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十八角錢的故事
十八角錢的故事
作者:彭超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7-13 瀏覽次數:7832
1948年7月,華東野戰軍取得了豫東大捷,接著山東兵團許世友、譚震林所部又陸續攻克了濟寧、兗州等重鎮,掃清了濟南的外圍,濟南頓時成了一座孤城。
當時,我在山東兵團九縱七九師二三五團三營七連任指導員。七連是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連隊,善打惡仗、硬仗,屢立戰功,曾被授予“膠縣第一連”、“道頭戰斗模范連”、“常勝連”等稱號。打濟南按計劃九縱所在東線任務為助攻,西線兵團為主攻。但在戰前的大練兵和憶苦運動中,為了提高部隊的練兵熱情,增強必勝的信心,縱隊司令員聶鳳智始終以主攻的責任感來要求部隊。許世友司令員還出席了九縱在泰安范家鎮的攻濟誓師大會。誓師會上,九縱上上下下都用“主攻”精神要求自己,官兵們用寫決心書,寫血書,立軍令狀等多種形式,爭著為人民立新功。戰士們訓練很刻苦,“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響徹訓練場。
濟南守敵主將是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王耀武,手下擁有11萬重兵。用陳毅司令員的話說,王耀武不是紙糊的,他不同于國民黨軍中的某些草包司令,他把濟南經營成一座堅固設防的城市。
我們接到了9月16日攻城的命令,我連被確定為攻城突擊連。團里進行了“攻濟打援”的總動員。團政治處王濟生主任舉著一面繡著“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紅旗說:“這是山東3800萬人民對你們的信任和委托,你們一定要把紅旗插上濟南城頭!”我代表全連接過紅旗并向團首長表了決心。
9月23日夜幕降臨,對濟南城的總攻開始了。
友鄰部隊開始攻城受挫。七九師首長命令我團開始攻城。我突擊連便開始了強攻,我們連的目標是攻上城頭,把紅旗插上城樓的最高處——氣象臺。由于敵人防守嚴實,我們連一共強攻了三次都未能奏效。
第四次攻城時,班長李永江快爬到城頭時,因梯子短,手抓不到城垛沿。只聽他喊道:“沒有退路了,死也要上去!”他踩著滕元興的頭往上一躥,竟然抓到了城頭磚,又是一縱就上了城頭。此時,天已大亮,李永江剛一露頭,就被躲在城頭的敵人發現了,兩個守城敵人端著刺刀,嗷嗷地叫著向李班長刺來。好個李班長,趁敵不備右手射擊,左手掏出手榴彈,用牙咬掉拉環線,甩了出去,面前的敵人倒下了。這時他身后又出現敵人。李永江專注正面的敵人,萬分緊急之時,戰士滕元興趕到,他猛地朝那個敵人蹬出一腿,這個敵人竟被蹬得哀嚎著掉下了城墻。
這時,我和連長及幾個班的士兵都快速地向城頭爬去。快到城頭時,一顆子彈穿透了我的右腿,鮮血濕透了半條褲腿。通信員勸我下去,我說:“血只能流在城上,怎能流在城下!”當時如果我一松手,就會摔得粉身碎骨,我拖著一條腿同連長一起抓住城墻頭,通信員用頭頂住我的屁股,上面的戰士用槍托拉住我,就這樣上了城頭。通訊員幫我包扎了傷口,我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城頭觀察敵情,幫助裝子彈。
當我連三分之二的人員登上城頭時,一場激烈的肉搏戰展開了。戰士們越戰越勇,很多戰士都是拼盡最后一口氣才壯烈犧牲的。有個戰士被敵人刺了好幾刀,這個戰士將滿口鮮血噴在敵人臉上,最終又刺死一個敵人。戰士于洪鐸在敵人換機槍子彈時,猛地抓住了敵人那發燙的槍管,奪過這支機槍向敵人開了火,敵人一片一片地倒下。小于大叫一聲:“繳槍不殺!”震住了敵人,不少敵人舉起了手,放下了武器。
這時,我發現氣象臺這個制高點就在不遠處,便叫負了輕傷的戰士孫景隆,把紅旗插上氣象臺。這個戰士扛起旗就向氣象臺奔去,剛接近氣象臺就被子彈擊中,倒在氣象臺下。
這時又一顆子彈打進了我的腰部,我也倒在了地上,當我蘇醒過來時,衛生員正在為我纏繃帶。通信員向我報告說,連長頭部負傷仍在指揮戰斗。我使勁想站起來,腿卻不聽使喚。這時戰士們把還有一口氣的孫景隆抬到了我身邊。
孫景隆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從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個小布包。小布包已被鮮血浸透。我接過小布包,只聽小孫說:“指導員,這是黨費。”話剛說完,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我和周圍的傷員們都哭了。我擦了擦淚水,又命令戰士宋炳科趕快把紅旗插上氣象臺。紅旗一旦插上,就會鼓舞士氣,也會挫傷敵人的斗志。宋炳科是個機靈鬼,他知道氣象臺里有敵人,就扛著旗,左躲右閃,并一連射殺了好幾個敵人,終于把紅旗插上了氣象臺。
當我軍看到了濟南城的最高點飄揚的紅旗時,軍威大振,喊殺聲一片;而守城敵兵一看氣象臺上飄起我軍的紅旗,就知道大勢已去,頓時泄了氣,紛紛繳械投降。真是兵敗如山倒啊!隨著后續部隊的到來,整個濟南就已在我們的手中了。經過8天8夜的激戰,我們終于取得了勝利。我們連150多人,最后只剩下20多人,濟南城頭的紅旗真是鮮血染成的啊!
上午8點多,太陽的光芒驅散了夜間的寒意,在戰士們打掃戰場的間隙,我把孫景隆烈士給我的小布包取了出來,里面一層是舊報紙,報紙內有一份決心書:
請上級考驗我,如果夠條件的話,請批準我入黨,這十八角錢就作黨費。下面署名:民國三十七年,戰士孫景隆(這個原件已經作為文物存放于濟南博物館)。
我數了一下,內有我山東解放區渤海銀行發行的紙幣,面額都是一角錢,一共18張。當時戰士們每月只發1角錢津貼,用來買點日用品。小孫這位18歲的烈士,參軍才18個月,發的18角錢的津貼一分也沒花,竟留作“黨費”,這使我們深為感動和敬佩。小孫犧牲后,他的墓就在濟南英雄城烈士塔旁。1998年濟南解放50周年時,我作為特邀代表去祭過他的墓。
多年過去了,反映在孫景隆身上的18角錢的故事,卻始終刻在我的腦子里。至今,他不僅在我所在的濟南英雄團和我所在的濟南英雄連里,都永遠作為革命英雄史的好教材,同時也鼓勵著我永遠發揚黨的光榮傳統,直到終生。
(張經濟 劉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