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紀實》 > 傳奇故事 > 抗日英雄陳文喋血高郵湖畔
抗日英雄陳文喋血高郵湖畔
作者:錢丹 責任編輯:畢銘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1期 日期:2013-09-13 瀏覽次數:7852
1939年8月中旬的一天,江蘇高郵湖西廬家圩一帶爆發了一場激戰。堅持抗日的“湖西獨立支隊”司令陳文負傷多處仍堅強地指揮作戰。當頑軍圍上來時,陳文自戕拒降,這位抗日壯士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
1939年8月中旬的一天,江蘇高郵湖西廬家圩一帶爆發了一場激戰。堅持抗日的“湖西獨立支隊”2000余人被國民政府江蘇省主席兼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韓德勤指揮的李守維部八十九軍、翁達部獨立六旅萬余頑軍團團包圍。
戰斗中,獨立支隊傷亡慘重,支隊司令陳文負傷多處仍堅強地指揮作戰。一位作戰參謀勸他速與當時活動在皖東天長、來安地區的新四軍陶勇部老四團聯系求援。陳文連嘆:“遲了,遲了,沒得用了,我不該不聽陳司令(指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陳毅)的勸告……”當頑軍圍上來時,陳文自戕拒降。這位抗日壯士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尚鮮為人知。
知性青年 劫富濟貧
陳文,字公俠,安徽郎溪縣人,生于1902年,出身于清寒之家,得族中長輩資助,念過幾年私塾。他聰明好學,記憶力特別好。上世紀20年代初,陳文考入宣城省立甲等蠶桑學校讀書。惲代英、章伯釗等共產黨人和左派進步人士都曾在該校執教,宣傳馬列主義,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陳文具有樸素的階級感情,行俠仗義,愛打抱不平,在學校里是個有號召力的人物。20歲那年,他因卷入家族與地方豪強為爭水源而發生的流血沖突,被官府拘捕,毒刑拷打,還枷號示眾。這對一個血性男兒是永生難忘的奇恥大辱,更加激發了他敢于反抗黑暗勢力和官府的精神。不久,老父憂憤而死,老母又臥床不起。這場蒙冤的官司弄得陳文家破人亡。年余后,他招兵買馬,殺富濟貧,專與富豪劣紳作對。這一幫人馬主要在郎溪、廣德、寧國一帶山林里活動。因遭地方保安團隊及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部的聯合圍剿,部下又有人暗中勾結官府,出賣陳文部的行蹤情報,陳文被迫隱姓埋名,四處漂泊。后來,他在友人幫助下,經皖南、贛北進入閩北山區,拉起一支隊伍,擁有幾百桿槍。陳文這支隊伍以除暴安良、劫富濟貧為宗旨,紀律嚴明。作戰參謀、共產黨員陳洪軒鼓勵他靠攏共產黨,走革命道路。
1926年秋冬之交,北伐東路軍攻入浙江,迫近上海。張宗昌和孫傳芳部連吃敗仗,陳文興奮不已,率部響應北伐軍。他的活動引起隸屬于北洋軍閥政府的省主席孫道仁的注意,下令調兩個旅進剿。戰斗中,隊伍被打敗,陳文負傷被俘,關進永寧縣監牢。一天晚上,陳文被秘密地帶到警衛森嚴的深宅大院,縣公安局長閔壽松屏退左右,與“階下囚”陳文作推心置腹的談話。他說:“早聽說你是個有知識有頭腦的青年,是被逼上梁山的,我愿給你一條出路,把余部改編為縣保安團二大隊,讓你當大隊長,協助地方保境安民。”陳文為等待時機表示可以考慮。經閔壽松全力擔保,陳文被解除監禁,部下也恢復了自由。閔壽松愛惜陳文是個人才,常請他吃飯飲酒,二人漸漸成了朋友。
