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從小魚販到汽配大老板——記大豐市模范退伍軍人、優秀共產黨員徐興海
從小魚販到汽配大老板——記大豐市模范退伍軍人、優秀共產黨員徐興海
作者: 孫加永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5-10-15 瀏覽次數:7827
他是江蘇省大豐市萬盈鎮天池居委會六組年過花甲的模范退伍軍人、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寶山區蘊川路豐興汽車配件公司總經理徐興海。
徐興海(中)在向家鄉領導介紹今后的發展規劃
他在部隊開過炮車,退伍回鄉后開過拖拉機,當過生產隊隊長和會計,承包過村貿易貨棧,后來又販過“八鮮”,賣過魚,賣過木頭。而今天,他和他的子女們在上海已開辦了四個汽車配件門市,購買了三套住房,購置了兩輛小轎車、兩輛面包車和兩輛32噸集裝箱大卡車,固定資產500多萬元。與此同時,他還帶動家鄉20多戶50多人在上海從事汽車配件經營,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就是江蘇省大豐市萬盈鎮天池居委會六組年過花甲的模范退伍軍人、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寶山區蘊川路豐興汽車配件公司總經理徐興海。
少年壯志不言愁
1946年,徐興海出生在革命老區大豐市的小海鎮海南村,在家排行老大,兄弟姊妹7個,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貧苦農民。由于家庭貧寒,他的弟弟妹妹都沒有上過幾天學。他本人只上了六年小學,后因無錢只好輟學在家務農。“大集體”年代,由于家中人口多集體分的糧食不夠吃,又不允許外出做生意,誰做了有可能被戴上“投機倒把”的帽子,他只好白天參加集體生產勞動,中午和晚上利用休息時間到河里捉魚摸蝦,撿拾散草賣錢來維持全家人的生活。從小就立志成人的徐興海受到周圍群眾好評,16歲小學畢業就被鄉鄰推薦擔任了生產隊保管員。
1964年底,徐興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行列,在南京軍區駐無錫某部當了一名炮車駕駛員。他刻苦學習政治、軍事、文化,努力提高軍事技術,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士”,并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退伍不褪色
1969年年底,徐興海退伍回到家鄉江蘇省大豐市小海鎮海南村,被選拔考試錄用為村拖拉機駕駛員,成為當時大豐縣屈指可數的駕駛員,十分令人羨慕。他在工作中勤勤懇懇,技術上精益求精,駕駛員一干就是4年。他從1974年至1985年擔任了11年的生產隊會計和隊長,糧棉產量連續三年大幅度增產,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業戰線先進典型,多次受到鎮、縣、地區的表彰。1977年他被評為鹽城地區勞動模范,地區行署獎給生產隊一臺手扶拖拉機,使他名聲大振。
黨的政策暖人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像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大地,如春雨滋潤著億萬農民的心田。
1983年農村開始實行大包干,徐興海承包種植的田塊,糧棉產量與大包干之前比有了成倍增長。1986年至1987年,他又承包了村貿易貨棧,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集體積累年年增長。他做生意嘗到甜頭后,一發不可收拾。當時一個壯勞力在家種田,每年只有400元的收入,而做生意可以增加幾倍的收入。
1988年,國家制定了惠民政策,允許農民進城鎮務工經商,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讓一部分人先富先起來。徐興海心中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心中默默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先富起來的人。
1989年,與小海相鄰的萬盈鎮要成立集鎮居委會,大力度開發集鎮,改進鎮容鎮貌,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農貿市場,并熱忱歡迎各地商賈到萬盈投資興業。徐興海借風乘勢,舉家搬遷到萬盈鎮天池居委會安家落戶,并在農貿市場落實了經營攤位。
他進鎮后的第一年單是販魚賣,就賺了8000多元,是當時普通農民家庭收入的3倍多。以后的三年,他又到浙江、福建、山東組織“八鮮”回來批發,每年可賺2萬元左右,成為當時先富起來的農民之一。
走出家門天地寬
徐興海認為,賣魚、從事“八鮮”批發雖有錢可賺,但只是小打小鬧的小本生意。要想把生意做大,只有走出家門。于是,1992年年底他讓妻子、女兒在家中繼續從事賣魚的老行當,自己只身來到上海一家汽配公司幫老板打工。在打工的四個多月里,他邊干邊學,覺得做汽配生意大有潛力可挖。
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在四個多月的打工經歷中,盡管收入可觀,但徐興海始終要圓自己在上海創業的夢想。1993年3月,他毅然辭去了汽配公司的工作,投資3萬元,在上海市寶山區軍工路上開了一家汽車配件門市。由于他虛心好學,刻苦鉆研銷售業務,誠實守信,到年底就賺了9萬元。在以后經營的7年里,他每年都投入20多萬元將自己的汽配生意做大,并將自己的四個女兒帶到上海從事汽配經營。
從1993年到2000年7年時間里一家人已發展了四個汽配經營門市,經營效益逐年上升。為了擴大經營范圍,最近幾年他又投入86萬多元,購置了2輛32噸集裝箱大卡車,組建物流分公司,每月的訂單不斷,生意紛至沓來。
致富不忘鄉鄰
徐興海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讓自己家鄉更多的困難戶、下崗職工、優撫對象(特別是退伍軍人)也富起來,走共同富裕之路,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助上一臂之力。
他不僅先后把女兒女婿帶到上海創業,與此同時還幫助家鄉20多戶進滬就業,就業人數達50多人,開設汽配門市20多個。現在,這些人中的大多數買了房子和小轎車,固定資產都在100萬元左右。
益民村單某原來在家開設無線電門市,收入平平。1998年進滬打工,在徐興海的扶持幫助下,開設汽配門市,現在固定資產已達100萬元,還花20多萬元購置了“別克”牌小轎車。
徐興海致富后,每年都拿出數千元支持上海市的社會公益事業和慰問家鄉的老黨員、特困戶、五保戶、優撫對象,向社會獻上一份愛心。
他在上海創業成功后,積極配合家鄉黨政組織搞好流動黨員和流動人口的培訓管理、教育工作。主動為家鄉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全民創業、農民外出務工捕捉信息牽線搭橋。他的家成為家鄉政府和左鄰右舍辦事的聯絡站和辦事處,只要家鄉的領導和群眾有什么困難找上門,他都會擠出時間接待安排,除管吃管住外,還設法幫助排憂解難。
徐興海是幸運的。他欣逢改革開放的好時代,通過自己的奮斗,走出了一條創業致富的成功之路。他常對人說,我能有今天,應該感謝黨組織和部隊大學校對我的培養,感謝黨的富民政策給予我的溫暖。今后我要繼續保持革命軍人的本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繼續發揚紅軍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和新四軍鐵軍精神,不但要自己帶頭富,還要帶動更多的群眾共同富,以此來回報家鄉,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