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抗日戰爭勝利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
抗日戰爭勝利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
作者:劉喜發 曲洛松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7-14 瀏覽次數:7884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它是中華民族由危亡到復興的轉折點,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皞ゴ蟮闹袊嗣窨谷諔馉?,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抗日戰爭的勝利,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大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之間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更吹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的號角。在其后很長的時間里,中國幾乎以一己之力頑強抵抗著日軍的進攻,以高昂的代價,消耗了大量的日軍有生力量,拖住了日本陸軍的大部分兵力,迫使日本不得不放棄“北進”侵蘇的計劃,使蘇聯在蘇德戰爭的關鍵時刻能夠把遠東地區重兵集團西調,以集中力量對付德國法西斯,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客觀上援助了蘇聯的衛國戰爭。對此,日本大本營參謀總長杉山元曾無奈地表示:“日本現在中國使用的兵力很大,北進對蘇開戰實際上辦不到?!币舱怯捎谥袊鴳饒鰻恐屏巳毡娟戃姷闹髁?,使得日本南下東南亞的計劃一再推遲。珍珠港事變后,日本能夠投入太平洋戰場的陸軍兵力只有約40萬左右,尚不及中國戰場日軍兵力的一半,日本大本營在無奈之下被迫取消了進攻澳大利亞和印度的計劃,使美英獲得了在遠東地區準備戰略反攻的寶貴時間。對此,美國總統羅斯福深有感觸,他曾對其子伊里奧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地方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并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日本可以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反攻,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吞并埃及,斬斷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span>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在國內抗戰處于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應英國要求,以10萬精兵組成遠征軍進入緬甸協助盟軍作戰。中國遠征軍浴血奮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東南亞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給世界留下的一直是夕陽西下的大國弱國印象,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團結一致,英勇不屈,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在國際反法西斯陣營的援助下,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意志和決心,贏得了世界普遍的尊重,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中國抗戰勝利的意義時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頑強奮戰和巨大犧牲,迫使日本歸還甲午戰爭以后從中國竊取的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神圣領土,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從此,再也沒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肆虐?!敝袊_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抗日戰爭的勝利,改變了世界格局,為中國創造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現代國家提供了必備條件。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逐步被邊緣化,日漸失去大國地位。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一直處于積貧積弱屢屢被列強侵略的狀態,被人視為“東亞病夫”。以1937年盧溝橋事變為肇始的全民族抗戰以其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巨大貢獻,大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中國贏得了崇高的國際威望。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戰略上策應和支持了盟國作戰,配合了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行動,制約和打亂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戰略配合的企圖。中國作為亞太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后方基地,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重大貢獻,使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元旦,中國被邀請為《聯合國家宣言》四個居前領銜國之一,從此中國被公認為反法西斯的四強(蘇美英中)之一。其后,盟國商議設立中國戰區(包括中國、越南、泰國等),并請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出任戰區最高指揮官。1943年1月,美英宣布取消在華租界和領事裁判權等特權,同年12月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奠定了反法西斯陣線抗擊日本的總原則?!堕_羅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將堅忍進行其重大而長期之戰爭,以獲得日本之無條件投降”?!叭龂谥荚趧儕Z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笔栈貣|北,是1931年以來中國人民的心愿;收回臺灣、澎湖群島,更是1895年以來中國人民的心愿。開羅會議關于東北、臺灣、澎湖群島回歸中國的決定,正式確定了中國領土主權完整不可分割的國際法原則,也是承認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貢獻。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成立大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中國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成為安理會中擁有否決權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是中華民族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政治大國的主要標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德、意、日等列強戰敗投降,英、法的實力在戰爭中也受到嚴重削弱,自清末起即對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危害最烈、對中國威脅最大的日本無條件投降了,而北方的強鄰——蘇聯也因為在戰爭中損失巨大而忙于休養生息、消化戰果,無暇南顧,亞太地區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空前好轉,為民族振興提供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現代國家提供了必備條件,也為新中國成立后進一步爭取和獲得更加重要的國際地位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的勝利,改變了中國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改變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歷史走向,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抗戰爆發前的一段時間里,蔣介石國民黨通過對中國共產黨的血腥鎮壓,用白色恐怖逐步樹立和鞏固了自身的獨裁地位??