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壯哉!東北抗聯!
壯哉!東北抗聯!
作者:劉春杰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1-21 瀏覽次數:7825
東北抗日戰場是全國開辟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抗日戰場。從打響中國人民有組織、具規模第一槍的江橋抗戰,到完成二戰最后一役的東寧要塞戰斗,馳騁于白山黑水間的東北抗聯將士們忍受著殘酷的環境摧殘,經受著激烈的戰斗考驗。東北抗日戰場不僅為全國抗戰的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解放戰爭和民主革命在東北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東北抗聯體現出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東北抗日聯軍騎兵部隊
東北抗聯在日軍侵略的炮火中催生,在反抗日軍侵略的戰斗中發展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義勇軍和東北抗日游擊隊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她是中國十四年抗戰中堅持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由東北各階層人民和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組織起來的東北抗日義勇軍,是東北地區最早從事抗日戰爭的先驅。與此同時,在南滿、北滿、東滿、吉東成立的反日游擊隊,有力地配合了東北抗日義勇軍的作戰。但東北抗日義勇軍經過不到兩年的時間,于1933年初基本遭到失敗。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日游擊隊及時聯合抗日義勇軍的余部和抗日山林隊,組成東北人民革命軍,繼續堅持抗日武裝斗爭。到1936年,根據《八一宣言》精神,東北人民革命軍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人數最多時有4萬多人,其中一、二、三、六、七軍是在反日游擊隊基礎上建立的,第四、五軍是在救國軍和抗日自衛軍余部基礎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軍是在東北抗日義勇軍余部和抗日山林隊基礎上組建而成的。
東北抗日聯軍在北起小興安嶺、南至長白山、東瀕烏蘇里江、西迄遼河的廣大地區,掀起了東北抗日戰爭的新高潮,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八女投江等一大批抗日英雄和戰斗集體。剛組建而成的東北抗日聯軍,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就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在南滿,楊靖宇指揮抗日聯軍沿安奉鐵路和鴨綠江,攻破了十幾個小城鎮。在摩天嶺一役,全殲日軍千余人。在北滿,趙尚志率領抗聯三、六軍,攻占方正、賓縣,襲擊湯原,攻陷蘿北,拔除日偽在松花江沿岸的多處據點。1936年冬,趙尚志率軍西征通北,在著名的冰趟子戰斗中,斃傷日偽軍200余人,其中包括七名日軍指揮官。在吉東,周保中率領抗聯第二路軍,猛攻撫松城,夜襲前刁翎,攻克安圖、依蘭。這些英勇抗戰的歷史篇章,充分顯示出東北抗聯已成為東北地區抗日的中堅力量。
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之后,日本侵略者開始變本加厲對東北抗聯進行圍剿。為了抗聯各軍聯系方便,有利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將東北抗聯11個軍改編成三個路軍。三個路軍分別活動于遼寧省東部山區、吉林省東部山區和松花江南岸、黑龍江和松嫩平原。1940年,為了更有力地開展反圍剿斗爭,東北黨組織決定重新整編部隊。一、二路軍各縮編成三個支隊,第三路軍縮編成四個支隊。部隊縮編后,人員思想更加堅定,組織紀律性明顯增強,戰斗力也逐步提高。
由于日偽軍的大規模搜剿,后期東北抗聯的處境變得十分艱難。為了保存部隊實力,從1940年冬天開始,東北抗聯兵分兩路,一部分留在東北繼續對日作戰,另一部分進入蘇聯境內整訓,此時也改名為“東北抗聯教導旅”。在蘇軍的配合下,周保中率領東北抗聯教導旅,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直至取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
抗聯浴血奮戰堅守東北抗戰陣地,使東北成為全面反攻日軍的前沿陣地
全面抗戰爆發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計劃是想盡快將東北變為其侵略的總堡壘和總后方,不僅增加侵略關內的兵力,還加大對東北侵占的力度,對東北人民的法西斯殖民統治也更為殘酷。即使這樣,東北抗聯仍爆發出驚人的力量,與敵人持之以恒的抗爭,以不怕艱苦、不怕困難的精神激勵著全國人民抗日斗志。東北抗聯與全國抗戰相互激勵,相互影響,全國抗戰的進行使東北人民感受到了堅強后盾強有力的支持,更英勇無畏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去。
活動在遼寧省東部和吉林省南部的抗聯第一路軍先后攻克輝南縣城,奇襲集安縣老嶺隧道工程,在蚊子溝伏擊索景清旅,殲其300余人。活動在吉林省東北部和黑龍江省東部的抗聯第二路軍,突襲寶清縣七星河鎮,全殲守軍;在依蘭縣五道崗伏擊戰中,殲日偽軍300余人。活動在松花江下游、小興安嶺的抗聯第三路軍作戰420余次,斃傷日偽軍7.6萬余人。東北抗聯的積極作戰行為,擾亂了日本侵略軍的后方,牽制了大量日軍,使其不能入關南下,強有力地配合了全國抗戰。
東北抗聯不僅支持了全國抗日戰爭,使東北成為最后反攻日軍的前沿陣地,而且為保證太平洋戰場戰略反攻的實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東北抗聯斗爭對日軍的牽制,打亂了日軍的作戰計劃,使得日本妄圖與德國共同夾擊蘇聯來贏取亞洲戰場的陰謀無法得逞。
東北抗聯精神不朽,愛國主義精神永恒
東北抗聯在殘酷的抗日斗爭中,在血與火的戰斗洗禮中,在民族危亡的生死考驗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東北抗聯精神。
“九一八”事變后,中共中央立即向全國各族人民發出“抗日救國”的號召,許多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響應黨的號召,匯聚在白山黑水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殊死斗爭。東北抗日武裝在環境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頑強戰斗,涌現出一大批知名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志士,和數以千萬計的悲壯獻身的無名英烈。東北抗聯也由此形成了不朽的東北抗聯精神:
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
前赴后繼、勇敢頑強的英勇抗爭精神,
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精神,
團結御辱、休戚與共的共產國際精神。
今年,全國人大正式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我們通過對抗日戰爭歷史價值的研究,繼承東北抗聯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化為實際行動,進而激勵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系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