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作用
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作用
作者:王春芳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6-08-31 瀏覽次數:7828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日本、德國、意大利三個法西斯國家挑起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大戰。先后參戰國家61個,參戰軍隊1.1億人,卷入戰爭人口20億,作戰地區波及三大洲四大洋,歷時6年之久,死傷軍民9000余萬人,經濟損失4萬多億美元。最后以法西斯徹底失敗,反法西斯人民奪取偉大勝利而告終。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日本、德國、意大利三個法西斯國家挑起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大戰。先后參戰國家61個,參戰軍隊1.1億人,卷入戰爭人口20億,作戰地區波及三大洲四大洋,歷時6年之久,死傷軍民9000余萬人,經濟損失4萬多億美元。最后以法西斯徹底失敗,反法西斯人民奪取偉大勝利而告終。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1931年9月,中國人民第一個舉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幟,打響了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槍,最早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于動員團結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戰勝共同的敵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實力的消長,世界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斗爭又激烈展開,深刻的經濟危機,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的分化和爭奪。日本、意大利和德國先后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實行國家經濟軍事化,開動戰爭機器,發動侵略戰爭。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任務,是時代賦予人類的歷史使命。在這種形勢下,世界任何國家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最早開始反法西斯,始終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最前列,直到最后勝利,中國人民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軍。
日本法西斯于1931年9月18日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其目的,正如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所表白的:“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這就清楚地表明了日本法西斯首先是侵占中國東北,繼而吞并全中國,最后稱霸世界的狼子野心!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第三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出了《關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事件宣告》,號召全國人民武裝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并領導東北三省人民展開了反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武裝斗爭。同時,中國政府及東北愛國官兵組成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抗日義勇軍。在共同反對法西斯侵略,抗日救國的目標下,抗日游擊戰爭迅速展開。黑龍江的馬占山,吉林的李杜,遼寧的唐聚五等率部英勇抗日,極大地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民心士氣。在東北地區,先后成立了楊靖宇為總司令兼政委的抗聯第一路軍,周保中任總指揮的第二路軍,趙尚志(后李兆麟)為總指揮的第三路軍等數十萬人的武裝力量,在百余萬各階層抗日民眾的支援下,同日本法西斯進行了長期的英勇戰斗,粉碎了敵人多次大討伐,有力地牽制和打擊了日軍大量兵力。據《日本近代史》記載,自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作戰中,共傷亡17.2萬余人。
1932年1月28日晚,侵華日軍向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駐上海的中國第十九路軍奮起抗擊;上海人民組織了抗日救國會、抗日義勇軍、抗日救護隊等積極參戰支前,使日軍受到沉重打擊,死傷萬余人。3月9日晚,駐華北第二十九軍派出500人組成的敢死隊,乘夜沖入敵陣,殺敵3000余人,敢死隊僅20人生還。此即著名的血戰喜峰口。
正當中國人民“以血肉筑成新的長城”,反對日本法西斯侵略,呼喚世界各國人民團結起來,組成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時候,不少進步國家站在中國和世界人民一邊,譴責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有些國家采取姑息養奸的綏靖主義政策,嘗到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苦頭。此時,毛澤東明確指出:“偉大的中國的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孤立戰爭的觀點,歷史已指明其不正確了。在英美諸民主國尚存在有孤立觀點……中國如果戰敗,英美等國將不能安枕……世界各大國間的戰爭火焰已日益迫近,任何國家欲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中國人民堅信中國的敵人是世界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的抗戰。中國人民第一個建立起廣泛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統一戰線,進行全民族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堅決斗爭,挫敗了法西斯國家的速勝戰略,在法西斯德國橫掃歐洲之前,就使日本法西斯在中國泥足深陷。歷史把偉大的中華民族推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前列,擔當起戰勝法西斯主力軍的偉大使命。
從1937年7月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到1939年9月二戰全面爆發,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反法西斯戰場。從1937年到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既是亞洲大陸戰勝日本法西斯的決定力量,又是戰勝世界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中國抗日戰場不僅是世界上開辟最早的反法西斯戰場,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反法西斯戰場。在持久的抗日戰爭中,中國動員了千百萬群眾,組成了浩浩蕩蕩的抗日大軍,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使日本法西斯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逐步走上了崩潰的道路。
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時,妄圖三個月內滅亡中國。7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致蔣介石電》中指出:“實行全國總動員,保衛平津,保衛華北,收復失地。”在平津前線的宋哲元將軍致電南京政府和全國各界:第二十九軍為保衛祖國,不惜犧牲。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中將和第三十二師師長趙登禹中將率部與敵在南苑血戰,壯烈以身殉國,官兵傷亡5000余人,給日軍第二十師團以重創,震驚了日本當局。與此同時,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在敵后展開了大規模游擊戰爭:9月,第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精銳第五師團一部,殲敵1000余人,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0月,第一二○師在雁門關伏擊戰斗中,殲敵500余人,擊毀汽車數十輛,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戰役作戰;與此同時,第一二九師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殲敵百余人,炸毀機場全部飛機24架,削弱了日軍空中力量,八路軍聲威大振。因此,日本當局被迫將進攻上海南京的兵力從2個師團增加到11個師團30余萬人。
