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從丹北抗日自衛團到新四軍挺進縱隊
從丹北抗日自衛團到新四軍挺進縱隊
作者:惲前程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8-07 瀏覽次數:7829
走出牢房 再創武裝
1926年入黨的管文蔚,因叛徒告密,于1930年4月被國民黨逮捕關入牢獄,直到1937年5月才被保釋出獄。不久,盧溝橋事變、淞滬抗戰相繼爆發,平、津、京、滬先后淪陷,日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生靈涂炭;國民黨軍潮水般向后方撤退,散兵游勇,結伙為匪,自號司令,敲詐勒索,魚肉百姓;漢奸偽軍應運而生,為虎作倀,橫行鄉里;政府官員紛紛棄職逃命,農村陷入一片無政府狀態。回到丹陽倪山家鄉的管文蔚,面對滿目瘡痍的河山,水深火熱的人民,再也坐不住了。他和也因戰亂從外地回到家鄉的弟弟管寒濤、管文彬商量,決定組織抗日武裝。首先,他走村過鄉,聯絡丹陽、金壇、武進等地過去參加過農民暴動的骨干、農會干部,動員他們起來就地組織抗日武裝;其次,利用各種關系,搜羅民間槍支彈藥,作為建立武裝的準備;再次,經過實地考察,選擇丹北地區作為武裝活動的基點,這里物產豐富,人口密集,又有以往農民暴動的群眾基礎,鎮(江)澄(江陰)公路橫貫其間,路南為丘陵山區,路北為平原河川地帶,便于游擊和周旋。
在丹北拉起一支抗日武裝
管家三兄弟分頭向本村鄉親分析形勢和社會狀況,國家軍隊和政府官員都逃走了,我們只有靠自己組織起來,武裝起來,才能打鬼子、拒土匪,保家衛國。鄉親們都贊成,便把村上16歲至45歲的青壯年組織起來,10人為一小隊,30人為一中隊。于1937年11月20日宣布成立倪山村抗日自衛團,管文蔚任團長。倪山抗日自衛團的旗幟一豎起來,附近各鄉村紛起仿效。陳云閣、汪云龍、張福生、朱竹雯、焦勇、梅生發、戎文杰、孫竹林和在國民黨軍當過兵的彭桂卿等聞訊都來參加抗日自衛團。從外地回到家鄉胡家村的梅嘉生同村上的胡根生、胡沛林一起到倪山找管文蔚商討組建抗日自衛團的問題,回去便在訪仙橋北面組成抗日自衛分團,梅嘉生任分團長。韋永義也在丹陽西鄉組建了抗日自衛分團。
抗日自衛團紛紛成立起來,缺少武器,管文蔚帶自衛團接管了訪仙區區中隊和警察隊及周圍鄉鎮的槍支彈藥200多件,同時自砌爐灶,打造大刀梭標。有了武器,管文蔚便要各鄉選送初識文字的年輕人到倪山來集訓,經過短期軍政訓練,組成了第一個持槍的半脫產的30多人的基干中隊,由張福生任中隊長,彭桂卿任第一分隊長。為培養干部,先后舉辦了三期訓練班,陳云閣、汪云龍、陳宗署、朱人俊、束春生、虞榮和、張克威、孫德華、孫維華、鄭竹波等100多名干部參加了集訓,管文蔚、管寒濤、管文彬、梅嘉生、韋永義都到訓練班講課,集訓結束,學員分配到各自衛團擔任領導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管文蔚感到自發的、松散的自衛團,各自為戰,難以有力地打擊敵人,遇強敵來攻,亦難以自衛。統一管理,統一領導,統一指揮,才能發揮更大威力。1938年2月,管文蔚召集各自衛團代表會議,討論通過了由管寒濤起草的抗日自衛團章程,組織大綱、訓練大綱、辦事細則等規章制度。會議決定成立丹北抗日自衛總團,公推管文蔚擔任總團長。為加強對各分團的領導,總團設秘書處,由朱廉貽任秘書長;設政治處,由韋永義任政治處主任;設參謀處,由楊雙林任參謀處長(未到職);管文彬負責管理財務。鄉設自衛分團,分團下設若干大隊,大隊下設若干中隊,中隊下設若干分隊,每個分隊編制10人左右。每鄉要組建一個30至50人的基干分隊。自衛分團團長由總團任命,大、中、分隊長由鄉衛團長委任。
