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多彩徽州:新四軍的搖籃 ——記中共黃山市徽州區委書記程紅
多彩徽州:新四軍的搖籃 ——記中共黃山市徽州區委書記程紅
作者:黨亞惠 責任編輯:趙雨希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6-02 瀏覽次數:7834
徽州,地處皖南山區,古稱新安,因新安江橫貫其間而得名。境內多山,自古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成立于1987年的徽州區位于黃山風景區南麓,是省轄黃山市的中心城區,全區10萬人口,面積443平方公里。
徽州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古徽商的重要聚居地和徽文化發祥地之一。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始建徽州府。明清徽商富甲一方,“賈而好儒”,重視文化教育,形成了久負盛名并獨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區內祠堂、牌坊、古民居星羅棋布,保存完好,徽派建筑所體現的規矩禮數和雅致文風令人嘆服。
不僅如此,這里還是一片紅色熱土。徽州區作為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集中整編地、新四軍成軍地和東進抗日出征地而載入史冊,享有“鐵軍搖籃”的美稱。
近年來,徽州區委、區政府在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立足實際、推陳出新、勇于改革、敢于實踐,使徽州的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新時期的征程上嶄露勃勃生機。
2014年12月2日在福建省龍巖市古田召開的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共黃山市徽州區委書記程紅被評為“弘揚鐵軍精神,改變老區面貌的縣鄉好領導”。
2006年程紅來到徽州任職,9年間,她先后擔任區委紀委書記、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委書記。她由衷地說:“自踏上徽州大地,我就感受著紅色熱土的磅礴血脈,一種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一種熱血之感交相呼應,一種勵志信念縱然而立。從那時起,奉獻徽州、建設徽州、勵志徽州的念想就在腦海中牢牢定立。這種念想不僅沒有因時間綿延而淡去,也沒有因職位晉升而退化,反而日久彌堅、日久彌真。”
傳承紅色文化 發展紅色旅游
徽州區巖寺是新四軍的重要紀念地。1937年10月,國共雙方達成協議,決定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1938年2月,南方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到皖南巖寺集中,新四軍一、二、三支隊7000余人陸續到達,分別駐扎到巖寺地區的潛口、西溪南、琶塘村等地。1938年4月5日,新四軍軍部由南昌移駐巖寺,并組織指揮各地紅軍游擊隊在巖寺整訓、整編為新四軍,后開啟東進抗日的篇章。新四軍在巖寺集中整編,在新四軍建軍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新四軍從一支分散的游擊力量向正規化的抗日革命武裝力量的歷史性轉變。
“紅色”是徽州區的特色。近年來,在程紅書記的帶領下,徽州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紅色遺址的保護。為了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提升紅色旅游品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建設,徽州區于2011年7月啟動實施了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紅色文化提升項目。項目以“紅色巖寺、多彩徽州”為主題,累計投資1.2億元對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改造擴建、對周邊環境進行合理整治,擴建后的紀念館由舊址保護區、紀念展陳區、接待服務區三大部分組成。舊址保護區主要是對當年新四軍修械所、兵站、戰地服務團、軍需處、副官處等革命歷史文物實施搬遷集中保護,征集文史資料和歷史實物,拓展紅色遺產保護內容、規模和品位。紀念展陳區內利用現代的聲、光、電技術手段,為公眾展示新四軍戰斗歷程。接待服務區是游客服務中心與大型生態停車場。2013年,紀念館由3A級景區成功升格為4A級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45萬人次,舉辦各類主題大型活動40余場次。
金紫祠敕建于宋,由汪族81世祖汪一誠自明萬歷年間(1592年)奠基,它曾作為新四軍一支隊駐地。2012年7月,徽州投資3500萬元對其進行系統修復,2013年10月底主體工程完工。此次修復主要是對現存古建筑進行重點修繕,對早年拆除、損毀的儀閨、欞門、汪公廟、三元橋等殘址進行重建,對損毀的享堂遺址進行保護,并且規劃建成金紫祠廣場。
