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花樣青春炫海防 ——發自上海市金山區山陽女子民兵哨所的報告
花樣青春炫海防 ——發自上海市金山區山陽女子民兵哨所的報告
作者:程家駒 王斌 淢航 責任編輯:王浩鐘 來源:《鐵軍》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09-06 瀏覽次數:7840
東海之濱,杭州灣畔。波濤寧靜,霞光掩映。
一列女民兵身著戎裝從海灘巡邏而來,英姿颯爽。她們的背后,是上海這座大都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以及華燈初上時漸次顯露的閃閃霓虹。
正是為了大都市的繁華與安寧,這群年輕的姑娘“不愛紅裝愛武裝”,堅守海防一線,無怨無悔,書寫著炫麗的青春華章。
這是一個令人稱道的英雄哨所。十多年來,哨所22次榮獲“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上海市“先進哨所”、“海邊防管理先進單位”、“國防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在上級舉行的軍事比武中,先后20多次榮獲單位和個人前三名;近年來,20余次執行奧運、國際沙灘排球賽安保等重大任務,次次出色完成;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集體三等功兩次。目前,這個哨所已成為金山區國防教育基地、精神文明傳播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和金山區后備力量建設的“窗口”。
初冬時節,我們走進上海市金山區山陽女子民兵哨所,探訪她們的故事。
愛黨忠誠,堅定紅色信念
1995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創建紀念日。
這一天,也讓守衛海防的18位哨所姑娘們激動不已。北京傳來消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創始人、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國防部原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哨所題名:上海金山山陽民兵哨所。將軍叮囑:姑娘們一定要站好崗、守好哨,聽黨話、跟黨走。
姑娘們把將軍的囑咐牢牢記在心里,一直堅守著一個紅色的信念:愛黨忠誠。她們走進中共一大會議舊址、龍華烈士陵園,感受革命前輩和先烈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與“紅色娘子軍連”、柳堡“二妹子民兵班”、“南京路上好八連”等先進典型結成互學對子,交流堅定信念的體會。
這些年,哨所駐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到處霓虹閃爍,燈紅酒綠。2003年,離哨所百來米遠的海灘上建起了沙灘浴場,一到夏天,每天都有兩萬多人次的男男女女到浴場游泳沖浪。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姑娘們眼不花心不亂。她們堅守一個定律:要守好海防,首先要筑牢心防;要做到行動上不出格,首先思想上要合格。
哨所現有的10名女民兵,人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已有3人被吸收為預備黨員,3人被列為發展考察對象。
堅定的信念來自科學理論的武裝。哨所的姑娘們每天堅持讀報、聽廣播(新聞聯播節目)、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各半小時。周三晚上,是哨所的理論學習時間,每到這一刻,姑娘們都自覺集中到一起學習,開展交流討論。她們都有大專以上學歷,文化程度高,自學能力強,平時堅持自學,從網上吸納理論學習成果,不斷提升自己,為信念奠基。
愛國奉獻,守護都市安寧
