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我對革命的貢獻主要有三件事”
“我對革命的貢獻主要有三件事”
作者:劉華建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7829
劉毓標
父親劉毓標(1908—1997)是江西省橫峰縣人,1927年4月參加革命,1928年入團,1930年轉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心縣委書記、紅軍獨立團政委、皖浙贛省委組織部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團政委、抗大八分校政委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軍政委、華東軍區裝甲兵政委、省政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父親生前曾說:“如果要說我對中國革命有什么貢獻的話,主要有三件事:一是領導柯村暴動,二是開辟皖浙贛游擊根據地,三是溝通皖浙贛游擊根據地與黨中央的聯系。”
領導柯村暴動
1934年3月,時任(開)化婺(源)德(興)縣委組織部長的父親,參加了閩浙贛省共產主義學校辦的一期縣委書記訓練班,主要學習研究如何開展白區工作。閩浙贛省委書記、軍區司令員方志敏親自授課,他說,“開展反動統治區域的工作,在敵人后方組織工農群眾的斗爭,打破敵人包圍線,幫助紅軍勝利進攻,這對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同樣有重大的意義”。培訓班結束時,方志敏與父親和其他三位學員談話,派他們去皖南做地下工作。方志敏說,到了皖南,工作要向農村發展,到勞苦大眾中去。城鎮工作也需要,但重點要放在農村。皖南離贛東北蘇區比較遠,交通不便,工作是有困難的,經濟上接濟不上,要自找職業維持生活。
父親到皖南后,先后擔任歙縣縣委書記、太平中心縣委書記。他到轎行當轎夫、到早點店當伙計,一邊維持生計,一邊在勞苦大眾中開展工作。
1934年夏,皖南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災。土豪劣紳見農民難以償還租債,就勾結官府加緊逼租逼債,把廣大貧雇農逼入絕境。
7月,根據群眾的呼聲,和太平、黟祁等縣委的要求,父親與太平中心縣委的其他同志研究決定舉行暴動,像蘇區那樣建立蘇維埃,斗地主,分田地。并向皖南特委和閩浙贛省委作了請示。8月初,省委批準了暴動計劃,并指示待省委派出的干部和武裝到達后行動。8月中旬,交通員送信途中被捕犧牲走漏了消息。太平中心縣委聞訊后,果斷決定不等省委派出的干部和武裝到達,于8月21日暴動。在以柯村為中心方圓百余里的范圍內,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暴動獲得了成功,史稱“柯村暴動”。
柯村暴動聲勢大、范圍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皖南地區農民暴動中取得完全勝利的一次。暴動后建立了皖南地區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皖南蘇維埃政府,創建了方圓百余里的紅色蘇區,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蘇區和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及方志敏率領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皖南的行動。
開辟皖浙贛游擊根據地
1934年10月,方志敏帶領的北上抗日先遣隊近萬人,在譚家橋戰役后,到柯村蘇區休整了三天。期間方志敏把紅十軍團偵察營留下,與地方武裝合編,組建紅軍皖南獨立團,由父親任政委。從此父親走上了武裝斗爭的道路。
1935年4月,父親和團長帶了一個營從黟縣出發,在江西德興縣的廣田山找到了閩浙贛省委。他們向省委書記關英匯報了執行方志敏的指示和皖南特委遭破壞等情況,關英說:“紅軍主力已經長征,葛源亦已失陷,蘇區轉入游擊戰爭后,形勢很緊張。方志敏同志對皖南工作的指示是正確的,不能再打硬仗,要開展游擊戰爭,發展秘密工作。你們要獨立自主進行工作,以黃山為中心開展游擊戰爭,以后我們會派人來找你們。”
