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史林新葉 > 紀實題材電視劇不應違背史實——對電視劇《紅日》的質疑
紀實題材電視劇不應違背史實——對電視劇《紅日》的質疑
作者: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六師分會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8-10 瀏覽次數:7833
我們是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六師分會的同志,是近日在本市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紅日》中描述的沈振新部的老戰士及其后代。我們中的一些老同志當年曾親身參加過漣水戰役及孟良崮戰役,也有一些是曾經負責指揮過這些戰役指揮員的子女。我們帶著疑惑與不解,以極大的耐心看完了這部連續劇。感到該劇中對敵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的美化以及對我軍軍長沈振新及沈振新部隊的丑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些重要情節也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
如劇中借敵之口說,沈振新部“一敗漣水,再敗漣水”這就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實際是:1946年10月30日,第一次漣水保衛戰勝利結束。王必成指揮的華野第六師協同兄弟部隊打了14天,雖然十分艱苦,但守住了城池。不僅掩護了華中黨政軍領導機關安全轉移,還殲滅國民黨軍90Q0余人,其中殲整編第七十四師6000余人,挫敗了國民黨對漣水的進攻。第二次漣水戰役,由于種種原因漣水失守,但也重創敵4000余人。正如戰役指揮員粟裕同志所說:“整編第七十四師被我軍阻住六塘河以南,無法救出整編第六十九師,從南線保障了宿北戰役的進行?!?/span>
此外,劇中多次提到張靈甫是北大高材生,黃埔四期,字寫得好,是個儒雅戰將等。而沈振新則是個“土包子”、“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平時滿嘴粗話,一口一個“老子”,是個“常敗將軍”,選敢死隊不是以勇敢、忠誠來衡量,而是以是否會喝酒為標準。這完全是胡編亂造,令人不能容忍。
新中國成立前,我們人民軍隊的廣大指戰員總體上來說文化程度確實不夠高,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從戰爭中學習文化、學會指揮藝術。我軍的高級指揮官也絕不都是《亮劍》中李云龍式的草莽英雄。在以軍旅戰斗題材為主題的作品中,必須脫出這種雷同化的創作模式。
如該劇描述在漣水戰役中,沈振新作為一軍之長,手拿大刀在前沿陣地沖殺,還以自己的身軀掩護女戰士黎青而手臂負傷,為以后與黎青的戀愛作鋪墊。雖然我軍在裝備上不如張靈甫全部美式裝備,但當時已是1946年秋,不是抗戰時期,更不是紅軍時期。作為一軍之長怎么可能還拿著大刀在敵人陣中砍殺呢?也許編導的目的是為了表明戰爭的殘酷,我軍指揮員身先士卒,但也不能脫離現實,違背歷史。
再者,當時戰爭那么激烈,又剛剛漣水失守,但在劇中沈振新軍長卻以如此好心情獨自外出打鳥,與黎青談情說愛。戲不夠,愛情湊,
拖拖沓沓,綿綿35集。其實并非所有電視劇一定要有愛情戲才吸引觀眾,近期播出的優秀電視劇《士兵突擊》中就沒有這方面的描述,不也照樣吸引著數以億萬的觀眾。
我們認為,軍旅作品,特別是真實戰役和真名實姓的重大歷史題材作品,只要是以嚴肅認真的態度進行創作,一定會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當年電影《紅日》作為一部經典影片,無論從編導還是演員的把握尺度上,都把當年的歷史真實演繹得淋漓盡致。作為重大歷史題材的劇作,一定要尊重歷史,把握尺度。切不可為了商業利益,借口滿足觀眾的眼球,而違背史實,隨意編造。
盡管在上海和北京及其他省市的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中還有很多真正參加過當年兩次漣水戰役和孟良崮戰役的老同志健在,但看到該劇中策劃顧問長長一大串,卻沒有看見一個參戰老同志。為此,很多老同志看了該劇后都感到很不理解,對編導對中國革命戰爭史了解的匱乏深感遺憾。
我們呼吁,軍旅紀實題材的電視劇一定要尊重史實,不能胡編亂造,以防誤導,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