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多彩軍營 > 處突維穩 拱衛邊疆 ——武警8670部隊巡禮(上)
處突維穩 拱衛邊疆 ——武警8670部隊巡禮(上)
作者:蘭福 束華靜 責任編輯: 來源:《鐵軍》 日期:2016-11-10 瀏覽次數:8330
武警8670部隊是在抗日烽火中成長起來的一支勁旅,它的前身為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抗日戰爭中,8670部隊在蘇皖邊區人民的大力支援與密切配合下,浴血奮戰,共與日偽頑軍進行的戰役戰斗180余次,殲滅日偽軍17874人、頑軍20775人,為創建和鞏固抗日根據地,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建下了不朽的功勛。
武警8670部隊是在抗日烽火中成長起來的一支勁旅,它的前身為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
1938年5月,徐州淪陷后,徐(州)海(州)蚌(埠)地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組成了許多抗日游擊隊。他們自成立之日起就積極主動地打擊日寇,鏟除漢奸,深受人民愛戴,迅速成長壯大,逐步匯聚成三支千人以上的隊伍:即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四大隊,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游擊支隊的主力和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十一團。
轉戰蘇魯豫皖
朱湖整編 這支在抗擊日寇中誕生,在日、偽、頑夾擊中成長壯大起來的部隊,雖然沒有紅軍部隊的基礎,但由于張愛萍、韋國清等同志的堅強領導,正確執行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路線、方針、政策,于1940年9月在朱湖整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
1940年7月,為了粉碎國民黨頑固派對新四軍的進攻,中原局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八路軍南下,新四軍北上的既定方針,決定成立八路軍第五縱隊。1940年9月1日,于江蘇泗洪縣朱湖鎮召開了整編大會,以隴海南進游擊支隊和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原“南支”第一團改為七團,第二團改為八團,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第十一團改為九團,支隊由張愛萍任司令員,韋國清任政治委員,孫象涵任副司令員兼七團團長,張震球任政治部主任,張震寰任政治部副主任,楊志雅任參謀處長。三支隊司政后機關以隴海南進支隊機關為主組成,徐海蚌地區誕生的三支隊游擊健兒終于步入了正規部隊的行列。
改編為新四軍 1941國民黨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月28日,新四軍新軍部在鹽城成立,統一整編駐華中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七個師一個獨立旅。八路軍第五縱第三支隊改編為新四軍三師九旅,原屬七、八、九三個團依次改為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團。張愛萍任旅長,韋國清任政治委員。
接應四師到達皖東北 1941年1月,國民黨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湯恩伯指揮四個師共4.2萬人,向豫皖蘇地區新四軍第四師發動進攻。1月下旬,由于日軍發起豫南戰役,湯恩伯遂向西撤退。日軍見國民黨軍不戰自退,遂即收兵。10日凌晨,湯部之九十二軍、騎二軍和騎八師等部14萬人,乘勢北渡渦河,向新四軍第四師進攻。戰局突變,猝不及防,四師處于不利態勢。4月初,奮戰在路西的四師部隊又遭到日軍對淮上的掃蕩,造成敵頑夾擊之險惡處境。5月5日,在九旅接應下,四師直屬隊越過津浦鐵路,7日渡天井湖到達皖東北。5月10日,十二旅轉到路東鮑集一帶。5月30日,一旅到達羅崗一帶。至此,九旅完成了策應四師作戰和東進休整的任務。
陳毅、張云逸接見第9旅干部時合影
