新局面,加快了華中抗日根據地建設的步伐。
參謀長賴傳珠除了參與同軍長陳毅、副軍長張云逸等軍事主官,對重大軍事行動、重要工作、關鍵問題等的研究、決策外,對軍部的決定、工作任務等,他總是身先士卒,率先執行,檢查落實,及時總結。他既為軍部、軍政主官起草文件、報告,也常給軍部刊物撰寫文稿,還常到軍政干校、抗大分校、黨校講課。對上呈的報告、下發的文件等,只要是自己參與了,他會和主官一道署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負責。他對各師和各基層部隊,經常聯絡,主動交談,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對軍直各部門關懷備至,給機關干部上政治工作課,給專職部門以相關業務指導。
新四軍從組建到撤銷建制的十年中,軍長、副軍長、政委、政治部主任等主要領導都有過人員更換,唯有參謀長一職,從參謀處長到參謀長,一直由賴傳珠擔任。如果說在皖南事變之前的新四軍軍部中,賴傳珠的主要角色只是軍首長的助手性管家,那么,在皖南事變后重建的新四軍軍部中,他就是軍長、政委為中心的軍部領導層的主要成員之一、軍政首長的得力助手、新四軍名副其實的大管家了。
從保存比較完好的有關新四軍和中共中央中原局、華中局的檔案資料中,可以明了地看出這一點。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精選、編輯,解放軍出版社于1994—1995年出版的《新四軍叢書》(共五冊),計410多萬字,第一次公開了新四軍十年間形成的大量的電報、文稿、報刊文章等文獻資料。其中新四軍重建軍部后,上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文稿,和下發各師各戰略區黨政軍的文件、命令等,在劉少奇、陳毅先后離開軍部赴延安之前的,大多為“陳毅、劉少奇、賴傳珠”或“陳毅、劉少奇、饒漱石、賴傳珠”聯合署名;在劉、陳離開軍部赴延安之后的,大多為“張云逸、饒漱石、賴傳珠”署名。還有一些向中央軍委報告具體戰況、戰略區域劃分、干部調配等情況的文件,參謀長賴傳珠個人就直接署名上報了。這也說明賴傳珠同志在協助葉挺、項英,陳毅、劉少奇、張云逸、饒漱石等軍政領導人,在抗日戰爭時期,領導新四軍指戰員和華中人民,在抗擊日本侵略軍,開辟與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的英勇斗爭中,擔負著重要職責,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紀念賴傳珠同志百年誕辰之際,我想說,如果真的“靈魂不死”,我要告訴天國的賴將軍:我們永遠懷念您——新四軍的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