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島嶼戰爭 > 名家點評 > 島嶼戰爭的雄韜偉略——評《島嶼戰爭論》
島嶼戰爭的雄韜偉略——評《島嶼戰爭論》
作者:陳駿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5-01-12 瀏覽次數:7836
《島嶼戰爭論》正是在這樣戰略背景下及時推出的關于島嶼戰爭研究的鴻篇巨制。該書作者朱文泉將軍在從軍半個多世紀的生涯中,一直有著深厚的“海洋情結”,與這蔚藍色的戰場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也是一個海島大國,有著18000多公里大陸海岸線與6500多個島嶼,擁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利益,建設海洋強國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永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海洋、島嶼在國家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方面的戰略意義日益重要,開發海洋、經略海洋已成全球大國的共同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釣魚島、黃巖島等周邊海島爭端迭起,海洋國土屢遭侵占,海洋資源頻被掠奪,海上通道受到威脅,捍衛國家海洋領土完整與海洋權益的現實需要已極為緊迫。為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作出了“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部署。
《島嶼戰爭論》正是在這樣戰略背景下及時推出的關于島嶼戰爭研究的鴻篇巨制。該書作者朱文泉將軍在從軍半個多世紀的生涯中,一直有著深厚的“海洋情結”,與這蔚藍色的戰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自南京軍區司令員崗位卸任后,作為國家海洋事業發展高級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直接參與了近年來我國重大海洋問題的調查、研究與決策咨詢。在多年來所積累的深厚軍事理論功底與豐富治軍帶兵經驗的基礎上,朱文泉將軍選擇了島嶼戰爭這一重大理論與現實課題,搜集整理了4000余年來古今中外的島嶼戰爭經典戰例,全面、系統地探討了島嶼戰爭的軍事理論與實踐,闡述了島嶼戰爭的歷史演變大勢,深入研究了島嶼攻防作戰的基本規律,豐富與發展了當代島嶼戰爭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我和朱文泉將軍同為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會議期間,朱文泉將軍多次與我談起他的寫作計劃。歷經7年多的潛心研究,將軍終于完成了這部大作。在我看來,該書主要有著以下三方面的特點和意義。
一、為我軍打贏未來島嶼戰爭指明了制勝之道
正如書中所言:“制島,則制海;制海,則制天下。”在古往今來軍事家的眼中,島嶼永遠是“不沉的戰艦”,在海上軍事活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軍事價值。一個地處關鍵的島嶼就是一個重要的海上軍事據點與戰略基地,既是偵察、早期預警的“前哨”,又可直接控制周圍海域,增加本土防御縱深,在海戰乃至區域性戰爭中都具有攻、防雙重作用。作為最古老的作戰方式之一,島嶼作戰幾乎貫穿了整部人類戰爭史。據書中介紹,從人類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場島嶼作戰起,到近現代西西里島、克里特島、塞班島、硫磺島、瓜達爾卡納爾島、中途島、沖繩島、馬里亞納群島、克里米亞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再到我國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等有關島嶼作戰,島嶼戰爭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方法不斷改進,島嶼戰爭的作戰空間不斷拓展,島嶼戰爭的理論與實踐不斷豐富與發展。
當前,盡管和平開發、和平發展已成為各國經略海洋的主旋律,目前全球仍有85個國家間存在著約410余處島嶼(半島、礁巖)爭端,國家海洋權益與島嶼歸屬爭端仍不時形成新的沖突焦點。尤其是我國周邊圍繞海洋、島嶼的斗爭正日趨復雜激烈,仍然面臨著緊張的對立、嚴峻的態勢乃至戰爭的威脅。基于“以充分的戰爭準備制止戰爭”的指導思想,本書全面論述了島嶼戰爭的戰略戰術、將帥部隊、武器裝備、戰場環境、相關保障等相關問題,首次提出了追求戰爭目的、時間、規模、范圍以及殺傷破壞的高度可控,戰爭對抗的不對稱速決,對交戰人員的非致命性打擊,以及戰爭行為的低耗、環保等未來綠色戰爭的主要標志;開創性地提出了全程奪取并保持制控權,制敵必須知敵,選擇直指要害或關聯要害的有利登(著)陸場,組織強有力的工程保障、集三軍之力打開上島通道,敢于拼決心、拼實力、拼速度,堅決統籌島上與島外兩個戰場,充分依托信息化指揮平臺、實施扁平式集中指揮,出其不意地發起進攻行動,持續實施突然猛烈的火力突擊與支援,不斷變換創新進攻作戰方法等島嶼進攻作戰應予遵循的十大原則,為我軍思考、準備與遂行未來島嶼戰爭指明了貫徹落實“能打仗、打勝仗”要求的明確方向。
