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湖光山色 洞天福地——蘇州光福鎮紀行
湖光山色 洞天福地——蘇州光福鎮紀行
作者:黨亞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2-22 瀏覽次數:7853
太湖之濱有個嵌入湖中的半島,屬于蘇州市吳中區,享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的美譽,并且有個好聽的名字——光福鎮。全鎮總面積約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萬多人。光福鎮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歷史積淀深厚。這里,還曾是新四軍太湖游擊隊戰斗過的地方。
“沖山突圍”的五人雕像
太湖之濱有個嵌入湖中的半島,屬于蘇州市吳中區,享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的美譽,并且有個好聽的名字——光福鎮。全鎮總面積約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萬多人。光福鎮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歷史積淀深厚。這里,還曾是新四軍太湖游擊隊戰斗過的地方。
時值盛夏,記者在蘇州新四軍研究會沈偉東會長和光福鎮宣傳委員許文清的陪同下,追尋新四軍的戰斗足跡,探訪悠悠古鎮,記錄下光福鎮的今昔變化。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
追尋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的足跡
汽車在山間小路蜿蜒穿行,記者一行第一站來到了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紀念館瀕臨太湖,巍然佇立在光福鎮沖山北麓,主體建筑1996平方米,于2009年9月28日建成開館。
記者拾階而上,倚立在欄桿旁,極目遠眺,太湖旖旎風光盡收眼底。碧波蕩漾,遠山連綿起伏,郁郁蔥蔥的蘆葦蕩在風濤中搖曳生姿,還不時傳來野鴨水鳥的叫聲,劃破長空。憶往昔崢嶸歲月,正是在這里,新四軍太湖游擊隊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抗日活劇。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系1941年11月中共太湖縣委以新四軍一個班為基礎組建而成,初為“蘇錫人民抗日自衛軍”;1943年下半年改稱“太湖獨立救國軍”;1944年11月改稱“太湖縣總隊”;1945年9月,改稱“太湖縣武裝工作隊”,11月,隨蘇浙軍區部隊編入華中野戰軍第六縱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太湖游擊隊活躍在太湖蘇西、錫南地區,依靠人民群眾,利用太湖有利的自然條件,同日偽軍、國民黨反動派堅持了長達八年之久的游擊斗爭,直到吳縣解放。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的抗敵故事數不勝數,“沖山突圍”堪稱不朽的傳奇。當年這里有一個形似火炬的孤島——沖山島。1944年秋,為了加快發展蘇西抗日力量,太湖游擊隊在沖山島封閉訓練抗日骨干。不料,因叛徒告密,走漏了風聲。日軍迅即糾集蘇州、無錫的日偽軍共400余人包圍了沖山島,企圖一舉撲滅太湖地區的抗日力量。
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太湖游擊隊司令員薛永輝指揮游擊隊和民兵骨干撤離。眼看敵人日漸逼近,大家只好分散隱蔽在湖邊的蘆葦蕩中,伺機突圍。游擊隊員分批泅水突圍,31名戰士壯烈犧牲。薛永輝、嚴月落、王堅、張云、李興根等五人被圍困在太湖蘆葦蕩之中,太湖的風浪一來,本來只有齊腰深的湖水,一下沖到了一人多高,幾人只能手挽著手抵擋風浪。他們沒有糧食吃,渴了喝湖水,餓了吃蘆根。蘆葦蕩里的濕氣令人胸悶難受,冰冷的湖水凍得人全身發抖。蚊蟲、螞蟥像吸血鬼一樣,折磨著五個人。面對生死考驗,薛永輝鼓勵大家,只要能堅持下來,活著出去,就是勝利。最終,他們以頑強的毅力,在沖山群眾的掩護下,一次次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捕,整整堅持了20天。一無所獲的敵人悻悻撤走。此事被稱為“沖山突圍”,亦稱“沖山二十日”。率部脫險后,薛永輝等人又重返抗日戰場。
“沖山突圍”彰顯的革命精神永存。為了紀念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的英雄事跡,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得以建成。紀念館內以展板、圖片、文字、實物等形式,完整展現了新四軍太湖抗日游擊隊初建、重建、擴建時期的曲折歷程。館內不僅陳列了新四軍戰士用過的生活用品、作戰工具、信件等,還展現了抗戰時期的蘆葦蕩、通信船以及聯絡站,生動再現了游擊隊戰士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情景,讓人身臨其境。
可以說,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見證了新四軍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展現了沖山人民和新四軍之間珍貴的魚水之情,也寄托了世人對烈士們的哀思和緬懷。如今她已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司徒廟內的千年古柏
