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新聞動態 > 宋方敏: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紀念“七七事變”
宋方敏: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紀念“七七事變”
作者:宋方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5-07-07 瀏覽次數:7823
“7.7”不是一個慶賀勝利的日子,而是一個記載屈辱的日子,一個國碎夢醒的日子,一個需要我們總結教訓的日子。只有真正記取抗戰歷史教益,為了中華民族大利大義,“筑起我們新的長城”,堅定不移、團結奮斗,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7.7”不是一個慶賀勝利的日子,而是一個記載屈辱的日子,一個國碎夢醒的日子,一個需要我們總結教訓的日子。
利益取舍必須服從民族大義,如果連統一夢都不能實現,民族復興夢何以實現?那就對不起子孫后代!
“內反分裂、外御敵侮”,是擺在當代中國人面前的新的“抗戰”任務。只有真正記取抗戰歷史教益,為了中華民族大利大義,“筑起我們新的長城”,堅定不移、團結奮斗,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察史思今】宋方敏: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
——紀念“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為達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國的罪惡野心,悍然炮轟宛平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全面抗戰開始。今天是七七事變78周年紀念日,與今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聯系在一起,那就是紀念8年抗戰,具有特殊意義。如果從1931年“9.18”算起,中國抗日戰爭是14年歷程,前6年局部抗戰,后8年全面抗戰。把中國抗戰歷史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框架中比較,可以給我們一些重要啟示。
中國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的代價、做出的犧牲和貢獻是無可比擬的,應該引起世界的重視
長時期以來,中國抗戰在世界二戰史上沒有應有地位,這與西方對中國的偏見有關,我們自己研究、總結、宣傳得也不夠。中國抗戰比歐戰開始早得多,結束得最晚。德國進攻波蘭、歐戰爆發是1938年9月,到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7日德國戰敗簽訂降書;而中國1931年起局部抗戰,1937年全面抗戰,到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署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降書。歐戰7年,我們前后14年,整整長了一倍時間,相對于歐戰時間,我們打了兩個“二戰”。
九一八事變后,雖然東北軍采取不抵抗主義,蔣介石要求全國“暫取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決”,但我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后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同盟軍等乃至抗聯,一直頑強堅持斗爭。中國抗戰很長時期處于面對強敵、孤立無援的境地,只能以“熬戰”方式持久抗戰,使日寇深陷“泥潭”,通過長期消耗,拖垮日本軍隊,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戰略大局。美國總統羅斯福對中國抗戰作過這樣的評價:“中國抗戰最大的意義在于牽制住了200萬日軍使其不能用于其他方向,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痹谶@場戰爭中,中國軍民殲滅日軍約150萬,占二次大戰日軍傷亡總數的70%以上;而中國軍民為此傷亡350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這么大的代價,歐洲戰場無法比擬,在世界戰爭史上也絕無僅有。
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艱苦卓絕、波瀾壯闊、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屈不饒、與法西斯侵略者血戰到底的英勇斗爭精神是人類和平事業的寶貴財富,可載世界文明史冊。
中國抗戰面對的敵人是世界上最狂妄、最兇殘、最無人性良知和道德底線的法西斯鬼子,且至今陰魂不散,危險極大
中國抗戰為什么經歷這么長時間,付出什么大的代價?這與日本法西斯的邪惡本性是分不開的。日本蠻橫不講理,嫌自己地盤小、資源少,總想擴張,不擇手段,從其歷史看,既無東方儒學道義,也無西方紳士禮識,就是個靠“武士道”打拼的海島強盜國家。日本在世界上最早走法西斯道路,它在明治維新、確立近代天皇制時,就制定了以中國、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大陸政策”;一戰期間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出兵山東,脅迫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國內地;戰后野心更加膨脹,1927年“東方會議”上精心策劃,1931年“9.18”開始行動,妄圖把中國和亞洲并入自己版圖,進而稱霸世界。但對這條發動二戰的領頭狼,歐美長期未能引起重視,如果不是珍珠島被炸,美國人還在夢里呢!
日寇從侵占東三省開始,在長達14年里,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慘絕人寰、罄竹難書,其兇殘無恥程度在世界上和人類史上都絕無僅有,而且至今沒有懺悔改過,反而想振戈重來。這是世界和平最危險的敵人!中國和世界各國都絕不能容忍,也絕不可掉以輕心。不但中國人民要警鐘長鳴、同仇敵愾,與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復辟勢力做堅決斗爭,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都應該警醒起來,與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復辟勢力做不調和的斗爭??v容邪惡,養虎為患,是對世界、對人類的犯罪。如果日本軍國主義復辟得逞,受害的將不僅是中國,是東南亞國家,美國和歐洲絕對躲不過。
人們不應忘記,當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紐約發表演講時,曾扔下一句執迷不悟的狂言:“如果大家想把我叫作右翼的軍國主義者,那就請便吧!”二戰歷史的教訓前鑒不遠,搞綏靖主義的結果,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悲壯慘烈的抗戰歷史也教育中國人民,懦弱必被惡欺,分裂難御外侮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飽受欺凌,喪權辱國,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腐朽落后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封建禮教下,自私自利、一盤散沙,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抱不成拳頭,形不成強大戰斗力,故“地廣不足以為大,人多不足以為眾”,帝國主義列強即便彈丸小國也敢侵略中國。
抗戰成為中華民族由渙散走向團結、由分裂走向統一、由懦弱走向剛強的轉折點,然而這個過程是充滿悲情的,承載著社會的重疴。從“9.18”東北淪陷無家可歸,到“7.7”盧溝橋事變,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個6年間,國土在淪喪,人民在痛苦,共產黨在吶喊,而國民黨統治者在麻木,在剿殺同胞、搞“攘外必先安內”,在對侵略者妥協退讓、抱有幻想,寄希望于國際調停。直至西安事變,蔣介石才被迫開始轉變。否則,即便有七七事變,全面抗戰局面仍難形成??箲鸪跗趪娨粷⑶Ю铩√与y止的局面,與國民黨長期沒有認真做抗戰準備有直接關系,與其各路軍閥勾心斗角、四分五裂、都想保全自己也有關系。如果從“九一八”開始,蔣介石政府就放棄內戰,動員組織全民一致抗戰,我們民族何至于遭這么大的罪?如果不是1931年日寇侵華太順利了,3個多月就占領東北全境,第二年就攻占上海(“1.28”事變)和大片華北土地,威逼平津,怎么可能有1937年的七七事變?
