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英雄正氣傲蒼穹——緬懷父親方振中
英雄正氣傲蒼穹——緬懷父親方振中
作者:方心榮 方驍麗 方愛民 方愛軍 方愛華 方心華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6-22 瀏覽次數:7826
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戰,建立了不朽功勛的革命先輩。我們的父親——方振中,就是這無數革命先輩中的一員。
方振中全家福
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戰,建立了不朽功勛的革命先輩。
我們的父親——方振中,就是這無數革命先輩中的一員。
爸爸離開我們已經8年了,他在撒手人寰的時候,仍然穿著他最喜愛的軍服,佩戴著他引為自豪的軍功章,帶著他南征北戰的累累傷痕……我們像懷念無數革命先輩那樣懷念父親!我們像崇敬無數革命先輩那樣崇敬父親!
父親1915年7月19日誕生在安徽壽縣瓦埠上店的一個方姓農民家庭,按照族譜里他是“運”字輩,他的名字曾叫方運龍。瓦埠是緊依在瓦埠湖的一個小鎮,本是魚米之鄉,由于軍閥混戰,官府欺詐,匪盜成患,民不聊生。父親就在那樣的年月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少年。祖父是長子,父親是長孫,家族同心協力要培養個有文化的人,父親便有幸讀了幾年私塾。就在讀書期間,他在共產黨員教書先生啟迪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是1938年一個初秋的深夜,父親回到家里,簡單地收拾了一個小包袱背在身上,親了一下熟睡的兒子,又向我們的母親說了聲:“我要走了,你們自己保重。”母親趕緊問:“你到哪里去?”父親告訴母親:“是參加革命,打日本鬼子去。”母親再問:“去多久,什么時候回來?”父親說了句:“到勝利的那一天。”然后轉身,連頭都沒回,便消失在還下著蒙蒙細雨的黑夜里。這一走就是13年!在這期間,父親改名為方振中,意在解救中華、振興中華。
八年抗戰期間,父親歷任安徽省抗日動員會十六工作團團員;鄂豫皖邊區黨訓班學員,新四軍第一聯絡站副官、黨支部書記,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工作團團員、教導隊學員,新四軍四支隊九團一連政治指導員,新四軍七師特務營教導員等職。
父親參加過無數次戰斗。在大橋東滿湖東反“掃蕩”戰斗中,他以死里求生的口號激勵部隊,以一個連的兵力抗擊日偽軍7000余人的瘋狂進攻,勝利完成阻擊任務。他善于做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任七師特務營教導員期間,該營因戰功卓著,先后被上級授予“鞏固與擴大模范”、“模范黨支部”、“軍中柱石”、“攻無不克”等榮譽稱號。
1941年皖南事變,為掩護部隊突圍,父親所在的連打得只剩下兩個人。戰斗結束了,清澈的池塘竟成了血漫雙膝的血塘。通信員用綁腿帶把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的父親——他的指導員綁在背上,硬是爬著找到了部隊。
現在我們家的墻壁上依然掛著一把日本軍刀,這是一把鑲有三顆菊花的日本指揮刀,是父親親手消滅無數個日本侵略者中繳獲的一把。曾有人想用大價錢購買它作為收藏,可我們怎么能賣——那是父親作為英雄男兒的見證,更是留下教育后代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精神,我們要將它永遠珍藏。
抗戰勝利了,解放戰爭又開始了,父親放棄了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的機會,又投入到埋葬蔣家王朝的戰斗中。為掩護劉、鄧首長安全到達大別山,他率部日夜兼程,日行軍120余里,整整3天3夜沒有休息。任務完成后,累得口吐鮮血、人事不省,從馬背上摔下,脊椎骨嚴重錯位,落下終生的傷殘。父親還參加了魯南、豫東、淮海、渡江、解放上海、舟山等著名戰役戰斗。到解放戰爭結束,他先后獲得了數十枚軍功章。
1950年,已是團級領導的父親回家與家人團聚,去實踐他與母親所說的那句話:“等到勝利的那一天。”當時的交通極為不便,父親和警衛員是騎馬回家的。到家的那天,母親先是一驚:“不是早幾年就說他已經犧牲了嗎?,怎么又活著回來了?”母親心里不信,囑咐兒子先去看看。哥哥跑啊跑啊,當他那瘦小的身子站在父親面前的時候,村里有人說話了:“運龍,這就是你那個小拾——小心子!”(我們老家的方言,兒子叫小拾)“你不在家的好些年,他娘倆可是受盡罪啦!”這時候父親雖然沒有看見妻子,可是看到眼前這又黑又瘦與年齡絕不相符的孩子竟是自己的兒子時,心中已知道妻子和孩子所遭受的苦難了。
父親上前一把將兒子摟在懷中,叫了聲:“小心子。”作為在槍林彈中從不畏懼,時刻都做好為革命犧牲的堅強漢子的父親,這時已是聲淚俱下!哥哥流著眼淚,叫了聲“大大。”(我們老家的方言稱父親為大大)
這時人群中沖出一個老漢,他顫顫巍巍,拄著拐杖,怒不可遏地朝著父親舉起拐杖。警衛員拔出駁殼槍:“什么人,膽敢打我們首長!”父親擋下了警衛員的槍, “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叫了聲:“大,兒子回來了!”
