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通過電臺聽廣播 ——抗戰時期獲取信息的特殊手段
通過電臺聽廣播 ——抗戰時期獲取信息的特殊手段
作者:季凌 責任編輯:李贊庭 來源:《鐵軍》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08-30 瀏覽次數:7834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交流和傳播的手段已經多種多樣,我們不僅可以聽收音機,看電視,而且可以利用微波、衛星,甚至計算機的網絡來傳遞信息,人們的交流已經變得非常便捷。在艱苦的抗日戰爭時期,我們新四軍曾經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通過電臺聽廣播的故事。
那是1943年5月,我由新四軍一師師部調到蘇中二分區電臺工作。在之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我與其他戰友在完成正常報務工作的同時,通過電臺來收聽各種廣播,為首長和領導機關及時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這事至今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當時我們使用的馬蹄鐘因為走時不準,需要經常對時校正,而那時沒有收音機,只能通過電臺收聽廣播對時。雖然我們使用的收訊機是比較落后的,但由于報務人員調試技術熟練,加上收訊時利用高架天線,我們還是能收聽到國內外的主要廣播電臺,而且收聽效果較好。我們收聽的有如下幾個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因信號小,不常收聽),蘇聯莫斯科臺,美國舊金山臺(二戰結束后改為美國之音),印度新德里臺,澳大利亞澳洲臺,重慶國民黨中央臺,南京汪偽中央臺,長春偽滿新京臺。
1943至1944年,歐洲戰場蘇軍、盟軍大反攻節節勝利,進展神速,每天的情況都在發生變化,分區首長和機關需及時了解戰況,以便正確決策和行動。但是,由于條件受限,信息傳遞不暢,而地委出版的《群眾》報社遠在黃海邊,離我們數十公里,且一周一期,也無法提供及時的國際新聞和其他信息。分區機關上下都為這種信息閉塞的情況著急。由于我們電臺有條件可以收聽到國內外的主要廣播,因此,領導決定讓我們通過電臺收聽廣播來及時了解和掌握戰場情況。于是,收聽廣播就成了我們電臺工作人員又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
歐洲、太平洋是我們主要關心的戰場,因此,我們對莫斯科臺、舊金山臺收聽較多。每天,我們都對收聽到的廣播信息進行篩選整理,然后將主要戰況及時標注在地圖(分區政治部發的油印小地圖)上,呈送分區領導、機關參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歡迎。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944年底。
在收聽廣播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各臺的不同特色:
莫斯科臺:信號強勁(設有遠東轉播臺),播音員講的是“方言普通話”,但能聽懂。每天上午7:00準時播音,開始和結束時均高呼口號:“消滅德寇!”沒有音樂、評論等節目,主要是播報蘇德、歐洲戰場的戰況,而對太平洋戰場的戰況只字不提。(因當時蘇、日之間有“互不侵犯”條約)
舊金山臺:白天收不到,主要在晚上用短波收聽。它的內容比較豐富,除詳細報道太平洋戰場戰況外,蘇德、歐洲戰場的主要戰況亦報道,還有時事評論及其他專題節目。
南京汪偽中央臺:信號最強,我們主要用它對時,平時很少收聽。因為它在我們心目中是漢奸臺,不講實話。
軍分區司令員梅嘉生(江蘇丹陽人,1938年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新四軍挺進縱隊四支隊司令員,一師三旅參謀長,二十三軍副軍長兼參謀長,駐越南軍事顧問團副團長,軍委海軍副司令員等職)對我們電臺十分關心,也經常來電臺聽廣播,以便親自了解情況,還要求我們把蘇德、歐洲、太平洋戰場的戰況標在地圖上,供他參考。他經常教導我們:你們電臺是要害部門,是軍隊的神經、耳目。指揮打仗,沒有你們是不行的,你們是無名英雄。你們要好好學習,在政治思想、技術上不斷提高。梅司令員平時常和我們交談,并介紹自己的經歷:我是國民黨第一代坦克駕駛員,我們當時使用的坦克車都是從德國進口的,教官全是德國人,還有女教官。訓練要求十分嚴格,一開始我們都吃不消。西安事變時,我們坦克調到洛陽,并準備進攻西安,對張學良、楊虎城將軍施加壓力,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我們遂返回原地……我對國民黨的腐敗,專打內戰、不抗日很不滿意,同時亦受到了共產黨進步思想的影響,抗戰爆發后,即不辭而別回到家鄉(江蘇丹陽),組織游擊隊,抗日救國,后帶著隊伍參加了新四軍(管文蔚部)。
一天,梅司令帶地委書記張蘊來電臺聽廣播。張蘊同志很有水平,常給我們干部作報告,大家也都很喜歡聽她的報告。她來后,我們調好電臺請她聽。不一會,她就對梅司令叫起來了:“不行、不行,吵死了!”梅司令馬上把耳機收起來說:“哎,你還不習慣啊!”時值盛夏,張蘊同志看到我們這些小鬼汗流浹背,便四處望望,自言自語道:“啊!你們很辛苦啊!”接著,她又問我們:“蚊子很多,睡覺有蚊帳嗎?”我們搖搖頭說沒有。她轉過頭去輕聲地對梅司令說:“梅司令,你看這些小鬼,很辛苦,晚上還要工作,睡覺沒有蚊帳不行啊!”梅司令聽后說:“按供給標準,營以上干部才發蚊帳。”張蘊同志輕輕地說:“特殊情況,能不能適當照顧一下。”梅司令聽了微微點了一下頭。第二天,我們接到供給部通知,去領蚊帳,并說根據梅司令指示,電臺報務員因工作需要,每人發一頂蚊帳。大家高興極了,因為在艱苦的戰爭年代,一頂普通蚊帳,是很高的待遇呀。這頂蚊帳陪伴我度過了漫長的戰爭歲月,使我免受蚊蟲叮咬之苦。60多年過去了,回憶起當年愛兵如子的老首長們,我心中總是涌起一股暖流。(黃江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