一切以民族利益至上,為了祖國統一、民族安危,各種政治力量都應捐棄前嫌,團結一致,共御外侮,這是民族大義,是勝利之本。全面抗戰初期,國共合作還不錯,最好的戰例是“忻口會戰”,蔣介石中央軍、閻錫山晉綏軍和我黨八路軍聯合作戰,第一次大規模成功狙擊日軍,打破其速勝企圖。但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改變策略,主要矛頭轉向敵后戰場,對正面戰場以政治誘降為主,國民黨便轉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與日本人勾勾搭搭,搞所謂“曲線救國”,特別是確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針,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變”,在日軍眼皮下演出了一場同室操戈、親痛仇快的慘劇。而共產黨忍辱負重,面對國民黨一次次反共摩擦,甚至新四軍大部被圍殲,也沒有改變聯蔣抗日立場,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
抗戰后期,我抗日根據地要對付中國戰場上的大部分日軍和全部偽軍,敵后戰場成為主戰場,這與國民黨消極避戰、想借刀殺人有直接關系。據日軍戰史《華北治安戰》記載,在山西沁水、浮山、府城鎮一線對我包圍掃蕩中,國民黨山西軍第61軍主力,作為日寇“友軍”參加了戰斗,這是歷史鐵證!時任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的岡村寧次日記中記錄,“蔣介石將其嫡系最精銳的胡宗南部隊,集中于接近中共根據地的西安附近,幾乎不用于對日作戰,專門監視延安。”還記錄了日軍對國民黨將領誘降情況,說“非常奏效”,“從1942年春開始,這些將領陸續投誠,到43年秋幾乎全部歸順我軍”;“后來我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的末期,估計向我軍投誠的重慶系地方軍的兵力共約40萬人,其中華北部分即達30萬人左右”。這些國民黨將領投降時還對岡村寧次說:“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焙喼苯腥穗y以置信!抗戰中,中國軍隊以身殉國的將領有200多名,但投降的國民黨將領高達67名,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以及大批高官、政要公然投敵,再加上幾十萬國軍陣前倒戈變成偽軍,抗日軍民要打的偽軍經常比鬼子多,“中國人打中國人”成為這場反侵略戰爭的常態,這不能不說是民族的恥辱!
一個時期以來,國內有一幫“國粉”,熱衷以揭露抗戰“真相”為名,列舉片面不實數據,抬高國民黨,貶低共產黨,無知得可笑。但臺灣個別國軍元老也說這種話,顯然不是尊重事實的態度,恐怕這本身也是一種內戰思維的慣性延續。其實,歷史功過不是靠自己說的,不知道汲取歷史教訓才是最大的悲劇。全世界都知道國民黨在抗戰中三心二意的態度,就是在七七事變后,全國人民奮起抗戰,蔣介石政府還遲遲不敢發表對日宣戰的宣言,半年后日軍攻陷南京時,中國駐日使館居然還在日本正常辦公。中國國民政府發布對日宣戰書,是拖到4年后的1941年底,到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后才跟著美國做個姿態,后來國民黨自己都不說宣戰這個事,因為實在沒法解釋,這是世界戰爭史上天大的笑話!整個抗戰期間,蔣介石始終“腳踩兩只船”,跟日本人私下里“和談”,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確勝無疑,才迫于美國壓力悄悄停止。而抗戰一結束,蔣介石立馬就把日本戰犯奉為上賓,聘為國軍教頭,幫助他打內戰。這種敵我不分、自相殘殺的分裂內斗,讓我們民族遭受的痛苦太多、付出的代價太大了!過去需要反省,今天需要反思。不摒棄對內傾軋惡斗、對外卑躬屈膝的奴性思維,我們的民族就沒有希望!
習近平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7”不是一個慶賀勝利的日子,而是一個記載屈辱的日子,一個國碎夢醒的日子,一個需要我們總結教訓的日子。它告訴我們:民族的解放、安寧、發展和強盛,不是乞求來的,也不能靠別人賜予,只能靠自己覺醒起來,眾志成城去爭取。懦弱沒有出路,團結才有力量。今天,日本右翼復活軍國主義,安全威脅近迫在眉;美國加緊實施“亞洲再平衡”戰略,力阻我對領海領土實施主權;兩岸關系發展面臨復雜局面,促進“和平統一”,不能只講“和平”、不求“統一”,利益取舍必須服從民族大義,如果連統一夢都不能實現,民族復興夢何以實現?那就對不起子孫后代!“內反分裂、外御敵侮”,是擺在當代中國人面前的新的“抗戰”任務。只有真正記取抗戰歷史的深刻教益,為了中華民族的大利大義,“筑起我們新的長城”,堅定不移、團結奮斗,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作者是解放軍總參某部原政委、少將,昆侖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級研究員;本文為參加紀念七七事變78周年座談會發言,主要內容發表于今日《環球時報》,此為全文;來源:昆侖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