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一座特別的墓碑
一座特別的墓碑
作者:胡昌方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3-08 瀏覽次數:7824
1942年12月10日,新四軍與日本侵略軍在朱家崗(今江蘇泗洪縣境內)進行了一場喋血戰斗。遵照彭雪楓師長的命令,新四軍四師九旅第二十六團在團長羅應懷的指揮下,擊退日偽軍1000余人的重重包圍和數十次沖擊,殲滅了日本侵略軍平林師團280余人,新四軍73名指戰員為國捐軀。為紀念這些抗日英烈,淮北抗日軍民豎碑建亭,修筑公墓,于1943年10月10日建起了“朱家崗烈士陵園”。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朱家崗不僅鐫刻著革命先烈的熱血豐碑,還記載著一段彰顯中華民族博大胸懷的感人故事。戰斗中,由于日軍倉皇撤逃,丟下了13具尸體。戰斗結束后,大仁大義的淮北抗日軍民打掃戰場時,將這13具尸體收殮埋葬(葬點位于陵園西北一角),并由日本反戰同盟淮北支部豎立一座用日文刻寫的“日本陣亡將兵之墓”墓碑。譯文曰:
日軍千余名和新四軍作戰之后,1942年12月10日冬,小隊長以下13名令人惋惜地離開這個世界,永遠告別父母妻子而長眠于草地,新四軍把死者尸體給予埋葬,這表明侵華戰爭的殘酷性及日本軍部和大資本家謀私利為目的的一個罪證。
淮北日本反戰同盟支部
昭和18年10月10日立
在同一個戰場、同一次戰斗中,敵我雙方的陣亡者共葬于同一墓地,也許在世界墓園史的記載中都絕無僅有;也許在這個世界上,唯有中華民族能有如此博大的胸懷——允許侵略者的尸體掩埋在自己衛國戰士的身旁!將兵墓,載史實、現寬容。中華民族的胸懷,驚天地、泣鬼神!
中華民族是淳厚、寬宏與理智的。盡管這13名日本將兵手持武器在中國的土地上殺掠,然而他們卻是軍國主義的受害者,是戰爭狂人的犧牲品。正因為此,淮北抗日軍民才以寬容之心,給陣亡的日本將兵留下一席他們用槍炮絕對不可能得到的“葬身之地”。
抗日烈士陵園里的這座“日本陣亡將兵之墓”墓碑,既是一座胸懷博大的“寬容碑”,更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罪惡鐵證”。倘若有一天,一些有良知的日本人有機會看到這座墓碑,也許會汗顏、內疚和悲憤。
這一天,果真來到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日本友人、浙江海鹽澤鈴精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中隆先生,在互聯網上獲悉朱家崗抗日烈士陵園里葬有二戰時日本陣亡將兵這一信息后,頗感驚奇。遂于2006年10月4日專程到墓園。田中隆一行先是在“抗日烈士紀念塔”前敬獻了花圈,深深三鞠躬,以代表其父輩們向抗日英烈和中國人民謝罪,后又到“日本陣亡將兵之墓”前,凝神默讀碑文后,感慨陳詞:“要把中國人民的博大胸懷和寬容之心向日本人民廣泛宣傳,并以實際行動為促進日中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作出貢獻。”
歷史是一面鏡子。長期以來,日本右翼勢力明目張膽地參拜靖國神社,恬不知恥地為軍國主義揚幡招魂,為戰爭罪犯涂脂抹粉,妄圖為侵略戰爭翻案。日本右翼勢力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深刻反省侵略戰爭給中日兩國人民和亞洲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那么,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就存在著極大的可能性和危險性。中日兩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決不允許歷史的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