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將帥傳奇 > 和平老人邵力子——渡江戰役前夕國共和談片斷
和平老人邵力子——渡江戰役前夕國共和談片斷
作者:邵黎黎 孫家軒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4-02 瀏覽次數:7838
邵力子先生竭力促進1949年春的國共和談,其經過略述如下。
晚年的邵力子(1966年)
邵力子是國民黨的主和派
1949年的1月1日,蔣介石發表元旦文告,呼吁和平。并聲明:“個人的進退出處,絕不縈懷,而一惟國民的公意是從。”
1月4日,邵力子、張治中在南京介壽堂(現工人文化宮)招待文化新聞界,談有關和談事宜。有記者問,對元旦文告有什么意見?邵力子先生指出,元旦文告指出了保存“憲法”、“法統”等五條件,而語氣又含有投降意味很不妥當,他神情激動地說:“現在應該我們國民黨向共產黨投降的時候,怎么我們還要求共產黨向我們投降!?”這真是言人之所不敢言。1月5日新華社便發出了以《評戰犯求和》為題的一篇評論,把蔣介石文告的外衣層層剝開,使它原形畢露。當時監察院也通過宣言,呼吁國共立即停戰謀和。
1月14日,中共廣播電臺發表了毛澤東主席《關于時局的聲明》,提出了和談八條件。16日,蔣介石邀約邵力子、張治中、張群、吳鐵城和民社黨頭目張君勱、青年黨負責人左舜生到黃埔路官邸晚餐,飯后就毛澤東主席所提出的和談八條件征詢意見。孫科說,中共提出八條件,是要我們無條件投降。他們不能以戰勝者自居,和談應對等地位進行才行。邵力子說,三大戰役結束,人家本來就是戰勝者嘛,我們還有什么話說!張治中看到蔣介石臉色不對,忙轉圜說,今天主要是聽民青兩黨的意見,我們黨內改日再談。蔣經國在日記中,把當天的會議說成“邵力子公然主張‘無條件投降’”。
1月17日上午9時,國民黨中政會開會,討論和談問題。蔣不參加,由孫科主持。會上邵力子、張治中主和,谷正剛、張道藩主戰。雙方尖銳對立,激烈交鋒,無結果而散。張、邵為國民黨主和派,就是從這個時候傳出來的。
1月19日,蔣介石邀孫科、張群、邵力子、張治中、吳鐵城、陳立夫到黃埔路官邸,就和談問題交換意見,會后作出決定:由行政院決議,政府希望國共雙方先無條件停戰,然后各派代表協商和平辦法。會上,蔣介石說,徐州會戰已經結束,杜聿明余部3萬多人自陳官莊西南方向突圍,最后全部被共軍消滅。局勢發展到此地步,個人引退已無遺憾。并征詢下野文告應如何措詞。張治中建議邵力子起草,邵考慮到他謀和的想法未必與蔣介石一致,卒辭謝。
奔走于寧滬之間
1月21日蔣介石宣告下野,李宗仁就任代總統,通電申明:“政府工作目的在集中于爭取和平之實現,個人服務之方針,亦夙以人民意志為依歸?!?/span>
1月22日,孫科的行政院作出決議:派邵力子、張治中、黃紹竑、彭昭賢、鐘天心為代表,劭力子為首席代表,等候中共代表,于雙方同意之地點進行和平商談。
1月23日,李宗仁請邵力子去上海,與黃炎培、羅隆基、張瀾等聯絡,目的在敦促他們共同策進和平運動。當時李宗仁之所以請邵老負此使命,是因為邵老曾參加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其后又風塵仆仆于寧滬之間,為延攬“第三方面”人士出席,深信邵老此行,可收駕輕就熟之效。
1月31日上午9時,李宗仁專機飛滬,通過邵力子的介紹,分別與顏惠慶、章士釗、江庸等會晤。當日下午李宗仁飛返南京,留甘介侯協助邵老在上海聯系各界人士。2月5日李宗仁接到報告,已決定由顏惠慶、章士釗、江庸、凌憲揚、歐元懷、侯德榜六人北上試探和平。但后來凌、歐不愿前往,而甘介侯又被指為“販賣和平分子”,不能隨行。2月8日,李宗仁再到上海,續與各方聯系。最后決定顏惠慶、章士釗、江庸三人以“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的名義北上,邵力子則以私人資格前往。
隨同上述四人前往北平的有:李宗仁的聯絡員黃啟漢,四老的秘書龔安慶、傅樹蒼、潘伯鷹、張豐胄,還有金山以及中航公司電信課長顧樂村、技師雷仲仁等19人。
邵力子北平之行的成就
邵力子和代表團一行2月13日上午11時30分乘中央航空公司專機由上海起飛,下午2時15分達到青島,因機輪破裂,在青島住了一夜,14日下午4時30分才抵達北平。北平市長兼軍管會主任葉劍英的代表王拓、北平市副市長徐冰到機場歡迎,并招待各代表住六國飯店。
2月15日,葉劍英親自來訪,與邵、顏、章、江作了初步交談。當晚又設宴招待代表團全體人員,并邀董必武、聶榮臻和傅作義、鄧寶珊等參加,席上交談甚歡,氣氛熱烈。17日中共舉行歡迎晚會,徐冰副市長作了有誠意的講話。18日再應邀出席董必武、羅榮桓、聶榮臻、薄一波幾位的宴會,又作深談,大家感到快慰。