通過對革命遺址的大力保護、有效利用,徽州紅色文化宣揚的載體進一步充實,革命歷史教育平臺更加豐富,紅色旅游目的地品牌進一步突顯。
以鐵軍精神為旗幟 建設美好徽州
“延續歷史、繼承傳統是我們的歷史責任。我們不僅要學習鐵軍的事跡,更要繼承鐵軍的弘志。”這是程紅任職之初向全區的昭告,也是她勵志徽州、建設老區的真切實踐。
長期以來,徽州區委、區政府大力弘揚新四軍以“鐵的信念、鐵的意志、鐵的作風、鐵的團結、鐵的紀律”為代表的鐵軍精神,并將其上升為獨具徽州魅力的精神豐碑。在新形勢下,程紅代表區委響亮提出:以“鐵的信念”為感召,樹立“加快建設富裕和諧美好新徽州”的奮進信念,凝聚全區上下披荊斬棘的雄渾氣魄;以“鐵的意志”為導向,培育全區上下百折不撓的拼搏氣勢;以“鐵的作風”為指引,錘煉黨員干部踏實苦干的勤勉作風,真正把利民惠民富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以“鐵的團結”為橋梁,匯集黨員干部聚沙成塔的守望氣度,引導全區上下萬眾一心;以“鐵的紀律”為標尺,塑造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清正氣節。
程紅說,“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秉持“鐵軍”的帥印就必須如先輩一般為民服務,秉承“鐵軍”的傳承就必須如先驅一樣全心奉獻。為了富裕人民、繁榮徽州,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徽州區堅定實施“工業強區”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著力構建以省級經濟開發區為中心、以循環經濟園、低碳經濟園、總部經濟園為依托的“一區三園”工業產業格局,一手打造起精細化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四大主導產業。巖寺和西溪南鎮分別榮獲省級“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專業鎮”和“農副產品加工專業鎮”稱號。
“雖然招商企業是外來戶口,但落戶徽州就要有鐵軍的氣魄,不能有小富即安的想法。”這是程紅一直強調的,她督促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升創新投入份額,以持續的產品升級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在她的鞭策下,截至2014年全區共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國家、省級創新型企業10家,國家、省級重點新產品12個,有3家企業在資本市場成功上市。
為了使老區建設不滯后于全省發展大態勢,她要求全區上下鼓起“鐵軍”氣勢,大手筆每年滾動安排推進百個以上重點建設項目,其中2015年計劃投入45億元推進重點建設項目104個,這些項目的落地將有力支撐徽州區的跨越發展。
農業不強、農民不富是以往徽州發展的短板,為了實現“老區要富,農民必須富”的期盼,程紅將“老區煥生機,農業為根基”作為口頭禪,主推做強農業生態經濟,主打綠色產品文章,圍繞農業特產優勢資源,形成了茶、蜂、畜牧、苗木、竹、油茶等七大農業特色產業,培育涌現出謝裕大、黃山光明、紫霞茶業、富溪茶葉、靈山貢米、潛口雪里蕻、容溪香榧、羅田草莓等一批特色農業企業。
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程紅還注重引入社會資本,推進土地流轉,完善功能配套,著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目前全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25家,專業合作社138家,各類專業大戶129家,注冊登記家庭農場29家。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面覆蓋徽州區農業各類產業,并延伸至農機、運銷、科技開發等服務行業,發揮著組織農民、服務生產、開拓市場等積極作用,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紅色是徽州的特色,鐵軍是徽州的品牌,在農業上,我們也要把綠色作為徽州農業的底色,把商標作為徽州農業的品牌”,程紅的話語擲地有聲。在她主持下,徽州區積極實施商標戰略,以爭創“著名”標牌、“綠色”品牌,“有機”名牌為帶動,促使農業生產加工企業加強管理、改進工藝,促進農特產品品質提升。
2014年,徽州區發展再次站上新的高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48.9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45億元,全年財政收入9.2億元,旅游接待量364.4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3.92億元,所有指標均居歷史最好水平。
昨日徽州,紅色旗幟迎風勁展;今日徽州,紅色號角依然嘹亮。在這片鐘靈毓秀之地,徽州人沐浴在紅色光輝之下,感召于這激昂的“鐵軍精神”之中,勇毅篤行,共同致力于老區熱土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