首戰青陽 1941年2月,新四軍第三師第九旅執行恢復與鞏固皖東北根據地的任務,向洪澤湖西地區挺進。駐江蘇省泗陽縣青陽鎮(今屬泗洪縣)偽軍一個團500余人出動騷擾。2月18日晨,第九旅以第二十五團和第二十七團對該敵發起攻擊,第八旅第二十四團負責打援。白天進展順利,夜間巷戰激烈,戰至次日天亮,攻克青陽鎮。此次戰斗殲偽軍一個團,斃傷40余人,俘副團長以下400余人。新四軍傷亡16人。
1942年2月,華中局領導劉少奇評價:“九旅已是正規化黨軍之一部,是華中抗戰后新成立部隊中之成績較優者”。九旅不但可以進行游擊戰,也可以進行中小規模的運動戰,多次受到新四軍軍部的表揚,深受蘇皖邊區人民的愛戴。1941年9月9日,九旅奉令轉隸為新四軍第四師建制。九旅從游擊兵團發展到正規軍隊,經歷了邊戰斗邊整頓邊建設的過程。
血戰朱家崗 從1942年11月14日到12月16日,日軍的精銳部隊平林第十七師團、第十三旅團各部及偽軍等總兵力達萬余人,在騎兵、坦克、飛機配合下,分五路對淮北蘇皖邊區根據地進行掃蕩,妄圖逐步擴大偽化區,縮小解放區。
為“打其銳氣,擊其惰習”,新四軍大部隊跳出了日軍包圍圈,只留下四師九旅二十六團在內線作戰。11月15日,日軍開始進攻淮北根據地。二十六團在團長羅應懷的領導下,用游擊戰術和日軍周旋了20多天。12月9日黃昏,二十六團進駐朱家崗。朱家崗地處泗洪縣東北,是曹廟鄉的一個行政村。部隊來不及做過多休整,就連夜召開營連干部會議,對接下來的戰斗進行部署。
然而就在當天夜間,大隊日偽軍趁著黑夜包圍了朱家崗,準備偷襲。據考證,這次日軍集結了金子聯隊三個精銳大隊以及少量偽軍共1500余人,可謂兵強馬壯。而剛經過精簡的二十六團只有三個營六個連,總兵力還不到500人,并且彈藥極為匱乏。
當晚10時至次日凌晨4時許,日軍對新四軍發起多路進攻,九旅分頭抵抗,戰斗甚為激烈。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反復沖殺、爭奪,10日下午16時許,韋國清旅長親自帶著騎兵部隊前來增援。在九旅二十六團頑強的阻擊下,三倍于二十六團的日軍不僅沒有消滅二十六團,反而傷亡慘重,丟下280余具尸體倉皇逃跑,而九旅也有73名將士壯烈犧牲。平林師團像一頭斷了腿、折了腳的“野牛”,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朱家崗保衛戰的勝利,對扭轉淮北的抗日形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12月16日,日軍被迫從青陽、馬公店、金鎖鎮等地撤走,新四軍乘勝追擊,徹底粉碎了日軍的大掃蕩。戰斗結束后,二十六團被授予“鋼鐵二十六團”榮譽稱號。
朱家崗戰斗犧牲烈士追悼大會會場
八里莊戰斗 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師長直接指揮九旅二十五團和十一旅三十二團、師騎兵團在夏邑縣八里莊,包圍了頑二十八縱隊二支隊李光明部,并迅速發起攻擊,戰至10時殲守敵大部,頑軍支隊司令李光明率殘部突圍,被騎兵團殲滅。戰斗即將勝利結束時,正在高處觀察指揮部隊的彭雪楓被冷槍擊中,經二十五團衛生隊長張容安和幾名衛生員緊急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為此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陳毅共同挽詞:
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
千萬里破碎河山,正待從頭收拾,熟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懷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抗日戰爭中,8670部隊在蘇皖邊區人民的大力支援與密切配合下,浴血奮戰,共與日偽頑軍進行的戰役戰斗180余次,殲滅日偽軍17874人、頑軍20775人,為創建和鞏固抗日根據地,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建下了不朽的功勛。
