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稿 > 鐵軍精神助力紅帆向深藍 ——中共海上抗日武裝斗爭研討會側記
鐵軍精神助力紅帆向深藍 ——中共海上抗日武裝斗爭研討會側記
作者:金鋒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7-27 瀏覽次數:7840
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斯戰爭勝利70周年前夕,由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參考消息報、新華網、北京新四軍研究會聯合舉辦的中共海上抗日武裝斗爭研討會,7月17日在北京西郊武青會議中心會議大廳舉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李金華、軍事科學院原政委張序三、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糜振玉、武警部隊原司令員巴中倓、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粟戎生、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徐承云,有關專家學者、新四軍和蘇中海防部隊領導人后代、首都各大新聞媒體、南通市以及如東縣黨政領導出席會議。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李金華首先致辭。他說,自己從小生活學習在如東這塊紅色土地上,從老一輩那里聽到了許多關于陳毅、粟裕、陶勇、姬鵬飛等許多新四軍將士和海防部隊的故事,至今依然刻骨銘心,難以忘懷。今天,我們在這里專題研究新四軍蘇中海上抗日武裝斗史,就是要牢記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捍衛民族尊嚴的豐功偉績,緬懷新四軍指戰員大無畏的革命斗志,更加自覺地繼承和弘揚鐵軍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第一副會長、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徐承云在致辭中,從講述一個個生動而鮮活的歷史故事為切入點,以史論理,深刻闡述了研究蘇中海上抗日武裝斗爭的重大意義。他說,當年日偽軍加強了對蘇中地區的清鄉,我方在陸地上的回旋余地越來越小。新四軍領導果斷決定,建立海上武裝,擺脫背水作戰的不利局面。陶勇莊嚴承諾:“只要我陶勇在,黃海就是我們新四軍的!”在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下,陶勇的誓言很快變成了事實。新四軍蘇中海上抗日武裝斗爭的輝煌歷史充分證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永遠與人民心連心,才能眾志成城,克服艱難險阻,奪取偉大勝利。在大雪紛飛的風暴之夜,海防團的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立,掌舵的船老大在風暴中只得將自己的身子綁在舵柄上。可是,浪花夾著大雪打在他身上,再被西北風一吹,結起愈來愈厚的冰凌。當副老大換班時,發現船老大已經成為一座冰雕。舵手犧牲在戰位上,而船還在茫茫大海上穩穩地航行。蘇中海上抗日武裝斗爭的輝煌歷史充分證明,深化研究宣傳鐵軍精神,是筑夢中華的時代工程。今天,我們研究中共領導的蘇中海上抗日武裝斗爭史,就是要大力弘揚偉大的鐵軍精神,激發全國軍民為筑夢中華貢獻力量。
在如東縣委書記詹立風和政協主席陳建華分別介紹蘇中海上抗日武裝斗爭歷史研究宣傳最新成果之后,陳毅元帥之子陳小魯、粟裕大將之子粟戎生、劉毓標將軍之子劉華蘇、姬鵬飛之女姬巧玲、海防二團團長孫仲明(原名孫二富)之女林紅等新四軍后代先后發言,他們深切緬懷先輩們在波濤洶涌的黃海浴血奮戰的戰斗歲月,真情追憶人民海軍從如東何家灶初創到泰州白馬廟誕生的光輝歷程。林紅回憶了父親作為一介武夫的“海巴子”,經歷了投靠黨、脫離黨、再選擇回到黨的懷抱,最后發誓鐵心向黨,成為光榮的人民海軍干部的曲折過程后,十分感慨地說,孫二富他們之所以能讓黨的第一支土海軍成為日軍聞風喪膽的鋼鐵之師、勝利之師,根本原因就在于,把共產黨的領導當做燈塔,把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南針。作為新四軍的后代,我們只有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生命才有價值;作為新四軍海防部隊演變而來的人民海軍,只有永遠堅持黨指引的正確航向,才能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
海軍學術研究所所長葛根林,這位從如東縣掘港鎮入伍的高級研究人員說到蘇中海防部隊的歷史如數家珍:在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蘇中海上抗日武裝斗爭的輝煌歷史和它在抗日戰爭史和人民海軍建軍史上的巨大貢獻永遠不能忘懷,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宣傳,對于推進人民海軍跨越式發展,對于弘揚鐵軍精神,助力紅帆向深藍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