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連載 > 長征中的特殊連隊
長征中的特殊連隊
作者:胡居成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3-03 瀏覽次數:7844
參加長征的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大家尊稱為“三老”,是休養連的主心骨?!叭稀敝校舷鄬δ贻p,挑休養連的大梁,任黨總支部書記。
長征后到達陜北的董必武
(緊接2009年第2期)
“三老”的故事
參加長征的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大家尊稱為“三老”,是休養連的主心骨?!叭稀敝校舷鄬δ贻p,挑休養連的大梁,任黨總支部書記。他革命信念堅定,遇事沉著、樂觀、有辦法。長征的第一個月里,休養連跟隨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三道封鎖線,戰斗十分激烈。一天黃昏,董老和休養連干部及一部分政治戰士圍坐在一座山頭上開會。突然,一架敵機飛來,扔下一顆炸彈。這顆炸彈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大家圍坐的圈子中間。只聽“轟”的一聲巨響,泥土、石塊下雨般地砸在大家的頭上、身上。響聲過后,董老起身一看,每個人都渾身是土,有的人兩條腿都埋在土里。而那顆炸彈卻半截扎進土里,半截露在地面上,沒有爆炸。董老從挎包上拉下毛巾擦著頭上、臉上的泥土,風趣地說:“感謝馬克思保護我們。因為消滅敵人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所以炸彈落地不開花。”說得大家轟笑一陣,繼續開會。
在過瀘定橋時,董老看到由13根鐵索組成的鐵索橋懸在波濤洶涌的大渡河上,一些臨時找來的木板鋪在鐵索上連成橋面,橋下急浪滾滾,令人目眩眼花。董老仔細詢問前面部隊過橋時的情況,了解到有些馬匹不敢上橋,部隊過得很慢,有一匹馬還掉下江去。董老聽了立即對連長侯政、指導員李堅真說:“告訴大家,休養連過橋時,干部要切實掌握好秩序,務必使全連盡快通過,以免影響大部隊過河。有些馬匹不敢過橋,就把馬眼睛蒙上拉過去。重傷員不能下擔架,就用綁腿帶把擔架杠子綁在身上,前面用人拖,后面用人推,把重傷員一個一個送過橋。輕傷員由兩個工作人員扶著過橋。”全連工作人員按照董老的辦法,分工合作,有的推拉重傷員,有的攙扶輕傷員,有的背藥箱,走了一趟又一趟。當休養連的人員、馬匹、藥箱等全部安全通過瀘定橋后,大家興奮極了。董老即興吟詩:紅軍飛奪瀘定橋,炮火連天鐵索搖。腳踏鐵索心不跳,女兵爭把重擔挑。
謝老像董老一樣,為人隨和、樂觀、幽默。休養連女戰士多,經常在休息時開“同樂會”,要求謝老出節目。謝老不是作詩就是講故事。謝老博覽群書,知古懂今,常常能講出一些既有意義又妙趣橫生的故事來。一次他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自己的故事。那是1923年,我去蘇聯。在火車上,肚子餓了。我問一個女列車員:“有飯嗎?我要買飯吃。”她瞪著一雙藍眼睛,半天也聽不懂我的話。我急了,一邊打手勢,一邊說。后來,她像是聽懂了,一會兒,給我端了杯冰水來。蘇聯人愛吃涼的。我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心想,這可能是他們的規矩,先喝涼水后吃飯吧。于是,我把它喝下去了。過了好一陣子,仍不見送飯來,我又找到她說:“我要的飯怎么沒有來呢?”過了一會兒,她又端了一杯涼水來。我是哭笑不得。不喝吧,肚子餓;喝了吧,涼水怎能解決問題呢?想來想去,還是喝了。就這么一會兒功夫,我喝了兩杯涼水。謝老講到這里,大家已笑得東倒西歪。但謝老不笑,仍在認真地講:我想來想去,為什么喝了兩杯涼水呢?原來是我不會蘇聯話,人家聽不懂。怪誰呢?怪自己沒有知識。從這以后,我汲取這個不懂外國話的教訓。
