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戰斗在鄂豫邊區的“十月劇團”
戰斗在鄂豫邊區的“十月劇團”
作者:杜微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8-17 瀏覽次數:7827
1940年初,為了加強文藝宣傳教育工作,鄂豫邊區黨委決定籌建一個有實力的文藝宣傳隊伍,組成人員有:由蘇菲同志帶領從竹溝轉移到小花嶺來的“解放劇社”的一批同志、由鄂西地下黨從大后方秘密輸送到鄂豫邊區的一批進步青年,以及“洪山公學”文學系的一批老師同學和邊區黨委宣傳部的一些同志,共四部分人組成。當時,陳少敏同志和宣傳部謝文躍副部長找我談話,要我擔任副團長(兼業務主任),協助團長蘇菲同志工作。還要我搞些創作,并負責“孩子隊”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在李先念、陳少敏等領導同志直接關心下,1940年11月7日,在邊區“紀念蘇聯十月革命23周年”的大會上,“十月劇團”正式宣布成立。當時由陳少敏同志代表邊區黨委宣布決定并講話。那天還下著小雪,我們演出了齊唱、樂器合奏、歌舞劇等節目,演得很成功,很受歡迎。
“十月劇團”在組建中有一批年齡不大的孩子,部隊首長也把他們編入了“十月劇團”的系列。他們大的十四五歲,小的才八九歲,在劇團里一方面參加演出,另一方面學習文化知識。他們中有的是部隊干部的子女,有的是在戰斗和根據地工作中吸收來的無家可歸的孤兒。“十月劇團”的人數隨著斗爭形勢的變化有所增減,大體在70人左右。其中,“孩子隊”的人數在25人左右。任重是“孩子隊”第一任隊長,后來是敏克,副隊長是吳道英。“孩子隊”實際上成了“十月劇團”的后備隊,每次演出少不了“孩子隊”的節目,有的孩子參加大劇演出,有的孩子自己單獨演出,他們給“十月劇團”帶來了盎然生機和活力。
“十月劇團”成立以后,以邊區軍民為主要對象,為抗日根據地的革命斗爭服務,在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抗日精神、鼓舞抗日斗志、團結抗日軍民、活躍邊區文化生活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體現了“革命文藝是革命軍隊和革命政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方針。“十月劇團”通過艱苦的革命實踐,成為新四軍五師和鄂豫邊區黨委一支團結民眾、打擊敵人、鼓舞士氣、活躍生活的抗日革命文藝武裝力量。
當時我們演出的節目,大部分結合形勢發展,以自編自演,短小精悍,豐富多彩為主要特色。每次演出前,邊區黨委要召集劇團領導開會,布置任務,介紹形勢。通常,陳大姐(即陳少敏同志)都要親自布置,說明主題,強調注意事項。排練和準備工作由團長、副團長負責,重要演出還要派警衛隊確保安全,維持秩序。我們演出的節目種類很多,有話劇、楚劇、豫劇、京劇、活報劇、大合唱、歌舞、獨唱、二重唱、小組唱、樂器演奏和曲藝節目如快板書、蓮花鬧、三句半等等。節目的內容,大多結合革命斗爭形勢而編寫,也有中外傳統文藝節目。演出規模有集中演出,也有分散到連隊,到村寨、田頭的小分隊演出,有在邊區重要集會和重要活動中的晚會演出,也有到抗日友軍和鄉鎮搞慰問或募捐的演出。
從1940年成立到1942年夏,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十月劇團”組織的較大規模的演出大約在140場次,平均每周演出1到2場,小演出不計其數。常常是頭一天編寫節目,連夜排練,第二天演出。編演人員都十分辛苦。