返回皖南途中,父親經過皖浙贛三省四縣(休寧、婺源、祁門、浮梁)交界的婺源鄣公山地區時,感到山高林密,地形有利,敵人很少去。而且群眾生活很苦,以前曾有共產黨員傳播過進步思想,群眾比較容易接受共產黨和紅軍的宣傳,有一定的斗爭基礎。因此,派干部戰士分散到各個村莊做工作,經過近半年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皖南獨立團的游擊根據地。
1936年4月,各地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陸續會師鄣公山,中共閩浙贛省委在此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將閩浙贛省委改為皖浙贛省委。省委書記仍為關英,父親任省委組織部長兼皖浙贛獨立團政委。
鄣公山會議之后,以鄣公山為中心的皖浙贛邊游擊根據地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1936年底紅軍游擊隊發展至30余支,共3000余人。在省委的直接領導下,黨的建設、武裝建設、文化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皖浙贛獨立團曾兩次打開浙江開化縣城,一次打開昌化縣城。
皖浙贛邊游擊區鼎盛時期,包括皖南、浙西、贛東北43個縣,橫亙三省邊7萬余平方公里,臨近國民黨統治中心寧滬杭地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戰略支點之一。后來又成為新四軍的主要集結地、抗日出發地。
溝通與黨中央的聯系
1936年12月中旬,父親率部在寧國縣西南鄉打下了鄉公所,獲悉了“西安事變”的消息,他十分高興。1937年1月,皖浙贛省委開會分析了形勢,由于消息閉塞,不知道西安事變已和平解決,且沒有察覺國民黨部署重兵在皖浙贛邊區附近,錯誤地認為蔣介石被抓,革命的高潮就會到來。于是決定由省委書記關英和父親帶獨立團主力去浙南找粟裕、劉英的挺進師,通過他們與黨中央取得聯系;各紅軍游擊隊主動進攻打擊敵人,積極配合中央的行動。
當時,蔣介石確定了“北和南剿”的方針,即在北方與紅軍和談,在南方集中兵力消滅紅軍游擊隊。1937年1月6日,閩浙贛皖邊綏靖公署主任劉建緒在衢州召開綏靖會議,決定調集正規軍40余個團和四省邊保安團隊,肅清紅軍游擊隊。因此,紅軍游擊隊的主動出擊,遭到了重大損失。
3月初,父親在戰斗中負重傷被俘,被關押在國民黨衢州監獄中。6月,粟裕挺進師的參謀長陳鐵君,與國民黨談判破裂,返回部隊途中受傷被俘,和父親關在一個號子里。父親開始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
7月初,日本人在上海和杭州灣蠢蠢欲動,淞滬抗戰爆發在即。國民黨企圖利用紅軍的力量抵擋日本人,就把陳鐵君請出去繼續談判。此時,父親才向陳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并告訴他,這次向浙南行動的目的,就是要找他們,通過他們與黨中央取得聯系。希望陳與國民黨談判時把皖浙贛游擊區包括進去一起談。陳鐵君與國民黨談判時,提出了這一要求。國民黨答復,皖浙贛的紅軍已經被消滅了,找不到他們的人。陳說,獨立團的政委劉毓標就關在你們牢里。經陳嚴正交涉,父親被營救出獄。
出獄后,陳鐵君向父親詳細介紹了“黨中央告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公開信”,關于新四軍組建的有關情況,特別告訴陳毅同志在南昌月宮飯店的地址。
父親與陳鐵君分手后,只身返回鄣公山一帶找部隊和皖贛特委的領導。父親把中央的文件、陳鐵君介紹的情況,和陳毅在南昌月宮飯店的地址,向他們作了匯報。從此,皖浙贛游擊根據地與黨中央恢復了中斷三年之久的聯系,回到了黨的懷抱。陳毅于12月上旬來舍會山,帶領這支部隊下山,在浮梁瑤里改編為江西抗日義勇軍第一支隊,后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三營。
父親從找到部隊到陳毅來舍會山,被自己人關押了三個月。他就是這樣冒著被錯殺的危險,以對革命的赤膽忠心,傳遞了重要信息,溝通了皖浙贛游擊根據地與黨中央的聯系。陳毅離開舍會山時,將父親帶到新四軍一支隊政治部任科長。從此,父親跟隨陳毅,走上抗日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