紅色暴動 邁向新途
1928年初,周開軒到永寧縣保安團團部拜訪陳文。他是郎溪人,早年在省蠶桑學校與陳文通訊,參加領導過反對軍閥馬連甲的學潮,被校方開除后去上海。在五卅運動中,周開軒被日本浪人打傷,足有殘疾,不良于行;后來加入了共產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被反動軍警追捕,險成刀下鬼;其后,從事秘密活動,打聽到陳文下落及其政治傾向,特地找到永寧城。周開軒向陳文講明當前國內形勢,要求陳文能跟共產黨走,與反動派決裂。陳文經過幾天激烈的思想斗爭及周密策劃,和周開軒領著三四十名思想進步的骨干,作了必要的化裝,攜帶槍支彈藥,與閔壽松不辭而別,踏上了返回家鄉干革命之路。
他們回到郎溪,即在白水、十字鋪等鄉村發動群眾,將幾百名志愿參加革命的青壯年農民組織起來,分發土槍、梭標、砍刀等武器。是年4月底發起紅色暴動,攻進郎溪縣城,趕跑反動縣長,處決地方惡勢力頭目,開倉濟貧,還組織工農委員會,貼出告示歷數蔣介石政權的若干罪狀,聲明要走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陳文也加入了共產黨。
郎溪的紅色暴動,呼應了江西、湖南等省蘇維埃工農紅軍的斗爭,在安徽境內引起了震動。省府致電南京,蔣介石亦不敢掉以輕心,急調駐蕪湖、太平等地的三十七軍一個師,駐浙江湖州的第九軍步兵一旅共1.5萬人,分兩路開往郎溪圍剿。眾兵壓境,戰火燃起。陳文、周開軒率部抵抗,終因力量懸殊過大而失利。激戰中,郎溪城失守。周開軒犧牲后,被殘忍的敵人砍下頭顱,懸掛于城樓示眾。戰士死傷幾百,剩下的部分戰士攜槍支逃入山里。陳文單身一人逃往郎溪城外20余里的南漪湖,在貧苦漁民們的冒死救護下,得以躲過追捕;隱匿了一個時期后,又逃往上海,與黨組織斷了聯系。他舉目無親,迫于生計,只得到黃浦江邊碼頭,打短工維持生計,等著出頭雪恥之日的到來。
一天,陳文在四川北路意外地遇見閔壽松。原來,陳文帶人馬跑回郎溪家鄉搞紅色暴動,與閔有仇怨的官吏借機報復,聯名控告其“有意勾結赤匪頭目,圖謀反叛”,欲要他的命。幸好縣長和專員網開一面,未予追究……于是,閔壽松也到了上海,投靠一位同鄉,在炒貨店里當主管。閔壽松愛陳文的才干,并不后悔為他付出的代價,遂與陳文結拜兄弟,焚香盟誓,陳文改名為閔壽齡,與閔以堂兄弟相稱。一天,陳文外出送炒貨,被敵特便衣盯上,半路上,陳文猛地撞倒便衣特工,踩上兩腳,而后飛快逃走。閔壽松擔心陳文被捕,向老板告假,帶上作了化裝的陳文離開上海,在高郵湖西蘆蕩中的堂兄閔壽康家躲風。
1930年夏,閔壽松把陳文帶到鎮江,見省保安處長李明揚將軍,以謀個人出路。李明揚留下他倆,任命閔壽松為少校副官,陳文為保安處上尉,協助辦訓練班。李明揚并不知道被稱作閔壽齡的人就是當年鬧過紅色暴動的陳文,但對此人的軍事才干已留下了較深的印象。1932年,李明揚辭職,移居上海,只掛個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的空銜。顧祝同保薦自己的親信韓德勤當上江蘇省保安處長。閔壽松調任江蘇海上游擊支隊二大隊長,陳文任大隊副,升為少校。可是陳文看不慣同伴們勒索欺壓海上漁民的種種行徑,年余后堅辭軍職,在鎮江與人合伙開個久庚記醬園店,與恩兄閔壽松暫時分手。
抗日戰績 威震蘇北
