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父親在上甘嶺的日日夜夜
父親在上甘嶺的日日夜夜
作者:皮效農 皮衛華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4 瀏覽次數:7826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父親皮定均任南京軍區第二十四軍軍長兼政委,他多次請求率部入朝參戰。他對七十二師師長康林說:“我們有跟日本鬼子打仗的經驗,也有打敗蔣介石的經驗,但是還沒有與美國鬼子作戰的經驗,能夠入朝作戰可是個難得的學習鍛煉的好機會啊!”
1952年2月,中央軍委責成以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建安為團長,率領一批軍師領導干部赴朝鮮戰場考察學習,父親帶領所部陳仁洪、康林、萬海峰三位師長參加。在朝鮮,他冒著敵人的炮火,先后參觀了防守東海岸的某師陣地、中線駐守上甘嶺的某師陣地和道德洞某軍駐地,聽取軍師領導的介紹,并深入前沿坑道學習。萬海峰師長說:“他隨身攜帶筆記本,邊看、邊問、邊記,從敵我態勢、兵力部署、戰術技術、裝備給養,一直到干部戰士的思想狀況,生活條件……甚至屯兵坑道的溫度、濕度,都在他的調查之列。參觀學習結束,他分門別類的筆記本竟有一大摞。”這次參觀見習,為部隊后來勝利完成入朝作戰任務奠定了基礎。
1952年8月,二十四軍奉命在上海松江地區集結,準備赴朝參戰。由于準備充分,計劃周密,全軍9月2日出發,中旬便到達朝鮮戰略要地元山地區,擔負起海岸防御任務。
上甘嶺是朝鮮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一個只有十余戶人家的小村莊。上甘嶺戰役從10月14日至11月25日歷時43天。雙方在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兩個高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規模由戰斗發展為戰役。我志愿軍第十五軍、十二軍共投入兵力4.3萬余人,殲敵2.5萬余,其中美軍5200余人。上甘嶺戰役是志愿軍入朝作戰以來取得的一次輝煌勝利。
上甘嶺戰役后,為了配合“停戰談判”的政治斗爭,12月31日,父親受命率二十四軍向上甘嶺地區急進。經過7晝夜雪地負重行軍,于1953年1月上旬進入上甘嶺地區,接替了十五軍一線陣地防御任務。由于部隊行動秘密,使相距百米的對面陣地上的敵人都未察覺我軍換防。
二十四軍防區處于朝鮮鐵原、金化和平康之間,敵稱之為“鐵三角”地區,是朝鮮戰場的中線門戶,防區內的五圣山、西方山是敵我必爭的戰略要點。當面之敵為美三師、李承晚的偽首都師和偽九師。雙方依托陣地,長期對峙,緩沖區很小,最近處僅30米。在堅守一線陣地的日日夜夜里,父親堅決執行中央軍委關于“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作戰方針和“零敲牛皮糖”的作戰原則,深入第一線指揮,摸索殲敵經驗。
開展冷槍冷炮活動,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是二十四軍在上甘嶺陣地上的一大特點。部隊進入陣地初期,美軍依賴其所謂的“制空權”和炮火優勢,在對面陣地上走路大搖大擺,甚至三五成群、唱歌跳舞,向我挑釁。父親在前沿陣地對康林師長說:“不能讓敵人在我們頭上拉屎拉尿,要打掉他們的氣焰!”他親自和部隊研究開展群眾性的冷槍冷炮活動,以剝奪敵人的行動自由權。
一天,作戰參謀向他報告:七十二師二一四團三營八連戰士張桃芳用22天時間274發子彈打死71名敵人。父親是個不輕易相信傳言的人。他望著窗外白雪覆蓋的山峰,從床底下拿出一雙皮暖靴,對作戰參謀說:“把它帶上,去八連看看那個戰士,一連看他消滅3個敵人,要是真的,就送給他。要是假的,拿回來。”作戰參謀和攝影記者來到前沿狙擊陣地,在不到半天的時間,親眼看到張桃芳消滅了3個敵人。作戰參謀離開八連前,搞了一個授靴儀式。戰士們擁坐在坑道里,張桃芳坐在前面的方凳上。作戰參謀說明了皮暖靴的來歷,然后把它掛在張桃芳的脖子上。
在抗美援朝艱苦的年代里,一個軍里只配發兩三雙皮暖靴,張桃芳沒舍得穿那雙靴子,而把它當成了勇敢殺敵的動力。不久,父親來到八連,對張桃芳的射擊技術進行“考核”。1953年春,共青團在京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張桃芳應邀出席。父親通知宣傳處,叫張桃芳回國前到他那里去一趟。張桃芳接到通知后,從床頭取下皮暖靴,背在肩上上路了。在軍部,張桃芳由宣傳處長領著進了父親的那幢貓耳洞式的建筑物。父親正在看地圖,當他轉過身來,看到張桃芳站在面前,他驚異地注意到張桃芳肩上的那雙皮暖靴。“你怎么把它背回來了?”“首長更需要他!”張桃芳把靴子放在桌上,發出很大的響聲。“里邊裝的是什么?”“子彈殼。”宣傳處長從旁解釋說:“他每打死一個敵人,就把那個彈殼保存起來。”“一共多少?”“211個。”“你打死了211個敵人,打得很不錯,可你沒打出名堂來。”張桃芳愣住了。“你們團的番號是什么?”“二一四團。”“對了。二一四團。你要打死214個敵人。再打3個,一個也不要多,一個也不要少。”張桃芳傻呵呵地笑了。“現在,把你那雙鞋脫下來,把這雙靴子換上……”“軍長……”“現在就換。”張桃芳脫下了那雙綻了花的鞋,換上了父親的皮暖靴,又回到八連狙擊陣地。一小時后他打死了3個敵人,返回軍部后把3個子彈殼放在桌上。父親把3個彈殼拿起來,放在手掌上撫摸了一會兒說:“今天就在我這里吃飯。”
