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退休后新的精神家園
退休后新的精神家園
作者:陳培德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2014年第4期 日期:2016-06-08 瀏覽次數:7829
退休是每個公職人員人生都要經歷的最后一道坎。但男人和女人不一樣,傳統女人退休可能是一種解脫,從大家回到小家,自然而然。而男人則不同,對于一個從不諳于家務的男人來說,要是一退退到灶臺邊,掉進家窩窩肯定是“死路一條”。
我倒沒有此“厄運”,40年的工作生涯、多崗位履職,積累了豐富的人脈,不怕沒事做。
2008年初,我行將從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屆滿退下,已經有多家單位找上門來要我去發揮余熱。這時,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第一會長楊彬同志“三顧茅廬”,苦口婆心動員我去接替年事已高的老同志任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法人代表。對于我,這是個完全陌生的崗位。但是,對于他的盛情,我無法拒絕。當年我向足壇腐敗開戰,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我表示支持的老領導,現在他工作上遇到困難,我怎能不伸出援手?再說我也是新四軍的后代,也有責任傳承革命傳統和鐵軍精神。就這樣,我來到了這個平均年齡在75歲以上而我還算相對年輕的新集體,在這里我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園。
安貧樂道是新研會的最大特色。浙江省是新四軍的八塊抗日根據地之一,在全省有新四軍活動過的42個市、縣建立了新研會,會員7000多人,光省會就有4000多人。新研會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為新研會提供基本的活動經費、辦公條件,但條件仍然很艱苦。除少數幾個駐會人員有少量補貼外,絕大多數都是義務勞動。物質是匱乏的,但精神很富有。在物欲橫流的當下,這里幾乎每天都有許多感動。新研會的基本任務一是新四軍軍史研究,收集、整理、編寫軍史;二是革命傳統和鐵軍精神宣傳。負責學術研究的老同志以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整理、鑒別史料,爬格子,樂此不疲。老戰士穿著新四軍軍服,戴著軍功章到學校、軍營、監獄、社區宣講,不用接送、不吃請、不拿酬金,令人肅然起敬。每逢政治學習,老同志們都非常認真,八九十歲的也是常客,行動不便的由家人攙扶、坐輪椅來,討論發言都事前寫好發言稿。這樣的執著,這樣的認真,這樣的會風,我在以前的工作崗位上很少見到。
我擔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是協助會長主持日常工作、安排活動計劃,協調各方,服務會員。這里有看不完的史書史料,填補了我的歷史知識空白。新研會高度重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集體學習常要做中心發言,有時還要為大會作輔導報告,這對我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
工作的需要,我要比別人多學一點,學深一點,學好一點。半天上班半天休息使我有較多的時間看書看報。這個年齡上,小說已經看不下去,喜歡看的是哲學類、歷史類、時政類的書報,凡資料性、史料性、知識性的我都摘錄在電腦里和本子上。文學的思維是演繹法,從抽象到細節到形象,哲學的思維則相反,是歸納法,從具體形象到抽象。我習慣于哲學思維。一個人在小河邊走路,沒有干擾,邊走邊靜靜地思考問題,形成觀點,回家將它們儲存在電腦里,用時信手拈來。每逢要作個報告或講個話,我也總是在幾天前利用走路時,邊走邊用哲學思維打腹稿。所謂的出口成章,其實是平時積累的結果,厚積才能薄發。
我在新研會幾年來處于半退休狀態,每天5點半起床,打一個小時網球,洗澡、看報、吃早飯,8點半上班,下午基本在家,午睡半小時、看書、上網、寫點文字,傍晚走路,晚上看電視,和三代親人海闊天空,10點半睡覺,這就是我的一天。周末有機會打打橋牌,一動一靜。我的付出是為大家服務,而收到的回報是從老前輩那里得到堅定的理想信念、對黨對國家的無比忠誠,得到的是和前輩、同輩、晚輩的溝通和友誼,是知識的不斷補充,是心靈的凈化和升華,是心情的愉悅,是精神世界的充實,是身體的更加健康。這就是我的價值觀。物質富裕,精神富有,才是理想的人生。我將以此為信條,在常青的精神家園里,走完我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