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史林新葉 > “垃圾匯”造出世界級高精尖產品
“垃圾匯”造出世界級高精尖產品
作者:陳心平 王倩蓮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3-19 瀏覽次數:7830
不久前,我們走訪了溫嶺市原先有名的貧困村——濱海鎮“垃圾匯”。這里早先是一處由海浪從四方沖來的垃圾淤積而成的灘涂,故稱為“垃圾匯”。
改革開放后,“垃圾匯”辦起了多家民辦企業,村民們都變富了。這些由祖祖輩輩都在田間勞動的農民們辦的企業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家名為“臺州奧通化工有限公司”的農藥制造企業。這家公司目前規模雖不大,僅40多名員工,年產值也只1500萬元左右。
然而,它所生產的產品,卻是全世界包括歐美諸多先進國家都在苦研苦求的無毒類農藥的催化劑。這種產品,或許將使世界的農產品徹底擺脫“農藥殺蟲劑后遺污染”的困局。它的創始人就是“垃圾匯”村的村民梁復青,還有值得他驕傲的4個兒子。
梁復青9歲時就失去父親,全家僅靠母親編織草帽等收入,十分艱辛地度日,是“垃圾匯”里最赤貧的一戶人家。他從小沉默寡言,遇事卻堅定沉著,看準了要做的事再難再苦也要堅持到底。1956年他考上了杭州商業專科學校(今浙江工商大學的前身)。畢業后,被分配到三門縣一區屬供銷社里做業務負責人。梁復青以他的精干、敬業、勤勞和鉆研,使這家供銷社的供銷業務一直位居全縣同行的前列。但是因為他早逝的父親是“土匪”(“文革”后才查清楚,父親是參加我地下黨領導的鹽民暴動,被舊政權誣為“匪”的),一直被視為異類,不得重用,月工資40元數十年不動。“文革”停課“鬧革命”,農村里幾乎已無人讀書上學。但梁復青仍十分嚴格地督促兒子們認真讀書。4個兒子聽從父親的教誨,堅持刻苦求學。如今這一家4個兒子都有大學學歷和工程師職稱,二兒子更是出類拔萃的博士,已是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們,都由衷地佩服梁復青的眼光。
改革開放后,政策允許并鼓勵職工們“下海”。梁復青經多次申請,終于在1986年被批準“留職停薪”。他成立了“棉布批發部”,到杭州的棉紡廠、印染廠等單位批貨。他怕萬一生意不盡如人意,欠下公家的賬,壞了自己誠信的名聲,最后只買了7捆“滌棉”,次日在“路橋小商品市場”上即以低利價全部售出。除去成本仍凈獲利3000多元,相當于他在供銷社6年多才能有的收入。
第一仗打勝后,他取貨逐漸增加,貨一出手立即結清賬款,從不拖欠,始終堅持誠信經營。
十來年過去,梁復青有了一筆積累。他用這筆積累,一溜蓋了5間在當時全村算是“最氣派”的二層樓房,給“垃圾匯”的親友們樹起了一個“先富起來”的新形象。
1993年,二兒梁鑫淼學有所成,成了國內頗有名氣的化工博士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對父親說:“我們辦企業不能只著眼一個‘錢’字,更主要的還是該著眼在‘怎樣才能使國家和民族更快復興強盛’上。”他詳細又通俗地向老爸介紹了他的主要科技項目:把現有農田殺蟲劑的農藥,變成殺蟲效果更高而低毒、無毒這一個目標上。
老梁曾長期從事過農村供銷工作,深知農田里的病蟲害愈來愈厲害,如果再加大用藥量或用更毒的新藥,生態環境將承受不住。他知道開發低毒、無毒類農藥取代劇毒農藥,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必然有難度,所以他問:“我們家搞這樣的產品,行嗎?”