在過草地的幾天里,天氣變化無常,一會兒烈日炎炎,一會兒大雨傾盆,一會兒又冰雹大作。那里四處找不到人家,更找不到糧食,大家又餓、又渴、又冷、又濕。一天晚上宿營,政治戰士們找了一些枯樹枝,生起一堆篝火,一些掉隊的紅軍戰士也圍上來,取暖和烘烤衣服。他們面如土色,骨瘦如柴,站立不穩。政治戰士們分些干糧給他們吃。謝老不等別人提議,就主動給他們講起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打進北京城的故事,接著又講了蘇聯的革命故事,鼓勵大家要樹立堅定的信心,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革命一定會勝利。
徐老是休養連里年紀最大的老人。他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從不增加別人的負擔。他的模范行動激勵著大家前進。他有許多與眾不同的事情,政治戰士錢希均至今還記憶猶新。吃飯的時候,徐老總是鋪一張報紙在地上,把飯里的谷子撿出來,用紙包好。連長侯政受過周恩來專門交待,要把幾位老人照顧好,一個也不能掉隊。他怕徐老注意這些小事,耽擱了行軍的時間,就曾埋怨過徐老:“你怎么這么麻煩?吃完飯趕快走吧!”徐老說:“好漢不失一粒米啊!”他不光回收自己撿出的谷子,還躬著腰從地上一粒一粒地撿起他人從米飯中挑出的谷子。錢希均曾責怪他:“徐老同志,你那么費力東一粒西一粒地撿這些谷子干什么?”他批評錢希均:“你們這些娃娃真不懂事,一粒糧食一滴汗水嘛。你們不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個道理嗎?”他把撿起的谷子帶在身邊,遇上有雞的村宅,便抖開喂雞。錢希均說:“徐老的這些小事,對我教育很大。特別是后來過雪山草地時,我想:這時要有那一粒一粒谷子,我也會撿起來的?!?/span>
徐老還有一件趣事。他身上有幾個包,里面全是他收集起來的釘子、錘子、繩子之類的東西。還有一只馬蹄鐘,行起軍來很不方便,叮當作響,但他舍不得丟,總是隨身帶著。侯政幾次勸他把這些東西丟掉,多帶些吃的。徐老總是笑笑,仍然隨身背著。一次行軍,鐘赤兵團長坐的擔架突然“咔嚓”一聲斷了。那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這可急壞了侯連長。這時,徐老跟上來了,見到這個情況,風趣地對侯政說:“你快走啊,你怎么不走了?”侯政生氣地說:“人都急死了,你還說笑話!你快走吧,這里沒有你的事。”徐老不慌不忙地說:“你莫著急,我有辦法。你把挑藥箱的扁擔弄一根來,我有繩子,有釘子,有錘子。把扁擔橫上,用釘子釘上,再用繩子綁上,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一切照徐老說的辦法做了,擔架果然修好了。侯政非常感激徐老。從那以后,侯政再也不勸徐老“精簡”那些“無用之物”了。
來自休養連的“陰謀”
在“左”傾路線的領導下,中央紅軍在長征之初,仍然執行硬打硬拼的戰略。國民黨很快覺察到中央紅軍要開往湖南,企圖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動向。于是,他們在中央紅軍前進的路上,派重兵設置了一道又一道封鎖線。王明路線的執行者明知國民黨在前面擺開了陣勢,卻仍然撞到南墻不回頭,一個勁地往前走。結果中央紅軍雖然一連突破了敵人四道封鎖線,但傷亡慘重。上路不到3個月,人員已經損失過半,始終擺脫不了被動的局面。毛澤東多次向軍委建議,改變行軍路線,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但這個建議沒有受到李德、博古的重視。