花卉苗木產業蒸蒸日上
光福鎮歷史文化悠久,鎮內有香雪海、司徒古柏、光福塔寺、楞嚴經石刻等名勝古跡數十處之多。記者告別了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一行來到了光福鎮西的司徒廟。
司徒廟相傳為東漢光武帝的大司徒鄧禹祠廟。司徒廟內的四株千年古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四株古柏相傳為鄧禹親手種植,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們造型別致,姿態各異,雖經千年風霜雨雪,日曝雷擊,卻依然遒勁壯觀,枝繁葉茂,歲月的年輪被雕刻在粗壯的枝干上,猶如天然盆景,堪稱天下奇絕。
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視到此,被這四株古柏吸引,嘆為觀止,分賜為“清”、“奇”、“古”、“怪”。“清”者,主干粗壯挺拔,立地擎天。“奇”者,主干似被攔腰截斷成兩枝,一枝垂到地面卻又郁郁蔥蔥,另一枝在離它幾米遠的地方鉆進地里又重新生出新枝,長成一棵新的古柏,頗有枯木逢春之趣。“古”者,如蛟龍盤繞在身。“怪”者,似走地蛟龍,就地臥倒。
司徒廟的外圍是層巒疊翠的山丘,導游告訴我說,山上廣泛種植著花卉苗木,是光福的后花園。記者置身這古寺清幽之地,微風拂來,仿佛聞到了陣陣花香。
在離司徒廟不遠處,有一片“香雪海”。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來此觀賞梅花時,為之驚嘆不絕,當即賜之為“香雪海”。梅花盛開時,繁花似雪、暗香浮動;微風吹過、香飄數十里。此刻雖然不是賞梅時節,但可一窺光福鎮花卉苗木產業的紅火。香雪海花卉苗木市場是政府的扶持工程,已成為集花卉苗木、優質景觀苗木和綠化工程苗木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經營集散中心。
光福人在崇尚真山真水的同時,追求生存環境的綠化、美化。在國家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花卉苗木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花卉苗木種植業迎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本地農民大顯身手,加之政府的有力推動,種植花卉苗木成為光福全鎮的支柱產業,也是光福鎮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近兩年,花木種植規模和創造的經濟效益持續保持著第一產業的主導地位。全鎮農戶11334戶,農業人口36226人中,從事花卉苗木產業的農戶超過1萬戶,人員22000余人。農戶們以戶為單位,種植適銷對路的苗木,而且降低物化成本,注重資源節約與環境美化。光福苗木種植經營蒸蒸日上,種植面積超5萬畝,已形成了一批規模大、品種全的苗木花卉基地和專業市場,是當之無愧的“花木之鄉”。
光福工藝街
光福雕刻工藝源遠流長
光福傳統工藝源遠流長且豐富多樣,是近代玉雕、核雕、紅木雕、佛雕等“蘇作”、“蘇工”的發源地之一。記者只聞蘇州雕刻之精細,這次來到光福古鎮雕刻工藝一條街,一飽眼福,著實領略了雕刻工藝的精湛。
古街兩邊坐落著多家雕刻工藝的店面,雕刻工藝是光福的主要產業之一,也是光福人的致富營生。全鎮以光福玉雕、核雕、紅木雕、佛雕為代表的“四大工藝雕刻”美名遠揚,其“精、巧、細、靈”的技藝彰顯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光福玉雕有著獨特的“空、飄、細”工藝特點。造型靈空,線條流暢,琢磨精細。玉石光亮溫潤,色澤通透。高超的玉雕藝人,依照玉石上多種不同的色彩巧雕成物件,或花鳥蟲魚,或古今人物,形象逼真、隨色賦物、栩栩如生。
光福核雕作品工藝精巧,造型活潑,立體感強;線條明晰,人物有神,風格細膩。核雕技巧以浮雕、圓雕和透雕為主,外形基本保持果核的原形。核雕體積雖小,卻設計精巧,工藝細密,其作品可作為頸項、衣帶、折扇的掛件,或穿成珠串,可作為手腕、頸項飾物。
光福紅木雕因所用木材是紅木而得名,主要用于制作床、櫥、沙發等高檔家具,更多的用于制作臥室、書房等室內陳設的盒、盤、座、幾、屏等小件。雕刻工藝精美,風格雅致。
太湖沖山村素以“佛雕之鄉”著稱,以雕刻佛教佛像、道教神像為主。雕刻的佛像神態逼真、惟妙惟肖。沖山村雕刻的大量神、佛像分布在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四大佛教勝地以及全國各地的大小寺廟和道觀,遠銷海內外。
全鎮工藝雕刻產業順勢而為、飛躍發展。以個體、私營、家庭作坊等為單位的玉雕、核雕、紅木雕、佛雕經營戶如雨后春筍般劇增,工藝雕刻產品種類和數量也與日劇增,銷售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全鎮形成了四大集中生產片區,四個產銷一條街和一個集展示展銷等為一體的專業平臺。2011年,全鎮僅“四大工藝雕刻”從業人員就近萬人,產業產值達7.5億元,約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20%。
如果說城市是一首凝固的音樂,那么光福古鎮就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立體的畫。光福人勤勞智慧,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真正將光福打造成為富裕安康的人間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