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連載 > 長征中的特殊連隊
長征中的特殊連隊
作者:胡居成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1-12 瀏覽次數:7864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了亙古未有的萬里長征。在天上敵機轟炸,地上敵軍圍追堵截的形勢下,紅軍過江河,翻雪山,涉草地,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里,勝利到達陜北。在這支創造人間奇跡的隊伍中,活躍著一支以女戰士為骨干的特殊連隊——干部休養連,為長征勝利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像個革命大家庭
中央紅軍長征中的干部休養連,直屬于軍委第一縱隊第二梯隊,是個不像連隊的連隊。按董必武的話說:“是一個特殊的連隊。”
說特殊,主要有這樣幾點與一般連隊不同:
年齡不同。一般連隊都是以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為主,而干部休養連,卻有老有少。老的有建黨、建軍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干部,年齡都在50歲以上,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長徐特立58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內務部部長謝覺哉52歲,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董必武50歲。年齡最小的才十二三歲,如分給江西省委組織部長蔡暢帶領的紅軍小戰士櫻桃,入伍不到半年,只有12歲。
職務不同。除了上面說的徐老、謝老、董老是中央高級干部外,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因腹部受傷未愈,長征一開始就成了休養連的成員。還有不少紅軍師以上高級干部,如軍委第二縱隊參謀長張宗遜、軍委干部團政委宋任窮等。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長征中因病都到休養連待過。而一般連隊,最大的干部就是連長、指導員。
后勤人員多。一般連隊,擔架員、挑夫最多十幾人。休養連有60多名傷病員需要擔架抬著走,還有30多副藥擔要挑,這都要雇請民夫,全連超過300人。長長的隊伍,目標大,行動慢,但戰斗力不強,需要戰斗連隊保護。
性別不同。一般連隊很少有女性,而休養連工作人員中女性唱主角。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30名女性,幾乎都在休養連。她們是:中共中央組織部干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鄧穎超;中央第一縱隊宣傳員賀子珍;紅軍總司令部直屬隊指導員康克清;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長劉群先;中央政府機關總支書記錢希均;蘇區中央局婦女部長李堅真;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長劉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動員武裝部副部長金維映;國家政治保衛局中央總支部書記陳慧清;中央蘇區衛生學校政治處主任周越華;中央蘇區紅軍政治學校教員李伯釗;紅軍學校教員邱一涵;中央黨校教員吳仲廉;蘇區中央局婦女部秘書甘棠;中央蘇區工農總社副社長危拱之;國家保衛局機要員謝飛;共青團中央巡視員廖似光;蘇區中央局婦女部委員王泉媛,干事鐘月林;中央黨校干部謝小梅;中央機關機要員蕭月華;中央機關機要報務員李建華、曾玉;紅九軍團干部楊厚珍;江西省委組織部長蔡暢;中共粵贛省委婦女部長危秀英,副部長吳富蓮、李桂英,干事劉彩香;福建省委婦女部副部長鄧六金等30人。
紅軍時期的徐特立
紅軍時期的謝覺哉
全連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人說休養連不像個連隊,倒像個革命大家庭。30年后,錢希均在回憶錄《長征散記》中說:“我們的連隊又和紅軍所有的連隊一樣,有著嚴密的堅強的組織機構。德高望重的董老是黨總支部書記,鄧穎超、侯政和我是委員,下面還有幾個支部。曾在蘇區任過婦女部長的李堅真任休養連指導員,任過紅八軍團衛生部長的侯政任連長。連隊下設一個警衛排、四個休養排。休養排的排長、班長都由休養員擔任。他們大都是部隊里能征善戰的指揮員或是黨政機關的高級干部。由于有組織保證,休養連跟隨中央紅軍在萬里長征中才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
救死扶傷舍生忘死
