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萬代窮”村 終于富起來了
“萬代窮”村 終于富起來了
作者:史善成 陳賡林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1-14 瀏覽次數:7830
別墅式的村民住宅樓
江蘇省高郵市送橋鎮官路村是由萬、戴、明三個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由于村莊偏遠、基礎薄弱、易澇易旱而長期貧困。提起“萬戴明”三村,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但說到“萬代窮”三村卻個個都曉得。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解放戰爭中曾是江蘇省東南縣政府駐地的革命老區人民在經濟上翻不了身。“萬代明莊窮山崗,土地貧瘠不長糧,干旱無雨望天收,十年倒有九年荒。”直到2001年,全村經濟總量僅為18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2985元,在全市倒數第一。村組干部多年領不到工資,村級組織處于癱瘓狀態。
2002年高郵市老促會將其列為重點貧困村,采取整村推進的辦法,由理事長任金富領頭幫扶。經過9年時間的努力拼搏,到2008年即實現全面小康村達標并經市驗收合格。2009年底,全村經濟總量超2億元,是幫扶前的10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0062元,比幫扶前增加7077元,增長3.4倍;村集體經濟從負債累累到盈利30萬元。村黨支部被高郵市委授予“五好黨組織”稱號。
官路村從“萬代窮”翻身建成全面小康村,他們的治窮成功主要有三招——
依托郵儀路 筑巢引鳳辦工業
官路村窮在單一經營,沒有工業。2002年全村僅有一爿小化工廠,“一根棍子三口缸”,僅能生產一些染料中間體,且因產品質量差,銷不出而連年虧損。2002年省里擬建的S333公路,高郵至儀征段規劃從村中經過。為抓住這一優勢,市老促會引導該村在郵儀路兩側興辦工業集中區。
為擴大長松化工廠,他們以廠擴廠幫助長松化工廠,幫助架變壓器,處理拆遷矛盾,在郵儀路工業集中區先后征地40多畝,新上靜水粉末涂料、硅橡膠等生產線。目前,老板張磊又新征地20畝,準備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引進的亞佩箱包廠,老板陳勇是鄰鄉天山鎮人,原在儀征市大巷供銷社租房搞經營。村黨支部書記徐玉俊得知情況后,多次前去聯系。當箱包廠上貨缺人時,徐支書帶著村組干部、黨員30多人,無償幫忙干了兩個通宵,最終感動了這位老板。他不僅主動來村投資辦廠,還引進了西班牙客商,利用外資50萬美元。2004年4月8日動工建廠,7月8日就正式投產。陳老板說“村里真誠服務,讓企業安心”。
“鳳還巢”老板張寶生是本村人,原在送橋鎮上租廠房辦了家寶德燈具廠。為動員其回村創業,村里主動幫他征地60畝,發展燈具產業。
到2009年底,全村企業總投資達6450萬元,有個體私營企業35家,實現銷售1.5億元,比幫扶前增長45倍。全村一、二、三產業結構從2001年的57376改變為2009年的77320,二、三產業特別是工業成為全村的經濟支柱和農民收入的主渠道。目前全村1750個勞動力中已有85%從事二、三產業,其中在本村務工的有422人。全年勞務收入1700多萬元,占全村人均純收入的62%。過去勞力閑在家,打麻將、“嚼舌頭”,無事生非;現在村中無閑人,個個有事干,家家忙致富。企業老板誠信經營、助人為樂的精神,也促進了村風民風的好轉。僅去年一年,企業老板贊助修路、扶持貧困戶的資金就達50萬元以上。
治理萬莊澗 改善條件興農業
官路村窮在水上。旱年無水望天收,澇年水害就歉收。要改變生產條件必須先治水。
