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戰(zhàn)地雪泥——抗美援朝日記選(上)
戰(zhàn)地雪泥——抗美援朝日記選(上)
作者:周克玉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3-12 瀏覽次數(shù):7826
一江之隔,萬象皆異,久為同志們所介紹的英雄的朝鮮土地與人民,變?yōu)槲覀兩畹木o密伙伴。我們最先見到的,就是群山相連、峭壁陡坡與彎曲的公路河道,荒涼的山野,木片加石片的破棚矮舍……
一切都與祖國不同了。
1952年10月3日 星期五
我原想在出國前和王昭一同回老家看望一下父母和年逾80的老祖父,向老人們說明我將參加抗美援朝,請他們放心。因為善后工作我走不開,決定由懷著身孕的王昭一人回家。她回家一周,今晚回到松江。這一夜她詳述了回家后看望老人及其他親友的具體情況。老人和親友們都是歷經(jīng)戰(zhàn)亂飽受苦難的過來人,對我出國參戰(zhàn)——保家衛(wèi)國都很支持,都感到光榮。但祖父和父母內心里仍然放心不下,在王昭臨走時,母親含著眼淚,千叮嚀、萬囑咐,要我時刻當心身體,要王昭照顧好自己,多吃點好東西,不要勞累。要我們經(jīng)常給家里寫信。親人的叮嚀,牢記于心,更使我感到責任之重大。
1952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大約200名衣衫襤褸黑瘦而又天真的朝鮮兒童,今日由朝方送到我國輯安縣,受到熱情的接待和安置。他們大都是抗美戰(zhàn)爭中的烈士子女和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孤兒。我正好路過這里到朝鮮參戰(zhàn),也自動參加了接待工作。
事后乘興寫了幾句詩,存以自賞,題為:鴨綠江畔一堂課。
鴨綠江畔一堂課
今日鴨綠江,流水何倉皇。
忽聞車笛聲,疾馳入營房。
數(shù)百南岸童,歡呼喜若狂。
脫離虎狼口,來到安樂鄉(xiāng)。
大者十一二,幼者方叫娘。
叔叔阿姨們,熱淚護兒郎。
洗去滿身垢,換上棉衣裳。
炕頭熱乎乎,飯菜噴噴香。
我心亦流淚,自動去幫忙。
鄰邦好兒女,個個是霞光。
入朝第一課,愛恨滿胸膛。
寧可自身死,不準犯國疆。
1952年11月6日 星期四
下午2時10分,兩輛汽車載著包括我在內的精神飽滿的志愿援朝戰(zhàn)士,風馳電掣地駛過鴨綠江。此時,向祖國告別,奔赴抗美斗爭的最前線,心里是什么樣的滋味兒呢?雖然,車上大部分是干部,習慣了老成、嚴肅,沒有在此時高歌出口,但每個人的心底都會自然歌唱:雄赳赳,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按照國際慣例,經(jīng)朝方稍事檢查,汽車就頭也不回地直向東南奔馳,鴨綠江啊祖國啊,遠遠地被甩在了身后,而烙在我們心頭的則是無限的親切和懷念。
一江之隔,萬象皆異,久為同志們所介紹的英雄的朝鮮土地與人民,變?yōu)槲覀兩畹木o密伙伴。我們最先見到的,就是群山相連、峭壁陡坡與彎曲的公路河道,荒涼的山野,木片加石片的破棚矮舍……
一切都與祖國不同了。
3時經(jīng)過滿浦,這里是發(fā)電廠和火車站,都被戰(zhàn)爭的空氣籠罩著,但是為了戰(zhàn)爭,人們卻以更高的熱情與巧妙的方法工作著。汽車經(jīng)過街道,塵土狂飛,散晚學的朝鮮兒童向我們揮手致敬,向我們高呼:“昨高(意即一路平安)!”我們也被這種誠摯的友誼感動得揮手回敬或會意微笑。
汽車愈向前跑,情況就愈不同了。天黑時至江界,這里已是一片廢墟,瓦礫、石片、彈坑代替了原來美好的住室,一間完好無殘的房子都找不著了。但在大路上,人們來來往往,仍很活躍。
9時許經(jīng)過明文洞。這里是敵人的空中封鎖線,我們每個人都懷著緊張的心情瞥視這個怪地方,暗淡的月光照射著被炸碎的山頭與折斷的樹木。軍醫(yī)和后勤部領導向我們敘述了七○師二○八團夜間行軍經(jīng)此遭到敵機突然空襲的情形。這里原來是鐵路隧道,南北出口處是敵機固定轟炸目標,由于部隊剛剛入朝,對地形不完全熟悉,突遭此襲,傷亡百余人。我們聽了既引起行動的警覺,更激起對敵人的仇恨。烈士們的血澆注在朝鮮的山石上,終究有一天,石頭上也會生長出花果來。飛機即使能把山炸平,我們援朝的路炸不斷。
夜12時在臨川附近一個山窯子里休息,我們睡在一個委員會的辦公室里,燒熱的炕睡得實在不舒服。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有個炕睡覺,已經(jīng)很幸運了。
和外國人生活在一起,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們不識外國字,又不會講外國話,真別扭死了,像瞎子,又像啞巴,滿肚的意思無法表達。我雖學了十幾句朝鮮話,但是上句不能接下句。這是我們出國后碰到的第一個困難。