當時毛澤東雖然被編在作戰指揮機關“紅星”縱隊司令部,但他所在的第三梯隊,并沒有一個軍隊的指揮決策人,同行的都是馬夫、挑夫和擔架隊員。王明路線的執行者這樣安排,分明是有意冷落毛澤東。毛澤東并不計較這些,每到休息時,他就打開公文包,拿出軍用地圖,鋪在腿上或地上仔細觀看。在離開中央蘇區前,別人不同他說話,他也不去找任何人說話。1934年底,中央紅軍來到湖南的通道城,國民黨又集結重兵,擺好口袋,讓紅軍往里鉆。中央軍委也有人懷疑前進的路線是否正確。毛澤東感到機會來了,應該抓緊時間找政治局的同志談話,做說服工作。他想到王稼祥因腹部受傷未能痊愈,長征一開始就到休養連坐擔架出征。于是他把自己的擔架也搬到休養連來(毛澤東因身體不好,長征中過了于都河就坐擔架),和王稼祥“并駕齊驅”,形影不離。毛澤東反復向王稼祥陳述自己的意見:在江西,敵人實行堡壘政策,我們同他們死打硬拼,是非常錯誤的,應當進行機動靈活的運動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長征3個月來,仍然不改變戰略戰術,致使8萬紅軍減少到3萬。再不改變路線,中央紅軍就可能全軍覆沒。王稼祥原來是跟“左”傾路線走的,開始思想很“左”。1932年打贛州,說“打下贛州,就是實現一省數省的勝利”,就是他提出來的。贛州沒有打下來,紅軍損失很大,但他的思想仍沒有轉彎。紅軍撤出蘇區,一路損兵折將,他對臨時中央的軍事路線也覺得有問題了?,F在聽了毛澤東的分析,他同意了。毛澤東還談到了自己對改變當前紅軍被動局面的戰略策略,王稼祥聽了直點頭。兩個人都感到有必要召開一個會議,總結一下中央在軍事上所犯的錯誤。
長征結束后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從右至左)
毛澤東第二個主動接近的是張聞天。張聞天當時和休養連政治戰士劉英還沒有結婚,正在熱戀中,所以常到休養連來。毛澤東抓住這個機會,做他的思想工作。張聞天當時是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他原來也是站在王明路線一邊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他開始清醒過來,曾嚴厲批評過博古。他指出,廣昌之戰傷亡太大,對紅軍來說,打步步為營的堡壘戰是不明智的。所以,他對毛澤東的意見和主張,都接受了。這為他后來在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起來反對博古,堅決支持毛澤東,打下了思想基礎。
長征期間,鄧穎超患著嚴重的肺病,周恩來在百忙中常抽時間來休養連看望她和其他休養同志。毛澤東常利用這個機會來做周恩來的工作。周恩來在王明路線統治時期是主要領導人之一,是軍委主席,但毛澤東對他的看法與其他人不同。他常對賀子珍說,周恩來實際上是個執行者,真正的決策人一個是李德,一個是博古。在湖南通道城,毛澤東建議放棄與紅二、六軍團的會合,把中央紅軍拉到貴州去,就是先向周恩來提出并通過周恩來實施的。后來,毛澤東同賀子珍談起遵義會議,說過這樣一句話:那時爭取到周恩來支持很重要,如果周恩來不同意,遵義會議是開不起來的。
在休養連,毛澤東還找過朱德、劉伯承、彭德懷等軍委、中委委員談。他們對毛澤東比較了解,同意他的觀點。
對毛澤東在休養連這些活動,李德、博古也有所耳聞,但面對嚴重的敵我形勢,他們一籌莫展,也顧及不上了。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攻克遵義城。15日至17日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責,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作戰行動。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幾十年后,李德在其回憶錄中說:遵義會議,是來自休養連的“陰謀”。
休養連在隨中央紅軍過了草地之后,中央考慮傷病員集中在一起負擔太重,不如分散到各軍團管理好,便將休養連解散了。
休養連從組建到解散,歷時將近一年。在這一年中,休養連中的工作人員,特別是政治戰士——我們的女紅軍戰士,克服了無數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勝利完成了各項任務,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是中華兒女的驕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