“頭頂邊關月,情系天下安……祖國的利益重如山,為民甘灑血和汗;軍人的價值在哪里?無怨無悔作奉獻。”每次巡邏在海防線上,哨所的姑娘們總是喜歡唱起這首《愛國奉獻歌》。
“祖國”二字,已經在她們的心中深深扎根。
金山區位于杭州灣西北部,是上海市的西南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宋朝時駐有水軍,明朝時有戚家軍,清朝有金山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離哨所大約五公里處,就是當年侵華日軍進攻上海時的金山衛登陸處,也正是從這里登陸的日寇,一路燒殺,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走進金山衛侵華日軍登陸處遺址,聽著老一輩人訴說這一段悲痛的歷史,姑娘們義憤填膺。如今,日軍登陸處遺址外的大片灘涂經過改造,早已建成了國家級大型化工園區。看著祖國發展蒸蒸日上的景象,姑娘們倍覺肩頭責任重大。每天清晨,姑娘們列隊,迎著蔚藍的大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陽,舉行升國旗儀式,莊嚴敬禮。每次,她們都將此當作向祖國表達守好海防意志的宣誓。
周末,一些年輕人都會三五成群,說說笑笑地從哨所門前經過,到海灘上去玩耍,時常有一些熟識的朋友向她們發出邀請,但姑娘們都自覺地堅守在崗位上。
姑娘們說:“愛國奉獻是我們哨所的最高行為準則。祖國利益高于一切。”
第一任哨長郭紅英,有一顆熱愛國防的火熱的心。曾在海防某旅通信連擔任過兩年話務班長的她,脫下軍裝又來當民兵。哨所剛建立,百事待興。她像在軍營一樣腳踏實地帶頭干,先后帶領三個班的女民兵奮戰八個春秋,把一個新組建的哨所帶成標準一流、工作一流、成果一流的先進哨所。
俞萍從某部通信站退伍后,由于在部隊的出色表現,被金山區一家電信公司招聘為員工,月收入數千元。就在這時,區人武部選拔補充哨所女民兵,部領導專門上門請她來當骨干。這位剛脫下軍裝的姑娘心動了,家人說她:“你兵都當過了,還去當民兵做啥?”她說:“當兵當民兵都是保衛國家,我想趁年輕在家鄉再為國家守幾年門。”她來到哨所后當了哨長。
家境富裕的沈文潔,在一家待遇豐厚的企業工作。她卻主動要求來到哨所當了民兵。兩年多來,她把報國之志熔鑄在哨位上。一次在一個多月的針對性守衛任務中,她先后21次巡邏在海防一線,成為哨所的標兵。
在哨所默默無聞地堅守了八年的哨長呂萍英,1999年因為結婚含淚離開哨所。2001年7月,小孩出生剛滿一周歲,她不顧家人反對,又執意回到哨所堅守了三年。
女民兵張彩虹在哨所也堅守了八年,先前的男朋友受不了這種家門口的“異地戀”,和她分了手。她說她從不為此后悔。
在哨所,類似這樣的事很多。姑娘們中先后有30余人主動放棄好的工作和待遇,到哨所守海防。還有7人為完成重大安保任務,主動推遲婚育。
姑娘們的奉獻,感動了人武部黨委,感動了區委區政府的領導,感動了人民群眾。“一定要讓奉獻者得到應有的承認和回報!”2008年底,人武部黨委作出決定,按照“有地位、有作為、有發展、有出路”的思路,與區委組織部、宣傳部、區婦聯、團委及山陽鎮等單位,對哨所女民兵“聯合培養、成果共享”,哨所女民兵優先當兵、優先入學、優先推薦為村鎮后備干部培養對象。
每天早晨舉行升旗儀式,女民兵們莊嚴地向國旗敬禮
打靶歸來
愛軍精武,譜寫鏗鏘樂章
戰斗力,是姑娘們矢志追求的目標。
進入新世紀以來,根據軍事斗爭準備的需要,上級先后為哨所配備了先進的雷達監控系統等裝備。2009年,為進一步加強25.4公里海岸線和當面海情的偵、觀察,軍地又投資近200萬元,給哨所建起了覆蓋100多平方海里的偵、觀察系統;投資90萬元,對觀察室等進行了全面改造。姑娘們從抓信息化知識學習入手,不斷提高掌握新裝備的能力。她們全部通過了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各項訓練成績都在優良以上。
別看她們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曾被嬌生慣養,可一旦上了訓練場,個個都是虎虎生威,不讓須眉。哨所的不遠處,是一片荒草灘涂,姑娘們幾乎天天要在這里練上個把小時。摸爬滾打多了,原本嬌嫩的肌膚磨出了老繭。
