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新四軍東進“蘇中抗大”奏響教育凱歌 ——記抗戰時期的如東邱陞中學
新四軍東進“蘇中抗大”奏響教育凱歌 ——記抗戰時期的如東邱陞中學
作者:劉昌年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3-17 瀏覽次數:7891
邱陞中學
1938年9月,江海大地燃起抗日烽火。國民政府如皋縣常備二團團長薛承宗想以明代抗倭英雄邱陞為榜樣,干出一番抗日的事業來,并邀請葉胥朝與他合作。葉胥朝本是受中共上海區委民校黨團書記侯紹裘委派在如東開展黨務活動的,從與薛承宗相處中覺得薛有一點抗日的要求,合作可以便于工作,便答應為薛負責政訓和抗日宣傳工作。兩人在閑談中,葉胥朝提出要抗日必須培訓有志青年,以增后力。薛承宗師范畢業,當過小學校長,葉胥朝的話正中他多日的思考,于是選定馬塘北王袁鄉許家樓,投資創辦完全中學。薛承宗以“邱陞”二字冠于校名,聘用名師,自兼校長。有人見過校門兩邊墻上寫著大字標語:“抗戰必勝,建國必成!”辦學伊始便吸引著四鄉八鎮的熱血青年。邱陞中學受到中共江北特委領導下的馬塘區工委的重視,派員進校秘密開展工作。
1940年10月下旬,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三縱隊東進如東。1941年3月,第一師師部接踵而至,并于4月建立蘇中軍區和蘇中行署。邱陞中學原教務主任吳景陶(新中國成立后任南通市文化局長)在回憶錄《憶邱陞中學的教師隊伍》中寫道:“1940年下半年,新四軍東進到通如一帶,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據地。邱陞中學在如皋縣(現在的如東縣)抗日民主政府的領導下,更是成為地地道道的培養革命人才的搖籃了。”
這里是知識的海洋
許家樓原是許道臺的私邸,人稱“許公館”,建有平房﹑樓房,并有廣場,四周環水,一個碼頭進出,其上建筑門房三間,適合辦學。許家樓一帶原為明清的牧馬草原,地處掘港﹑馬塘﹑豐利三大古鹽場交界的地方,交通不便,比較荒涼。邱陞中學在這里創辦,安全合適。一批德高望重的教師欣然應聘,孜孜好學的學生躍然校園,到處朝氣勃勃,朝夕書聲瑯瑯,很快馳譽教界。
教師群體可謂“黃金組合”。吳景陶在《憶邱陞中學的教師隊伍》中首推原任南通崇敬中學國文教師的顧貺予:“1938年春,南通淪陷,他便隨著學校遷移而遷移到馬塘北鄉的許家樓來。后來該校又遷回通城,而他卻拒不回城。1938年秋季,邱陞中學建立,他欣然應聘。顧貺予是南通古典文學的宿輩,有著極為深厚的文學素養,同時積累了數十年的教學經驗……一直堅持在革命根據地和老解放區……始終堅若磐石,毫不動搖。”顧貺予為學校寫的校歌道出了這位愛國志士的博大胸懷和對學子的殷切期望:“何以束身兮,緬先哲之芳蹤,惟安定之是崇;何以勵志兮,翳邱公與曹公。實我民族之英雄,士弘毅毋自封,我青年其景從,請奮起而為抗敵建國之先鋒兮,表東海之雄風。”歌詞中的束身,是指要追隨如皋教育泰斗胡瑗(世稱安定先生),他主張“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勵志指報國要以民族英雄邱陞與曹頂為榜樣,養成抗敵建國的先鋒。吳景陶這樣描述顧老師:“他在上國文課時,總是講得頭頭是道,津津有味,而同學們則側耳細聽,心領神會”,一派教學相長的圖景。
薛承宗 葉胥朝 顧貺予
吳景陶也是才華出眾的師長,原是清華大學高材生,博古通今,任英文教師。他編創《葉蘭英勸夫參軍》,動員愛國夫婦放下小家救國家,由學生排演。數學教師朱經之畢業于浙江大學,他二人與顧貺予組成了“國﹑英﹑數三大臺柱”。
