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別了“一把刀”
別了“一把刀”
作者:石守京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5-06 瀏覽次數:7828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石家崗,除了石姓人家居多外,主要是個黃土崗,顧名思義就是黃土多。這種黃土堅硬時像一把鋼刀,但遇上水便成了泥糊糊。別小看這泥糊糊,穿著鞋子踏進去,比棉花還要柔軟,泥團一旦將你的鞋包裹起來,想甩都甩不掉,可以說每前進一步就是在和泥糊糊較力。以至于河畈村里有一種說法,姑娘不聽話,就以嫁到黃土崗作要挾。但有的姑娘似乎并不害怕,因為黃泥土堅硬,用作土坯蓋房壘墻非常堅固。另外,種在黃泥土里的水稻,顆粒重,米粒大,味道香,用黃泥土腌的雞蛋鴨蛋,蛋黃還黃里透紅。
對老家的黃泥土,我有很深的感受。兒時上學遇上雨天,最好的辦法是把鞋放在書包里,因為穿一雙淺口布鞋,踏入黃泥土中,泥巴雖放走你的腳,卻留下你的鞋作抵押。再說了,鞋是母親在微弱的煤油燈光下千針萬線做成的,如果踏進黃泥糊,過不了多久就會弄壞,太可惜了。唯一的辦法是光著腳丫踏進泥糊糊,在感受泥糊糊溫柔的同時,也感受到尖硬雜物對腳板傷害的痛苦。泥糊糊經太陽一曬又變得非常堅硬,像一把把鋼刀,將光腳板劃出道道血口子,疼得寸步難行。沾在腿上的泥糊糊,到達目的地后,得趕緊清洗掉,一旦曬干,它會硬似鐵片,想去掉得忍著拔掉汗毛之痛。加之黃泥土含有一種毒素,拔掉汗毛的同時,毒素便乘毛孔的空隙而入,讓你奇癢難忍,手一抓便流黃水。
有一年夏天,我從內蒙集寧回家探親,趕上陰雨連連,雨一陣接一陣地下個不停,黃泥土經過雨水長時間浸泡,變成了一片泥潭。我穿上母親為我借來的雨靴,打著傘,到門樓里往灣子里看了看,外面基本上看不到人影。就這樣天天被困在家里,萬般無奈,只好借床為伴。屋內的空氣濕漉漉的,有時一覺醒來,覺得臉上像糊了糨糊,用手一摸,是一層泥土。
既然出行如此困難,為什么不修路?修路談何容易,把地里的土搬到路上,雨后只會增加泥的厚度,沒有任何好處!用沙石鋪路吧,沙石只會做泥土的俘虜,起不到丁點作用!唯一可行的是用磚頭鋪路。然而那個年代,人們看到一塊磚頭像揀到一塊銀元一樣,你把“銀元”鋪在路上,豈不是天方夜譚!
去年夏天,我的侄兒結婚,娶的是城里姑娘。我回家賀喜路上在想,如今生活好了,侄媳是城里富家女子,嫁妝一定少不了,得多少人肩挑背馱呀,遇上雨天,進村就難了。可回到家一看,發現我是杞人憂天了。不光是進村的路,就連灣子里的路都用水泥硬化了。迎娶時,貼著大紅喜字的八輛轎車魚貫而入,嫁妝可直接拉到庭院。這陣勢,讓我生出許多感慨。
據族譜記載,我們灣在元代前期就有了,大約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幾百年里灣子被大火燒過,歷經過戰亂,跑過日本人的反,遭過多次自然災害,歷經磨難,一代一代的延續下來了,但始終在黃泥土中苦苦掙扎。父老鄉親都有修路的期盼,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有了自行車,人們盼修路,后來有了拖拉機更盼修路。上世紀末,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人買了小轎車,但畏路如虎,不敢開進村,只好停在離灣幾里路外的公路上。
如今,無數代人的夢想變成現實,村民把這叫做七百年一遇,說我們運氣好,趕上了。
村干部為讓我見識見識,讓我坐上他的私家車,在灣前灣后轉了個遍。但見厚墩墩的路基,近20厘米厚的水泥路面,平展展、光潔潔的,像條條系在灣子間的銀色彩帶。路的兩旁墊起了路肩,路肩邊植上了樹,將銀色彩帶裝扮得分外妖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