北上南下配合作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后不久,蔣介石悍然發動全面內戰,解放戰爭由此拉開序幕。1945年8月3日,毛澤東發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一文,強調對蔣介石發動內戰必須有充分準備,必須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隨后,新四軍第四師副師長韋國清率九旅北上魯南,配合兄弟部隊執行阻止國民黨軍隊沿津浦路北犯的任務。韋國清和九旅的首長率全體指戰員上書陳毅軍長,表示:“在首長指揮下,我們將不顧一切困難,不怕一切犧牲,為保衛華北的大門,支應華中,給向北犯的頑軍以堅決干脆徹底的打擊……我們一定為創造我黨我軍光榮戰績而拼命努力。”同年10月,北上山東之新四軍第二師四、五旅及第四師九旅于山東嶧縣附近組成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
1946年7月26日至28日,第二縱隊九旅首戰朝陽集,圓滿完成了縱隊賦予的穿插、打援,協同四旅殲滅向淮北解放區進犯之敵的任務,共殲敵六十九師九十二旅全部及六十旅一部,生俘九十二旅副旅長冼盛楷以下5000余人。陳毅司令員為此揮毫寫下“人民震怒山河動,背水奇功敵盡降”的詩句,頌揚了九旅官兵英勇善戰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1947年1月下旬,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九旅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團依次改為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六師十六、十七、十八團。1947年2月7日,六師與四、五師共同發起討郝(鵬舉)戰役,在隴海路東白塔埠地區殲滅敵第四十二集團軍軍部及二、四師,俘虜郝鵬舉,共殲敵6000余人。
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六師在縱隊的統一指揮下,執行戰役打援任務,進行了第一次臨蒙公路運動防御,有力地鉗制了敵人,為主攻部隊全殲敵整編第七十四師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7年夏季,為進一步發展華東戰局,中央軍委對華東作戰任務作了新的調整,抽調二縱隊南下華中,會合十一、十二縱隊組成蘇北兵團,擔負華中戰場的作戰任務,變蘇北敵后為戰略進攻的側翼戰場,策應中原作戰,直接威脅國民黨京滬杭統治區。六師在膠南地區經過休整,于1948年2月17日自膠南出發,沿沭河以東,經桑園九佛山莒南向華中開進,越隴海東段敵占區,于3月14日進到蘇北阜寧以西、老黃河以南羊寨地區集結待命。
淮海戰役首戰王塘 1948年11月15日,六師十六團首戰王塘,戰斗打響不久,三營營長魯銳率領全營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經一整夜激戰,殲敵一個加強營,他卻不幸在此次激戰中犧牲。在擔任主攻的二營因搜索村西動作遲緩,未能按時發起沖擊的情況下,教導員劉建德及時調整兵力部署,冒死指揮作戰,全營官兵英勇作戰、不怕犧牲,在兄弟部隊配合下,全殲敵一個加強營。十六團八連被師、縱隊逐級評為“英雄連”,蘇北兵團正式授予八連“英雄連”榮譽稱號。王塘戰斗是該師在淮海戰役中打的第一仗,這場戰斗中,八連連長張春禮渾身多處負傷仍堅持完成戰斗任務,被譽為“鐵人張春禮”。1950年,第三野戰軍授予張春禮“一級人民英雄”稱號,并出席全國首屆英模大會,第三野戰軍追授魯銳“一級人民英雄”稱號。
突破長江天險 1949年元旦,毛澤東發表新年獻詞,提出向長江以南進軍的任務。中央軍委關于同意總前委渡江作戰部署的電報,其中同意4月16日起提前攻占江北及江心據點的任務。該師根據二十一軍命令,擔任渡江突擊師,在總攻前一日發起攻擊,奪取江心洲,突破主航道,從而拉開了渡江戰役的序幕。
之后,該師在二十一軍編成內主要執行和完成了渡江作戰,5月6日,該師攻克杭州蕭山。8月12日部隊渡海解放重要軍港三都岙。南下閩東北以后,協同地方政府和武裝,建立政權,建設浙南,殲滅閩東北殘敵,開辟閩東北糧源,解決浙南糧食供應問題。
解放戰爭時期,這個部隊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北上魯南保衛抗戰勝利果實,配合戰略進攻,南下華中,策應我軍中原作戰,轉戰淮海戰場,進軍浙南閩北等,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四年中,共殲敵4萬余人,繳獲火炮200余門,涌現出許多英雄模范這期間部隊共傷亡6400余人,其中犧牲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