1938年,中國軍隊繼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和徐州會戰之后,又進行了武漢會戰。日軍出動了9個師團、1個混成旅團和1個支隊,動用飛機500余架、軍艦120余艘約30萬人。中國軍隊集中了124個師計100萬人,歷時5個多月,中國軍隊以傷亡60萬人的代價,殲敵20余萬人,迫使日軍停止了戰略進攻,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陰謀也隨之破產。
1939年9月,法西斯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當德國侵略波蘭時,英法等西方大國對德宣而不戰,繼續實行綏靖政策,使德國法西斯侵略氣焰更加囂張,使日本法西斯稱霸亞洲和德意合流打開大門。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成敗攸關的時刻,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同國際國內的誘降、勸降逆流進行了堅決斗爭。毛澤東莊嚴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公開宣稱:我們始終站在主戰派方面……我們堅決地斥責那些認為太平洋會議并非東方慕尼黑的無稽之談。所謂太平洋會議就是東方慕尼黑,就是準備把中國變成捷克。……國際投降主義者引誘中國投降,同樣是他們的陰謀政策。……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是團結抗戰以求解放”。中國人民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在外援很少的情況下,堅持自力更生,同日本法西斯進行了殊死的搏斗。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不僅粉碎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計劃,而且挫敗了國際綏靖主義者策劃的“遠東慕尼黑”陰謀。日、德法西斯的侵略從反面教育了英美法等國,美國政府被迫放棄犧牲中國,謀求同日本妥協的綏靖政策,逐漸轉向援助中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英法在法西斯德國大規模進攻面前,一個被徹底打敗,一個被打得頭破血流,不得不放棄既損人又不利己的綏靖政策,開始呼吁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1940年德國法西斯席卷西歐和北歐得逞,日本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決定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規模空前的進攻戰役——百團大戰,對20萬日本侵略軍,進行了2170次戰斗,歷時100多個日日夜夜,殲滅日偽5萬余人。這一重大勝利,不僅堅定了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而且穩定了東方戰線。
1941年12月,正值法西斯德國兵臨莫斯科城下時,日本法西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此,中國的抗日戰爭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1942年元旦,由中、美、英、蘇發起的26國在華盛頓簽署了反法西斯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隨后又有21個國家加入。至此,中國人民及世界各國人民呼喚已久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終于形成。同時,反法西斯同盟決定:以中國蔣介石任盟軍中國戰區(包括越、泰)陸空聯軍總司令,美國史迪威中將任參謀長,中國與盟軍直接協同作戰。中國應英國的請求,派出軍隊10余萬人,赴緬援英抗日作戰。之后,中國軍隊第二次入緬作戰,挺進2400公里,收復緬北城鎮50余處,殲滅日軍3萬余人,為緬甸戰場反法西斯勝利奠定了基礎。
1943年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出現了戰略轉折。歐洲戰場,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開始對德軍全面反擊;北非戰場,美英聯軍已迫使意軍投降;太平洋戰場,瓜島戰役美軍對日軍全面反攻;中國解放區戰場,由戰略相持開始向日軍實施局部反攻,中國正面戰場,對日軍進行了豫中、長衡、桂柳和湘西等會戰。1945年,以解放區為主體的中國戰場對日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作戰,日軍節節敗退。9月9日,日本侵略軍向中國人民無條件投降。至此,中國人民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
中國的抗日戰爭,制約著日本法西斯北攻蘇聯、南攻美國的戰略,迫使日本無法沖出亞洲與德國會合,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使美國贏得了寶貴時間,實現了“先歐后亞”的戰略,陷日本、德國于分割孤立而被各個殲滅
日本法西斯野心很大,妄圖征服中國后,北進打敗蘇聯,南進打敗美英,奪取世界霸權。
1939年德國吞并捷克之后,大有東進攻蘇之勢,日本想借此配合德國夾擊蘇聯,發動了諾門坎沖突,因日軍在中國抽不出兵力,只能以6萬人攻打蘇軍,結果損失2萬人敗下陣來。從此日本大本營決定:中日戰爭還在進行,日本無力北進。
1940年德國閃擊西歐,打敗了法國并威逼英倫三島,美國獨木難支,日本認為這是“南進”的大好時機。日本大本營、政府聯席會議認為,日本兵力陷在中國,無力南進,只能同德、意法西斯結成軍事同盟,希望借德意力量打擊中國;要求蘇聯放棄援華,抑制中國共產黨的抗日行動;重開日美談判,要求美國放棄對中國的支援等等。可見中國的抗戰是日本南進的最大障礙;充分表明中國抗日戰爭對粉碎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戰爭起了巨大的牽制作用,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贏得了寶貴時間,創造了勝利條件。
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忍受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中國是世界大國,她的領土相當于整個歐洲,當時人口4.5億,占全世界人口1/4。當日本法西斯第一個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關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組成了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中華民族發揚了高度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表現出高度的凝聚力和強大的生命力,成為不可戰勝的力量源泉,成為打敗日本法西斯、戰勝世界法西斯的先決條件和決定力量。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至1945年9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中國人民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奮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戰場作戰12.5萬次,中國正面戰場進行大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余次,大小戰斗20萬次,共殲滅日軍250余萬(占日本總傷亡人數的89%,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傷亡人數的8倍),接受日軍投降128萬,殲滅偽軍118萬,接受投降偽軍146萬。中國軍民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3500萬人的傷亡和5600億美元經濟損失的巨大代價。中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所遭受的災難,所承受的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世界人民所公認的,將永遠載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70年前日、德、意法西斯給世界人民帶來的這場浩劫,受到了歷史的嚴正審判。當今世界人民歡欣鼓舞地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目的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歷史告誡人們,反對、制止戰爭,反對軍事干涉主義,反對世界霸權和地區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作者系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