2月20日,董必武、羅榮桓、薄一波、聶榮臻、葉劍英在北京飯店舉行招待民主人士的大宴會。到會400多人,邵力子與顏、章、江老應邀參加。邵老在席上發言,他說:“和平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希望和平障礙得以掃除。我此來不代表任何方面,惟江南人民切盼和平,并且寧愿北平式的和平,不愿選天津式的和平?!痹圃啤?/span>
2月22日邵、顏、章、江四老從北平乘飛機飛石家莊,傅作義、鄧寶珊同行,受到毛主席的接見,并與周恩來副主席會談了兩次。會談主要就國共會談的可能性以及南北通郵、通航問題廣泛地交換意見,結果非常圓滿。四老24日下午飛返北平,并帶有毛主席交給李宗仁的一封信。后章士釗、邵力子在5月18日致函李宗仁追述此事時說:“猶記某等初到平,中共領袖對于公之是否力能謀和,頗難釋然。經某等再三譬說,以為和平本身有無窮民意為之后盾,即屬一種不可悔的力量;加以中共在同一旗幟下相與提攜,雙流會合,并于一響,應足以克服可能發生之困難。中共同意此說,和平之門已啟?!?/span>
由此可以知道,最初,中共中央領導人對李宗仁是否具有謀和的能力,深表懷疑。后經邵力子、章士釗多番解釋,然后才終于開始以李宗仁為對手的和談。如此來之不易,而李宗仁最后拒絕和談協議,這使邵、章感到莫大的遺憾。
“南京政府和平商談代表團”的簡況
國民黨政府孫科內閣3月8日垮臺,以停戰謀和主張作號召的何應欽內閣于3月23日宣告成立。24日何內閣第一次政務會議首先決議組織“南京政府和平商談代表團”,5個代表是邵力子、張治中、黃紹竑、章士釗、李蒸,28日又增劉斐共6人。邵力子力堅辭首席代表,改推張治中(邵力子學生),又派盧郁文為秘書長。中共和談代表團成員是周恩來(首席代表)、林彪、葉劍英、林伯渠、李維漢、聶榮臻6人,齊燕鉻是秘書長,定4月1日在北平開始和談。在和談期間,李宗仁和毛主席互通了電報謀和。毛主席從4月8日起,分別邀見張治中、邵力子、章士釗、黃紹竑、劉斐、李蒸會談;周恩來副主席設宴于頤和園。4月15日正式會議通過《國內和平協議》細則草案八條二十四款,并以4月20日為簽字日期。當晚推定黃紹竑代表偕屈武顧問攜帶《國內和平協議》最后修正案專機飛南京請示。20日晚得南京李宗仁、何應欽復電,主要意思是不同意簽字,囑對和平協定草案再作商討并反對即行渡江。
力辟“和平即投降”的謬論
4月20日和平協定簽字日期屆滿,解放大軍渡江,那時所謂國民黨主戰派已如驚馬駭鹿,覓路分奔;獨李宗仁坐鎮南京,左顧右盼,擅為所欲為之勢,操千載一時之機。邵力子、章士釗在北平看到這種情況,焦灼萬狀,急電李宗仁,請李“無論如何,莫離南京一步;萬一別有危機,艱于株守,亦求公飛蒞燕京,與某等共圖轉圜突變之方”。這兩點李都未能實行。
4月23日李宗仁回到桂林,意存觀望,再定行止。那時國民黨勸駕說客絡繹不絕,邵、章飛電勸告:“此為公懸崖勒馬之第二機會,蓋長江之局面雖變,西南之版圖猶存,盼公在桂林開府,屹力不動,繼續以和平大義相號召?!?/span>
但李宗仁輕信蔣介石致何應欽函中所說“德鄰兄凡有垂詢,無不竭誠以答”的話,輕率地到廣州維持殘局去了。事既至此,邵、章在致李宗仁函中不禁慨然言曰:“公不以鄙言為可采,并不勝主戰分子之脅迫利誘,竟亦翩然蒞穗,同流合污,陽冠僚采,陰儕傀儡,不知公有何把握,作何打算,猶岸然以國家存亡民生禍福為張皇工具?傷哉!傷哉!”
其時,蔣介石曾有“和平協定就是投降條件“的說法。蔣經國在1949年4月17日的日記中寫道:“李宗仁本日向共方要求暫緩簽訂協定日期。父親閱畢黃紹竑攜回之二十四項要求后,曾在日記中寫道:共黨對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條件二十四條款,真是無條件的投降處分之條件。其前文敘述戰爭責任問題數條,更不堪言狀矣。黃紹竑、邵力子等居然接受轉達,是誠無恥之極者之所為,可痛!”
邵、章兩人在致李宗仁的信中,亦就此有所論述。他們說:“某等之愚,以為天下公器非可力取。中共今日之成功,因有本身依倚民眾,組織堅強,而亦因于國民黨反乎民之好惡,餒敗無能。三年之間,黨府以全勝以至慘敗,迄猶秋風卷籜,不至掃地以盡不止。此在中外歷史,尚無前例。大勢如此,人心可知!真愛國者處此,應掬誠作最后計較,茍能為國家多存一分元氣,試問尚有何顧忌而不肯為?或曰,和者名耳,其實降也。欲以此提振困獸猶斗之精神,拚作鋌而走險之末計。嘻!斯何時也,顧倒行逆施乃爾!”
這些話,是專對當時國民黨頑固派說的,意在闡明得民者昌,失民者敗,古往今來,無不如此,人心所向,無法違逆。邵、章的金玉良言,對今日臺灣來說,還有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值得他們深思。
(本文作者邵黎黎乃邵力子先生長孫女,離休干部、江蘇省文史館研究員;孫家軒系邵先生長孫婿、新四軍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