回家沒幾天,朝鮮戰爭爆發。父親告別親人,成為首批赴朝參戰的成員,參加了五次戰役。在第五次戰役中,他所在的炮團撤退返回之路被敵軍阻截,在團長、政委已經撤離的情況下,作為團參謀長的父親沉著應戰,帶領八個炮兵連繞道迂回,巧妙突出美軍重圍,安全回到集結地。
冬天的朝鮮冰天雪地,糧食、彈藥等諸方面的供給接應不上是司空見慣的。父親一方面以革命的斗志鼓舞部隊,一方面以我軍的優良傳統教育部隊,在極其艱苦和困難的條件下,身先士卒,用人拉、肩扛、手推等各種方式將大炮安全、順利、準確到位,給敵人以致命打擊。1952年,父親被朝鮮授予“三級國旗功章”。
和平建設時期,父親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個人名利地位,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在我軍后勤建設工作中,父親總是作為創業開拓者出現在各新建單位中。組建新單位,要實地考查,要實際論證,要第一手材料,常常翻山越嶺、跋山涉水,雙腳便是交通工具,一根拐杖就是助手。父親經常頂著烈日,冒著嚴寒酷暑,雜草荊棘劃破手臉,山高坡陡路滑,摔跤更是家常便飯,還常常受到毒蛇昆蟲的襲擊,甚至野獸的威脅。就這樣,從山東濟南到江西上饒,從江西上饒到福建永安,從福建永安再到江西鷹潭,數個倉庫、工地,從建設到交付再到使用,處處灑下他辛勞的汗水,留下了他堅實的腳印,凝聚著他敬業的心血。父親一心一意撲在部隊的建設上,想的是部隊這個大家,而我們這個家呢?一直到他離休的時候,我們全部的家當就是一個將校官禮服箱、兩只小木箱、幾條軍用棉被,一點日用品、一個用木扳釘成的矮小飯桌,還有就是作為戰斗紀念的一把日本戰刀和一副美軍望遠鏡。
1968年,父親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見。回來后很長一段時間,他激動、興奮的心情難以平靜。自從投身革命,征戰大江南北,終于在有生之年來到了祖國的首都北京,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登上了長城,父親感到滿足了!
1969年父親離休了,但他并沒有卸下重任。他積極參加組織活動,活躍在居委會、社區、為教育和培養青少年,他經常應邀到學校去給孩子們上課,講革命傳統。1988年,南京軍區授予他“先進離休干部”稱號。
在父親的人生哲理和為人榜樣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們兄弟姐妹6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地貢獻力量。由于工作關系,只在逢年過節時,工作在全國各地,不同崗位上的兒女們才能回家看望父親。每當看到兒女都有成長進步或戎裝兒女的肩章上又多了一顆星或一條杠時,父親總是快慰地笑著說:“好!好好干!”
2001年2月,父親因病與世長辭了。他沒有留下遺言,但留給我們的是他人生軌跡上閃亮的坐標,是生前曾不斷要求我們要怎樣做人的諄諄教誨!