另外,教師中還有畢業于無錫國學專科學校的陳霜橋,畢業于浙江之江大學的張鈞才,一些教師畢業于南京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同大學。吳景陶回憶說:“蒯世勛是當時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曾經翻譯過《華北前線》。他被派來擔任英語教學……他為人謙虛謹慎,老誠持重,善于和同仁和睦相處。他在團結教師和引導學生走向進步的工作上,留給我們極其深刻的印象。”他本是奉黨組織指示奔赴抗日根據地開展工作的,在邱陞中學任職期間,開設革命文藝講座,翻譯改編蘇聯電影文學劇本《紅軍偵察隊》,由學生劇團排演。吳景陶還寫道:“邱陞中學雖然只有幾年的歷史,但它卻培養了不少的革命和建設人才,分布在全國各地。這些人才的成長,是和當時教師們孜孜不倦的教誨分不開的。”
吳景陶追憶說:“1944年春,邱陞中學遷并到蘇中二分區聯合中學時,凡是堅持抗日戰爭到底的教師,都毅然率領同學們冒著夤夜偷渡,沖破敵偽封鎖線的風險北上了。合并后,顧貺予被任命為校長。”1944年夏,蘇中行署在教育會議上授予顧貺予等8位堅持抗戰的老教育工作者“蘇中八老獎”殊榮。
這所私立中學由于戰時物價上漲,學校收費標準較高,為防止學生因繳不起學費和伙食費而中途輟學,自建校第二年開始設立百分之十學額的獎學金,盡量挽留家境貧寒而品學兼優的學生,受到百姓的稱贊。
邱陞中學不愧是知識的海洋﹑上進的階梯。許多年后,如東縣教育局局長蘇國光撰文《如東教育漫記》:“為了適應斗爭形勢,校址曾多次遷移……由于有黨的領導,有一支嚴整的教師隊伍,一套嚴格的教學要求,又有嚴謹的校風﹑學風,嚴肅的軍事紀律,故邱陞中學在如東地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這里是宣傳的基站
蘇國光還記下一段珍貴的歷史:“當時的邱陞中學在地下黨支部的組織發動和進步教師的支持下最為活躍。他們秘密辦起小圖書館,把《新民主主義論》《西行漫記》《什么是帝國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大眾哲學》等進步書籍借給同學,宣傳馬列主義;他們組織歌詠隊﹑演唱隊,參加冬學運動宣傳抗日;他們鼓勵并帶動50多位青年學生參加新四軍;他們與其他中學一起組織學生抗日聯合會,在更大范圍內發展學生運動。”
當時,中共馬塘區工委以邱陞中學為陣地,舉辦“小號手”詩社,創辦墻報,開辦農民夜校。“小號手”詩社社員莫林(姚世瑞,后擔任過區縣領導)創作了激情澎湃的《奔之歌》:“天茫茫,夜茫茫,何處是我的路啊!路在何處?沒有梁山,我奔向大海,我成了海的女兒。人民將我哺育,海浪將我洗禮,導我奔向共產主義事業的彼岸。”師生抗日情緒高漲,《壯士贊》《大刀進行曲》等抗日歌曲天天唱。學生會積極分子還排演話劇宣傳演出,配合抗戰支隊政工組地下黨員到王袁鄉辦農民夜校宣傳抗日,同時接受進步思想的熏陶。
老校友顧斌憶述說:“當時的‘邱中’校內已經接受到進步勢力的影響,不少老師和同學都有抗日救亡的要求。他們已經行動起來了。一隊人群敲著鑼鼓,挑著擔兒,到了一個村子就擺開場子,群眾圍攏起來看熱鬧……原來,這是‘邱中’同學演出的廣場劇《放下你的鞭子》。”
老校友趙沅(叢昌沅,新中國成立后任江蘇省京劇院院長)在《我演〈紅鼻子參軍〉前后》中寫道:這是“永遠忘懷不了的一次演出”,“區委派人來聯系并指定要我們去演出《紅鼻子參軍》……區長作參軍動員后,我們拉開大幕演唱起來,演著演著,臺下的口號聲此起彼落,沒等演完就有青年紛紛跳上來,慷慨激昂,爭先恐后地報名參軍。我們興奮,激動,我們流淚。……有些鄉長﹑村長帶頭參了軍。目睹這種火熱場面,怎不受感動?”