箲鸨l后,這種局面逐漸被打破,國民黨被迫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地位??谷諔馉帟r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各種矛盾最集中、最復雜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經受了嚴峻的鍛煉和考驗,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不斷走向成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獨立自主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新民主主義理論,創造了加強自身建設的成功經驗,實現了全黨的空前團結。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旗,領導各階級、各階層民眾堅持敵后持久抗戰,迅速地發展壯大起來,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到抗戰勝利前夕,中國共產黨已成為擁有120余萬黨員、領導著百萬人民軍隊和1億人口解放區的全國性大黨。黨對根據地內的階級關系、政權組織、勞動政策、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新民主主義歷史階段的政策,正確地處理了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的關系,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普遍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權,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民主、自由等現代理念帶到了偏遠落后的鄉村。在抗日戰爭血與火的考驗中,中國共產黨成為領導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核心力量,成為國家和民族的主心骨和頂梁柱,對抗日戰爭的勝利起了關鍵性作用。
與共產黨截然不同的是,國民黨在抗戰中日益沉淪,這種不同變化的根本在于國共兩黨的本質區別。本來抗戰掀起的愛國主義民族熱情為國民黨的革新進步提供了很好的民眾基礎,但是由于階級局限性使得退到西南大后方的國民黨沒有、也不可能有所進步,反而在派系斗爭中不斷內耗,并陷入了腐敗的泥潭,統治危機日趨嚴重,民眾對國民黨政權在抗戰中的腐敗無能極度失望,特別是在1944年日本發動的豫湘桂戰役中,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損兵60余萬,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使得美國政府對國民黨政府的抗戰意志及其軍隊的實際作戰能力也完全喪失信心,不得不重新考慮調整援助中國的政策,進而向延安派出軍事觀察組,主動與共產黨接觸,使中國共產黨邁出了走向世界政治舞臺的重要一步。國共兩黨政治力量在抗戰時期的此消彼長,成為中國近代史進程中的轉折點。
抗戰勝利后,廣大人民群眾以及許多有影響的中間勢力對國民黨已經不抱幻想,輿論普遍認為,共產黨“享有政治改革和廉潔的聲譽”,“已得到廣泛而深刻的群眾支持,因此要消滅他們是不可能的”,除非國民黨像共產黨那樣,進行深刻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否則,共產黨將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中國的統治力量。人心向背決定了中國政壇力量重心的轉移。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繼續奮斗,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并進而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征程。
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和中國人民的大團結,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習近平指出:“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笨谷諔馉幨墙袊鴦訂T最廣、規模最大、堅持時間最長的一次民族解放戰爭。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空前地喚醒了民族意識,極大地凝聚了民族力量,實現了空前的民族大團結,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一步步地走向沉淪,中華民族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鎖,中國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的屈辱史。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日本侵略者最初認為,“三個月之內就可滅亡中國”。面對日軍的侵略,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各黨派、各階級、各民族捐棄前嫌,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建立起了有最廣泛社會力量參加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了全民團結抗戰的新局面,中國四分五裂的亂局為之一變,中華民族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在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了抗日的烽火,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正是抗日戰爭催生的結果。在戰爭中,中國人民看到了自身的落后和因為落后而挨打的事實,認識到現代化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意義,樹立起了強烈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顧和總結抗戰歷史,對于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和民族內部軟弱渙散。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開辟廣大敵后戰場,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張、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政治核心。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的勝利,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有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今天,向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前所未有,因此必須堅定對黨的領導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這是我們推進偉大事業、實現民族振興的根本保證。
第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谷諔馉幹校鎸γ褡宕嫱龅目涨拔C,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御外侮,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匯聚起氣勢磅礴的力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紀念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就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愛國主義精神深深融入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脈,鑄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作者:劉喜發,南京市委黨校副校長,法學博士,二級教授,江蘇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曲洛松,南京市委黨校講師,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