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在竹溝的日子里
在竹溝的日子里
作者:馬 焰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10-16 瀏覽次數:7827
河南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
竹溝是位于河南省確山縣城西70里的一個小村鎮,周圍群山環抱,丘陵起伏,一條大沙河自北向南從東門外緩緩流過。兩岸翠竹青柳,婀娜婆娑;清澈河水,碧波蕩漾;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漫步其間,心曠神怡。當時,竹溝是新四軍四支隊八團留守處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后改稱豫鄂邊區黨委)的所在地。它是我黨發動和組織中原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支點,也是新四軍二、四、五師成長壯大的一個基地。向往革命的人們,給它以“小延安”的美稱。
1939年1月,我們進入河南省委舉辦的政治訓練班學習。該班位于竹溝街西北角一個大院里,全班百余人分編9個班、1個女生班,隊長是從延安抗大畢業的孫公飛,政治指導員是陜北公學來的寧非,輔導員是黨訓班結業的王舒民、冀喜澤。所學課程有陳少敏主講的《黨的建設》,王學明主講的《社會科學概論》,王闌西、王恩九主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教程》,徐克、胡林主講的《抗日游擊戰》,張旺午主講的《群眾工作》。集體聽課,分組討論,學習空氣異常濃厚。政訓班的黨組織不公開,黨員活動秘密進行,黨組織非常強調黨員的模范作用,要求黨員在學習、生活中作群眾的榜樣,結合學習生活實際,耐心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積極發展黨員。我們一班發展兩個黨員(楊書樂、海賓),女生班發展兩個黨員,一個是北倉女中來的馬瑞彤(黎稚),一個是開封女中來的劉銀鳳(黎濤)。為這四個人入黨問題,總支部書記謝飛同志專門召開會議進行討論,我是楊書樂、海賓入黨介紹人之一,參加了這次會議,受到了一次怎樣發展黨員的深刻教育。
我在政訓班學習結業后,被分配到省委宣傳部工作,先在石印所做謄寫,由我謄寫出版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日軍陰謀新花樣》《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等小冊子。中原局成立印刷廠后,我就調到《小消息》報刻蠟版。
竹溝《小消息》報是中共豫鄂邊區黨委的機關報,大約創刊于1939年1月份。它是抗戰時期中原地區最早出版的黨的機關報之一。它給中原人民指明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為開創中原地區黨的新聞事業積累了一些辦報經驗。據報社老同志講,它創刊的緣由是:1938年6月河南省會開封淪陷,河南省委遷到竹溝。11月黨中央決定在竹溝成立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原局,少奇同志1939年1月來到竹溝,在一次省黨代表會議上,將河南省委改組為豫鄂邊區黨委。為了加強對所屬特委、縣委及直屬部門的宣傳教育和對外宣傳工作,決定出版《小消息》報。它所以取名《小消息》,而不叫《小消息報》,是因為當時國民黨對報刊出版物控制很嚴,對宣傳抗日的出版物更是橫加干涉,如要辦報必須經國民黨省黨部審批登記,若以共產黨名義辦報,根本不可能被批準。根據這種情況,區黨委決定不用報紙名稱,不注明出版機關和地址,也不公開發行,以遮掩國民黨的耳目,避免引起反動派的注意。