訓練中,她們主動給自己加壓。上級規定她們訓練三公里長跑,她們不聲不響地跑起了五公里,一些要強的女民兵還背上步槍、手榴彈,和軍警民聯防隊員較勁。
海上靶射擊訓練時,姑娘們趴在潮濕的沙灘上,渾身上下都被浸濕了,海風吹來,徹骨寒冷,但沒有一個人退縮,每次一趴就是一個多小時。訓練擒拿格斗術時,每一招每一式,姑娘們都反復練習,胳膊腿酸了,也不肯休息。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一茬茬女民兵迎著晨光,送走晚霞,練就了過硬的海防本領。
第二任哨長彭美峰,練出了一雙磨不破的鐵腳板。金山區每年5月舉行的國際沙灘排球賽,盛況空前,吸引了大量外國旅客前來觀看。每次比賽期間,十余公里的海岸線上散布著各國游客,形形色色,情況復雜。彭美峰每天堅持帶隊巡邏,排查可疑情況,有時候要走兩個來回。10天下來,她往往要走上近500公里。現在,離開哨所后的彭美峰就任她家所在鎮的軍警民聯防隊連長,每次治安巡邏,仍然保持著在哨所的作風,時間一久,一些男民兵都直喊吃不消。
女民兵在觀察室值班,執行海情偵、觀察任務
呂萍英,第三任哨長,提起她的軍事素質,熟悉的人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她戰術動作標準,就地一臥,“噌、噌、噌”,你還沒看清楚,就早已爬了出去。她射擊精度高,面對胸環靶,5發子彈從未落過45環以下,就是幾十米外打酒瓶,也是八九不離十。她最拿手的還要算擒拿格斗功夫。2001年3月的一天,哨所和友鄰單位比武,不巧下起了大雪,有人提議延期,她堅持如期進行。輪到擒拿格斗這一課目,她接連將對方幾員女將摔倒在雪地里。對方帶隊的專武干部看不下去了,親自上陣,呂萍英擺好架勢,一個發力,硬生生地將一個150多斤的大男人摔倒在地。離開哨所后的呂萍英擔任了鎮軍警民聯防隊指導員。在那里,男隊員們對他們的女指導員都“很服氣”。
2008年8月,哨所擔負奧運安保任務,每天24小時堅持岸灘巡邏和雷達監控。第五任哨長顧曉燕超負荷擔任值班執勤任務,將雷達監控系統瞄準每一個細微的角落。一天傍晚,她發現一個黑點在海岸邊漂動,敏銳感覺到不正常,當即緊盯不放。黑點逐漸向海上漂移,她判斷天色漸晚,目標應不會去向外海,一定是要到幾海里之外的大金山島上去。她一邊將這一情況向上級報告,一邊繼續監視,直到安全部門人員趕到,將這名不明身份人員帶走。由于忠于職守,她被金山區政府評為“奧運安保先進個人”。
忠誠使命,獻身使命。哨所的姑娘們以自己過硬的素質打造了一段鋼鐵海防。近年來,哨所20余次參與完成重大安保任務,發現處置情況10多起,成為上海西南門戶的“守護神”。
愛民服務,傳播溫暖能量
哨所緊貼海邊,每當漲潮時,潮水就會咆哮而來,沖擊海埂。要是遭遇臺風時,情形更加危險。然而,越是危險的時候,姑娘們考慮越多的是當地群眾。呂萍英講述了一段驚心動魄的經歷。
2004年8月,臺風“麥莎”在金山一帶海岸登陸,風力達11級以上,沖到岸邊的巨浪撞擊在防護堤上,浪頭騰起足足有兩層樓那么高。姑娘們沒有一個膽怯畏懼,首先想到的是海邊群眾的安全。她們留下兩名哨員加固裝備、值班執勤,其余的全部趕到碼頭幫助搬運行李,疏散群眾。這時,一個巨浪撲來,一個十來歲的男童落入海水中,隨時可能被潮水卷走。女民兵楊衛珍不顧個人安危,一個猛子扎下去,將落水男童托起,自己接連嗆了好幾口海水。這次行動,她們安全轉移群眾200余人,救起落水群眾兩人。這一年年底,哨所被上海市委、市政府表彰為“上海市共青團號”。
2008年初,金山區遭受了罕見雪災。為了保護群眾的出行安全,每天凌晨4點左右,姑娘們就鉆出暖烘烘的被窩,拿起鍬鎬到馬路上清除積雪。天寒地凍,有的路段結起了厚厚的冰塊,一鎬掄下去,姑娘們往往震得虎口開裂,再經嚴寒一凍,手腫了,裂開的口子滲出了血。就這樣,她們連續奮戰一周,和其他民兵一起,將40余公里長的五條主干道上的積雪全部清除,第一時間恢復了交通。哨所因此被金山區區委、區政府表彰為“抗雪救災先進單位”。
近幾年來,她們先后搶救遇險群眾30多人。