在開展冷槍殲敵的同時,二十四軍還開展了冷炮殲敵活動。一天傍晚,七十二師發現美偽軍用汽車把約一個營的兵力運送到537.7高地西側的樹林里隱蔽集結,準備次日凌晨向我主陣地發起進攻。師長康林立即把敵情向我父親報告,并建議使用所有遠程炮火消滅集結之敵。父親同意了,集中炮火進行20分鐘急襲。樹林里集結之敵大部被殲,第二天敵人用汽車拉了一天死尸。父親聽到報告后特別高興,對康林說:“就是要這樣狠狠地打,讓紙老虎原形畢露。”
部隊進入陣地后,父親就指示各師領導,我軍雖然擔負的是陣地防御任務,但要樹立積極殲敵的思想,爭取主動。如組織小分隊出擊,貫徹“零敲牛皮糖”的原則,積小勝為大勝。根據父親指示,七十二師師長康林和二一四團領導一起研究,決定先從一個班出擊摸索經驗。第一次,他們派出一個班利用夜暗摸入敵人陣地,突然襲擊敵人,僅半小時就殲滅了一個前哨陣地的守敵,無一傷亡返回。父親知道這種“抓一把就走”的打法后很贊賞。指示說,今后要多派小分隊出擊,還可以逐步摸索一個排、一個連主動出擊殲敵的經驗。為了執行父親命令,七十二師某團四連一個排夜間出敵不意地襲擊三八線以東無名高地美三師的一個加強排,創造了以少勝多,速決全殲的范例。后來發現敵人夜間警戒加強,白天麻痹,又組織小分隊在白天出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這樣,小分隊靈活機動,頻頻出擊,連連取勝,打得敵人惶惶不可終日。我軍士氣則越打越高,經驗越打越多,陣地防御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我們手中。
在長期的陣地防御戰斗中,父親指示部隊既要堅守原有陣地的每一寸土地,又要積極擠占對我威脅大的敵人陣地,改善防御態勢。他經常深入犬牙交錯的陣地前沿,察看地形,分析敵情,具體指導部隊作戰。上甘嶺597.9高地前沿的馬鞍山是敵人的一個要點,經常用火力封鎖我前沿陣地,對我威脅很大。父親就和該師領導一起研究打法。該師利用夜暗,首先秘密把坑道挖至敵陣地前沿,突然發起攻擊,很快拿下馬鞍山。敵人為了奪回陣地,先后發起13次攻擊。在與敵人的反復爭奪中,我軍殲敵140多名,迫敵后撤,上甘嶺成了敵人的“傷心嶺”。七十二師二一五團一連在537.7高地北山6號陣地進行防御,6號陣地態勢突出,三面臨敵,像一根釘子插在敵人的眼中。敵人以兩個營的兵力輪番攻擊18天。一連指戰員在陣地上埋葬了700余敵人。父親在上甘嶺陣地上說:“我軍占領的陣地,是中朝人民用鮮血換來的光榮陣地,是兄弟部隊浴血奮戰的英雄陣地。現在交給了我們,我們一定要守住它,使我們的陣地成為埋葬敵人的墳墓!”
父親向以從嚴治軍聞名,但他又是一位對干部戰士極其關心愛護的領導。在上甘嶺陣地上,部隊長期住坑道,缺少陽光,加上營養不足,沒有新鮮蔬菜,一度流行夜盲癥。衛生部門研究了一種土方:用松樹皮、松針熬汁飲用。效果不錯,但苦澀辛辣,難以下咽。父親不論在機關、下部隊,都當著部屬的面端起碗一飲而盡,并號召全軍堅持服用。在他和各級領導的帶動下,夜盲癥很快治好了。
1953年夏,志愿軍總部決定發起夏季反擊戰。戰役在完成第一、二階段基本任務后,進入了關鍵的第三階段。這時,父親接到軍委新的任命,調任福建軍區副司令員,協助葉飛司令員粉碎蔣介石正在策劃的偷襲福建沿海地區的陰謀。由總參作戰部部長張震以代軍長兼政委職務來二十四軍接任。大戰在即,父親考慮到張震初來乍到,情況不熟,主動要求協助張震繼續指揮作戰。直到金城戰役順利展開,才去福建軍區報到。
二十四軍在5個月的陣地防御戰中,冷槍斃敵1萬人,冷炮斃敵4000人。派出小分隊150多次,殲敵1500余人。
在夏季反擊作戰中,二十四軍共參加大小戰斗40余次,殲敵1.3萬人,收復土地33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防御態勢,積累了寶貴的攻堅作戰經驗。
父親到福建履職時,他沒有直接去福建,而是先坐火車在山東兗州下車,再轉乘汽車到曲阜。這里是二十四軍留守處駐地。有幾百名家屬和幾十名孩子在這里工作生活。赴朝前,為了讓赴朝干部安心打仗,父親找到軍機關管理處處長唐光煊:“你兼任留守處長和幼兒園長,有什么困難盡管給我講,我會盡全力滿足你們的要求,一定要解除部隊的后顧之憂。”父親這次來曲阜看望留守處的干部家屬和子女,帶給他們前線的勝利消息,還給孩子們帶來了朝鮮的大蘋果。
父親到福建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讓招待所炊事員給他炒了一大盤小白菜,他酣暢淋漓地吃了個痛快。也許只有在上甘嶺陣地上爬冰臥雪,冒著槍林彈雨走過來的人才能品嘗出小白菜中的鮮嫩與甜美;在經歷了沒有陽光的坑道里天天喝著辛辣苦澀松皮汁的人才能享受到小白菜中那碧綠與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