演出開場通常是安排大合唱,多數時間是唱《太行山上》,有時也唱《八路軍軍歌》和《新四軍軍歌》,結束時大多是唱《義勇軍進行曲》。在唱《太行山上》時,我們把歌詞作了調整,把“太行山”改成“大悟山”,唱起來更有親切感,更有戰斗性。
在建團初期,“十月劇團”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我們連一塊幕布都沒有,不用說什么天幕、前幕、后幕。有幾塊邊幕,還是用從洪山公學的學生、老師那里借來的床單縫起來的。演出的服裝多半是自己的,或者是從老百姓那里借來的,演出完了洗干凈后,還給人家。
有一次,四團的戰士在漢宜(漢口—宜昌)公路上伏擊了日本鬼子的汽車隊,繳獲了一些武器和布匹。李師長和陳大姐命令他們把一些布匹送給“十月劇團”使用,我們這才做了一批幕布和演出服,之后的演出才氣派一些了。
演出的燈光照明,更是因陋就簡,從無到有。建團之初,就是在舞臺兩邊點上幾盞暗淡的煤油燈,或是幾支敬神的大蠟燭,微風一吹,飄搖不定,吹滅了再點起來。有時我們還用松節疙瘩作燈點,這東西又能燒,又很亮,還不容易被風吹滅。這樣一些燈光我們用了大半年時間,直到1941年底,師部才從敵占區,在地下黨同志們幫助下,給我們搞來了四盞汽油燈(煤氣燈)。我們如獲至寶,倍加愛護。團里特別指派后臺負責人胡安同志專人專管,認真學習使用和維修保管技術。胡安同志還真心靈手巧,專門給汽油燈制作了一套便于存放和運輸的籠子。使用時,好開門,好點燈。行軍時,好馱在牲口背上。在行軍中,遇到很陡的坡子或是爬山時,胡安同志怕把燈摔壞了,干脆自己把燈背起來走,因為他知道那是演出的必需用品,是當時“十月劇團”最珍貴的家當了。
胡安同志是“十月劇團”的多面手、實干家。他負責后臺道具布景的水平實在高明,盡心盡力,勤奮刻苦,又多才多藝,心靈手巧。無論什么困難,他都毫無怨言,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比如說,舞臺上需要出現一座房子或花草樹木時,他就地取材,從山上砍來竹子、樹枝和蘆葦等,一綁一扎,組合起來,挺像模像樣的。如果需要作戰的場景,他更是妙計百出,把鐵絲放在竹筒里劇烈震動造出槍聲,用竹片在椅子上拍打造出機關槍聲,用敲打鐵桶的聲音造出炮聲,用瓷碗在板凳上敲打造出正在奔馳的馬蹄聲,他還用自己的口技表現出雞叫、犬吠、孩子的哭啼等多種聲響。胡安同志為“十月劇團”的演出費盡了心血。
關于演出的化妝用品更是奇缺,游擊山區基本上買不著。演出用的搽臉油和頭油,就得到衛生隊去要他們支援一點凡士林;要畫眉毛就用鍋灰或是用柳樹枝條放到火中燒焦后的炭棒;要搽胭脂口紅,就用紅顏料、紅汞水、紅墨水等;打底色就用牙膏或者粉筆灰;扮演外國女孩時要燙卷發,就用燒熱的火鉗來燙。
記得有一次演出話劇《把孩子還給我》時,小楊扮演外國女孩,我們沒有燙發工具,指導員高菲同志就把燒熱的火鉗往小楊頭上燙,一不小心燙了頭皮,燙得小楊直叫,引來大家一陣笑聲。
關于演出場地,只能因地制宜。我們經常就在山坡上找一個比較平坦的地方,選一個小土坡或者小高地,扎上幾根木棒,鋪上幾塊木板,在兩顆樹之間拉上一根繩子或鐵絲,掛上幕布就成了演出舞臺了。小花嶺(當時“十月劇團”的駐地)山灣東頭有一片開闊地,原是村民的一個打谷場,也是“十月劇團”經常演出的地方。那里可以容納上千人,東南邊就是警衛營駐地,所以,這里也是警衛戰士們出操的地方。大家在這里觀看演出時,都是席地而坐或者自帶“軟沙發”(背包),陳(少敏)大姐和李(先念)師長等首長們來看演出時,我們也只是給他們準備小竹(木)凳子。他們和戰士們打成一片,同甘共苦。
1942年8月,邊區黨委為了精兵簡政,決定將“十月劇團”和“五師政治部文工團”合并。從此,“十月劇團”完成了光榮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