邱陞中學劇團還排演《工農兵學商一齊來救亡》《堅持蘇中疆場》《亡囯奴當不得》《新四軍上前線》等歌曲。
1942年暑假,如東處于抗日戰爭和反摩擦斗爭的緊張時期,蘇中行政公署文教處長劉季平獲悉邱陞中學為了師生安全要求西遷,隨即批準。邱陞中學后與其他如東的中學聯合辦學,但始終發揮著骨干作用。在邱陞中學學生代表提議下,如中參政會同意增開學生課外活動。在戰爭環境里,蘇中區黨委等上級機關夏征農等領導同志,都到邱中作過報告。如中行署舉辦中學夏令營,除俞銘璜外,還有蘇中教育界抗敵協會黨組書記曾一凡、蘇中教抗理事徐靜漁、蘇中四專署專員季方等,循循善誘的演講,使參加活動的學生們大長見識。
這里是革命的熔爐
1939年,邱陞中學開學之初,教師們貼出門聯、標語:“忍令上國衣冠淪于夷敵,相率中原子弟還我河山”,“豈容大好河山長期淪于敵手,誓必茹苦含辛化憤慨為力量”。表達了師生們對敵人的仇恨和誓將抗戰進行到底的決心。大家亮出了辦學宗旨:毋忘國恥,抗日救亡,形成催人成才的氛圍。為適應抗戰需要,學校還開設軍訓課,由軍事教官執教,學生生活也軍事化,配置10支步槍,供軍訓打靶用。學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學生一律穿軍裝,戴軍帽,綁腿,初中生上童子軍課,高中生接受軍訓,設有號兵,一切行動聽號令,有時還緊急集合,搞防空演習。
不久,顧貺予的兒子顧爾鑰接受黨組織委派,利用回家探親之機在校內活動,發展金禮章(金湘,后擔任過區縣領導)、顧尚劼(顧斌,新中國成立后任江蘇省建設銀行副行長)、莫林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1年邱陞中學招生簡章
1940年3月,校內秘密建立中共黨支部,學生金禮章、顧尚劼先后任支部書記,掌握并控制了學生會,改選顧尚勛(陳浩,新中國成立后任上海市外經局黨委書記)當學生會主席,并發動進步學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夏天,正式建立中共邱陞中學地下黨支部。這是中共江北特委在南通地區中等學校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有黨員19名,成為江海平原師生的一面旗幟。
1941年3月,新四軍一師機關東進如東。4月,在栟茶鎮成立蘇中軍區。5月,如東縣抗日民主政府首任縣長葉胥朝在邱陞中學主持召開縣參政會。6月,蘇中軍區領導在邱陞中學召開第一屆文教界代表會,成立蘇中文教界抗敵協會。7月,四專區在這里召開第一屆文教研究會,事前還請顧貺予作一門聯,以壯盛景。顧貺予略思以后,筆走龍蛇,上聯是:以文化奠民主之基,東箭南金,聚德星五百里,下聯為:育英才充立國之本,允文允武,有弟子三千人。會上成立蘇中文協會四分區分會。一師音樂家涂克在文藝晚會上指揮三旅政治部文工團演唱革命歌曲,觀看話劇《紅鼻子參軍》,形成濃厚的團結抗日氣氛。
這些喜訊和活動給邱陞中學吹來陣陣春風,對廣大師生鼓舞很大。蘇中區黨委委派宣傳部長俞銘璜在師生座談會上講話,要求學生學好革命道理和文化科學知識,敢于也要勝任當前救國和未來建國的重托。不久,邱陞中學建立青年先鋒隊,隊長為姚遷(姚憲昌,新中國成立后任南京博物院院長)。學校地下黨支部動員50多名進步學生離校參加抗日工作,吳一里﹑張毓華等未讀完高中就投筆從戎,參加了抗日部隊。
抗戰是考場,熔爐煉赤子。在抗戰熱情高漲的邱陞中學入黨的進步學生在烽火中迅速成長,后來成為黨的優秀干部。除上述外,還有冒素英﹑張平﹑陳汝明等擔任過區縣領導,對鞏固根據地政權作了很大貢獻。有的后來成為黨政財文方面重要干部或知名學者,如薛駒后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邢白后任江蘇省人大副主任﹑林楓(陸鑫如)后任全國新聞協會副理事長新聞學院教授﹑周遠謀后任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海笑(楊忠)后成為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著名作家﹑鄭伯亞(鄭令儀)后任新華社上海分社負責人等等。后來成為新中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丁固、高宇(姚世鶴)、丁圖(周俊翼)、甄為民(姚世虎)等,也都是從邱陞中學校門里走出的佼佼學子。
這些已過古稀之年的老校友在回眸往事時滔滔不絕,許多人寫了文章,深情地回憶邱陞中學對他們的教誨和培養,感恩不已,感慨萬千。
后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葉胥朝曾給邱陞中學題詞:“邱陞中學創建于抗日戰爭時期,如皋縣城淪陷以后,是我黨開展青年學生工作重點學校之一,培養了大批黨的優秀干部。這對堅持敵后斗爭,取得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曾駐栟茶擔任蘇北行署主任,后任江蘇省副省長的管文蔚著文指出,邱陞中學“創校于民族危亡之際,曾培養出大批抗日愛國人才,為祖國作出了很大貢獻。”在新四軍東進以后造就了一批批抗日英才,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蘇中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