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新中國彪炳史冊的十大科技成果
新中國彪炳史冊的十大科技成果
作者:劉星華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6-04 瀏覽次數:7834
彈指一揮,甲子輪回。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回眸黨領導全國人民向科學進軍的偉大歷程,一項項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令世人為之振奮。在累累碩果中,我們選擇其中的十項以饗讀者,從中足以證明中華民族的獨特智慧和偉大創新,已經和正在彪炳史冊。
兩彈一星——國人揚眉吐氣
1958年秋,蘇聯援建的核工業反應堆和加速器正式移交給中方使用,中國第一個綜合性的原子能科學技術研究基地誕生了。1959年6月,蘇聯背信棄義,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了專家,中國原子彈的科研項目被迫停頓。但是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科學家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鬼斧神工地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和蘇聯的核壟斷。這是中國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標志著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67年6月17日,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69年9月23日,又成功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這兩次試驗是中國在核武器發展方面的又一次飛躍。
1970年4月24日,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的“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向太空發射圓滿成功。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5個獨立研制并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自20世紀70年代后,我國逐步掌握了核武器小型化和中子彈技術。
兩彈一星,令中國人揚眉吐氣,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一個安定的環境,對維護中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長征火箭——鑄造刺天利劍
運載火箭是將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等航天器送入地球軌道或星際軌道的運輸工具。自1956年開始,在著名火箭專家錢學森的主持下,中國展開現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中程火箭試飛成功。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運載“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跨入了航天時代,也是中國擁有洲際核打擊能力的公開宣言。
經過幾十年的開拓進取,“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形成4大系列12種型號的航天運載產品,具備發射各種軌道空間飛行器的能力,并在可靠性、安全性、發射成功率、入軌精度等方面均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隨著“長征”二號F型火箭將“神舟”七號飛船順利托舉上天,“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累計109次發射成功。
正在研制的“長征”五號重型運載火箭計劃2014年在海南文昌航天基地發射,將具備25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和12噸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必將大大提高我國在國際航天發射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東方魔稻——解決“天”大問題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粕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95年研制成功兩系雜交水稻;2004年實現超級稻育種第二期目標,大面積畝產超過800公斤,中國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迎刃而解。這就是飲譽全球的“東方魔稻”、“中國第五大發明”。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圍內推廣雜交水稻技術,作為一項戰略計劃。
民以食為天。從1980年開始,袁隆平曾先后赴美國、日本、法國、埃及等多個國家傳播雜交水稻技術。與常規稻比較,雜交水稻每公頃年增產1.6噸,迄今已累計種植2億多公頃,累計增產糧食3億多噸。截止1999年,已有美國、日本、巴西等20多個國家引進推廣,為解決世界人口的糧食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此,袁隆平獲得了中國“特等發明獎”和8個國際大獎。
聯合國糧農組織前干事長馬丁先生說:“沒有中國的袁隆平,地球的格局早已被戰爭改變,是他的貢獻,讓人類避免了為爭奪土地和糧食生存條件的至少20次以上的大或者特大的局部戰爭的殺戮。”
激光照排——引發印刷革命
在2000年由中國工程院等單位組織的“20世紀我國重大工程技術成就”評選中,兩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王選主持的“漢字信息處理與印刷革命”項目名列第二位,僅次于“兩彈一星”。這種激光照排技術的誕生,使我國在發明了活字印刷的上千年歷史后,實現了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這一中國科技進步史上的顛覆性創新,使原創者王選當之無愧地被譽為“當代畢昇”。
從1975年開始,王選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以后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跨越當時日本的光機式二代機和歐美的陰極射線管式三代機階段,開創性地研制當時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
1987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張整頁輸出的中文報紙誕生,標志著方正將自己的核心技術成功地轉化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品。隨后,方正的激光照排技術迅速產業化并被市場廣泛接受,到1991年,方正激光照排系統把外國廠商全部趕出中國,99%的報社、90%的出版社和印刷廠采用了這一技術。如今,第八代方正激光照排系統已經在國內市場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市場占有率達到95%,并在全球華文市場占據90%的市場。
超級計算機——“中國速度”狂飚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在宇航技術、衛星遙感、激光武器、海洋工程以及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理論物理學等方面遇到了各種難度越來越大的復雜問題。巨型計算機是解決問題的不可替代工具。1978年3月,中國研制巨型計算機的工作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承擔起步。1983年,中國第一臺每秒億次運算速度的“銀河”I型機誕生,使中國加入到世界上擁有巨型計算機國家的行列之中。
經過多代巨型機的更新,2009年6月15日,造價2億元、每秒峰值運算速度超過200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魔方”,開始在上海高速運轉。它的成功啟動令世人對“中國速度”更是刮目相看,因為它是當今世界前十臺最強大超級計算機中唯一的“非美籍”,在亞洲更是一支獨秀,也使我國成為美國之后第二個研制出實測峰值“超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預計2010年底前面世的“曙光6000”超級計算機,峰值速度保守估計將達到1000萬億次以上,而且將首次采用國產通用處理器龍芯,這將標志著我國已具備完全自主研發高性能計算機的技術能力。