1952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我們后入朝的幾個人,上午到軍司令部作訓科,江慶曾科長、陳俠參謀向我們介紹我軍入朝后當前的主要任務和部署。根據(jù)志愿軍司令部命令,為防敵人從東海岸登陸,配合三八線正面作戰(zhàn),我軍接替第二十七軍在元山港地區(qū)協(xié)同朝鮮人民軍在東海岸進行抗登陸任務。由于二十七軍交防工作準備充分細致完善,接防一切順利。軍指定七○師、七十二師為第二梯隊。當前是三大任務:一是完成坑道陣地構筑,修建宿舍、道路,囤聚糧彈;二是進行冬季耐寒和山地作戰(zhàn)訓練;三是學習志愿軍入朝以來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制訂和完善作戰(zhàn)預案,了解敵情,熟悉地形。
1953年1月6日 星期二
“11號汽車”在300余里路的冰天雪地,夜行軍至本日凌晨4時,終于宣告結束了,這是渡江戰(zhàn)役長途奔襲后的又一次跑路鍛煉。而這次不同的不但是在國外,生活上遠比在國內艱苦,尤其是走冰凍的路和翻越高大的山嶺,加上戰(zhàn)士們負重六七十斤至100斤行軍,實在不是簡單的鍛煉啊!5天行軍,我們共翻越500米以上至1200米的雪山6座。這一次的實踐證明,我的體力是能夠經(jīng)得起這樣的考驗的,雖然說是“透支”了,但終究沒有掉隊。以跑路這一方面的情況來說,基本上符合國防軍軍人的身體條件要求了。但與戰(zhàn)士們比起來,我卻又差得很遠,他們身負70斤以上至100斤的行裝和武器彈藥,而我呢,也不過是總共十五六斤重的皮包、手槍、水壺、米袋或皮靴等物。同一些后勤機關女同志比起來,看到她們背著笨重的背包兩腿像踏車一樣地奔跑,也使我感到自愧不如。行軍除了艱苦之外,還付出了流血犧牲的代價,遭受空襲的、跌傷的、汽車碰傷的等,在我們所在的這支隊伍里共達20名,整個軍算起來,為數(shù)當然更多。
在行軍途中,也傳出不少笑話。在最困倦的時候,有的戰(zhàn)士邊走邊睡。有個戰(zhàn)土誤把路邊一棵樹當成前面戰(zhàn)友,站著睡著了,后面的隊伍也停了下來,當叫醒他時,他還迷迷糊糊指著樹說,前面還沒有走呢!
1953年1月16日 星期五
每天早上都被炮聲震醒。否則,睡在漆黑的坑道里,在疲勞之后還真不知道什么時候天亮呢?部隊才進入坑道時,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戰(zhàn)士第一天過坑道生活,睡醒來時,問班長:“天亮沒有?”班長嘲弄地回答他:“才下午2點鐘,哪來亮呢?”
敵人的炮火近來很積極,可是實在太盲動了。也許是因為美國的鋼鐵太不值錢。據(jù)說昨天敵人在二二一團防區(qū)內所發(fā)射的炮彈總共1200發(fā),但連一個人的皮毛都未碰到。今天早上來了一個副連長,手上帶了傷,那是今天的事,而且是沙石崩傷,至于炮彈,它只能向荒山枯樹大發(fā)雷霆。
1953年2月18日 星期三
今日下午興奮地看到一份戰(zhàn)報,七十二師二一四團九連,在班長聶作東率領下,加強班12人,于17日2時30分,在敵青石山前哨陣地紅土倉,僅用15分鐘,全殲南朝鮮第九師一個加強排42人,俘敵2人,我無一傷亡。這是我軍上陣地后初試鋒芒創(chuàng)造0∶42的光輝范例。皮定均軍長打電話鼓勵部隊,學習并發(fā)揚這個戰(zhàn)例:“殲敵數(shù)字要多,撤回陣地要快,自己傷亡要少。”志愿軍司令部也表揚九連以少勝多、偷襲與強攻相結合,是敵我陣地對峙以來的成功戰(zhàn)例。另據(jù)《火線報》報道,我軍上陣地,20天已殲敵1300余人,擊落擊傷敵機61架。
1953年3月21日 星期六
下午,值班室里擠滿了一屋子人,一個新的手帕,包裹著數(shù)十枚眾目所視的光榮徽章——抗美援朝紀念章。
授予紀念章的儀式極其簡單而又隆重,我任主席,簡單地講了關于祖國人民為什么給我們這樣的榮譽以及這一榮譽是從哪里來的,如何保持與發(fā)揚這一榮譽。最后由高部長指示。全體人員莊嚴肅立,興奮燃燒得每個人紅光滿面,部長同志將金光閃閃的紀念章掛在每一個人的胸前。頓時,屋子里更顯得金光燦爛,墻壁上的毛主席像向我們微笑,毛主席指引我們走向勝利,又授給我們高尚的榮譽,我們共同懷著感激的心情向毛主席行注目禮。
晚上,黨團小組會議分別召開,漫談領受紀念章的感想及如何保持與發(fā)揚榮譽,大家都結合個人入朝后的情況作了檢討,并表示了今后的決心。共同的感覺是受之有愧,同時又都表示決心在今后的實際行動中不辜負祖國人民所給予我們的熱愛和榮譽。軍司令部和政治部發(fā)出號召,在全軍開展冷槍冷炮殺敵百名狙擊手與創(chuàng)造模范運輸員運動,全軍各部隊摩拳擦掌熱烈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