二、為應對我國當前海洋困局指明了破解之道
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來,世界各國圍繞海洋、島嶼的斗爭已日益激烈。根據公約規定,四面環水并在高潮時露出水面的自然形成的島嶼,可以與陸地一樣擁有所屬的領海、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由此,島嶼的重要戰略價值與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島嶼本身。
作為世界上海岸線最長、島嶼最多的國家之一,當前我國周邊的海洋、島嶼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仍然存在可能導致地區動蕩和武裝沖突的隱患:在黃海大陸架,中韓兩國存在著約6萬平方千米的劃界爭議區;在東海中部,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勢態嚴峻,已時常引發雙方軍事艦機于海上對峙;在東海北部,中韓兩國就蘇巖礁爭端各不相讓,中日韓三國東海大陸架爭端區域約42萬平方千米;在南海,南海諸島爭端涉及六國七方,在外部勢力介入下,相關爭端正漸趨復雜。長期以來,我國基于和平發展的愿望,對于周邊海洋、島嶼爭端一直倡導“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解決方案,堅持自我嚴格克制的應對方式。但少數周邊國家卻言行不一,致使我國海洋、島嶼權益不斷遭受侵蝕,地緣政治環境日趨緊張。針對我國當前所面臨的海洋困局,作者創造性地將未來戰爭包括未來島嶼戰爭的演進過程從“政治—戰爭”兩段論演繹為“政治—非武力斗爭—戰爭”三段論,明確指出隨著經濟全球化強化了國家間相互依存關系、國際法作用不斷彰顯與深入人心、國際社會愛好和平力量的增長與價值理念的變化等影響,非武力斗爭已上升為一個獨立而重要的爭端解決階段,對于國家爭取主動、創造有利于己的局面具有積極意義。相關論斷對于我國破解海洋、島嶼爭端困局,秉持主導性地區大國的姿態和更加積極的作為方式,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努力化解重大危機,防止事態擴大升級,切實維護國家海洋、島嶼權益,具有重要戰略指導意義。
三、為積極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指明了規范之道
《島嶼戰爭論》既是一部研究島嶼戰爭的軍事著作,也是一部著眼于維護和平、遏制戰爭的宣言書。遏制戰爭與打贏戰爭,是維護和平、保障國家領土主權與安全的兩種基本方式。作者堅持遏制戰爭與打贏戰爭的有機統一,提出應慎重使用武力,積極預防與遏制戰爭,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更可喜的是,作者提倡通過“和”的途徑、方式,達成不戰而和人之兵,實現互利共贏。作者在書中多處強調,要通過做好戰爭準備遏制戰爭,我軍在島嶼戰爭準備中必須研究和熟悉國際法(戰爭法)。作為國家間交往規范中一個古老而重要的組成部分,國際法(戰爭法)主要著眼于對交戰各方交戰行為的限制與對戰爭受難者的保護,一直處于不斷發展與演變過程中,體現了國際人道精神和人性關愛,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對交戰行為加以限制,對戰爭受難者予以保護,無疑是人類的福音。”
書中明確提出,我軍在準備、遂行未來島嶼戰爭中應特別注意使用武力必須合法、在法律允許的戰場行動、作戰方法與手段符合國際法規范、積極履行人道主義保護義務、妥善處理與戰爭“第三者”的法律問題以及切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與后果等問題。上述論述,對于我軍積極維護和平、遏制戰爭,在未來的島嶼戰爭中處于國際法主動地位,更好地維護國家海洋主權與領土完整統一,樹立我軍的文明之師、正義之師、威武之師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島嶼戰爭論》全書縱論古今、氣勢恢宏,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見解深刻、觀點獨到,所論述的有關戰略思想與對策切中肯綮、振聾發聵,是近年來我國軍事研究領域一部不可多得、具有很高學術水平與戰略價值的專著,不僅填補了我國相關軍事理論的空白,對推進國際島嶼戰爭研究也具有積極的貢獻。
(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 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