《小消息》報的編輯方針,主要是傳播抗日戰爭消息,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鼓舞人們堅持抗戰的斗志。編輯內容,著重傳播全國及豫鄂邊區當前的任務、工作方向,反映豫鄂邊區抗日戰況及區黨委的工作和各特委領導的各縣抗日救亡情況,選編區黨委負責人的重要文章、新華社發表的綜合消息,也轉載一些延安《解放》周刊和《新中華報》的文章。報社人員還采寫特寫、通訊,組織一些詩歌、漫畫、連環畫等,充實報紙內容,活潑版面。我在編輯們的指導幫助下,也采寫過助民割麥勞動、節日活動之類的通訊文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39年“五一”勞動節,編輯出版紅藍兩色套印的特刊,頭版顯著位置發表了當時在竹溝講學的河南大學教授、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同志的長篇紀念文章,范老用的筆名叫“范伊”。因為首次搞套色刻印,我們為出版這個特刊,忙碌了兩天一夜,我都沒有休息。這期間,區黨委宣傳部長王闌西以“劉山”筆名,給《小消息》報寫了不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社論、專題文章,從鄂西北來竹溝、曾編過《讀書生活》雜志的鄭楚云,也為《小消息》報寫過一些文章,他們的文章很受干部群眾的歡迎。
《小消息》報很重視讀者的需要和意見,特別是讀者關心的問題。編輯們想方設法了解讀者想看什么樣的消息、言論、戰爭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報道宣傳,提高讀者對抗戰的認識。報社還在讀者中建立讀報組和通訊網點,廣泛征求讀者(包括黨的干部)的意見,通過讀者來信,不斷改進報紙工作。記得教導大隊學員迅光就是個積極投稿和反映群眾意見的讀者和通訊員,他后來成為《挺進報》的記者。因此,《小消息》報雖然只是創刊不到一年的油印小報,卻已成為豫鄂邊區黨的干部和抗日群眾所歡迎的讀物,不少讀者還把《小消息》報當做文件看待,甚至是遲到十天半月的報紙,也還是要找來閱讀。
隨著《小消息》報影響的擴大,報紙刊期、版面也由四開兩版五日刊改為四開四版三日刊,發行量也從最初的300來份,逐漸增加到五六百份,最后達到千余份。受印刷設備和油印技術限制,往往一張蠟紙印不足數就破了,我還得重刻一張。為擴大我黨的政治影響,《小消息》報除向豫鄂邊區黨委所屬黨組織、黨領導的群眾團體和部隊發行外,還通過各種渠道秘密向國民黨統治區發行。影響日益擴大的《小消息》報,引起了國民黨河南省黨部和竹溝周圍確山、泌陽、汝南、舞陽等縣國民黨機關的注意。他們攻擊《小消息》報是非法刊物,勒令停刊。我們對此置之不理,一直堅持到1939年11月。后來,國民黨頑固派對竹溝突然發動武裝襲擊,制造了駭人聽聞的“竹溝慘案”,才被迫撤退。
《小消息》報原在竹溝街里路南的兩間民房辦公。1939年4月,日寇進攻豫西南時,跟區黨委宣傳部一起轉移到竹溝以北三里許靠山邊的馬莊。馬莊背靠山巒,沙河繞村而過,景色幽美宜人。
《小消息》報創刊伊始,就由區黨委宣傳部長王闌西直接領導,重要稿件都由部長簽發。8月間,闌西同志奉調東進安徽敵后,報社由繼任宣傳部長曹荻秋領導。報社組織機構很小,人少時只有二三人,多時也不過十余人,常和宣傳部在一起,忙不過來時,就由宣傳部的同志幫忙。
我調入時,創刊時的負責人裴濟華(在日本留過學、政治經濟學家)已調豫東敵后,刻版的盧明遠調往鄂中,報社只有編輯陶揚和我兩人。后來陸續調進由延安來的甄兢甫(又名勁虎)、廖偉謙、易史擔任采訪編輯工作。8月,原在豫東西華縣辦《大眾報》豫東版的徐師梁(又名馬儀,筆名老百姓)、余海涵、李淦生來竹溝,參加了《小消息》報的工作。徐師梁任編輯兼刻版,余、李搞印刷(原來印刷工作是由編輯、刻版和宣傳部的錢光亮分擔)。報社的發行工作原來無專人負責,也改由顧文華主持的發行部負責辦理。抄收新聞的工作則由電臺中隊的石干、周建中、徐崇道兼任,不歸報社編制。
9月,劉少奇同志從延安再次來到竹溝,部署中原局、區黨委機關撤出竹溝挺進敵后,《小消息》除留徐師梁等個別人外,都于10月18日隨區黨委書記朱理治率領的大批干部一起南下湖北敵后。這些人大都成為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新聞工作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