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本色
本色
作者:黃朱清 撰文 竇 娟 攝影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4-14 瀏覽次數:7828
風華正茂時的壽克夫夫婦
合肥城里,我們找到大眾巷。
有人說,壽克夫住在附近的機械局宿舍樓。一問,沒幾個人說清。結果還是在天王巷找到了。壽克夫住在這棟樓的三樓。進了門,似乎覺得有煤氣味。原來在壽克夫和老伴的臥室,他們支了個燒蜂窩煤的爐子取暖。屋里沒有空調,沒有暖氣,老式鐵框窗戶生了銹,漏風。
壽克夫,是浙江諸暨人。1938年在新四軍軍部教導總隊民運短訓班學習。不久,就跟著陳毅率領的支隊去了江南。1940年,他入了黨。黃橋決戰時,壽克夫是連隊文書,他帶著通信員,勇敢穿過滿地尸體的鄉間路,為部隊送情報。1955年軍隊實行軍銜制,壽克夫被評上少校,時任空軍某場站的政治處副主任。1964年轉業,任空軍某農場的副政委。1983年,壽克夫從合肥機械局副局長位子上離休。
2014年壽克夫92歲,妻子比他小12歲,兩口子家鄉同在浙江,祖輩都是山區的農民。我們的鏡頭前,壽克夫棕色毛線帽,灰色短大衣,里面是棉襖。妻子商愛鳳說,他思想沒有煩惱,就有點血壓高,其它病沒有。她說,他從來不爭待遇福利,在位時,一次夠條件晉級,名額有限,他把機會讓給了別人。生活上簡樸,粗茶淡飯,衣著和農村老鄉一樣。
細細觀察這個家,好寒磣啊。狹長的衛生間,沒有洗臉盆,沒有淋浴房,幾層塑料膜圍起了一個洗澡的地方。所有房間都是水泥地,擺幾件老家具。房子過道上堆著蜂窩煤。臥室的床前是煤餅爐,爐旁一堆紅薯,商愛鳳烤了幾個要我們嘗嘗。見了壽克夫的居室如此“原生態”,記者竇娟感觸良多:聞到煤餅爐味,好熟悉,自己小的時候家里也燒煤餅爐;時代變了,過去這么些年了,城里老人還在用這種方式燒水取暖,心里真不是個滋味。
這樣生活,壽克夫很開心。談到新四軍的一個戰友,他幾次哽咽說不下去。這個戰友當年在江南時,是民運工作的站長,壽克夫是政工干部,兩人處得很好。工作需要分開之后,幾十年沒見過面。前兩年,壽克夫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這位戰友去世的圖文,悲痛欲絕。想到離去的戰友,想到戰爭年代早已犧牲的伙伴,壽克夫感到幸運、幸福。
他和商愛鳳是1957年1月22日結的婚,像獎狀一樣的結婚證仍保存著。壽克夫離了休,妻子提出回浙江去,壽克夫說,合肥習慣了就留在這里。老兩口早過了金婚,恩愛如初。女兒在城里有好居所,讓老兩口過去住,壽克夫呆不住,還是覺得在自己的窩好。
商愛鳳說,她和壽克夫成家后,搬過三次家,都是搬進老房子。現在居住的房,是上個世紀70年代建的,老兩口住這兒30個春秋了。這棟樓被定為危房也已經10年,因故一直沒拆。壽克夫一輩子沒住過新房,不過,他毫無怨言,感覺挺好,心里很踏實。我們在與商愛鳳的交談中,她總喜歡說壽克夫是“老實頭”。
壽克夫與本刊記者竇娟開心合影
記者感言:物體不染色,即為本色。熟悉了壽克夫,就會自然聯想“本色”兩個字。參加革命,他從山區農村走出來。當過團職軍官,做過合肥城里的局級干部。現在,身上無官了,雖說一生有過諸多職務,但他認為,那是組織上出于工作需要叫他干的。如今他感覺回到了原本的身份:農民。當年走出大山鬧革命,當初走進中國共產黨人的行列,不就是為了解放勞苦大眾嗎,誰也沒想過當官和享受啊。離休了,意味著自己“革命”任務完成了,心胸坦蕩,心態坦然。于是,衣著簡樸,生活簡單,從不伸手撈好處、從不向單位爭待遇。他的骨子里還是濃郁的鄉土情結,還是依然沒有褪色的農民本色。這樣的本色,滋潤和孕育了他的健康,更赤誠袒露了壽克夫擁有74年黨齡的高尚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