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陳文恢復真名,離開鎮江,到丹徒、高資、下蜀等地亮出抗日救國旗號,拉起一支隊伍,襲擊小股日軍,打了不少勝仗。1938年底,陳文率一支敢死隊襲擊滬寧線上的龍潭火車站,打死打傷鐵道守備中隊日軍十余人,鐵路運輸被迫中斷幾個小時。這次戰斗引起盤踞南京的日軍派遣軍司令部的注意,懷疑是新四軍游擊隊所為,急調一個大隊的日軍趕往龍潭,陳文已率部迅速離去……就這樣,陳文的抗日游擊隊漸漸發展壯大,有幾百人馬,輕重機槍好幾挺。國民黨三戰區五十一師師長冷欣熱衷于反共,常與新四軍鬧摩擦,很想吞并陳文這支游擊隊,但終未成功。于是,冷欣設法排擠這支游擊隊,加以多方限制,甚至暗中策動陳文部下的反動分子伺機謀殺陳文,許以重賞和官位,亦未得逞。
1939年初,陳文率部渡江,進入高郵湖西地區,與日偽軍打了幾仗,勝多敗少,同時收編了不少國軍的游兵散勇。運河、高郵湖都有日軍炮艇巡弋,陳文并不畏懼,主動出擊。在伏擊高郵湖日軍運輸船隊的戰斗中,陳文持雙搶上陣指揮,一戰擊沉擊傷日軍鐵駁船、炮艇三艘,日偽軍死傷幾十人。當地百姓牽羊擔豬抬魚,前往犒勞。
陳文的抗日戰績引起重慶統帥部的注意。李明揚得知這個陳文就是當年的閔壽齡,感慨不已,此人果是個“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人才。他經與李長江商議,先找到當過副官的閔壽松,請他出面代為做陳文的工作,爭取他過來。閔壽松很賣力,可是收效甚小,陳文不愿歸于“蘇魯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的旗號下,只同意加強聯系、共同抗日。韓德勤也想吞掉這支部隊,軟硬兼施,花了不少功夫。軍統中統特工想方設法打進這支部隊,陳文部隊隱伏禍患。陳文學習新四軍,制定紀律,嚴禁部下擾民、亂征關稅,嚴禁官兵調戲侮辱婦女等,博得了民眾的好評。揚州、儀征、高郵、寶應等地都有進步學生主動投軍。中共組織為了團結這支抗日部隊,秘密派出20多位共產黨員進入陳文部隊,對半安排在教導隊和政工處。他們找士兵談心、交朋友,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司令部墻上公開掛有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和毛澤東的木刻版畫頭像。教導隊里的隊員們公開學唱《延安頌》等抗日革命歌曲……陳文部隊中的反共軍官認為這是共產黨搞赤化,要求陳文緊急采取措施。已打入陳部的軍統、中統特務,給陳文施加壓力,要求他“切勿為共黨、四太爺(指新四軍)所利用。”
陳文不為所動,已在盤算著率部加入新四軍。陳毅為了爭取他,親自寫過兩封信,要求陳文堅定抗日立場,必要時投向新四軍。還希望他處處小心,提高警惕,整肅內部,提防吃頑固派頭子韓德勤的虧。陳文倍受感動,曾向陳毅、惠浴宇兩同志提出恢復黨籍。陳毅勸他說,出于斗爭形勢的考慮,最好等一等,不要讓頑固派找到打他的口實。
韓德勤擔心陳文投奔新四軍,派人送來警告信。陳文面臨夾擊,提議把隊伍拉向西邊,投奔新四軍,卻又遭到部下多數軍官的反對。在進退兩難之時,閔壽松再次奉泰州二李之命做陳文的工作,要他當機立斷,不可失去機會。陳文被惹惱翻了臉,拔出手槍要打死閔壽松。周圍人大驚,閔壽松也驚恐萬分,一位副官抱住陳文手臂,閔壽松趁機逃往泰州。
韓德勤不容陳文的一系列親共行為。他得到重慶大本營的批準后,調兵遣將,很快就將陳文部隊包圍,封鎖了退路,斷絕陳文部與皖東新四軍陶勇部和蘇中新四軍挺進縱隊的聯系。最令人難以容忍的是韓德勤竟事先派人向揚州、高郵的日偽軍透露消息,日軍馬上出動軍隊,給予配合。
陳文犧牲時年僅37歲。李明揚聞此噩訊,直呼“痛哉,陳文!惜哉,陳文!”陳毅、葉飛、管文蔚、陶勇等新四軍蘇北部隊負責人得知消息后,悲憤不已,無不為之動容。華中新四軍最終完成了陳文未能完成的事業,把日本侵略軍從中國的土地上趕了出去!
(作者系南京市建鄴區圖書館館員)