總團成立后,以倪山抗日自衛團基干隊為基礎,與抽調脫產培訓的基干隊員合編為基干第一大隊,由張福生任大隊長,彭桂卿為第一分隊長,活動在鎮澄公路南訪仙橋、竇莊廟、胡橋一帶。韋永義組建的練湖區六鄉抗日自衛團,有一支30余人槍的武裝,其中領頭的是國民黨軍被打散部隊的一個叫方鈞的連長,韋永義把方鈞這支武裝帶到訪仙橋,總團從各鄉自衛團基干隊抽調百余人槍,與方鈞的30余人槍合編為基干第二大隊,方鈞為大隊長,曾發明為副大隊長,活動在大路鎮、大港鎮等沿江地區。又以梅嘉生的自衛分團為基礎,從各鄉自衛團基干隊抽調部分人槍,補充擴大編為基干第三大隊,梅嘉生為大隊長,活動在鎮澄公路以北的高橋、埤城、后巷、界牌、黃墟一帶。把在大陳莊、童家橋一帶的百余人槍的基干隊組成基干獨立大大,活動在大陳莊、陳家弄、童家橋一帶。4個基干大隊共有人槍千余,連同各鄉的基干隊員共有3000人。到1938年4月底,抗日自衛分團發展到84個,參加抗日自衛團的青壯年共有3萬余人。
管文蔚還決定取消原有國民黨政權的鄉、保、甲制度,由抗日自衛團代行政府職權,并委任呂城的盧子模為丹陽縣縣長,巢玉堂為武進縣縣長,朱玉爵為鎮江縣縣長,要他們回去將縣政府組建起來,開展工作。抗日自衛總團已控制了東至武進北部一線,西至鎮江市郊,南抵京滬鐵路,北到長江的人口逾百萬的地區。
在與日偽頑斗爭中初試鋒芒
抗日自衛團成立后,從站崗放哨、搜集情報、破壞公路、燒毀橋梁、割斷電線等開始,還到丹陽、陵口之間打敵火車,捕殺漢奸特務,搗毀維持會,伏擊小股下鄉騷擾、抓“花姑娘”的鬼子。這一系的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他們多次出動對倪山村、訪仙橋鎮進行“掃蕩”。抗日自衛團則利用熟悉的地形,在鄉親們的掩護下,巧妙地與敵人周旋。
1937年12月14日,張少華部下以劉篤為首的一股土匪,從武進向訪仙橋開來,試圖搶劫。鎮上商家人士派人到倪山找管文蔚求救。管問清情況后,便集合倪山村和附近村莊的抗日自衛團,直奔訪仙鎮。來人在跑回訪仙橋途中邊跑邊喊,管文蔚的隊伍來了,管文蔚的隊伍來了!匪徒未及搶劫,就慌忙逃回武進去了。鎮上商家怕土匪再來,要求管文蔚留部隊駐守訪仙鎮,并自愿集資為自衛團購買槍支彈藥。管文蔚便命彭桂卿的基干一中隊留駐訪仙鎮。
鬼子第一次襲擊倪山村時,沒有抓到管文蔚和抗日自衛團成員,竟殘忍地將管文蔚的嬸娘打死了。鬼子第二次包圍倪山村時,在管家搜到了部分彈藥,便放火燒了管家的房子。鬼子第三次偷襲倪山村,抓不到抗日自衛團,就放火燒了村上部分農戶的住房以泄憤。又有一次鬼子突然包圍了訪仙鎮。管文蔚未及撤出,鬼子挨家搜索,群眾就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掩護管文蔚安全轉移出來了。有時敵人將進倪山村時,管文蔚等便帶領村上的男女老少迅速轉移到附近的蟹爬洞隱蔽。這蟹爬洞是貧苦農民在災荒年份,來這里挖“觀音粉”(一種灰白色泥土)充饑而形成的。時間久了,洞越挖越深,里面可藏數千人,有好幾個洞口,都很隱蔽。陌生人找不到洞口,進了洞七拐八轉也出不來,有一次鬼子在村上沒有搜到什么,便到村外搜查,偶然發現一只繡花鞋,便估計有人藏在附近,經過搜索終于找到一個洞口,鬼子用繩子系著一個土兵進洞探視。下去不久,被藏在拐角處的管寒濤一槍打死。洞外鬼子聽到洞內槍響,便提繩把士兵拉上洞口,見已被打死,便再也不敢派人進洞了。鬼子兵又搬來稻草,堵在洞口放火燒,企圖用煙熏死洞內的抗日自衛團。管寒濤發現有煙進洞,便帶領大家從另一個洞口轉移到另一個山腳下隱蔽。太陽快落山了,鬼子只好悻悻地撤回孟城據點去了。