姑娘們急難險重任務沖在前,平時則經常深入駐地街道社區、車站碼頭和敬老院、孤兒院等場所,開展學雷鋒、結對互助活動,把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敬老院的老人宋友根是位老軍人,革命戰爭年代被反動派割去了舌頭,講不了話,同別人接觸交流得少,精神上異常孤獨。姑娘們每次到敬老院,都要給他帶上水果,幫他打掃房間、洗衣洗被,和他一起翻看過去的證書和老照片。雖然交流是無聲的,姑娘們卻能體會到老人內心的快樂。每次要離開時,老人總會緊抓著她們的手送得很遠。
姑娘們盡自己所能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她們先后資助過13戶貧困家庭,幫助6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山陽鎮汀南村村民胡德云家境貧困,又不幸患上了腦腫瘤。為了治病,家里幾乎賣掉了所有值錢的東西,生活十分艱難。姑娘們得知后,為他捐款捐物,輪流到醫院照料他。胡德云做過手術后,長期不能干體力活,每到農忙季節,姑娘們都來幫忙。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姑娘們白天走上街頭為地震災區募捐;晚上,加班加點,趕制十字繡,為幫助災區義賣。她們把自己的勞動津貼和義賣所得的錢送到紅十字會,請他們轉交給了災區。
熱愛人民,服務人民,哨所的姑娘們在群眾中贏得了交口稱贊。
愛惜榮譽,執著崇高追求
哨所的榮譽室里,擺滿了各類獎狀獎杯獎牌。姑娘們入哨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觀榮譽室,由哨長介紹哨所的成長發展歷史。
女民兵對哨所的一段經歷個個如數家珍:1964年,哨所的前身金山嘴女民兵班參加大比武,時任民兵教導員李應德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這成了姑娘們共同的榮耀和動力。
何曉鳳,這個在家中被視若掌上明珠的獨生子女,進入哨所后進步神速——曾經跑個百米就臉色發白,一兩天吃不下飯,現在跑個五公里輕松自如;曾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現在不僅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學會了一手廚藝,成為哨所的“第一大廚”;曾經怕苦怕累,現在每天參與雷達監控值班和海灘巡邏,自覺經受磨練,被人武部評為優秀哨員。對于自身的轉變,她這樣解釋:“這是一個光榮的集體,哨所的榮譽時刻激勵著我!”
2006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姑娘們沿著海灘巡邏歸來,借著稀疏的月光,發現一幢居民樓的二樓窗戶前有一個黑影在閃動。“有賊!”姑娘們兵分兩路,迅速靠近。這時對方發現了她們,慌忙跳下,準備擇路而逃,無奈兩條路口均已被姑娘們堵住。此人沖到一條路口,亮出閃亮的匕首,威嚇道:“讓開!不然就捅了你們!”女民兵俞懿和楊衛珍毫不畏懼,一邊招呼另一路隊員,一邊一步步向他逼近。搏斗中,俞懿的手臂和腿部被對方連刺兩刀,但她仍死死扯住他不放。大家齊心協力,最終將他制服。事后,俞懿的母親詢問受傷的女兒:“在家里連殺雞你都不敢看,那一刻怎么會有這樣的勇氣?”俞懿回答道:“我是哨所的民兵啊,放掉了不法分子,就對不起身上的這身軍裝!”
這就是哨所可愛可敬的女民兵。
在市場經濟時代,一些人崇拜大款,崇尚金錢,姑娘們卻守著微薄的津貼,愛哨如家,忠誠地履行職責。每年的國際沙灘排球賽,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哨所的姑娘們每天堅持在沙灘上巡邏,排查險情,維護秩序。整齊的隊列,颯爽的英姿,贏得外國游人連豎大拇指:“中國女民兵,OK!”
即使是那些已經離開哨所的姑娘,也一樣珍惜哨所的榮譽:每當新民兵入所時,她們都要回來一次,講講哨所的光榮傳統,激勵新民兵們好好干;她們自身也在新的崗位上奮發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帶頭人。
珍惜榮譽,創造榮譽。這是市場經濟時代生活在大上海的哨所姑娘們的執著追求!
(本文照片由王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