父親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斗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一生!
父親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英雄正氣傲蒼穹
——緬懷父親方振中
文 ■ 方心榮 方驍麗 方愛民
方愛軍 方愛華 方心華
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戰,建立了不朽功勛的革命先輩。
我們的父親——方振中,就是這無數革命先輩中的一員。
爸爸離開我們已經8年了,他在撒手人寰的時候,仍然穿著他最喜愛的軍服,佩戴著他引為自豪的軍功章,帶著他南征北戰的累累傷痕……我們像懷念無數革命先輩那樣懷念父親!我們像崇敬無數革命先輩那樣崇敬父親!
父親1915年7月19日誕生在安徽壽縣瓦埠上店的一個方姓農民家庭,按照族譜里他是“運”字輩,他的名字曾叫方運龍。瓦埠是緊依在瓦埠湖的一個小鎮,本是魚米之鄉,由于軍閥混戰,官府欺詐,匪盜成患,民不聊生。父親就在那樣的年月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少年。祖父是長子,父親是長孫,家族同心協力要培養個有文化的人,父親便有幸讀了幾年私塾。就在讀書期間,他在共產黨員教書先生啟迪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是1938年一個初秋的深夜,父親回到家里,簡單地收拾了一個小包袱背在身上,親了一下熟睡的兒子,又向我們的母親說了聲:“我要走了,你們自己保重。”母親趕緊問:“你到哪里去?”父親告訴母親:“是參加革命,打日本鬼子去。”母親再問:“去多久,什么時候回來?”父親說了句:“到勝利的那一天。”然后轉身,連頭都沒回,便消失在還下著蒙蒙細雨的黑夜里。這一走就是13年!在這期間,父親改名為方振中,意在解救中華、振興中華。
八年抗戰期間,父親歷任安徽省抗日動員會十六工作團團員;鄂豫皖邊區黨訓班學員,新四軍第一聯絡站副官、黨支部書記,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工作團團員、教導隊學員,新四軍四支隊九團一連政治指導員,新四軍七師特務營教導員等職。
父親參加過無數次戰斗。在大橋東滿湖東反“掃蕩”戰斗中,他以死里求生的口號激勵部隊,以一個連的兵力抗擊日偽軍7000余人的瘋狂進攻,勝利完成阻擊任務。他善于做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任七師特務營教導員期間,該營因戰功卓著,先后被上級授予“鞏固與擴大模范”、“模范黨支部”、“軍中柱石”、“攻無不克”等榮譽稱號。
1941年皖南事變,為掩護部隊突圍,父親所在的連打得只剩下兩個人。戰斗結束了,清澈的池塘竟成了血漫雙膝的血塘。通信員用綁腿帶把身負重傷、昏迷不醒的父親——他的指導員綁在背上,硬是爬著找到了部隊。
現在我們家的墻壁上依然掛著一把日本軍刀,這是一把鑲有三顆菊花的日本指揮刀,是父親親手消滅無數個日本侵略者中繳獲的一把。曾有人想用大價錢購買它作為收藏,可我們怎么能賣——那是父親作為英雄男兒的見證,更是留下教育后代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精神,我們要將它永遠珍藏。
抗戰勝利了,解放戰爭又開始了,父親放棄了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的機會,又投入到埋葬蔣家王朝的戰斗中。為掩護劉、鄧首長安全到達大別山,他率部日夜兼程,日行軍120余里,整整3天3夜沒有休息。任務完成后,累得口吐鮮血、人事不省,從馬背上摔下,脊椎骨嚴重錯位,落下終生的傷殘。父親還參加了魯南、豫東、淮海、渡江、解放上海、舟山等著名戰役戰斗。到解放戰爭結束,他先后獲得了數十枚軍功章。
1950年,已是團級領導的父親回家與家人團聚,去實踐他與母親所說的那句話:“等到勝利的那一天。”當時的交通極為不便,父親和警衛員是騎馬回家的。到家的那天,母親先是一驚:“不是早幾年就說他已經犧牲了嗎?,怎么又活著回來了?”母親心里不信,囑咐兒子先去看看。哥哥跑啊跑啊,當他那瘦小的身子站在父親面前的時候,村里有人說話了:“運龍,這就是你那個小拾——小心子!”(我們老家的方言,兒子叫小拾)“你不在家的好些年,他娘倆可是受盡罪啦!”這時候父親雖然沒有看見妻子,可是看到眼前這又黑又瘦與年齡絕不相符的孩子竟是自己的兒子時,心中已知道妻子和孩子所遭受的苦難了。
父親上前一把將兒子摟在懷中,叫了聲:“小心子。”作為在槍林彈中從不畏懼,時刻都做好為革命犧牲的堅強漢子的父親,這時已是聲淚俱下!哥哥流著眼淚,叫了聲“大大。”(我們老家的方言稱父親為大大)
這時人群中沖出一個老漢,他顫顫巍巍,拄著拐杖,怒不可遏地朝著父親舉起拐杖。警衛員拔出駁殼槍:“什么人,膽敢打我們首長!”父親擋下了警衛員的槍, “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叫了聲:“大,兒子回來了!”