國民黨地方勢力看到管文蔚拉起了抗日自衛團,便想插手控制自衛團,派特務分子混入自衛團。管文蔚便以不服從命令為由,撤換了幾個鄉的自衛團團長,調整了部分持槍的基干隊員,還槍斃了一個特務小頭目。其他特務分子也都逃走了。他們向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告狀,韓德勤命保九旅張少華限期消滅管文蔚部,張少華率部襲擊訪仙鎮,管文蔚事先得到情報,部隊轉移了,張少華撲了個空,無功而返。張少華又派別動隊來襲擊訪仙鎮,遭到各鄉自衛團的抗擊。別動隊見抗日自衛團聲勢浩大,便向武進方向逃去了。從此,土匪斂跡,地方安寧,人民喜歡。
融入新四軍
正在丹北抗日自衛團搞得轟轟烈烈的時候,陳毅、粟裕率領新四軍第一、二支隊開到了茅山地區,在韋崗打了個勝仗。管文蔚得到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來了的喜訊,立即派朱士俊、虞景柯、虞榮和到延陵地區聯系,他們找到了新四軍,見到了陳毅司令員,并向陳司令員介紹了管文蔚在丹北地區組織抗日自衛團的情況。
陳毅得知管文蔚這位大革命時期的老黨員,在丹北地區組織了這么一支地方抗日武裝,控制了丹北、武進、鎮江、揚中等部分地區,這對擴大新四軍的活動地區,以后向江北發展均極有利,因而喜出望外。
陳毅即派團政治處主任蕭國生和營長段煥競帶一個營的兵力,到丹北訪仙橋聯絡管文蔚,并商量協同攻打新豐車站日軍據點。確定由新四軍主力營主攻車站據點,由管文蔚的抗日自衛總團擔負車站兩端對鎮江和丹陽方向的警戒任務。
7月1日夜發起戰斗,采取圍攻和火攻的辦法,全殲車站日軍一個小隊30余人。戰斗中抗日自衛團剪斷了鬼子的電線,挖斷了鐵路和鎮澄公路。這是抗日自衛團首次配合新四軍主力對日作戰,從中得到了實戰鍛煉和提高。
新豐戰斗之后,管文蔚來到延陵莊湖頭,見到了陳毅司令員。陳毅向管文蔚闡述了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方針、政策。管文蔚請求新四軍派干部去加強對抗日自衛團的領導。
1938年7月20日,陳毅派支隊政治部主任劉炎到丹北訪仙橋,實地考察抗日自衛團的情況,授予丹北抗日自衛團以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丹陽游擊縱隊的番號,對內屬新四軍第一支隊領導,任命管文蔚為丹陽游擊縱隊司令員。
根據管文蔚的要求,9月上旬,劉炎帶了新四軍張震東、郭猛、魏天祿、張開荊、陳時夫等20多位軍政干部,來到丹陽游擊縱隊,宣布將丹陽游擊縱隊改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管文蔚為司令員,郭猛任政治部主任,張震東任參謀長。將4個基干大隊擴編為4個支隊。第一支隊司令員由張震東兼,政治處主任由郭猛兼;第二支隊司令員方鈞,政治處主任薛漢陽;第三支隊司令員韋永義,政治處主任惠浴宇;第四支隊司令員梅嘉生,政治處主任劉文學。從各鄉抗日自衛團基干隊抽調人槍,充實各支隊。
從此,管文蔚一手組建起來的這支地方抗日武裝,便正式與新四軍融為一體,而置于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了。不僅壯大了新四軍的力量,而且擴大了新四軍的活動地區,使茅山地區與丹北地區聯成一片,為新四軍控制交通和向北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