鑫淼回答:“我的科研,在理論上和實驗室小量試產中雖已過關,但進入車間批量生產,還有很多實際問題要解決,一時很難見經濟效益,弄不好還要虧本,以致傾家蕩產都有可能。我們家如辦廠試產,萬一虧本了,讓老爸老媽又跟著兒子們受苦,我的罪過就大了。”
梁復青毅然地說:“苦,怕什么!你們兄弟趕上了這么一個能充分施展才能的好時代,就該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哪怕把新樓房賣了,甚至砸鍋賣鐵,我們也要干到底。如果把這種低毒以至無毒的高效農藥制成,中國人乃至全人類都受益。我們一家老少再苦再累算什么?”
鑫淼和其他三位兒子都被老爸的博大胸懷感動,一致表示要齊心跟老爸來辦這個化工廠;二兒子也表示自己一邊在大連搞科研,一邊也要盡全力為家辦化工廠提供科技支持。
在高科技尖端領域創業是艱難的。他們先花2萬元,租了村里廢棄的當年下鄉知青的住房,改造后作為廠房。又在上海一廠家,買了兩只各一噸多容量的搪瓷反應鍋。安裝時才發現鍋底上有裂紋。三兒子梁新建堅持把次品運回上海與廠方交涉,換回了正品。
他們生產的產品學名為“氨基乙酸乙醋鹽酸鹽”。這是一種用來生產低毒菊脂類農藥的中介劑,最低純度需在92%以上,才能保證生產的菊脂類農藥達到低毒要求,使生產正常運行。
但真要做到實現純度標準并不簡單。他們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小梁兄弟三個都當小工做苦力,赤膊上陣苦干了十余天,第一批332公斤的“鹽酸鹽”制成。一化驗,純度還不足80%。
廢了,從頭再來。反復試,一直到1994年底,產品純度始終在85%上下徘徊。老梁建樓后結余的百萬元,經兩年拼搏都花光了,還欠下鄉親們百萬余元的債款。幸好“垃圾匯”的鄉親們相信老梁的為人,再次湊款借給他,支持他們繼續試制。1995年初,產品的純度終于達到92%的標準,為正常投產站住了腳。到1997年,全年產值1600余萬。被溫嶺市政府評為重點工業企業。
老梁和兒子們商議,自己年老體衰,今后退任“顧問”;遠在大連的老二,仍當“技術總管”;公司的全局由干練的老三負責;老大管生產;老四管供應。
1995年,溫嶺市主管工業的柯桂苑副市長和各有關部門領導,應邀在“奧通化工”召開了一次技術改造論證現場會。柯副市長敏銳地覺察到“奧通”今后的發展遠景,決定給予政策傾斜,貸款60萬元。
“奧通”的產品不僅在國內大受歡迎,外商也紛紛前來訂貨,多家國外公司前來考察,表示了合資開發的意愿。2008年丹麥科麥農公司的高層項目經理竟連續三次前來要求與“奧通”合作。老梁和兒子們當然也愿意生意做向全世界,他們以為技術、場地等都在己方,應選擇最有利的時機和合作條件;據初步談判意向估算,合營后“奧通”的年產值將超過10億元;而其對農業和環保的貢獻,更是難以用“錢”來估量。
“奧通”的科技總顧問梁鑫淼博士為父親和兄弟們在家鄉的成就歡欣。他在指導“奧通”進一步試產完全無毒的中介劑的同時,正在研究各類中藥有效成分的集成提煉制劑。他發現中華傳統醫藥是博大精深的寶庫,許多西方醫藥難以防治的疑難病癥都能被中藥攻克。問題是中醫在合成、制劑等方面,常存在一些不夠科學之處。如果能把各類中藥中的最有效精華提取出來,按攻克各類疾病的最好綜合方法分別配制成針劑、口服劑等,將對人類今后的健康生存做出劃時代的巨大貢獻。梁鑫淼和他的科研團隊在有關方面支持下,已踏上探索征途,愿以畢生的精力攻克這一項目。現任公司董事長的老三梁建新對二哥說:“你這是在搞一個和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一樣的偉大工程,我們家砸鍋賣鐵也要支持你、配合你,公司將永遠是你們科研實踐試制基地。”
站在生產出當世精尖產品的這家小村民辦企業家面前,我們這些曾以自己南征北戰多年而自豪的老軍人們,更為他們感到無比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