橫穿該村北部,上自神居山腳下,下接高郵湖狀元溝的“萬莊澗”,全長2160米。由于長年淤塞,使該村4個村民小組120多戶、800多畝農田無法灌溉。2004年春季,揚州市、高郵市老促會黃書祥、任金富兩位理事長請來水利專家勘測設計,清淤浚深。并為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上跑省、市水利部門,下動員相關部門支持,投入近60萬元,分兩期4個月,動土10余萬方,使用3000多工日整治成功。終于使萬莊澗引上了高郵湖水,還復墾土地126畝,利用圩堤植樹6480株,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用水貴的問題,使生產用水費從每畝100元降至每畝10元,大大降低了農本。
通高郵湖的明莊圩龔莊段水患一直是官路村民一塊“心病”。2006年,村里在防洪險段圩堤塊石水泥護坡85米,能抗高郵湖行洪9米水位;2008年又完成明莊石墻加固和新民排洞翻建工程建設,徹底消除了洪水隱患。同時,對許莊、東莊、吳莊、夏集、萬莊等生產組共140多畝塘面進行清淤,緩解了1000多畝農田用水壓力,現在村內的澗渠、橋、埂、閘、洞等農業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為了有效地促進農業的發展,市老促會多次組織干部、種養大戶外出參觀學習,請農林局專家授課,參加揚州市優良品種推介會。村里將科技項目宣傳到戶,技術傳授到人,種植業全面實現了良種化,使小麥單產從過去的50多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350公斤,水稻單產從150多公斤提高到530公斤。同時,重點發展養殖業,借全鎮“揚州鵝”養殖勢頭,飼養家禽10萬多只,其中揚州鵝6萬只。去年在全鎮農業農村綜合考評工作中榮獲第一名的佳績。
建強村班子 干富民壯村實事
班子是致富的關鍵。2004年在鎮黨委的安排下,選調32歲的年輕黨員徐玉俊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女青年、高郵市人大代表王才香擔任副書記,從鎮灌排站抽調懂財務的胡興朝擔任副書記兼村會計。
村主要成員配齊以后,市老促會理事長任金富不顧年事已高,和班子成員促膝談心,提高致富信心。現5名村主要干部首先帶頭辦實體,3戶家庭辦企業,1戶搞三產開浴室,1戶成養殖大戶,并由每個村干部帶3戶貧困家庭。幫扶前全村共有46戶、106人處于貧困線以下,在村干部的帶動下,現基本脫貧致富。東莊組的曹國珍,全家3口人,本人肢殘,妻子智殘,村里將其安排在福利企業長松化工廠,其妻安排在玩具廠,每年收入2萬多元,現在繳了養老保險,砌了別墅,住上了新房。
幾年來,官路村新班子在市老促會幫扶下,為村民辦成四件實事:
首先是改水改廁。該村是半丘陵地區,群眾居住分散,吃用水靠山塘和淺水井,水樣經化驗硝酸鹽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嚴重超標。2007在揚州市、高郵市老促會支持8萬元幫助啟動改裝自來水,鋪設主管道6200米,支管道8500米,讓537戶吃上了自來水,452戶進行了改廁。
二是整治環境。每年多次組織環境綜合整治,割路邊雜草,除池塘水花生,砍路兩側雜樹,做路邊水溝,并常年明確專人清掃路面,專人清理垃圾,專人撿拾路邊雜物,全村主干線臟、亂、差面貌大為改觀。
三是改善居住條件。全村過去都是茅草房、斗子墻,沒有一戶樓房。2007年村請市規劃設計院測量、規劃和設計,建立村民集中居住區,現已有64戶入住,還有24戶在建。74歲的村民張士高住上了別墅,裝起了空調,他高興地說,過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叫現代化,現在看來標準太低了!
四是改造電氣化工程。2009年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改造電氣化工程4個臺區,新增2個臺區,新架設10kV桿線1774米,400V線路2788米,改造居民接戶線273戶,并順利通過省市經貿委、供電部門驗收,創建成江蘇省電氣化改造合格村。村干部為民辦實事,老百姓就信任他們,現在老百姓到派出所報戶口,到醫院看病,總想找個村干部陪著去,而村干部也樂意為他們服務,干群關系十分融洽。
官路村在高郵市老促會的幫扶下,正在整裝待發,滿懷信心地向著新的奮斗目標——揚州市全面小康示范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