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反清鄉斗爭的日子里——訪新四軍老戰士郁正凡
反清鄉斗爭的日子里——訪新四軍老戰士郁正凡
作者:韓芒雄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7831
新四軍老戰士郁正凡(右)接受本文作者采訪
在春光明媚的上午,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邁進新四軍老戰士、離休干部郁正凡家中采訪,請他講述反清鄉斗爭經歷。他娓娓道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在我眼前推演。
郁正凡說,他1925年4月2日出生,1943年在江家鎮海門中學高中畢業就參加了革命。那時正是抗日反清鄉進入高潮時期。1943年4月,日本侵略者為了在中國進一步推行“以華制華”“以戰養戰”陰謀,在結束了蘇南清鄉后,將目光對準了蘇中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清鄉。一期清鄉的區域是蘇中四分區的大部。日偽軍出動兵力最多,使用手段最殘酷、最血腥,斗爭最激烈的也正是在蘇中四分區。為堅守住抗日民主根據地,新四軍一師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提出了四分區反清鄉斗爭的方針:“以公開武裝斗爭為主,達到堅持原地斗爭的目的。”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采取公開斗爭與秘密斗爭相結合”“軍事斗爭與政治斗爭、經濟斗爭、文化斗爭相結合”“以黨員軍事化,農村兵營化”應對敵人的“武裝特務化、特務武裝化”等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從主力部隊抽出部分兵力轉為區游擊隊及民兵,建立縣團、區隊、民兵三級武裝,確定了在清鄉區內以縣團、區隊、民兵的游擊戰為主,武工隊對日偽重點打擊為輔,主力跳到清鄉區外圍“隨時抓住敵人的弱點,機動地給予打擊”的戰術。粟裕還提出每鄉、每支部每月捕殺一個敵人的口號,并要求在非清鄉區的部隊主動打擊敵人,以減輕敵人對清鄉區的壓力。
郁正凡參加革命后,海中區區長朱建章(海門原常樂鄉中橋村人)將他與吳之舟、劉正三人組成鋤奸組,屬武工隊一部分(亦稱小游擊隊),分別被安排到三所小學擔任校長,郁正凡擔任施正校校長。他們白天在學校工作,在向學生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灌輸抗日愛國思想,利用小學生不引人注目的特點,讓孩子們幫著傳遞情報。晚上,他們一人一把步槍,按得到的情報出去行動。白天他們就把槍藏起來。郁正凡的槍藏在他父親的“材屋”(砌在野外放棺材的小瓦屋)。吳之舟開始將一顆手榴彈藏在鴿籠里,有次偽軍下鄉清鄉,來到吳之舟宅上,偽排長喜歡鴿子,看見鴿籠便爬上去打開籠門往里看,發現有顆手榴彈,拿了出來要報告鬼子,吳之舟父親求饒不成,只得賣掉田地,拿出了20擔玉米給偽排長私了此事。
當地漢奸、特務、叛徒一旦被發現,全部由鋤奸組處理,毫不留情把他們殺死。因為這是你死我活的斗爭,不這樣就不能保護自己,保護革命群眾。在三陽鎮東面交界處100多米塌水橋旁邊小店,里面有陳林棟、張其昌兩人,都是漢奸(當地俗稱“透氣桶”),他們認敵為父,賣國求榮,把新四軍和地方武裝的動向告訴敵人。鋤奸組用下“大湯餛飩”的方法把他們處死了,就是用繩子將其手腳反綁抽緊,丟到河里溺死。
張海清是個與日本鬼子密切勾結的大土匪,他有個保鏢喬裝老百姓到海中區一肖姓人家,見他家女兒漂亮就住下了。鋤奸組觀察到此人有疑點,也派人住進那戶人家,趁他早晨上茅廁,進屋里翻開枕頭,發現下面有駁殼槍的壓印。當天黃昏此人在乘涼,鋤奸組三人一起過去,把他撲倒在地,見他的槍插在背后,是一支2號駁殼槍。因為怕旁邊有“透氣桶”,公開處置時敵人會來救他,所以當夜也將他下了“大湯餛飩”。