回家沒幾天,朝鮮戰爭爆發。父親告別親人,成為首批赴朝參戰的成員,參加了五次戰役。在第五次戰役中,他所在的炮團撤退返回之路被敵軍阻截,在團長、政委已經撤離的情況下,作為團參謀長的父親沉著應戰,帶領八個炮兵連繞道迂回,巧妙突出美軍重圍,安全回到集結地。
冬天的朝鮮冰天雪地,糧食、彈藥等諸方面的供給接應不上是司空見慣的。父親一方面以革命的斗志鼓舞部隊,一方面以我軍的優良傳統教育部隊,在極其艱苦和困難的條件下,身先士卒,用人拉、肩扛、手推等各種方式將大炮安全、順利、準確到位,給敵人以致命打擊。1952年,父親被朝鮮授予“三級國旗功章”。
和平建設時期,父親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個人名利地位,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在我軍后勤建設工作中,父親總是作為創業開拓者出現在各新建單位中。組建新單位,要實地考查,要實際論證,要第一手材料,常常翻山越嶺、跋山涉水,雙腳便是交通工具,一根拐杖就是助手。父親經常頂著烈日,冒著嚴寒酷暑,雜草荊棘劃破手臉,山高坡陡路滑,摔跤更是家常便飯,還常常受到毒蛇昆蟲的襲擊,甚至野獸的威脅。就這樣,從山東濟南到江西上饒,從江西上饒到福建永安,從福建永安再到江西鷹潭,數個倉庫、工地,從建設到交付再到使用,處處灑下他辛勞的汗水,留下了他堅實的腳印,凝聚著他敬業的心血。父親一心一意撲在部隊的建設上,想的是部隊這個大家,而我們這個家呢?一直到他離休的時候,我們全部的家當就是一個將校官禮服箱、兩只小木箱、幾條軍用棉被,一點日用品、一個用木扳釘成的矮小飯桌,還有就是作為戰斗紀念的一把日本戰刀和一副美軍望遠鏡。
1968年,父親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見。回來后很長一段時間,他激動、興奮的心情難以平靜。自從投身革命,征戰大江南北,終于在有生之年來到了祖國的首都北京,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登上了長城,父親感到滿足了!
1969年父親離休了,但他并沒有卸下重任。他積極參加組織活動,活躍在居委會、社區、為教育和培養青少年,他經常應邀到學校去給孩子們上課,講革命傳統。1988年,南京軍區授予他“先進離休干部”稱號。
在父親的人生哲理和為人榜樣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們兄弟姐妹6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地貢獻力量。由于工作關系,只在逢年過節時,工作在全國各地,不同崗位上的兒女們才能回家看望父親。每當看到兒女都有成長進步或戎裝兒女的肩章上又多了一顆星或一條杠時,父親總是快慰地笑著說:“好!好好干!”
2001年2月,父親因病與世長辭了。他沒有留下遺言,但留給我們的是他人生軌跡上閃亮的坐標,是生前曾不斷要求我們要怎樣做人的諄諄教誨!
父親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斗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一生!
父親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