秦山核電站—— 開創核電新紀元
中國要建核電站,是周恩來總理生前的遺愿。國務院于1981年11月4日正式批準核電站工程上馬,并列入國家重點項目。坐落在浙江省海鹽縣杭州灣畔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在建設過程中,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全國有100多個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參與了研究、試驗;有600多家工廠為工程建設提供設備、材料;7個設計院和11個施工單位承擔了工程設計和施工任務。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成功,每年向華東電網輸送17億度電。
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被譽為“國之光榮”。
核電技術是綜合性的尖端技術,核電工程設計復雜,要求高度安全,涉及反應堆物理、熱工、水力、機械、電力、電子、輻射屏蔽、放射劑量、應用數學等幾十個專業學科的應用。經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國家核安全局專家的審評,秦山核電站的安全性達到當今世界先進水平,使我國成為繼美、英、法、俄、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目前,我國擁有11臺運轉中的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906.8萬千瓦,計劃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7000萬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約5%。
走向地球兩極——濃墨重彩之筆
1984年11月20日,“向陽紅10號”科學考察船正式啟航遠征南極,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派出的第一支南極考察隊,標志著中國的極地科學考察事業正式拉開了帷幕。1985年2月20日,中國在南極設立第一個常年科學考察站——長城站。1989年2月26日,在南極圈內建成常年科學考察站——中山站。
1999年7月1日,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船奔赴北極,掀開了我國以政府行為進行北極科學考察的篇章。2004年7月28日,中國在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建成首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
2009年1月27日,我國在南極內陸海拔4093米“冰蓋之巔”建立了第三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昆侖站,這是目前南極所有科學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個,標志著我國已成功躋身國際極地考察的“第一方陣”。
中國實施了一系列大規模、多學科、有組織的科學考察活動,其研究對象縱跨大洋深處至太陽表面的廣闊空間,涉及氣象、高空大氣物理、冰川、地質、地球物理、生物、人體醫學等多個學科,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諸多方面獲得創新和突破,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使中國跨入了國際極地研究的先進行列,提高了我國在國際極地事務中的地位。
三峽工程——全球首屈一指
經過了長期、廣泛的論證,全國人大終于在1992年4月5日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1993年1月,國務院成立了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由國務院總理李鵬擔任主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等擔任副主任。1994年12月4日正式開工。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長江三峽的西陵峽中段,壩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主要建筑物為一級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進行設計,萬年一遇洪水加大10%進行校核。樞紐建筑物主要由攔河大壩、水電站廠房、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組成。為了保證施工期間長江干流不斷航,采用“明渠通航、三期導流”的施工方案,總工期17年(1993-2009年)。
三峽工程被列為全球超級工程之一,在防洪效益、發電量、建筑規模、工程量、施工難度、泄洪能力、級數、升船機難度、移民量等方面均列世界第一。它不僅將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將為世界水利水電技術和有關科技的發展作出有益的貢獻。
“神舟”系列——漫步太空成真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首次發射成功,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3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發射,軌道艙在太空留軌運行180多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升空,是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技術要求最高、參試系統最全、難度最大的一次飛行試驗。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飛船在舉世矚目、震天撼地的轟鳴中騰空而起,劃開了中國嶄新的航天時代。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它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2008年9月27日,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七號在太空飛行近3天。在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翟志剛邁出中國人的太空行走第一步,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美國之后第3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與此同時,中國人的目光還投向了離地球更遠的月球。2007年10月,中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在之后的一年中,嫦娥一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各項探測任務。
“光譜之王”——傲然巡視蒼穹
在位于北京城東北100余公里外的一座山上,巍然矗立著一架超過15層樓高的超級望遠鏡,每到晴朗的夜晚,就會徐徐開啟,憑借世界上最高的光譜獲取率傲然巡視宇宙。這就是2009年6月4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河北興隆觀測基地順利通過國家大科學工程驗收的“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簡稱LAMOST。它在總體概念上的創新和采用的主動光學技術,解決了國際上大視場望遠鏡不能同時具有大口徑的難題。
LAMOST最大視場為5度,通過焦面上4000根光纖和16臺光譜儀,可同時觀測4000個天體的光譜,使之成為大口徑兼備大視場望遠鏡的世界之最,也是當前世界上獲取天體光譜能力最強大的天文觀測設備,被譽為“光譜之王”。
LAMOST醞釀、建造了近20年,耗資2.35億元,完全由中國科學家自主創新設計,開啟了中國天文研究的新時代,將對宇宙起源、星系形成與演化、銀河系結構、恒星形成與演化等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另外,中國準備利用貴州天坑建設口徑500米的FAST望遠鏡。建成后,它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靈敏度最高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預計2014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