一次三陽鎮還鄉團有個成員來到聚星鎮,穿的是便服,但鬼鬼祟祟、形跡可疑。鋤奸組得知這一情報,立即趕去,在他衣服里搜查到還鄉團的信,經審問確定是名特務,立即拉到和合鎮西北張成龍(武舉人)墳墓附近將其處死。地主季德昌與土匪陸兆林有勾結;郁正凡兩個小時候一起玩的小伙伴黃天石、陸衛兵都當了還鄉團的鄉長,經警告這些人仍然我行我素繼續作惡,鋤奸組也毫不留情將他們鏟除。就這樣,地方上的毒瘤逐一被處理,給偽軍、漢奸造成極大威懾,迫使其行為有所收斂。當然,處理掉這些人,鋤奸組都經過區公安股長盛有為(解放后擔任過南通市公安局長)的同意。據統計,那時四分區捕殺漢奸特務1400余人。
鋤奸工作是一件將自己頭顱拎在手里的事,隨時會遭受敵人報復流血犧牲。有天晚上,偽鄉長石體剛突然帶偽軍來到郁正凡家捉他,他靈機一動躲在老式大床頂板上未被發現。敵人就將他哥哥郁正康捉了去。他父親被迫湊了20擔玉米給偽鄉長,換回了他哥哥一條命。當時公安股長盛有為的父親就是被敵人捉去殘酷殺害的。
根據新四軍一師三旅政委兼四分區政委姬鵬飛在南通地區(當時亦稱東南地區)的反清鄉動員要求,四分區針對公路、水網交通特點進行挖溝破路,在河道水中筑暗壩、打暗樁,挖斷公路,改變地形等,遲滯日偽軍進攻。各縣民兵、自衛隊和廣大群眾掀起了拆橋、破路、筑壩的熱潮。郁正凡他們除了消滅漢奸特務,第二大任務是組織、發動老百姓割電線、破公路,主要負責三陽鎮至久隆鎮,再到匯隆鎮一帶。我方先派人偵察公路沿線情況,看見白天鬼子把電線拉上電線桿,晚上武工隊就組織老百姓將電線剪斷,藏起來,讓鬼子變成聾子、啞巴。白天鬼子剛強征民工把公路修好,晚上武工隊又組織老百姓將路開膛破肚,讓鬼子無計可施。
斜橋伏擊戰又稱六三戰斗。道路被我方組織民兵破掉了,日軍脅迫百姓又要來修路。根據這個情況,三旅旅長兼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陶勇與參謀長兼啟海警衛團團長梅嘉生布置部隊,將被破壞的公路處作為出擊重點,狠狠敲打日軍。6月2日,我七團獲得日軍第二天一早出動修路的情報,當天半夜時分,團參謀長朱傳寶率領一營指戰員悄悄進入三陽鎮斜橋以東伏擊陣地,二、三營也分別進入預定位置。3日拂曉前,我軍已經在斜橋附近擺開了一個大口袋。8點多鐘,三陽鎮據點里的敵人在警備隊長新野率領下,30多個鬼子、130多個偽軍,攜帶九二步兵炮一門,押著一群民夫,沿著公路大搖大擺地往東走來。當鬼子進入一營三連的有效射程之內,架在屋頂的機槍突然開火,幾個鬼子應聲倒地。等鬼子靠近后,又扔出手榴彈,把鬼子炸得血肉橫飛。鬼子誤斷我軍不是主力部隊,便指揮日偽軍向三連陣地猛撲過來。此時,修路的民工一哄而散。敵人全部進入我包圍圈后,西北面我一、二連陣地,東面的三連陣地,機槍一齊向敵人猛烈掃射,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一營在營長郭志偉的指揮下,從西北東三面包抄過來,經過半小時的拼殺,全殲了進入伏擊圈的敵人。斜橋伏擊戰打死鬼子35名、活捉1名,殲滅偽軍130多名,繳獲了一門步兵炮和大量槍支彈藥。六三戰斗沉重地打擊了日偽清鄉的囂張氣焰,大大鼓舞了海門人民抗日斗爭的士氣。
抗戰勝利后不久,新四軍在蘇中七戰七捷,繳獲敵人大批新式武器,需要有文化知識的人操作使用,便招收大批有文化的青年,當時南通地區參軍的優秀子弟有600多名。海中區委書記張為武動員吳之舟、郁正凡、劉正三人加入新四軍。因為他們文化水平較高,到了十一縱隊教導大隊。1947年1月新四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郁正凡他們投身解放戰爭洪流,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及解放上海、江南、福建、廈門等戰役戰斗。
郁正凡榮獲淮海戰役紀念章、渡江戰役紀念章、全國解放紀念章,2005年8月又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給參加過抗日戰爭老同志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看著這些沉甸甸的勛章,望著這位革命老前輩,我越發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