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親述 > 征戰往事 歷歷在目
征戰往事 歷歷在目
作者:陳經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1-20 瀏覽次數:7830
抗日戰爭爆發后,家鄉的學校停課,我跟著老師到如皋一帶繼續讀書。1940年清明節,學校放假,我回家鄉掃墓。當時,新四軍到了我的家鄉。我們這些愛國的青年學生,看到山河破碎,同胞受難,想抗日卻苦于沒有出路,看到新四軍團結抗日,都振奮不已。我的性格比較外向,在同學和老鄉中有一些號召力,新四軍有意發展我,鼓勵我做宣傳抗日的事情。我在1940年5月份入伍,當時只有17歲。
那段時間,我們家鄉參加革命的有三四十個青年人,還有兩三個是女青年,大多是學生兵。當時連隊的指導員大多數都是江西老表,文化水平不高。我們青年學生到部隊后,大部分被分配當文化教員,在我們的努力下,部隊的文化水平有了一些提升。
1941年,新四軍第六師十六旅為阻擊日軍進攻旅部及蘇南黨政機關,進行了塘馬戰斗,擊斃日軍200多人,但我軍270多名指戰員為國捐軀,旅長羅忠毅、政委廖海濤都犧牲了。
為了加強江南的斗爭,1942年底到1943年初,我們一師二旅縮編成四團,到江南與十六旅合并。王必成任旅長,江渭清從十八旅調過來當政委。在這之前,江南一帶的抗日斗爭主要是十六旅在堅持。之后,粟裕帶了新四軍一師一旅和三旅到江南,和十六旅會師,建立了蘇浙軍區,這樣江南抗日部隊的力量就增大了。
到了1945年,國際形勢也有了變化,反法西斯戰爭接近尾聲。當時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盟軍要到中國登陸,我們準備打到浙江、福建去迎接盟軍。當時國民黨也想要奪取要地,他們抄后路進攻新四軍,企圖制造第二個皖南事變。我們粉碎了他們的企圖,部隊進行了天目山戰役,我們在浙江新登發起反擊,之后一路從金壇打到溧陽,解放了好幾個縣城。
一天夜晚,在溧水白馬橋的一個山頭上,我們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但從白馬橋到南京的路上,我們遇到了日本鬼子,雙方還交了火。我們一時不知道日本人投降是真是假。后來才知道,蔣介石下令要求日本軍隊只能向國民政府部隊投降,不能向新四軍、八路軍投降。之后,我軍和國民黨談判,把江南讓了出來,新四軍撤到蘇北,再之后重慶談判破裂,解放戰爭開始了。
蘇中七戰七捷時,泰興是第一仗,我負了重傷,之后在打漣水時我又一次負重傷。渡江戰役之后,我到團里工作,參加了舟山戰役。我們在舟山接收了要塞,但舟山有許多小島嶼,小島嶼上還有國民黨殘余勢力,部隊發動了許多小戰斗,最終肅清了殘敵,解放了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