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周文在千里找黨
周文在千里找黨
作者:沈偉東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8-25 瀏覽次數:7833
1935年底,周文在被捕,解押到鎮江江蘇第五高等法院,判刑一年八個月。1938年春節過后刑滿釋放,周文在回到上海。
周文在將軍
1935年底,周文在被捕,解押到鎮江江蘇第五高等法院,判刑一年八個月。1938年春節過后刑滿釋放,周文在回到上海。他的行蹤被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陳震寰所獲悉,陳此時在常熟徐市等鄉間組織了一支抗日武裝,正急需政治干部,于是,他邀請過去就熟悉的周文在前去擔任此部的政治處主任。
周文在到陳震寰部隊不久,發覺這支抗日武裝的成員相當復雜,上層頭目基本上都是反動官僚,而擁有實權的大隊干部,相當部分是流氓土匪和幫會人物。四周鄉間的農民對這支部隊全無好感。周文在心想,必須充實黨的干部,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才能提高這支部隊素質,增強戰斗力。可是現在常熟黨組織遭受破壞,自己被捕后又失去了組織關系,無法解決這個燃眉之急。
這時,陳震寰的親戚周毓文、顧彥儒等,企圖拉部隊去投靠汪偽師長熊劍東。陳震寰察覺到這個動向后,非常焦急,即與周文在商量要想法尋找黨的組織,請求委派黨的干部來領導和加強這支抗日部隊。
兩人經過秘密商量決定,由周文在赴南方尋找黨組織。周文在肩負使命,在上海十六鋪碼頭坐了10元錢的底艙,經過兩天兩夜1190公里的行程到達廣州。周文在不顧疲乏,直奔八路軍駐廣州辦事處。辦事處主任廖承志接待了周文在,頗有為難地說:“你反映的蘇南抗日情況很好,可是要求派干部,我這里是鞭長莫及呀!”廖承志思索片刻后說:“這樣吧,我介紹你到武漢找葉劍英同志,他是抓武裝的,也管你們那一帶。你去時我給他發個電報。”說完,廖承志揮毫為周文在寫了封介紹信。
周文在乘火車前往武漢。途中遇到滂沱大雨,火車無法行駛,乘客不得不在沒膝的洪水中跋涉了近10華里。一進入湖南境界,天天遇上日本飛機轟炸掃射,火車不時開進山洞。就這樣,火車躲躲藏藏,停停開開,廣州到武漢的1100多公里的路程,火車整整行駛了10天。
到了武漢,宛若來到了一個新的天地,處處洋溢著抗日救亡的熱烈氣氛。心潮激蕩的周文在,急匆匆尋找到了八路軍辦事處。一位接待的干部對周文在說:“我們已知道你要來,現在你先去休息,明天辦事處主任葉劍英要接見你。”
第二天,葉劍英在辦公室里親切而熱情地接待了周文在。面對當年黃埔軍校的老師,周文在翔實地匯報了蘇南東路地區敵后人民高漲的抗日熱情和各類武裝部隊的情況,以及迫切要求委派黨的干部去領導的愿望。周文在還向老師匯報了自己投身革命的經歷。葉劍英仔細聽完匯報,非常興奮地說:“你來得太好了,蘇南來的人不多,剛才你談的情況,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的,請你再把它詳盡地寫出來交給我,好嗎?”周文在當即表示馬上去寫,敬禮告辭了葉劍英。
周文在興沖沖回到武昌旅館,立即伏案寫好了書面材料,并畫了一張蘇南各地武裝部隊分布草圖,然后匆匆前往八路軍辦事處,交給了工作人員。葉劍英看了材料后,再次接見了周文在。葉劍英高興地說:“你所提供的情況很重要,你真是干了件大事。今后新四軍要東進作戰,你們的戰略方向也要向東,就是要密切注意東面。至于要求委派軍事干部問題,待延安抗大分配來時,派幾個到你們那里去。”臨告別時,葉劍英叮囑他說:“你回去先到上海,由我發電報去,到時候會有人跟你接頭的。”
周文在趕回上海,按葉劍英交待的聯絡暗號,在極司菲爾路的一家私人醫院接上了組織關系。誰知來者竟是在1934年就一起參加革命的同鄉、中共東路特委委員兼常熟縣委書記李建模。
周文在接上組織關系后,立即返回常熟趕到部隊。這時,陳震寰已被架空,部隊已控制在熊劍東手中。周文在與陳震寰一起,深入到指戰員中,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使多數指戰員認清了熊劍東及周毓文、顧彥儒等人的真面目。正在這時,部隊遭遇到日軍重兵掃蕩被打垮了。在這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周文在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收拾整頓四散人員,帶領大家跳出包圍圈。在中共常熟縣委領導和常熟“民抗”的幫助下,充實經過訓練的自衛隊員和上海輸送的學生、店員、工人,這支部隊才真正成為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裝,又改編為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支隊,周文在任副支隊長,負責政治工作。
注:周文在1906年出生在常熟的一戶書香門第。1925年“五卅”運動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2月11日,參與創建了常熟第一個共產黨的組織。1926年夏考取黃埔軍校。1927年6月在賀龍部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教導團二營一連)任指導員,參加了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擔任福州軍區干部部部長、福建省軍區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4月10日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