參加中央紅軍長征的30名女紅軍,不管職務高低,資歷長短,年齡大小,都稱為休養連的“政治戰士”。除鄧穎超等2人有病和賀子珍等4人懷孕外,其他人都分到休養排,擔負照顧老弱傷病的休養干部,并負責沿路籌糧籌款、雇請民夫、動員群眾參加紅軍等工作,任務可謂不輕。但她們都很年輕,被尊稱為“老大姐”的蔡暢也只有34歲,最小的鐘月林只有19歲。她們一律齊耳短發,頭戴綴著紅五星的灰色軍帽,身著攔腰緊束皮帶的灰色列寧裝,打綁腿,穿草鞋,一個個英姿颯爽,朝氣蓬勃,毛澤東夸獎她們是“軍中花木蘭”。
政治戰士們把扶助休養傷病員行軍當作自己的天職,把保護休養傷病員的安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每個政治戰士要分管三四副擔架,行起軍來,她們要跑前跑后,察看休養傷病員的病情,及時加以護理照顧。還要注意民夫擔架員的思想動態,不斷進行督促和鼓勵,穩定情緒。她們經常省出自己的口糧給民夫吃。遇到擔架無人抬時,她們便親自去抬。當敵機轟炸時,她們又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掩護休養傷病員。
1935年1月,在貴州土城戰斗中,一軍團一師師長姚吉受了重傷,送到休養連。休養連當時找不到擔架員,又要馬上轉移。組織上決定,將姚師長寄養在老鄉家里。指導員李堅真不同意。她說:“姚師長為革命負了傷,我們怎能忍心丟下他呢?”她和姚師長的警衛員、飼養員商量,三個人輪換抬,走了上百里。
一次夜行軍,狹窄小道旁有一個大坑,李堅真怕休養連人員不注意掉進坑里,就站在坑邊一個勁地招呼大家:“小心!注意!這里有個大坑!”等休養連全部過去了,她身心一放松,自己卻掉進了坑里。她掙扎著往上爬,無奈坑深土松,越爬越往下掉。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叫喊也沒有人回聲。她心想,這回可真的完了!部隊都過去了,沒人來救了!就在這時,姚師長的警衛員和飼養員抬著擔架回來了。原來姚師長見李堅真好長時間沒有來換抬擔架,不放心,怕她只顧招呼別人,自己不注意掉進坑里,就叫兩個戰士抬著他往回走,到坑邊看看。結果離大坑還好遠,就聽見了李堅真的叫喊。姚師長指揮兩個戰士,接上兩根綁腿帶,把李堅真拖了上來。李堅真后來說:“姚師長因為救了我,精神好多了。精神一好,傷也好得快了。不久,我們扶著他騎上馬慢慢走。他跟上了長征的隊伍。”
客家旅長征女紅軍李堅真
還有一次,天下著毛毛雨,休養連行進很慢,隊伍拖得很長,掉到了大部隊的后面。一股敵人突然向他們襲擊。董老當機立斷,要休養連干部集合警衛排和警衛人員阻擊敵人,掩護傷病員迅速撤離。正當李堅真和侯政連長爭著要留下來阻擊敵人時,旁邊傳來一聲大喊:“警衛員拿槍來!”李堅真和侯政回頭一看,原來是攻打婁山關負了重傷的紅軍團長鐘赤兵(他的一條腿被鋸掉了)。抬他的擔架員見敵人打來,扔下他跑掉了。他坐在擔架上氣憤地大喊著,準備同敵人決一死戰。看到鐘團長那憤怒的神態,李堅真和侯政都冷靜下來。李堅真說:“我們決不能讓這樣的英雄再受傷了!”說著,她和警衛員抬起鐘團長的擔架就跑。侯政帶領警衛排戰士拼命頂住了敵人。
在指導員李堅真和連長侯政的帶動和影響下,休養連的政治戰士們在危險面前,更是爭先恐后,個個爭著沖在前面。劉英就是其中之一。
一次來到貴州盤縣一個叫豬場的地方,打算在這里宿營,大家剛剛把頭上的偽裝取下來,忽然傳來了敵機的嗡嗡聲。休養連司號員立即吹號通知大家隱蔽。但還沒有隱蔽好,三架敵機沖出云層,俯沖下來。劉英已經隱蔽在路旁的一條溝里。她一看有的擔架和馬匹還在大路上沒有隱蔽好,就著急地跳到溝上,邊喊邊向大路跑:“還有傷病員沒有隱蔽好,大家趕快幫助他們隱蔽!”就在此時,三架敵機一面掃射,一面投擲炸彈。身材矮小、赤著雙腳的劉英(劉英的鞋子半個月前就破了,因為腳小,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鞋子),背起一個傷員跳到溝里。
張聞天、劉英夫婦
當炸彈的硝煙消散一點以后,她看到不遠的路上,有一副擔架,兩個擔架員沒了,擔架上的傷員正掙扎著要爬起來。一股強烈的責任感使她又不顧一切地跳出路溝,向傷員沖過去。此時一架敵機又俯沖下來,幫助傷員隱蔽已經來不及了,劉英毫不遲疑地向傷員身上撲去,幸好劉英沒有受傷。
她扶起傷員一看,原來是一縱隊的小報務員,只有十三四歲,滿臉孩子氣,個頭跟自己差不多,胸部和腿部都是三天前被敵機炸傷的。他傷勢很重,坐不起來,更不能走。劉英心想:這可是咱們紅軍的技術人才啊!決不能丟下!于是,她背起他,咬著牙赤著腳在崎嶇的泥濘路上艱難地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個掉隊干部關心地對她說:“哎呀,現在是什么時候了,你一個女同志背一個傷員怎么走呀?看他也快不行了,趕快放下他吧!”這時,小報務員也聲音微弱地哀求:“好姐姐,放下我吧!部隊都走遠了,你會掉隊的。”聽他這一說,劉英把他背得更緊了,一步,一步,搖搖晃晃向前走。掉隊干部被感動了。他轉過頭來勸劉英道:“前面有一座小廟,還有幾戶人家,就放到老鄉家里養傷吧。”劉英說:“我也想請老鄉幫助啊,可是老鄉都跑光了,放到老鄉門前,與放到路上一樣啊!這小報務員受傷前生龍活虎,收發報可好吶。受傷后李部長(中央組織部長李維漢)把他送到休養連,囑咐一定要治好他的傷,讓他重返部隊。”掉隊干部不好意思一個人走,就和劉英輪換背著小報務員趕隊。后來,一個團的衛生隊趕上來,他們就把小報務員交給了衛生隊。
50多年后,劉英還惦記著這位小戰士說:“不知衛生隊是否把他的傷治好了。他當時的傷是很重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